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影响

2016-08-23郑州人民医院河南郑州450003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19期
关键词:预见性出血量阴道

刘 洋(郑州人民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3)



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影响

刘 洋
(郑州人民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3)

目的 分析探讨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分娩的孕妇236例,将其按照年龄、病情等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组两组,每组118例。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产妇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率、产后2 h及产后24 h的出血量。结果 试验组产妇的产后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试验组产妇的产后2 h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明显优于对照组产妇,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应用于阴道分娩产妇,可有效降低出血率的发生,减少产妇产后出血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预见性护理;产后出血;阴道分娩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也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等均可引起出血症状,产后出血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可能引起产妇死亡,因此临床应加强对产妇的护理,降低产妇产后出血率[1]。本文通过研究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效果,以期为临床护理提供借鉴。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分娩的孕产妇236例,将其按照年龄、病情等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组两组,每组118例。对照组中孕产妇年龄22~35岁,平均年龄(26.7±3.1)岁;孕周36~42周,平均孕周(40.1±1.7)周。试验组中孕产妇年龄23~36岁,平均年龄(27.4±3.7)岁;孕周38~41周,平均孕周(40.4±1.8)周。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包括生命体征监测、产前常规护理及产后并发症预防等护理。试验组产妇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包括:①产前护理。预产期前1周,护理人员应叮嘱产妇做好产前检查,同时护理人员还应根据产妇的年龄、文化程度、心理状况等对产妇进行综合性产前评估,了解产妇的性格特点,对产妇进行有效心理护理干预,交流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做到耐心、细心的倾听,根据产妇的具体心理状况进行疏导,给予产妇理解和支持;针对受教育程度较低或对分娩期望值较高的产妇,应根据其受教育程度及心理特点,对其进行健康教育,让其充分了解分娩的相关知识及分娩方式、分娩过程和时间、分娩过程中的疼痛情况等,同时还需要让产妇了解分娩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减轻患者对分娩的恐惧,稳定产妇的心理状态,使其以良好的心理状态迎接分娩;根据产妇的身体状况及饮食爱好,对产妇进行科学合理的饮食指导,加强产妇的营养支持,帮助产妇进行体育锻炼。②产中护理。指导产妇排空尿液,进入第一产程后要密切观察产妇的各项生命体征,若有发现异常应立即告知医师,并配合医师进行救治;在第二产程中,护理人员应对产妇的会阴部给予重点保护,避免产道损伤;第三产程中护理人员应仔细鉴别产妇的胎盘剥离情况,同时正确协助其分娩,分娩后要仔细检查胎盘是否完全娩出,并检查软产道是否损伤,若有损伤应及时给予缝合。③产后护理。产后2 h是产后出血的高发阶段,也是预防产后出血的重要时间。产妇分娩后,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产妇的情绪,若产妇出现烦躁、面色苍白等改变,而产后相关指标检测无明显改变时,护理人员应加强监测,做好产后出血的应对措施。产后还应做好出血量测定,应每隔2 h对产妇进行一次出血量检测,若产妇的出血量明显上升,则应加强监测,及时报告给医师,予以应对处理。

1.3评定指标:比较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率、产后2 h出血量及产后24 h出血量。产妇产后24 h阴道出血量>500 mL即为产后出血。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组间采用χ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产妇产妇出血情况比较

2 结 果

通过表1可以看出,试验组产妇的产后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产妇的产后2 h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产妇,P<0.05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产妇产后出血是影响产妇生命安全的危险因素,其出血机制主要为产妇产后子宫松弛引起大量血液聚集在宫腔内,若不及时实施干预,可引起产妇产后后遗症及死亡。临床治疗中除实施有效处理措施外,如实施缩宫素以及米索前列醇止血,还应加强对产妇的护理。产妇预产期前1周,实施心理、生理方面的预见性护理干预,特别是对有出血倾向的产妇提前实施临床护理干预;产中做好会阴部的保护;产后密切观察产妇情况,特别是观察产妇的出血情况,根据产妇的产后出血情况实施预见性分析和重点护理干预[2]。通过本组研究可以看出,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的试验组产妇的产后出血率明显低于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产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产妇的产后2 h、24 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产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预见性护理应用于阴道分娩产妇中,可有效降低产妇的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减少产后出血量,与常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差异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曹原玲,黄燕萍,涂群英.临床护理路径在产后出血患者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13,15(S1):208-209.

[2] 杨彩霞.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1,17(15):111-112.

R473.71

B

1671-8194(2016)19-0238-01

猜你喜欢

预见性出血量阴道
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老年痴呆护理中的应用及满意度评价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
经阴道超声在异位妊娠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预见性护理对颈椎术后患者并发症的预防效果观察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粘膜下阴道紧缩术矫正阴道松弛的护理
保留阴道黏膜的阴道紧缩术临床体会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