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东冷洞铜铅锌多金属矿区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前景浅析

2016-08-22胡彬广东省有色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中心广东广州510080

地球 2016年4期
关键词:盆系热液岩浆

■胡彬(广东省有色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中心广东广州510080)

广东冷洞铜铅锌多金属矿区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前景浅析

■胡彬
(广东省有色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中心广东广州510080)

本文从冷洞铜铅锌矿区的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出发,查明工作区的元素分布特征,工作区以W、Sn、Bi、Mo等元素异常为主;并将异常划分为四个综合异常区,对比分析其强度、规模和产出部位,认为工作区的主要成矿元素为W、Sn。结合地质资料,对综合异常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工作区应转变主要的目标矿种,挖掘W、Sn的成矿潜力。

土壤地球化学 找矿前景 铜铅锌 钨锡

1 区域地质概况

工作区属南岭多金属成矿带中段,构造位置处于南岭纬向构造带南侧、大东山—贵东东西向构造岩浆带与四会—吴川深大断裂构造带的复合部位。区域地层以泥盆系、寒武系前变质碎屑岩分布最广,其次是泥盆系、石炭系碳酸盐岩地层分布。岩浆构造强烈,北部和南部分别为大东山—贵东岩体和九峰岩体的边缘部分,区内出露贵东花岗岩体,形成时代属中生代燕山早期。构造主要有瑶岭复背斜、学堂前断裂、青山坳断裂、中粉坪断裂等。

图1 冷洞矿区化探异常图

2 矿区地质

2.1地层

工作区出露地层简单,仅见泥盆系中下统桂头群(D1~2gt)和第四系(Q)。泥盆系中下统桂头群(D1~2gt)出露于工作区的西北和东北部,岩性主要为石英砂岩、泥质粉砂质绢云母页岩与细粒石英砂岩互层、石英砂砾岩。第四系(Q)广泛分布于工作区中部冷洞村附近,岩性为冲积砾石、砂、粘土、残坡积层,残坡积厚度在0~8m。

2.2构造

工作区内的桂头群地层内褶皱构造发育不强,仅见局部地层有揉皱。工作区位于中粉坪断裂(NE)的延伸方向,区内断裂构造较为发育,主要见NE和NNW向两组断裂,其中以NE向断裂为主。

2.3岩浆岩

区内岩浆活动较为强烈,燕山期花岗岩(γ52(1))在工作区内分布广泛,出露与工作区中南部,面积占工作区的一半左右。主要为燕山早期的贵东岩体以及呈脉状产出的石英斑岩脉(λπ)。

2.4矿体地质特征

工作区内地表在冷洞村北部发现有铅锌钨矿化体露头点,编号V1。矿化体主要产在岩体与地层接触部位的硅化破碎带中,矿化体走向北西~南东向,倾向33°,倾角65°,矿化体宽为1.00m。在地表刻槽取样分析品位Cu0.084%,Pb0.165%,Zn0.228%,Sn0.012%,WO30.054%。

3 土壤地球学化学特征

工作区主要土壤元素地球化学异常为W、Sn;其次Bi、Cu、As、Ag、Mo、Pb;Au、Zn、Sb等异常发育程度低。其中W、Sn、Bi、Mo等高温元素及As元素异常强度相对较高,出现3~4级浓度带;Cu、Pb、Zn、Ag、Au、Sb等元素异常强度中等偏弱,仅出现1~2级浓度带(图1)。

高中温元素W、Sn、Mo、Bi、Pb等主要分布在燕山期花岗岩(γ52(1))岩体中及接触带内外,Cu、As、Au、Sb元素主要分布在泥盆系中下统桂头群(D1~2gt)地层中。

4 异常特征及推断解释

根据元素分布特征、地质背景,全区共划分三处综合异常,编号分别为C1、C2、C3。分述如下:

4.1C1异常

4.1.1异常特征

位于工作区中南部,条带状长约5km,宽1~2km。异常元素组合复杂,主要元素有Sn、Bi、W、Mo、As,次要元素有Pb、Cu、Zn等。主要元素强度中等,异常面积较大,各元素套合性一般,具有一定浓集中心。

4.1.2异常推断解释

C1异常分布于工作区中南部燕山一期斑状黑云母花岗岩(γ52(1))岩体中,主要元素显示出高温岩浆热液元素组合特征,表明该异常可能与岩浆热液型多金属矿化类型有关,且剥蚀程度较深,处于矿体的尾部,深部找矿前景不大。Sn为C1异常最为主要的元素,岩体分布区土壤Sn元素含量平均值高,Sn元素在岩体中明显富集,区内燕山一期斑状黑云母花岗岩(γ52(1))岩体有可能为含Sn岩体。而岩体内发育云英岩化,含Sn岩体经后期蚀变成矿作用富集,在岩体内有可能形成构造蚀变岩型Sn矿床,揭示C1异常具有寻找构造蚀变型Sn矿床的前景。

4.2C2异常

4.2.1异常特征

C2异常分布于工作区东北部,呈面状展布,走向SN,长约2.3km,宽约1.3km,往北未封闭。异常元素组合较复杂,主要元素有Cu、As、Bi、W,次要元素有Sb、Zn、Au、Ag等。其中Cu、As元素异常规模较大,套合性较好,具有较明显的浓集中心;W、Bi元素异常套合性好,浓集中心明显,异常强度大;异常区北端Pb连续出现2个高值点,其中一个高值点Pb含量高达3000×10~6。

4.2.2异常推断解释

该异常分布于外接触带泥盆系中下统桂头群(D1~2gt)中,主要元素显示出中高温岩浆热液元素组合特征,表明该异常有可能与岩浆热液矿化类型有关,且剥蚀程度较浅。在W、Bi元素异常中心附近发现含黑钨矿石英脉,推测异常由矿化石英脉引起,但由于剥蚀成都较浅,矿化尚不明显,深部还可能出现与岩浆有关的Bi、W高温矿床。

4.3C3异常

4.3.1异常特征

C3异常分布于位于勘查区中北部,呈弧形展布,总体走向近EW,长约2.6km,宽约1200m。异常元素组合较复杂,主要元素有As、Sn、Cu、W,次要元素有Mo、Bi、Zn等。主要元素强度较高,出现2~4级浓度带。主要元素异常规模较大,强度相对较高,浓集中心与浓度分带较为明显,W、Mo、Sn、Bi等高温元素异常套合性较好。

4.3.2异常推断解释

该异常分布于燕山期斑状黑云母花岗岩(γ52(1))北缘凸起与泥盆系中下统桂头群(D1~2gt)接触带,异常的形态也与接触带形态类似,主要元素显示出中高温岩浆热液元素组合特征,表明该异常有可能与岩浆热液矿化类型有关,剥蚀程度中等。在异常中心发现矿(化)体V1,但V1矿(化)体上没有Pb、Zn异常出现,由此推断V1矿(化)体的铅锌前景有限;另一方面,从异常的元素组合特征及但W、Sn等主要元素异常展布情况推断,认为异常与岩体和地层的蚀变接触带有关,寻找中高温岩浆热液蚀变型钨锡多金属矿床前景较好。

5 结论

(1)异常特征表明,工作区内主要的土壤元素化学异常为W、Sn;次为As、Ag、Mo、Pb,Au、Zn、Sb等异常发育程度低。元素在空间上存在分带性,从岩体→接触带→地层(外接触带),异常元素组合表现出从高温→高中温→中低温分带特性,反映为同一成矿作用在不同地段的表现,表明本区矿化类型最有可能为岩浆热液成矿系列。

(2)三处综合异常都有找矿意义。C1异常的Sn异常规模大,且与云英岩化相关,具有寻找构造蚀变型Sn多金属矿的前景;C2异常W异常强度高,与其他高温元素异常套合好,具有寻找中高温岩浆热液充填型W多金属矿床的前景;C3异常W、Sn等元素异常强度高,套合好,且位于地层与岩体接触带附近,具有寻找中高温岩浆热液蚀变~充填型W、Sn多金属矿床的前景,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对象。

[1]广东省地质矿产局.广东省区域地质志.地质出版社.1988.

[2]王燕等.广东省瑶岭钨矿矿化类型多样性及成矿规律研究.矿产与地质.2006.

P62[文献码]B

1000~405X(2016)~4~117~2

猜你喜欢

盆系热液岩浆
川西地区中部存在泥盆系—石炭系吗?
——一个不整合面的地质属性推论
云南麻栗坡新厂冲-西畴兴街一带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
川西北地区ST3井泥盆系油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来源
岩浆里可以开采出矿物质吗?
火山冬天——岩浆带来的寒冷
塔东热液地质作用机制及对储层的改造意义
层结背景下热液柱演化的实验模拟*
狰狞的地球
热液循环助采洗井装置的分析与应用
岩浆转化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