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断肠”的概念整合及翻译策略
2016-08-23崔宁宁
崔宁宁
【摘要】概念整合理论通过人类的认知把两个不同的客体联系起来;这一新理论对于人类的创新思维,以及语言新概念的产生提供了有力的解释;也对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解决途径。本文运用概念整合理论对中国古代诗词中“断肠”一词进行分析,从“断肠”的形成过程更好地理解词人的心理变化,揭开词人的内心世界。
【关键词】概念整合理论 古代诗词 断肠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022-02
1.概念整合理论
1985年,美国语言学Fauconnier提出了“心智空间”概念;20世纪90年代,在“心智空间”的理论基础上,Fauconnier进一步提出了概念整合理论;如果两个客体存在某种联系,那么大脑必然会激活两个客体之间的语言及非语言的联系,从而整合形成某种新的概念。概念整合理论对于人类的创新思维,以及语言新概念的产生提供了有力的解释;也对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解决途径。
概念整合网络是概念整合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心里空间网络是由说话者的背景知识构建的。根据Fauconnier和Turner的理论,概念整合网络有四个空间组成,分别是输入空间I,输入空间II,类属空间,和合成空间。
输入空间I和输入空间II的概念在表面上没有必然联系,但是说话者心智空间中的概念网络会对两个空间内的概念进行组合,找出其中的联系,进一步进行整合扩展,最终合成新的概念。这一理论能通过说话者的心智空间生成新的概念网络;反之,新的概念也能从这一理论中得到解释。因此,我们可以运用概念整合理论来分析实践,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更具体来讲,概念整合理论为中国古代诗词的分析也提供了一条新路。本文将运用这一理论对中国古代诗词中的“断肠”一词进行分析。
2.“断肠”的概念整合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诗人词人的用词技巧,诗词的意境,诗词的修辞,以及诗词中语言的创新都是值得后人学习与欣赏。
古诗词种类繁多,在诸多诗歌中,表示生离死别,悲痛怨忿的词也不少,其中“肠断”或者“断肠”便在其中。而且包含“断肠”的词句比比皆是。如: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轼《江城子》
这首词是苏轼悼念亡妻之作。上阕写夫妻二人一生一死,妻子的坟墓远在千里之外,更是无人能听自己倾诉衷肠;下阕写到梦中回到故乡,见到妻子,却相对无言,唯有泪成行;那明月照耀、长满松树的小坟山便是妻子坟墓所在,也是词人痛欲断肠的地方。词中有实有虚,平铺直叙,表达了对亡妻的无尽思念,是脍炙人口的佳作。
此外,“断肠关山不解说,依依残月下帘钩。”(王昌龄《青楼怨》);“江花何处最断肠,半落江流半在空。”(元稹《江花落》);“断肠人去春将半。”(李宴《菩萨蛮》),等包含“断肠”的诗词不胜枚举。
提及“断肠”由来,可以追溯到东晋,有一个姓桓的大官,乘船来到三峡,手下人捕获一只小猿,母猿哀嚎数里未绝,后气绝而死,大官手下把母猿的腹部剖开,只见肠子已断裂成一寸一寸的。由于这一典故,所以后人就用“断肠”或“肝肠寸断”来形容极度悲痛。
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讲,“肠子断裂”与“悲痛”是两个独立的概念,而且这两个独立概念有内在的联系;在提及“肠子断裂”一词时,势必会触发大脑中对于这一体验的认知反应——“痛”,所以鉴于这种由于“心智空间”而形成的联系,我们可以运用 Fauconnier 的概念整合理论来分析“断肠”在中国古诗词中的应用。通过动态地分析这一词的产生过程,达到更好的理解中国古代诗词的目的。
以下将以纳兰性德《山花子》为例,展示“断肠”一词的概念整合。
风絮飘残已化萍,泥莲刚倩藕丝萦。珍重别拈香一瓣,记前生。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又到断肠回首处,泪偷零。
这首词是纳兰性德怀念亡妻之作。上阕,柳絮飘落,藕丝相连,离别赠花以示纪念;下阕,人若多情,情必不深,而今悔悟眼泪飘零。生离本是人生痛苦的事情,而死别又使痛苦增加到极点。按照传统的理解,“断肠”当然是痛苦万分;但是如果从认知隐喻的角度来看,我们则能看出词人的心理变化,因而更能体会他失去妻子的悲恸。
正如1999年Lakoff和Johnson指出体验哲学是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基础。肠子断裂必然会引起极大地痛苦,这是人类的体验;心情悲痛的时候也会引起人类的痛苦;所以在这一点上,肠子断裂与心情悲痛会产生相同的感受——痛苦。由此,基于人生体验的“断肠”一词便在合成空间得到生成。它不仅表现了人类的体验,同时也表现了人类心情的痛苦,所以这一词是人类大脑利用已有的知识框架连接了两个不同的客体,最终在人类的心智空间中形成的一个新概念。从认知角度“断肠”的形成进行分析,我们能更好的看出词人的心理变化;并且这种认知分析也能开辟一条研究传统诗词的新途径。
3. “断肠”的翻译策略
美国著名翻译家尤金·奈达在20世纪60年代末给翻译下了一个定义:“Translation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 language, 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
翻译有两种基本的方法:直译和意译。直译时尽量保证原作的语言形式,包括用词,句子结构,比喻手段等,要求语言流畅易懂。比如:This issue is very important.(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在词语、词序、句式等各方面均该相似。意译是从意义出发,只要求原文大意表达出来,不注意细节,译文自然流畅即可。在忠实原文的前提下,摆脱原文结构的束缚,使译文符合译入语的文化及表达习惯。比如:It is raining cats and dogs.(大雨滂沱。)
王佐良说过,“因为翻译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人,人们会说:他必须掌握两种语言;的确如此,但是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对一种语言的理解最终要回归到对文化的理解,因为,每个文本都承载着特定的历史文化特性。产生不同译文的原因是由于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文化的差异导致译者对原文理解的差异,造成理解上的不对等。因此,翻译要充分考虑原文的文化背景,提高译文的信度。
本文围绕文化在翻译中的作用,分析中国古代诗词中“断肠”一词的英译。对于“断肠”一词我们在翻译的时候也应该考虑文化因素,因为在西方文化中,我们找不到“断肠”的对应词。
以《天净沙 秋思》为例: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著名翻译家翁显良先生的译文是:Crows hovering over rugged trees wreathed with rotten vine-the day is about done. Younger is a tiny bridge over a sparkling stream, and on the fair bank, a pretty little village. But the traveler has to go on down this ancient road, the west wind moaning, his bony horse groaning, trudging towards the sinking sun, farther and farther away from home.
翁显良先生在翻译“断肠”一词时,并没有直接译出这一词的含义,也没有运用意译说明人的悲伤,反而是把人的感情转接到了西风和瘦马的身上,说“the west wind moaning, his bony horse groaning”,寓情于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衬托人物内心的忧伤。这种寓情于景的手法在中国古代诗词经常使用。
而许渊冲先生翻译为:Over old trees wreathered with rotten vines fly crows; Under a small beside a cot a stream flows; On ancient road in western breeze a lean horse goes; Westwards declines the setting sun. Far, far from home is the heart-broken one.
许渊冲先生在翻译“断肠”一词的时候运用的heart-broken;heart-broken翻译成汉语是“心碎的”。从认知隐喻的角度来讲,“心碎”和“断肠”都是来源于人类的体验,由于身体器官的破裂而产生了极大地痛苦,而这种体验与人类精神的痛苦体验有着相通之处,最终产生了“心碎”与“断肠”。虽然,两个词用的都是概念合成理论,但是就这首词的翻译来看,许先生依然用的是意译的方法。
“断肠”在英语里缺少对应的词汇。通过阅读以上几位翻译大家的译作,我们可以看出,在翻译时人们往往采取意译的翻译方法,或借用其他的景物等衬托这种“断肠”的心情,或用某个表示“悲伤”的形容词来形容。
4.结论
概念整合理论是20世纪末提出的一项新理论。它提出了“心智空间”理论,认为人类可以通过自己大脑中的认知框架把两个客体联系起来。这一理论的提出对于新概念的产生,以及对于新概念的创新理解都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本文运用这一理论对于中国古代诗词中的“断肠”一词进行分析,颠覆了对于诗词的传统解释,使“断肠”一词有了动态的解释。我们不仅知道“断肠”的“悲痛”的含义,同时还了解到“断肠”的形成过程,因此使我们对于这一词的理解更具体、更生动。
参考文献:
[1]束定芳.隐喻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王佐良.《翻译:思考与笔试》,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