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公寓社会化管理模式与利弊分析
2016-08-23周华生杨家连
周华生+杨家连
【摘要】国内外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成功经验说明,学生公寓社会化是发展高职院校的必由之路,后勤社会化改革给学生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带来了变化,高校学生公寓管理面临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常态下,面对这样一个剧烈变动的时期,适应不断变化和挑战,改进和加强学生公寓的管理成为高校改革的迫切课题。
【关键词】学生公寓 社会化 变化和挑战 利弊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033-01
1.充分认识后勤社会化在高职院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职教春天到来,高职教育连续扩大招生规模。公寓中设施问题比较多,国有建设公寓弊端具体表现在,内部伙食,中间环节多,层层转包,监管不到位,材料太软,同一设施型号,五花八门,安装不达标,质量不达标等等问题多如牛毛,导致维修滞后,后勤工作压力大,维修资金居高不下,使用不方便,总之硬件不硬,管理者和家长、学生意见极大。学生公寓的问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甚至要重新认识,只有这样,才能为社会做出贡献,高职教育才会得到发展。
1.1高校实行后勤社会化是我国高等教育今后的重大改革措施。学校依法利用社会资金,在学校附近,运用社会集资的方式,采取投资者使用50年再收归国有的办法,建设一些由一所或几所高等学校共同使用的学生公寓,食堂,超市等一系列生活配套设施,由投资者依法出租收费,按合同维修管理,即大学生公寓社会化。较大地改善了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条件,受到了高校师生的普遍欢迎。
1.2社会化的意义。公寓社会化是解决大学生住宿过程中一系列问题的关键,管理者和广大师生满不满意是衡量大学生公寓社会化成功与否的标准。首先将学校后勤保障服务工作逐渐由学校承担转移到由社会承担,使高校从繁重的后勤工作中解脱出来,因此,满不满意是衡量成功与否的一条重要标准。其次按照市场经济方式运作,避免了内部伙食和豆腐渣工程,避免了大学生是敏感群体和弱势群体损坏设施按价赔偿有争议的奇怪现象,从而进入一个能够自我发展的良性轨道,减少学校在后勤方面无休止的人力、财力投入。最后使学校的住宿管理和服务工作更加专业化,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生活服务。
2.社会化学生教育与管理出现的问题
2.1学生自由组合,分散住宿,执行力低。社会化后,宿舍类型不同、价格不同、学生们有了选择的空间。一个楼层、甚至一个宿舍住不同班级、不同专业、不同院系的学生,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交流减少,集体约束力减弱,如果引导不当,管理不到位,就会出现男女混住情爱现象,思想上和行为上出现自由散漫,懒惰和生活无规律等不良现象。
2.2学生干部、社团队伍监督管理作用削弱,信息反馈渠道不畅。认知发生变化,我交钱是上帝,你服务理所应当。比如宿管部门对内务安全进行检查时有学生锁门拒查的情况,抵触情绪较大,整改不力,这些都给学生教育和管理提出了新难题。学生的思想教育与管理工作条例中的一些内容和条款,不再适应社会化的新要求,需要尽快变更和完善。
3.社会化学生公寓管理对策
大学是培养高级人才的基地。对学生管理不同其他行业的管理,要求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序进行,要求投资经营思想和管理手段要服从政治要求,管理目标与教育目标相结合,才能达到育人成才的目的。
3.1建立合理高效的管理机制。首先学生宿舍的管理由投资经营者、学生部门、后勤部门、保卫部门、院系辅导员联合组成工作机构,负责学生宿舍的日常工作。既能保证学生的教育管理落到实处,又能使维修、保洁等各项服务及时,周到、保证质量。其次进一步完善保障机制。一是确保学生宿舍管理的资金来源,专款专用。二是建章立制,利用现代化手段,提高工作质量。最后责权利相结合,联动考核和奖励。
3.2依法管宿。首先以双合同形式签订学校与业主、业主与学生的契约关系,在保证投资经营者合法权益后,尽可能按班级租赁,使三方共赢。让学生明确个人的权利和义务,增强自律意识和信用意识,这是社会化管理非常重要的一个前提。其次聘请学生骨干参与管理,保证给予一定活动经费,吸引学生组建公寓管理委员会,协助学校做好管理与教育工作。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管理中学会做人、学会做事。最后利用先进设施,在网上建立寓教于乐主页,正面引导,在网上与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及时关心学生的兴趣、热点、难点问题,掌握管理主动权。
作者简介:
周华生(1965.05.06-),男,汉族,云南省玉溪市人,职称:政工师,学历:大专,研究方向:行政管理方面。
杨家连(1959.12.16-),男,汉族,云南省昆明市人,职称:助理讲师,学历:大专,研究方向:学生管理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