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化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2016-08-23李绮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6年7期
关键词:未来发展社会化个体

李绮

【摘要】社会化是帮助个人适应社会生活并教化个人与他人和谐互动,协调人际关系的过程,其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同龄群体和大众传媒等几个方面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产生影响,并最终影响个人的性格形成,促进社会角色不断完善并带动社会文化有序形成和发展,使个体成为社会一部分并最终健全其身心。

【关键词】社会化 个体 未来发展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036-02

一、社会化研究

1.社会化内涵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而言,社会化指的是个体在社会环境和其他社会成员的影响下,通过对他人行为的模仿和对环境要求的迎合而不断强化个人社会经验并形成独特的个人处世态度、事务处理方式、个性发展特征以及最终成功扮演社会成员角色的个人成长和发展过程。

2.社会化方式

从社会化的表现来看,其主要有外在社会影响和内在个体转化两个方面组成。外在的社会通过既有的社会文化氛围为个体提供相关环境,并教授个人在社会生活的基本技能、社会的基础道德规范、社会角色认知和定位以及社会未来期望,其需要通过家庭、学校、个体的同龄群体以及大众传媒的相互影响来实现;个体转化则主要是个体通过自身的外在体验,不断进行自我塑造,且在感知外界经验的过程中学会筛选适合自身性格发展的内容并加以利用。

二、社会化对个人的影响因素

1.家庭教育

家庭一般是由婚姻、血缘或者收养关系建立的。而家庭教育则是家庭成员利用生活片段或者利用创造生活体验的方式将父母已有的生产生活经验、社会行为准则教授给个体,让其接受社会的主体氛围形成基本性格,做好承担社会角色准备的重要内容。在此阶段,一些家长会利用自身的社会关系为孩子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让他们能够了解世界,且强化他们的综合素质,如有些家长会送孩子到夏令营体验生活,让他们参加各种培训课程来培养其兴趣爱好,或者带孩子去旅行,让他们更多地感受社会环境,了解生活现实等。通过家庭教育的展开,个体的社会化特性已经初步形成,为其之后接受学校教育,与同龄人相处等社会化教化开展提供了基础。

2.学校教育

儿童长到一定的年龄,需要进入学校接受系统化的学校教育,其会通过这个阶段学会与他人相处,学会更多的社会知识,了解事件处理的方式并不断形成对他人的认知,对自我的认知。通过家庭教育的培养,儿童具有了一定的社会化色彩,他们的逻辑思维也已经初步形成。学校教育给了学生一个不同的空间,他们需要为了自身、家庭和学校的期望来与他人更多的交流,来了解自身作为社会人的责任,明确理想应该如何实现,并脚踏实地开始学习。这一阶段属于社会化对个人未来发展影响的深化阶段。

3.同龄群体

俗话说“物以类聚”,在学校当中观察可以发现,一些品性相同的孩子经常会组成一个群体,这是他们寻找共同感的一种方式,也是他们不断加深自我认同的一种手段。学校中通常会有学霸,一些品行兼优的孩子通常会受到教师的爱戴,孩子们的羡慕,又一批的追求者。这些羡慕着会将被模仿孩子的衣食住行当作自身生活的范本并极力模仿。这属于同龄群体的同化现象。同理,还有一种异化现象,个体为了得到他人的认同而不断的表现自我,展示自我。事实上,这种分别现象的出现会对个体之后的与人相处等行为表现产生很大影响,甚或这种感觉会影响他们一生的心理表现和行为表现。

4.大众传媒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让人们越来越依赖于传媒工具发布信息并获取信息。报纸、杂志、互联网、电视等这些大众传媒方式也让人们能够更加迅速的了解到社会上各种事件发生的情况并引导大众的心理认知甚至是社会文化。从这种角度来说,大众传媒一定程度上对个体的发展有着塑形和引导的作用。个体通过大众传媒了解主流文化,而主流文化的行为方式、规则体制等也在给个人树立范本,比如近年来流行的网络暴力事件,某些片面的观点大行其道,一些个体则很容易受到影响,加入到网络暴力的过程当中,对不知姓甚名谁的当事人进行无谓的攻击。这些行为不仅带动了社会的不良风气,而且让个体无法全面的看待事件,对个体的性格和行为都产生不利影响。

三、社会化对个人未来发展影响分析

1.影响个人性格形成

从个人角度来说,社会化意味着自我融入社会,接受社会观念并逐步将其内化,形成自身特有的性格、态度。因此从这种意义上来说,社会化的形成对于个人的性格发展具有影响作用。个体在被社会化之前,在不断的接受社会意识的传达,通过与家长、教师、同龄人的接触了解社会的现实形态,同时利用社会化的各项媒体不断的充实自身对于社会化的认知,在此过程中,个体也形成了对于自我身心方面的认识,了解了自身在面对各项社会化事件或者社会化群体时的内心表现。另外,个体也通过自身的社会化表现选择自身在社会当中的行为,进而再次从他人、从社会事件本身不断完善对于自我的认知和了解,并形成相对完善和独立的人格。总的来说,个体的性格形成与社会化相互连接,不可分割,这对于个人的未来发展、个体性格的转变等都有着重要作用。

2.推动社会文化发展

文化塑造着社会本身,同时也由社会不断充实。各个阶段的社会都有其独有的文化特征,而这些社会文化则是由个体的表现综合得出。也可以说,个体的社会化过程是特定文化下的产物并不断完善特定社会文化的框架、内涵等。一般而言,社会文化由基本的文化价值体系和社会总体道德规范构成。前者是社会群体在一段时间内的社会构项,后者则支撑起维系社会稳定的责任。相对来说,后者的约束性更大,对社会舆论、个体的教育形式等起着规范性作用。而个体在这一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则是在不断的被社会文化规则本身所塑造并践行社会文化的基本标准,进而推动特定时期的社会文化发展。这一情况的保持让个人能够尽可能的社会化,同时也保证了社会文化的传承。而综合社会发展历史来看,传承本身就是在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因此社会化能够影响个体在社会中的表现,而个体的行为方式也在塑造社会文化。

3.促进社会角色完善

社会现象千变万化,个体性格也随之多种多样,且个人社会化过程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但这些情况本身并不影响个体在社会中的角色扮演。也就是说,个体需要确定自身社会化的最终表现形式,同时为了自身社会化角色的良好扮演不断践行着社会的规则、体系和行为规范。社会化本身就是在帮助个人适应社会的规则,遵守社会的道德规范并担负起作为社会成员需要承担的责任。因此要掌握特定社会角色的基本技能,同时也为未来的社会化个体进行这些技能、规则等的传授,并在这过程中不断深化自身对于这些角色的理解,进而将其完善。

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同时也是个体走向社会的过程,社会化在不断教授个体应该如何看待社会、如何理解社会并如何融入社会,个体也通过自身对于社会的认知来践行社会公约、遵守道德规范、惩罚对人类发展有害的行为,并为将来的社会个体塑造一个相对安定、团结、稳定、繁荣的环境。作为社会中的个体,我们需要了解社会,培养特定的技能,并完善自身的人格架构;需要利用丰富的新知来塑造尽可能完整的个体,并以自身的技能打造良好的社会角色,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靖.浅议个体社会化研究之现状与发展[J].学园,2009,12(12).

猜你喜欢

未来发展社会化个体
自我宽恕的心理学研究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工业集中与废弃物排放的关系
论微电影广告的营销传播及发展策略
浅析控压钻井技术探讨与展望
How Cats See the World
网络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化过程的影响研究
高校后勤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转变的一种模式
美国行刑社会化的历史解读与现实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