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对AIDS/TB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

2016-08-23王翠兰随州市随县均川镇卫生院湖北随州431522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19期
关键词:结核病功能质量

王翠兰(随州市随县均川镇卫生院,湖北 随州 431522)



护理干预对AIDS/TB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

王翠兰
(随州市随县均川镇卫生院,湖北 随州 431522)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分析我院收治的19例AIDS/TB患者的临床资料,系统性护理干预前与系统性护理干预后2个月分别采用MOT调查问卷,就其6大项目的比较,来观察AIDS/TB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变化。结果 系统性护理干预后总体生存质量较系统性护理干预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AIDS/TB病患者进行系统性的护理干预,对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AIDS/TB;护理干预;生存质量

AIDS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所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在患者感染HIV病毒后,机体免疫力下降,可增加结核菌的易感性和易感者的内源性复燃。据WHO研究数据显示:HIV阳性者结核病发病危险性较HIV阴性者高10~30倍,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双重感染病例每年以10%增幅上升,20%患者在亚洲[1]。因此应高度引起重视,为进一步改善AIDS/TB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探讨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现将我院2009年4月至2014 年4月收治的19例AIDS/TB患者进行系统性护理干预的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19例AIDS/TB患者:男13例,女6例,平均年龄(52.6±11.9)岁,卖血感染17例,性接触感染2例,文化程度:初中10例,小学9例,现存活16例,死亡3例(均于2~3年后因AIDS病情的进展而死亡),已婚19例,离异4例,丧偶3例,合并肺结核14例,骨关节结核1例,结核性脑膜炎1例,肠结核1例,肾结核1例,淋巴结结核1例。结核菌素的纯蛋白衍生物(PPD)试验:强阳性3例,弱阳性6例,阴性10例,痰涂片、痰培养检查抗酸杆菌阳性3例,阴性16例。全部病例均经HIV-AB(ELISA)法初筛阳性后再将患者血清送至省疾控中心实验室确诊,结核病诊断标准根据2001年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分会“结核病诊断和治疗指南”而确诊,确诊后均根据2007年版“艾滋病诊疗学”采取规范的抗结核治疗。标准的6个月疗程,其中强化期2个月(异烟肼INH+利福平RIF+乙胺丁醇EMB+吡嗪酰胺PZA),巩固期4个月(异烟肼INH+利福平RIF)。治疗2周加用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齐多夫定+拉米夫定+依非韦伦)。

1.2护理干预

1.2.1心理干预:AIDS/TB是双重传染性疾病,确诊后患者常焦虑、悲观、绝望。了解及分析患者真实思想,针对患者心理障碍进行疏导,满足合理要求,提供心理咨询,尊重患者人格,保护患者隐私,给予关怀。调动家属的积极性,充分关注和理解患者,使其得到家庭及社会支持,减轻心理压力,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2.2消毒隔离方法: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涂(+)患者进行体液、血液和呼吸道隔离,室内紫外线照射每日2次,保持良好的通风,咳嗽打喷嚏时用两层餐巾纸遮住口鼻,然后将餐巾纸放入袋中直接焚烧或将痰液吐入带盖的容器内,1∶5000含氯消毒液浸泡1 h后弃去。接触痰液后用流动水洗手。床头柜、桌、椅等每日用含氯消毒液擦拭,衣物、寝具、书籍等可在烈日下暴晒6~8 h。涂(-)肺结核及合并肺外结核行体液、血液及保护性隔离。让家庭成员掌握自身防护的知识及方法,照顾患者时保持自身皮肤的完整性。住院期间对用过的注射器针头放入有明显标记的锐器盒内集中处理,使用一次性被服,用后烧毁。患者尽量避免到公共场所,注意个人卫生,不要接触水痘,带状疱疹等感染性疾病患者。

1.2.3症状护理:急性期卧床休息,恢复期可逐渐增加活动量,禁忌过度劳累。胸闷,气促者,协助取患侧卧位。呼吸困难者持续低流量吸氧。咳嗽者采取雾化吸入2次/天。指导患者在不感到疲惫的基础上,通过增加肌肉力度的锻炼(做操,仰卧起坐,走路等)来减少乏力的感觉。发热患者采用物理降温及氨基比林,柴胡等药物降温,慎用激素。腹泻者要注意饮食卫生,合理选用食物,勿用奶制品,每天记录次数及质量,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爽,严重者可涂油保护。患此病者大多食欲减退,体质量下降,应指导进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不能进食者给予静脉输液,补充机体消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并注意口腔卫生,预防感染,每日用淡盐水漱口1~2次。

1.2.4药物治疗的护理:向患者及家属反复强调坚持长期规范全程联合用药的重要性及意义。坚持完成规范全程化疗,以提高TB的治愈率,减少复发。定期复查肝肾功能,若异常应及时加用其他药物或调整用药及量。本组研究人员CD4+T值均在(98.32±22.45)间,在规范抗TB治疗2周加用规范HAART治疗。因服药量及种类较多,故要对家属及患者详细交代服药的时间及方法。抗病毒药餐前0.5 h服用,抗TB药餐后0.5 h服用,胃肠道反应严重者可口含3~4片干姜片,以减少不适感。严密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开始每周检测一次血常规、血生化、CD4+T值,2个月后每月检测一次,服药2个月后复查痰涂片和培养,发现异常及时对症处理。

1.2.5健康教育:为患者、家属、密切接触者、高危人员主办健康讲座,做到提前防范,定期检查,早期发现,及时治疗隔离,患其单一疾病后都应谨慎其合并另一疾病。指导患者合理安排服药时间,养成长期定时定量服药的良好习惯。预防感冒,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教育患者掌握健康的生活方式,洁身自爱,戒毒,不共用注射器,慎用血液制品。注意口腔皮肤卫生,预防感染。平时适度锻炼,如走路、打太极拳等,以增强身体抵抗力。

1.3评价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式收集资料,一般资料为患者资料及患病情况。生存质量采用生存质量评分MOS健康调查问卷(SF36)于护理干预前测评,干预2个月后测评,包括健康感觉、身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6大项目,得分范围为0~100分,根据得分多少分为低<70分,中70~80分,高>80分三个层次,得分越高表明生存质量越好。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均数t进行数据检测,组别比较采用χ2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干预前与干预后比较MOS健康调查问卷中的六大项目评分差异情况(±s)

表1 干预前与干预后比较MOS健康调查问卷中的六大项目评分差异情况(±s)

注: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组别 n 健康感觉 身体功能 角色功能 情绪功能 认知功能 社会功能干预前 19 64.5±11.21 48.36±19.89 48.41±19.84 48.27±13.21 61.40±15.45 55.29±13.90干预后 19 84.11±10.45 77.60±17.61 77.73±17.64 72.06±12.96 83.58±13.63 78.59±14.78 t值 - 13.52 11.58 11.57 14.10 11.34 11.36 P值- <0.05

2 结 果

干预前与干预后比较MOS健康调查问卷中的六大项目评分差异情况,见表1。

3 讨 论

由于我国AIDS患者的不断增多,其患者特异性的细胞功能低下及免疫抑制,使患者发生各种机会性感染的概率增加,又随着我国结核病病情的发展,从而导致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概率增大,占各种机会性感染的20%~50%[2-3]。双重感染后,同时具备2种原发病的特点,并可使临床检测数值不典型,漏诊和误诊率较高。并且相互影响,相互协同作用,加速病程的进展,使患者身心痛苦加剧,病情加重,影响疾病的转归。本组研究人员在规范抗结核和抗病毒治疗的同时进行全面系统的护理干预,包括心理干预、消毒隔离方法、症状护理、药物治疗的护理、健康教育等。通过MOS健康调查问卷检测,干预前与干预后2个月就其6大问题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全面系统的护理干预可在一定程度上使患者正视自身疾病,消除患者心理障碍,减轻患者身心痛苦,适应角色转换,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坚持规范用药,适度体育锻炼。改善了总体生存质量,延长了生命期。此研究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根据我国AIDS/TB这一特殊群体不断增长的国情,如何防止HIV病毒的感染,控制艾滋病的发病率,抑制结核的播散,消灭结核,降低双重感染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仍将是广大医务工作者不断探索的课题。

[1] 邹新花,张尊敬,杜一琴,等.心理护理干预对MTB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与康复,2012,11(3):235.

[2] 陈美玲.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改善AIDS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J].吉林医学,2011,32(10):55.

[3] 韩黎,吴志琴.护理干预对提高AIDS/TB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9):120.

R473.5

B

1671-8194(2016)19-0278-02

猜你喜欢

结核病功能质量
也谈诗的“功能”
警惕卷土重来的结核病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
贵州省结核病定点医院名单
“质量”知识巩固
质量守恒定律考什么
奔驰S级香氛功能介绍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关于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几点思考
基于PMC窗口功能实现设备同步刷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