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西九江-瑞昌地震序列震源位置和发震构造再研究

2016-08-22曾文敬汤兰荣

地震地质 2016年2期
关键词:瑞昌发震主震

罗 丽 吕 坚 曾文敬 汤兰荣

(江西省地震局, 南昌 330039)



江西九江-瑞昌地震序列震源位置和发震构造再研究

罗丽吕坚*曾文敬汤兰荣

(江西省地震局, 南昌330039)

选取江西九江-瑞昌MS5.7地震序列2005年11月26日至2006年6月30日228次ML≥1.0的地震, 利用基于波形互相关技术的Hypodd定位方法进行了重新定位, 最终获得224次地震的精确震源参数。统计定位误差(2倍标准偏差)在水平方向上为0.5km左右, 垂直方向上<2km。重定位后地震序列的震源深度主要集中在8~14km, 震中在NW和NE 2个方向展布, 其中又以NW向条带地震居多。结合几个主要地震的震源机制解、 地震序列展布方向和震区的构造背景, 我们推断NW向断裂错动产生了MS5.7主震, 在右旋兼逆推过程中触发NE向断裂, 产生了MS4.8最大余震。NE向断裂的地震活动经过短时间应力调整后进入相对平静期, 之后则是NW向断裂在长时间的应力释放过程中引发了一系列余震。MS5.7主震的发震构造可能是NW向的洋鸡山-武山-通江岭隐伏断裂, 而MS4.8最大余震的发震构造可能是NE向的刘家-范家铺-城门山断裂。

九江-瑞昌地震Hypodd方法波形互相关发震构造

0 引言

2005年11月26日8时49分, 在江西省九江县与瑞昌市交界处发生了MS5.7地震(简称为江西九江-瑞昌地震), 此次地震是华东、 华中地区近 30a来最强烈的1次地震。由于震区附近的断裂构造发育, 襄樊-广济断裂带与郯城-庐江断裂带均可能往此延伸, 而微观震中位于长江中游南岸的瑞昌盆地内, 地震造成的破坏明显受到局部地质和水文条件的影响, 给发震构造的认定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对于本次地震的发震构造和地震成因, 有些研究认为与襄樊-广济断裂带有关, 发震构造为瑞昌盆地下方的NW向隐伏断裂(杨中书等, 2007; 吕坚等, 2008; 陈学忠等, 2008); 有些研究认为与郯城-庐江断裂带有关, 发震构造为瑞昌盆地北缘的NE向断裂或者有NW向隐伏断裂参与(卢福水等, 2006; 李传友等, 2008), 迄今为止仍然没有一致的认识, 给震例总结研究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精确的震源位置可为判定发震构造提供重要参考。目前中国地震观测报告的震源位置通常采用的是绝对定位方法, 主要依据P波和S波的到时与到时差来确定, 定位误差达数千米甚至更大。在假定台站布局足够合理的前提下, 地震定位精度主要受计算走时的速度模型以及震相到时读数的准确性影响。与绝对地震定位相比, Hypodd方法受未知的三维速度结构影响较小, 能够较准确地确定地震间的相对位置, 而波形互相关技术的使用可以获取更准确的到时数据(黄媛, 2008), 将两者结合起来可以大幅度提高地震定位的精度。近年来, 该方法在国内外已有广泛应用, 针对发震构造的研究获得了很好的结果(Haukssonetal., 2005; Waldhauseretal., 2008; 吕鹏等, 2011; 汪锐等, 2013; 黄浩等, 2014)。

九江-瑞昌MS5.7地震后, 已有一些研究(吕坚等, 2007; 杨中书等, 2007)利用震相的走时差数据进行了部分余震序列的Hypodd方法定位, 但这些研究没有充分利用积累的流动台网资料(当时湖北局架设的3个流动台未接入江西台网中心), 也没有分析更为可靠的波形互相关双差数据, 对于研究1个中强地震的破裂特征、 描绘发震构造特别是隐伏断层的分布而言定位精度相对有限。因此, 非常有必要全面整合九江-瑞昌地震序列的观测记录, 在使用震相走时差数据的基础上, 增加波形互相关双差数据约束, 进一步提高九江-瑞昌地震序列的定位精度。本文重新整合了固定台站和流动台站的波形数据, 在全面分析震相记录和绝对定位的基础上, 引入波形互相关技术, 利用结合波形互相关的Hypodd方法对2005年九江-瑞昌MS5.7地震序列进行重新定位, 以对现有结果进行比较和补充, 同时结合区域地质构造背景探讨其发震构造。

1 Hypodd方法重新定位

1.1算法原理

Waldhauser等(2000)提出了Hypodd方法, 该方法利用信号的走时差反演震源位置, 能够有效地消除震源至台站的共同传播路径效应, 对地壳速度模型的依赖性相对较小。对于同一台站k记录到的地震事件i和j, Hypodd定义为

(1)

(2)

式(2)中Δm(Δx,Δy,Δz,Δτ)为震源参数的偏移量。假定一共得到M个双差数据, 地震事件数为N个, 将所有台站记录到的所有事件的双差方程联立可得到如下线性方程组:

WGm=Wd

(3)

式(3)中, G是1个M×4N的偏微商矩阵, m为震源参数偏移量, W是用以对每个方程加权的对角线矩阵, d为双差矢量。

计算时利用式(4)约束所有地震重新定位后平均位移为零, 也即质心不动。通过迭代, 使得定位残差逐渐减小, 从而得到最终的定位结果。

(4)

图1 参与计算的台站分布及江西台网初始定位结果Fig. 1 Seismic stations and initial location results.

1.2地震数据和模型选取

2005年11月26日九江-瑞昌MS5.7地震发生时, 江西北部及邻区的地震监测能力相对较弱, 距离此次地震震中距<250km的台站只有5个。地震发生后, 江西、 福建、 湖北3省地震局先后架设了流动数字地震台网, 包括丁家山、 范镇、 狮子洞、 武皎、 涌泉、 武穴和黄梅7个子台, 流动台间距约20km左右。图1 给出了流动台站分布和此次地震江西台网初始定位结果的相对位置, 大部分余震在流动台网包围的范围内。此次地震的余震序列虽然发育, 但绝大多数余震的震级都在ML1.0以下。本文从地震目录中选取出2005年11月26日至2006年6月30日发生的ML1.0以上地震, 再删减少于4个台站记录和波形质量不高的事件, 最终得到了228次符合要求的地震事件记录。考虑到初始震源参数对定位结果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 为了得到更为可靠的精确定位结果, 自行编写程序将固定台站和流动台站的波形数据整合到一起, 并采用Hypsat方法(Schweitzer, 2001)对这些地震进行了重新定位, 将所得的定位结果作为Hypodd定位的初始震源位置。在数据整合处理时, 我们发现狮子洞台的授时在2005年12月25日0时前存在1s的钟差, 这一情况在江西台网的初始定位中并没有引起注意, 我们在重定位过程中进行了全面校正。

表1 九江-瑞昌地区地壳速度模型

Table1 Crustal velocity model

深度/kmVP/km·s-1波速比(VP/VS)0~34.801.713~105.8010~186.1518~266.4026~356.8035+8.00

图2 九江台记录的2个相似地震的波形互相关示例Fig. 2 Example of waveform cross-correlation of two similar events recorded at station JUJ.

Hypodd定位算法中采用的是水平分层速度模型, 虽然算法本身较好地克服了速度横向不均匀性的影响, 对地壳速度模型的依赖性相对较小, 但仍需尽可能选用接近真实的地壳速度模型。本文采用的速度结构是震源区附近区域的模型, 来源于人工地震测深与重力剖面的综合研究结果(王椿镛等, 1997a, b)(表1)。

1.3波形互相关数据应用

由于人工拾取震相到时更多地依赖于经验, 对于初动不清楚的震相, 难免出现不准确的现象。而Hypodd定位过程中只要求提供地震对之间的相对到时, 且大震之后的余震序列通常发生在1个相对较小的区域范围内, 区域构造相同, 地震事件波形相似性极高, 因此波形互相关方法尤其适用于大地震发生后对一定时间范围内余震的监视(黄媛, 2008)。本文选择了离震中较近且记录时间较长的JUJ(九江台)和FZT(范镇台)的记录进行波形互相关计算, 计算示例见图2。根据本地区的工作经验, 在进行波形互相关计算前, 对地震波形做如下处理: 首先将波形资料在0.6~8Hz范围内滤波, 将P波震相前1s至之后3s的波形作为时间窗, 将所有地震事件的垂直分量波形进行时间域的波形互相关运算, 相关系数阈值定为0.7。经过以上预处理步骤, 得到了FZT台P波满足相关条件的互相关数据3,353对, JUJ台P波满足相关条件的互相关数据2,973对。

在Hypodd定位过程中, 选取台震距离<200km、 震源间距<4km、 走时观测台站震相记录数≥8的地震采用共轭梯度法(LSQR)进行迭代计算。在迭代过程中, 第1轮将观测报告中的走时差赋予高权重以保证地震个数, 将P波走时差权重设为1, S波走时差权重设为0.9, P波互相关走时差权重设为0.40; 第2轮对互相关相对走时赋予高权重以保证定位精度, 将P波互相关走时差权重设为0.85, 互相关走时差的震源间距<2km。

2 重定位结果分析

结合波形互相关的Hypodd算法重新定位后, 228次地震中最终获得了224次地震的震源参数。通过奇异值分解法对其中少量地震进行定位精度检验, 得到地震定位结果在水平方向上的定位偏差为0.5km左右, 垂直方向上的偏差<2km。通过与震相走时差数据对比, 波形互相关数据可将走时差的识别精度平均提高0.11s左右。通过与单纯利用震相走时差数据的定位结果对比, 结合波形互相关数据后的定位结果平均偏差可降低1km左右, 相对于九江-瑞昌序列仅有的6km左右的破裂尺度而言, 可以揭示出更加精细的震源分布特征。

2005年九江-瑞昌地震发生时, 江西 “九五”数字地震台网普遍采用交切法进行地震定位; 由于交切法的定位精度较低, 特别是震源深度的误差常常较大, 故江西地震台网的观测报告中绝大部分地震没有给出震源深度。此次重定位后的地震序列震源深度主要集中在8~14km, 占总数的93%; 其中又以10~12km最具优势, 占46%(图3)。张小涛等(2006)对九江-瑞昌地震序列波速比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 在震源深度10km上下, 波速比平均值存在差异, 而差异层位正好是江西地区上地壳和中地壳的分界层位, 与MS5.7主震的震源深度(11km左右)也较为接近。这反映了震源位置附近存在速度结构间断面, 周围介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可能存在变异, 或许与这次地震的孕育和发生有着密切联系。

图3 重定位后的震源深度分布Fig. 3 Focal depth distribution after relocation.

图4 重定位后的震中分布图及部分震源机制解Fig. 4 Epicenter distribution of relocated events and part of focal mechanisms.(1)刘家-范家铺-城门山断裂带; (2)丁家山-桂林桥-武宁断裂带; (3)望夫山-大浪断裂带; (4)洋鸡山-武山-通江岭断裂; (5)丁家山-狮子岛断裂; (6)长山-城门背斜

图4 是重定位后的结果平面图, 地震序列主要呈现NW(长度约6km)和NE(长度约4.6km)2个方向的优势分布; 其中又以NW向分布的地震居多, 且更具条带状特征分布, 表现出与洋鸡山-武山-通江岭断裂近似的走向, NE向地震则与刘家-范家铺-城门山断裂的走向基本一致。MS5.7主震发生在NW向地震分布的西北端,MS4.8最大余震发生在NE向地震分布的西南端。

考虑到NW和NE 2个方向优势条带分布的显著差异, 笔者将2个条带分开进行讨论。如图4 所示, NW和NE 2个条带的相交部分也有相当数量的地震, 由于地下介质状况的错综复杂, 这部分地震的发生可能受到来自NW和NE 2个方向断裂的作用和影响, 于是笔者并未将其划分到某个单一条带上, 而是放在2个条带上进行了讨论。对这2个条带我们分别沿着地震分布的优势方向(A—A′)和倾向(B—B′)作了地震震源深度的剖面图(图5, 6)。 从图中可以看出, NW向和NE向条带在7~17km的震源深度分布范围内均有地震, 但NW向条带地震的震源深度以9~15km最具优势, NE向条带地震的震源深度则主要集中在7~14km范围内。此外从2个条带沿倾向方向的深度剖面图中可以看出: NW向断裂倾向NE, 倾角约为70°; NE向断裂倾向SE, 倾角约为75°, 这一结果与吕坚等(2008)给出的主震震源机制解NW向节面和最大余震震源机制解NE向节面的倾角大致接近(表2)。

图5 NW向条带地震沿走向(A—A′)和倾向(B—B′)方向的震源深度剖面图Fig. 5 Focal depths distribution of NW seismic belt along strike direction (AA′) and dip direction (BB′).

图6 NE向条带地震沿走向(A—A′)和倾向(B—B′)方向的震源深度剖面图Fig. 6 Focal depths distribution of NE seismic belt along strike direction(AA′) and dip direction(BB′).

表2 较大地震的震源参数及震源机制解

Table2 Focal parameter and mechanism

序号发震时刻震级经度/(°)纬度/(°)深度/km节面1节面2走向/(°)倾角/(°)滑动角/(°)走向/(°)倾角/(°)滑动角/(°)12005-11-26,08:49MS5.7115.7229.711132455182237514422005-11-26,09:25ML4.5115.7329.66106148117203486332005-11-26,12:55MS4.8115.7329.67105471-16031771-2042005-12-03,07:46ML4.0115.7429.691430744-54187-134

综上分析, 我们可以得到1个初步推论,MS5.7主震的发震构造为NW向断裂,MS4.8最大余震的发震构造为NE向断裂; NW向断裂的深度和NE向断裂相当, 而且切割了NE向断裂。此前有研究(吕新彪等, 1997; 崔学军, 2003; 李传友等, 2008)认为, 九江—瑞昌地区NW向断裂切割了NE向断裂, 具有新生性, 这一结果正好与本文推论相吻合。

3 发震过程讨论

根据吕坚等(2008)的研究结果(表2),MS5.7主震和MS4.8最大余震的震源机制解不完全一致。为了探讨本次地震序列的发震机理和破裂过程, 笔者等进一步反演了2005年11月26日ML4.5次大余震和12月3日ML4.0较大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图4, 表2)。从图4 可以看出, 1号MS5.7主震的NW节面为带有逆断性质的左旋走滑断层, 2号ML4.5地震的2个节面均为逆断层, 3号MS4.8最大余震的NE节面为带有正断性质的右旋走滑断层, 4号ML4.0地震的NW节面为带有正断性质的左旋走滑断层。这4次地震的震源机制存在一些差异, 其中1号和4号地震的震中同位于NW向条带上, 震源机制解均存在1组走向NW, 倾向NE的节面; 2号和3号地震的震中同位于NE向条带上, 震源机制解均存在1组走向NE, 倾向SE的节面。分析这4次地震的震源位置、 震源机制以及发生的先后顺序, 我们推测:MS5.7主震发生在NW向断裂上, 破裂时断裂上盘往NW方向走滑兼逆推运动, 破裂过程中触发了相交的NE向断裂, 导致该断裂上盘向NW方向逆冲, 继而引发了2号ML4.5地震, 然后在构造应力场和自身的重力效应下, NE向断裂上盘往SW方向走滑并有所下沉, 引发了3号MS4.8最大强余震, NW向断裂则在后续的应力调整过程中发生了4号ML4.0地震, 断层运动方向示意于图7。

图7 断层运动方向示意图Fig. 7 Diagram showing direction of fault movement.

为了进一步分析这2条断裂的活动情况, 笔者将主震后头3d(2015年11月26—28日)以及后期(2015年11月29日—2016年6月30日)的震中分布进行了对比(图8)。 从图中可以看出, NE向展布的地震基本发生在主震后头3d, 据此推测NE向断裂的活动是由NW向断裂活动触发的, 并经过短时间应力调整后进入相对平静期; 而NW向断裂(主震的破裂面)在长时间的应力调整过程中引发了一系列余震。

图8 2015年11月26—28日(a)以及2015年11月29日—2016年6月30日(b)的地震分布图Fig. 8 Epicenters of earthquakes occurring in the first three days (a) and afterwards (b).

综上所述, 结合本次精定位的主震和最大余震所处的位置以及余震的展布方向, 推断这2次地震的发震构造为完全不同的2条断裂, 主震的发震构造可能为洋鸡山-武山-通江岭隐伏断裂, 而最大余震的发震构造可能为刘家-范家铺-城门山断裂, 这个结果与吕坚等(2008)的推论相符。

4 结论

本文应用Hypodd定位方法, 并引入波形互相关技术, 研究获得了九江-瑞昌MS5.7地震序列224次ML≥1.0地震的精确震源参数。重定位后, 震源位置的测定误差(2倍标准偏差)在水平方向上为0.5km左右, 垂直方向上<2km。

与初始定位结果相比, 重定位后地震序列的震中呈现NW和NE 2个优势方向的分布特征, 震源深度主要集中在8~14km范围内, 其中又以10~12km的深度分布更具优势。结合几个主要地震的震源机制解、 地震序列展布方向和震区的构造背景, 推断MS5.7主震的发震构造可能为NW向的洋鸡山-武山-通江岭隐伏断裂, 而MS4.8最大余震的发震构造可能为NE向的刘家-范家铺-城门山断裂。

陈学忠, 吕坚, 王慧敏. 2008. 2005年11月26日江西九江-瑞昌MS5.7地震序列的破裂过程研究 [J]. 地震, 28(1): 100—106.

CHEN Xue-zhong, LÜ Jian, WANG Hui-min. 2008. Investigation on rupture process of the Jiujiang-Ruichang earthquake sequence of November 26, 2005 [J]. Earthquake, 28(1): 100—106(in Chinese).

崔学军. 2003. 赣江断裂特征及其与郯庐断裂接合关系 [D]. 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 1—82.

CUI Xue-jun. 2003. Characteristics of Ganjiang Fault and the junction between Ganjiang and Tanlu faults [D].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 1—82(in Chinese).

黄浩, 付虹. 2014. 结合波形互相关的双差定位方法在2011年盈江地震序列中的应用 [J]. 地震研究, 37(2): 210—215.

HUANG Hao, FU Hong. 2014. Application of double-difference relocation technique combined with waveform cross-correlation on Yingjiang earthquake sequence in 2011 [J]. Journal of Seismological Research, 37(2): 210—215(in Chinese).

黄媛. 2008. 结合波形互相关技术的双差算法在地震定位中的应用探讨 [J]. 国际地震动态, 4: 29—34.

HUANG Yuan. 2008.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DD algorithm with cross correlation of waveform data in the earthquake location [J]. Recent Developments in World Seismology, 4: 29—34(in Chinese).

李传友, 曾新福, 张剑玺. 2008. 2005年江西九江5.7级地震构造背景与发震构造 [J]. 中国科学(D辑), 38(3): 343—354.

LI Chuan-you, ZENG Xin-fu, ZHANG Jian-xi. 2008. Seismogenic tectonic background and structures of 2005MS5.7 Jiujiang-Ruichang earthquake [J]. Science in China(Ser D), 38(3): 343—354(in Chinese).

卢福水, 曾新福, 郑栋, 等. 2006. 九江-瑞昌5.7级地震发震构造初探 [J].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26(增刊): 75—82.

LU Fu-shui, ZENG Xin-fu, ZHENG Dong,etal. 2006. Study on the seismogenic structure of Jiujing-RuichangM5.7 earthquake [J]. Journal of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Engineering, 26(Suppl): 75—82(in Chinese).

吕鹏, 丁志峰, 朱露培. 2011. 结合波形互相关的双差定位方法在2008年汶川地震余震序列中的应用 [J]. 地震学报, 33(4): 407— 419.

LÜ Peng, DING Zhi-feng, ZHU Lu-pei. 2011. Application of double-difference relocation technique to aftershocks of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 using waveform cross-correlation [J].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 33(4): 407— 419(in Chinese).

吕坚, 倪四道, 沈小七, 等. 2007. 九江-瑞昌地震的精确定位及其发震构造初探 [J]. 中国地震, 23(2): 166—174.

LÜ Jian, NI Si-dao, SHEN Xiao-qi,etal. 2007. Discussion on precise relocation and seismo-tectonics of the Jiujiang-Ruichang earthquake [J].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23(2): 166—174(in Chinese).

吕坚, 郑勇, 倪四道, 等. 2008. 2005年11月26日九江-瑞昌MS5.7、MS4.8地震的震源机制解与发震构造研究 [J]. 地球物理学报, 51(1): 158—164.

LÜ Jian, ZHENG Yong, NI Si-dao,etal. 2008. Focal mechanisms and structures of theMS5.7 andMS4.8 Jiujiang-Ruichang earthquakes of Nov.26, 2005 [J].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 51(1): 158—164(in Chinese).

吕新彪, 姚书振, 周宗桂. 1997. 江西九瑞地区岩浆岩系统与成矿 [J]. 华南地质与矿产, 19(1): 27—36.

LÜ Xin-biao, YAO Shu-zhen, ZHOU Zong-gui. 1997. Magmatic rock system and mineralization in Jiujiang-Ruichang region of Jiangxi [J].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of South China, 19(1): 27—36(in Chinese).

王椿镛, 丁志峰, 宋建立, 等. 1997b. 大别造山带地壳S波速度结构 [J]. 地球物理学报, 40(3): 337—346.

WANG Chun-yong, DING Zhi-feng, SONG Jian-li,etal. 1997b. Shear wave velocity structure in Dabieshan orogenic belt [J].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 40(3): 337—346(in Chinese).

王椿镛, 张先康, 陈步云, 等. 1997a. 大别造山带地壳结构研究 [J]. 中国科学(D辑), 27(3): 221—226.

WANG Chun-yong, ZHANG Xian-kang, CHEN Bu-yun,etal. 1997a. Crustal structure in Dabieshan orogenic belt [J]. Science in China(Ser D), 27(3): 221—226(in Chinese).

汪锐, 谭成轩, 安美建, 等. 2013. 结合波形互相关的双差定位在北京西北地区地震活动性研究中的应用 [J]. 地学前缘, 20(4): 115—124.

WANG Rui, TAN Cheng-xuan, AN Mei-jian,etal. 2013. Application of double-difference relocation technique to seismic activity in the northwestern Beijing using waveform cross-correlation [J]. Earth Science Frontiers, 20(4): 115—124(in Chinese).

杨中书, 曾文敬. 2007. 利用双差法对2005年江西九江-瑞昌5.7级地震序列重新定位 [J].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8(2): 25—31.

YANG Zhong-shu, ZENG Wen-jing. 2007. Relocation of the 26 Nov 2005 Jiujiang-RuichangM5.7 earthquake sequence using the double-difference earthquake location algorithm [J]. Seismological and Geomagnetic Observation and Research, 28(2): 25—31(in Chinese).

张小涛, 吕坚, 马光庆, 等. 2006. 九江-瑞昌地震序列的波速比特征研究 [J]. 华北地震科学, 24(4): 36— 40.

ZHANG Xiao-tao, LÜ Jian, MA Guang-qing,etal. 2006. Characteristics ofVp/Vsratio in the series of Jiujiang-Ruichang earthquake [J]. North China Earthquake Sciences, 24(4): 36— 40(in Chinese).

Hauksson E, Shearer P. 2005. Southern California hypocenter relocation with waveform cross-correlation, part 1: Results using the double-difference method [J]. Bull Seism Soc Amer, 95(3): 896—903.

Schweitzer J. 2001. HYPOSAT-An enhanced routine to locate seismic events [J]. Pure and Applied Geophysics, 158(1-2): 277—289.

Waldhauser F, Ellsworth W L. 2000. A double difference earthquake location algorithm: Method and application to the Northern Hayward Fault, California [J]. Bull Seism Soc Amer, 90(6): 1353—1368.

Waldhauser F, Sshaff D P. 2008. Large-scale relocation of two decades of northern California seismicity using cross-correlation and double-difference methods [J]. Translated World Seismology, 113(B8): 4177— 4183.

Abstract

We collected seismic records of 228ML≥1.0 Jiujiang-RuichangMS5.7 earthquake sequence from Dec.26, 2005 to Jun. 30, 2006. By using double-difference method combined with waveform cross-correlation, those earthquakes were relocated and finally the accurate source parameters of 224 earthquakes were obtained. The errors are about 0.5km in horizontal and less than 2km in vertical direction, respectively. It was found that the depth of earthquake sequence concentrates in 8~14km range, and the epicenters are distributed along both NW and NE direction, and dominantly along NW direction. Combined with the focal mechanism, the distribution direction and the tectonic setting, we infer that the rupture of the NW-trending fault caused theMS5.7 main shock, and then the rupture probably encountered an asperity and triggered theMS4.8 strong aftershock. The NE-trending fault came into a seismically quiet period by stress adjustment in a short time, while the NW-trending fault released stress for a long time which caused a series of aftershocks. TheMS5.7 main shock is caused by the NW striking Yangjisshan-Wushan-Tongjiangling Fault and theMS4.8 aftershock occurred on the NE striking Liujia-Fanjiapu-Chengmenshan Fault.

RESTUDY ON HYPOCENTRAL LOCATION AND SEISMOGENIC TECTONIC OF THE JIUJIANG-RUICHANGMS5.7 EARTHQUAKE EQUENCE, JIANGXI PROVINCE

LUO LiLÜ JianZENG Wen-jingTANG Lan-rong

(EarthquakeAdministrationofJiangxiProvince,Nanchang330039,China)

Jiujiang-Ruichang earthquake, Hypodd method, waveform cross-correlation, seismogenic structure

2015-01-15收稿, 2016-02-29改回。

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XH12027)资助。
*

吕坚, 高级工程师, E-mail: Lvjian8438@163.com。

P315.2

A

0253-4967(2016)02-342-10

罗丽, 女, 1983年生, 2008年毕业于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构造地质学专业, 获硕士学位, 工程师, 现主要从事地震监测和预报方面的工作与研究, E-mail: 77277842@qq.com。

doi:10.3969/j.issn.0253- 4967.2016.02.009

猜你喜欢

瑞昌发震主震
基于构造应力场识别震源机制解节面中发震断层面
——以盈江地区为例
基于钻孔应变观测约束的2016年新疆呼图壁M6.2地震的发震断层研究
瑞昌竹编技艺与服装设计新工艺的构成
瑞昌剪纸艺术在现代服饰中的运用与表现
母亲去世村民帮其下葬7岁孤儿跪谢全村老少
连续梁桥在主震-余震序列波下的地震易损性分析
h值和h’值在2016年门源Ms 6.4级地震序列中的应用
芦山地震发震构造及其与汶川地震关系讨论
云南地区前震时空分布及其统计特征研究
利用深度震相确定芦山地震主震及若干强余震的震源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