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米非司酮不用用药途径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观察

2016-08-23郭俊风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妇科河南新乡453000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19期
关键词:司酮肝肾肌瘤

郭俊风(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妇科,河南 新乡 453000)



米非司酮不用用药途径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观察

郭俊风
(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妇科,河南 新乡 453000)

目的 探讨口服和阴道使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门诊就诊,超声及妇科检查诊断为子宫肌瘤要求药物治疗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口服米非司酮10 mg,每天1次,共3个月,治疗组阴道外用米非司酮10 mg,每天1次,共3个月,每月查肝肾功能及血常规,3个月后复查超声,并随访6个月。结果 口服及阴道外用米非司酮3个月后,子宫体积较前缩小,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常规中血红蛋白较前明显上升,有显著性差异(P<0.01)。肝肾疾患患者合并子宫肌瘤,外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时,复查肝肾功能正常,未造成肝肾损伤。结论 口服及阴道外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均有较好疗效,阴道外用米非司酮不良反应小,尤其适合合并肝肾疾患患者。

子宫肌瘤:米非司酮;阴道

子宫肌瘤是最常见的妇科肿瘤疾病,超过20%的育龄妇女患有此病[1]。其中大约40%症状严重需要治疗。外科手术一直是治疗有症状的肌瘤患者的确切方法。绝经前期40%以上的全子宫切除术者是肌瘤患者。但部分患者存在手术禁忌或不愿意手术。药物治疗则是一种较好的选择。米非司酮是一种具有直接拮抗作用的孕激素受体调节剂,多种对照实验表明米非司酮能减少肌瘤相关症状,也能缩减肌瘤体积,还可延迟或抑制排卵,导致闭经。米非司酮作为一种口服药,也存在恶心呕吐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损伤等不良反应。阴道给药多可以避免此类不良反应,但疗效如何是研究重点。本文研究评估子宫肌瘤患者使用米非司酮口服及阴道放药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同时对比两种给药途径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选取在我院妇科门诊就诊的50例子宫肌瘤患者,均经妇科检查及彩色超声检查证实,患者自愿要求药物治疗,并行诊刮证实无子宫内膜恶性病变,查肝肾功能正常,年龄35~51岁,50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月经过多,月经同期缩短,经期延长等表现,其中贫血者26例,血红蛋白最低61 g/L,平均75 g/L。

1.2治疗方法:受试者随即分为2组,A组30例患者月经第1~3天,开始口服米非司酮10 mg,每天1次,连续3个月为1个疗程,B组20例患者月经干净后每晚阴道置米非司酮10 mg,每天1次,连续3个月为1个疗程;用药前后行盆腔及妇科检查,彩色超声测量子宫的三维径线,计算体积大小,(CM3)=0.523abc,a,b,c子宫三径线。用药期间每月检查肝肾功能,血常规,并记录其他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等。用药1个疗程后停药,随访6个月。

2 结 果

2.1治疗效果: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体积及血红蛋白含量比较(±s)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体积及血红蛋白含量比较(±s)

子宫体积(cm3) 血红蛋白(g/L)A组 B组 A组 B组治疗前 260.89±38.76 275.34±40.65 75.8±6.1 74.6±8.2治疗后 198.34±43.28 182.71±36.42 94.6±8.7 97.0±6.5 t值 5.90 7.59 9.69 9.57 P值 <0.01 <0.01 <0.01 <0.01

2.2随访:用药1个疗程后停药,随访6个月,28例停药后下月月经恢复;16例停药后2~3个月月经恢复,6例停药后半年未来月经,年龄在45岁以上,但有1例39岁后停药1年仍未来月经,查性激素五项,FSH增高,E降低,为卵巢早衰。35例患者停药6月,子宫肌瘤无明显增大,15例患者肌瘤有不同程度增大,其中6例改行手术治疗,15例患者均在45岁以下。

3 讨 论

3.1治疗子宫肌瘤药物较多,如达那唑能够缩减子宫18%~23%的体积,却有明显的雄激素样不良反应和肝功能受损,GnRH(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能在3个月内将肌瘤体积缩小50%,却价格昂贵,非口服,低雌激素样不良反应(表现潮热,阴道干燥,骨质疏松)等劣势,另外,停药后将引起肌瘤复发,症状反复。

米非司酮是化学合成的甾体类药物,能够与孕激素受体结合,同时上调雄激素受体而很少与雌激素受体结合,阻断孕激素的作用,继而黄体溶解。体内P和E2水平也随之下降[1]。在缺乏内源性P时,可诱发一种无周期性激素模式,导致排卵停止。此外,又通过非竞争性抗雌激素作用,抑制了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使肌瘤缩小,并诱发闭经,其对内膜血管的直接抑制效应以及降低间质中VERF作用,可减少月经量的丢失[2]。有研究表明,使用米非司酮后子宫肌瘤出现缺氧性的变性和坏死,提示米非司酮可能影响子宫肌瘤的能量代谢,从而促肌瘤缩小[3]。

3.2口服米非司酮存在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并且有药物性肝肾功能损伤,这阻碍了米非司酮的使用,尤其是肝病,肾病合并子宫肌瘤患者的使用。阴道使用米非司酮对胃肠道刺激反应小,减轻对肝肾功能的损害,本文研究20例阴道使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患者中,有3例乙肝大三阳(肝功能正常)1例慢性肾病综合征,治疗期监测肝肾功能均正常。而30例口服米非司酮治疗患者中有2例出现肝功能异常,加口服保肝药物治疗后肝功能恢复正常。无论口服或阴道使用米非司酮均使子宫肌瘤体积缩小,阴道使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对于肝肾疾患患者来说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3.3随访:本文50例患者口服米非司酮或阴道外用米非司酮后子宫体积和肌瘤体积均明显缩小。其中6例45岁以上患者出现6个月内无月经恢复,所以对于围绝经期患者可提前绝经。但本文研究中出现1例39岁患者口服米非司酮3个月后闭经,性激素五项提示卵巢早衰,故在使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时,年轻患者需慎用并充分沟通病情,有闭经可能,获得知情同意。50例患者治疗期间均出现闭经,对肌瘤引起的失血性贫血,可起到纠正贫血的作用。对停药后肌瘤不同程度的增大的15例患者,年龄在45岁以下,可能与卵巢内分泌有关,所以药物不能代替手术,作为术前纠正贫血,缩小肌瘤或围绝经用药较合适。另外阴道用药和口服用药,效果相当。阴道用药不良反应小,尤其对原发性肝肾疾患患者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治疗子宫肌瘤方法。

[1] 廖爱华.米非司酮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J].实用妇产科杂志,1994,10(1):15.

[2] 钟慧芳,胡永莲.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观察[J].实用妇产科杂志,1997,13(3):148.

[3] 喇端端,吴步初.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超微结构的影响[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3,19(3):96.

R737.33

B

1671-8194(2016)19-0048-02

猜你喜欢

司酮肝肾肌瘤
从肝肾论治儿童近视的理论探讨
中药联合米非司酮及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护理干预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超声诊断小儿胃肠道淋巴瘤合并肝肾转移1例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分析
超声引导下老年肝肾囊肿抽吸固化治疗效果观察
改良B-lynch缝合术联合米非司酮对凶险性前置胎盘的治疗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