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2016-08-23宋玉峰
宋玉峰
【摘要】作文是小学语文课的一部分,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提高对作文的重视程度,努力发挥主导作用,培养小学生掌握正确的写作技巧和写作习惯,让他们在写作中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061-02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小学阶段又正是学习写作的基础阶段,这将对学生今后的写作热情、写作能力产生深远而重大的影响。而在目前小学阶段的写作教学中,学生对写作更多的畏惧,只是在消极地应对,并没有发自内心的喜爱与接受,并没有更多的素材充实到写作中来,所写出来的文章大多缺乏真情实感。扭转这一局面,让学生爱上写作,来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这样的文章才能打动读者,吸引读者。现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对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浅谈如下几点体会:
一、重视激发学生写作情感
写作是一个带着积极的情感与情绪用语言来描绘事物的转化过程,情感兴趣是写作的动力,更是写出好的文章来的前提条件。而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并不重视学生写作情感的激发与培养,往往是布置完写作题就急于让学生开始写作,并没有激起学生写作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大多学生都将写作当作教师所布置的任务来完成,而并没有全身心地投入到写作中来,所写作来的文章自然不会流露出真情实感,而情感是文章的灵魂,是写出好文章的关键所在。为此要搞好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就必须要重视学生写作情感的激发与兴趣的培养,学生乐于写作,才能感情充沛,思维活跃,这样才能写出富有真情实感,可以打动读者的文章来。
1.先说后写。说话与写作同是信息的输出,只是输出的形式不一样,但语言输出比文字输出更加灵活,能够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大多学生都可以积极地参与到说话中来,经过教师的进一步引导将学生积极的情感转移到写作中来。为此在开始写作前教师可以采用形式灵活的说话训练,引导学生积极发表,让学生在表达与交流中激起对写作的兴趣,开阔学生的思路,让学生找到写作的切入点。
2.先看后写。小学生正处于形象认知阶段,获取信息的方式主要来自于直观而形象的事物,为此我们在布置写作主题时不要只是板书于黑板上,而是可以为学生提供一系列直观而丰富的图片或图像,并可以适当地配以背景音乐,以此来为学生营造欢怜的教学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丰富的想象,让学生在观察中走进图片,从图片中获取更我的信息,以为更好地写作打下基础。
二、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
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着密切的关系,单说写作程度如何是没有根的,要有根,就得追问那比较难捉摸的阅读。”一语见地地指出了阅读与写作的内在关系。而在以往的教学中许多教师往往将写作与阅读割裂开来,忽略了二者之间的内在关系,这自然不利于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与写作水平的提高。要搞好写作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就必须要将阅读与写作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积累素材、内化语言、掌握写作技巧,这样学生的写作才能有了存在与发展的根本,才能在无形中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大幅度提升;同样也更加利于学生阅读水平的整体提高。如学习了《桂林山水》,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与联想,让学生将本文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桂林山与水的特点,激起学生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模仿作者的写作风格和写作结构、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来描绘美丽的山水风光。从而让学生在写作中从语言特色、写作结构、写作思路以及技巧等方面来实现对文本的全方位解读,让学生在写作中将这些写作知识与技巧转化自己的语言与能力,灵活地用于阅读与写作之中,以实现学生阅读水平、写作水平的无形提升。
三、写作教学贴近生活实际
受应试教育观念的束缚,一些教师担心学生的作文写不好,所以向小学生灌输单一枯燥的写作要求,限制了小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要求小学生从审题、立意到写作都按照教师的方法去做,因此小学生写出的作文都是千篇一律,缺乏真情实感。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小学语文教学要体现时代性和现代化,深入挖掘生活中的写作素材,让写作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创设开放性的写作环境,给予学生施展个性的机会。因此写作的主题要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从平凡而简单的生活中领悟真谛。这样学生才能真切地感受到写作就是来描述真实的情感、真实的生活,以小见大,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地学会写作,爱上写作。我们不仅要利用于每周固定的写作课,同时还要抓住一切写作契机,将写作真正地融入到生活中来,如课外活动、学校集体活动后可以让学生来展开自由的写作,可以写活动的流程,可以写自己难忘的瞬间,可以写活动中的一些小插曲,也可以活动中的感受等等,这样的写作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会大大降低学生的排斥心理,学生也会有更多的内容可写。
四、重视学生的自我修改
正所谓刀不磨不快,文章不改不好。纵观古今,文学大家无不重视对文章的自我修改,每一部经典之作无一不是作者精心修改之后的,曹雪芹的一部《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终成经典之作。为此在小学生的写作中我们同样要重视学生自我修改能力的培养。
1.让学生重视自我修改。许多学生认为写作就没事了,急于收笔收心,教师可以用推敲典故的由来让学生充分地认识到修改的重要性,让学生从思想上重视。
2.让学生学会自我修改。教师可以以自己修改作文为例来让帮助学生养成修改的好习惯,要让学生学会小到标点、字词的运用,大到写作结构、写作技巧来进行全面而细致的修改,在修改中不断完善自己的作品,在修改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情感。让学生成为文章的写作者与评价者,让学生以不同的身份来审视作品,这样更能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总之,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在新课改下我们不能再沿用旧模式,而是要以新课改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探索生本化教学模式,激起学生参与写作的主动性,让学生爱上写作,学会写作,乐于写作。
参考文献:
[1]李灵灵.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创新“三步曲”[J].小学生作文辅导,2011年第6期.
[2]鲁会丽.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生本教育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年第5期.
[3]论风娜.小学语文作文教学[J].现代教育科学(教学研究),2013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