APP下载

“郭兴福教学法”在我军训练史上树起一座丰碑

2016-08-23本刊编辑部

祖国 2016年11期
关键词:李德生全军练兵

“郭兴福教学法”在我军训练史上树起一座丰碑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自“八一”南昌起义至新中国成立以后参加抗美援朝,官兵的作战素养、战斗力水平都是在战争环境下磨练培养出来的。抗美援朝后,我国进入了和平建设时期,如何保持和提高我军的作战能力,开拓探索出新时期部队作战训练好方法、好模式,是摆在人民军队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抗美援朝结束后,李德生从朝鲜回国,1954年4月担任解放军第十二军军长,他积极探索和平时期部队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在毛泽东军事思想和现代军事理论的指导下,总结出了“郭兴福教学法”,受到了毛主席的高度称赞,并于1964年1月由军委号召在全军学习推广,为提高人民解放军的训练水平作出了重大贡献。

这里,我们把视线拉回到50多年前,重新观察研究当年全军尽人皆知、全国家喻户晓的“郭兴福教学法”,不难发现其对中国强军建设的重大意义。此外,“郭兴福教学法”紧紧扣住的两大核心要务,即“紧紧围绕提升部队战斗力,及有力促进部队全面建设”,与当前紧锣密鼓开展的中国军队改革的核心要点不谋而合。重读“郭兴福教学法”,对于我们这场志在必得的轰轰烈烈的军队改革而言,可资借鉴的价值不言而喻。

“郭兴福教学法”的特点

先来总结一下“郭兴福教学法”的教学特点:第一,善于在教学中抓思想,充分调动战士练兵的积极性,并能够发扬教学民主,集中群众的智慧,实行官兵互教,评教评学;第二,把练技术、练战术、练思想、练作风紧密结合在一起,把兵练得思想红、作风硬、技术精、战术活, 而且身强力壮,一个个都像小老虎一样;第三,采取由简到繁,由分到合,情况诱导,正误对比的方法,逐步加深认识,掌握要领;第四,把言教与身教,苦练与巧练结合起来,使战士听不厌,百练不倦;第五,严格要求,一丝不苟,谆谆善诱,耐心说服。

大练兵大比武高潮由这里发端

李德生担任12军军长后,科学统筹部队各项建设,狠抓思想教育、军事训练和科学文化知识学习。他认真研究贯彻“以我为主”的训练方针,长期蹲在连队,注重发现、培养、推广、运用先进典型,发掘了“郭兴福教学法”,得到了毛泽东主席和叶剑英等领导同志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并迅速在全军推广,由此掀起了大练兵、大比武高潮,成为我军军事训练划时代的创举。在抓好部队建设的同时,他大力提倡发展农副业生产,并建立连队和机关与驻地农村挂钩联系制度,帮助苏北地区发展生产、引进“水稻种植”技术,改变落后面貌。

1961年5月,李德生等军领导选定郭兴福作为新型“教学法”的教练员后,对其进行专门的精心培养。1961年7月间,李德生组织全军的十几个典型一起现场进行示范作业,检验各种新教学方法。经检验,在确认郭兴福所带的100团2连3班进行的“单兵进攻”教学示范为最佳的基础上,李德生又组织有作战、训练经验的几位军、师、团领导、参谋机关干部对其进行重点“加工”,这一“教学方法”得到质的飞跃。接着,李德生便考虑怎样把这一教学方法广泛地运用到训练中去。

郭兴福把战士练得又硬又活了

怎样把这一新的方法拿出去?第12军决定,首先在第34师内去闯去练。同时指定各团组织一个干部班试用这一教学方法,看看行不行。结果,这一教学方法到了那里一试练,就立即获得种种好评。不论是富有实战经验的领导干部,还是缺乏实战经验的基层连队干部战士,都是连声称赞:“郭兴福把战士练得又硬又活了!”

这一新的方法出来了,叫什么呢?为了起个好名字,军、师、团各级动了不少脑筋。总参谋部军训部《军训》杂志副总编郝云虹在李德生的陪同下,看了这一新的教学方法后,感到大开眼界,就在李德生的要求下,说:“你们生了孩子,我给起个名,看看是否合适,就叫郭兴福教学法吧。”于是,郭兴福教学法正式出炉!郝云虹将该教学方法的“教学笔记”一文在《军训》杂志的专刊上作了全文登载。

得到总参谋部军训部门领导的重视,“郭兴福教学法”走出南京军区,截止1964年2月,“郭兴福和他带领的战士们,从南京到广州、从武汉到沈阳,巡回表演了二百五十多场,受到热烈欢迎。”

掀起学习“郭兴福教学法”的运动

1963年秋,叶剑英元帅看到关于“郭兴福教学法”的报道后,非常关注,经过深入地调查研究,叶帅肯定“郭兴福教学法”是我军传统练兵方法的继承,是领导培养、群众坚持和本人努力的结果。他认为这些方法,不仅适合于各部队,而且适合于学校;不仅适合于步兵,而且适合于各军种、兵种。

1963年12月底,叶帅向中央军委报告,建议在全军推广“郭兴福教学法”,掀起军事训练的高潮,得到了中央军委毛主席的赞许。毛主席看到报告中说“郭兴福教学法继承了我军传统方法”后,高兴地指出,“这不仅是继承,而且是我军传统练兵方法的发展。”并说:“我对把战士训练成小老虎最感兴趣。”1964年1月3日,中央军委转发叶剑英的报告,并号召全军立即行动起来,掀起一场学习“郭兴福教学法”的运动。

1997年5月,原中顾委常委李德生亲切看望郭兴福生前所在连官兵。

中央军委发出学习“郭兴福教学法”的号召后,总参谋长罗瑞卿大将组织总参谋部在江苏省镇江地区和其它地区先后召开了四次推广“郭兴福教学法”的现场会议。叶剑英、罗瑞卿等分别参加和主持了现场会议,并和张宗逊上将、张爱萍上将、杨得志上将、许世友上将、刘震空军上将等在野外现场观看了郭兴福和他带领的分队所表演的单兵进攻作业,以及其他分队表演的单兵防御、被复线架设、山地喷火、攀登悬崖、山地对刺、投弹、捕俘等精彩作业。现场会上,南京军区副司令员王必成介绍了培养和推广“郭兴福教学法”的经验,对李德生的蹲点调研也进行了生动的描述。参加现场会的各部队军、师级首长纷纷向李德生“现场取经”。

此后,一个广泛深入的学习“郭兴福教学法”和大练兵的群众运动(史称大比武),就在全军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南京军区部队“近水楼台先得月”,学习“郭兴福教学法”更是成绩显著。据《人民日报》1964年2月19日报道:“现在,全部队已涌现出用郭兴福教学方法训练出来的思想红、战斗作风硬、技术精、战术活的先进分队五百多个,会讲、会做、会教、会做思想工作的郭兴福式的连、排、班长八百多名。”就在当年2月,郭兴福和他的连队分别荣立个人、集体一等功。

当时,军界一些领导人就指出:“全军训练水平的快速提高,是‘郭兴福教学法’的功劳,也是‘伯乐军长’李德生的功劳!”

猜你喜欢

李德生全军练兵
第四届全军军事建模竞赛公告
全军军事建模竞赛办出新模式
全军出击
练兵集锦
孙武练兵
大练兵切忌“念歪经”
多措并举且督且练兵
永远学习李德生老将军的崇高品德
刘华清、宋任穷、李德生同志贺本刊百期题词
《孙子》的安国全军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