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5年某市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现状分析报告

2016-08-22王勇吉林市昌邑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吉林吉林132001

中国卫生产业 2016年16期
关键词:直报传染病医疗机构

王勇吉林市昌邑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吉林吉林132001

2015年某市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现状分析报告

王勇
吉林市昌邑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吉林吉林132001

目的评价某市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方法对抽查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进行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分析。结果全市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综合率为99.96%,传染病及时报告率为99.93%,及时审核率为99.89%,无重卡,传染病诊疗机构正常运行率为100%。结论该市传染病疫情报告系统运转正常,管理质量良好,疫情漏报率较低,能真实反映传染病发病水平。

传染病;疫情;现状分析;报告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report quality of epidemic situation of infectious diseases in some city.M ethods The report quality of epidemic situation of infectious diseases of institution of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nd medical was analyzed.Results The comprehensive rate of network direct reporting quality of infectious diseases in the whole city was 99.96%,the timely report rate of infectious diseases was 99.93%,and the timely auditing rate was 99.89%,there was no heavy truck,and the normal operation rate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institution of infectious diseaseswas 100%.Conclusion The report system operation of epidemic situation of infectious diseases in some city is normal with good management quality and lowermissing report rate of epidemic situations,which can truly reflect the level of infectious diseases.

[Key words]Infectious diseases;Epidemic situation;Status analysis;Report

传染病网络直报是我国现阶段传染病报告工作模式,其报告质量对传染病管理、重大疫情及时发现、及时控制具有很大影响。“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是目前传染病网络直报的主要平台,传染病网络直报是长期的、连续性的工作,任何的停顿或疏忽都有可能会造成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质量的下降[1]。

吉林市有六区、四市、一县,共有10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有2个区的传染病网络报告工作由相邻的区疾控中心代管。2015年全市标准编码系统共有机构用户253家,其中传染病诊疗机构225家,具备网络报告条件的216家;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59家,具备网络报告条件的54家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材料

2015年市疾控机构共进行医疗机构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专项调查5次,分别是省级1次、市级2次、县区级2次。其中省、市级调查为抽查,省网络直报专项调查抽查机构为市传染病院和市肿瘤医院;市级网络直报专项调查以县区为单位,每个县区检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综合医院、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一家,共调查10家疾控机构,31家医疗机构。县区级网络直报专项调查机构为属地全部医疗机构。全市累计抽查传染病5165例,报告传染病5163例。

1.2方法

线上评价指标为“综合率”,评价依据“及时报告率”、“及时审核率”“重卡率”和“传染病诊疗机构网络正常运行率”四项指标。对医疗机构进行网络直报质量考核时,主要依据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检验登记(影像登记)、传染病登记本、传染病报告卡及网络直报信息来进行评价[2]。

2 结果

2.1全市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综合率

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全市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综合率为99.96%,传染病及时报告率为99.93%,及时审核率为99.89%,无重卡,传染病诊疗机构正常运行率为100.00%。2015年仅lot区和yoj县综合率达到100%。各县市区综合率,见表1。2015年全市共报告法定传染病卡片9956张,报告单位类型主要为医院(占80.85%),其次为专科疾病防治院(结核病防治所等)(占14.56%),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共占2.68%,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占1.74%[3]。

表1 2015年某市系统报告质量综合率统计

表2 2015年某市网络直报传染病诊疗机构分布情况

全年迟报卡片7张,报告机构为:chy区左家zuj中心卫生院1张、jih市cha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张、jih市人民医院1张、jih)市pih镇卫生院1张、husd镇卫生院1张、hud市人民医院1张、shl市疾控中心1张;报告病种为:乙肝1张,麻疹1张,肺结核(菌-)1张,丙肝2张,淋病1张,HIV 1张。迟审卡片9张,审核机构为:shy区疾控2张、fma区疾控1张、jih市疾控1张、shl市疾控3张、psh市疾控2张,报告病种为:流感2张,淋病1张,猩红热1张,肺结核2张,梅毒1张,丙肝2张。

2.2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质量调查工作

在全市标准编码系统中共有机构用户253家,其中传染病诊疗机构225家,具备网络报告条件的216家,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59家,具备网络报告条件的54家(不具备网络报告条件的有:chy区xl康复托老院、市社会福利院、jih市德仁医院、hud市hsh水电医院、hl医院),有病例报告的43家;乡镇卫生院99家,具备网络报告条件的98家(不具备网络报告条件的是shl市ysg卫生院),有病例报告的6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1家,均具备网络报告条件,有病例报告的12家。见表2。

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是传染病报告的主要机构,其传染病报告质量考核主要关注点为传染病登记、报告及院内感染控制。从总体来看,县级以上医疗机构的传染病管理、报告、培训工作相对比较规范,但也因其门诊量大、报告病例数多,其门诊日志填写不规范、检验登记结果填写不规范、传染病报告卡填写不规范、网络直报信息一致率低的现象发生较多;实行电子病历系统的医疗机构病例登记情况要好于手写门诊日志的医疗机构,但也因各医疗机构的软件系统开发设置没有充分考虑传染病报告的问题,会出现登记项目不足和系统间无法对接的问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在总体数量上远多于县级以上医疗机构,但其报告病例数仅为县级以上医疗机构的3%左右,其传染病报告质量考核主要关注点为传染病登记、报告及辖区病例管理[4]。

2.3疾控机构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管理工作

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是疾控机构重点目标考核指标之一,年初各级疾控机构均制定当年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调查方案,将对医疗机构的网络直报考核工作纳入工作计划之中。市疾控机构传控部门的网络直报日常管理工作要求各县市区疾控中心传控科室安排科内2名专职疫情人员,每天4次对全市网络直报的传染病报告卡进行浏览、审核、查重,同时要做好审核记录。市疾控定期对全市的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进行评价,每月编写《某市法定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综合质量评价分析报告》,对发现的问题开展督导,全年共发出网络直报质量督导单14份。发现漏报2例,传染病报告率99.96%,及时报告传染病5158例,迟报5例,及时报告率99.90%[5]。

基本公共卫生传染病项目工作中也包含有网络直报质量工作相关内容,对基层医疗机构进行基本公共卫生工作考核也是在对其进行网络直报质量考核。2015年市疾控中心结合基本公共卫生考核工作开展的网络直报调查工作共有3次,分别是半年考核、全年考核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活动月,共考核56家基层医疗机构,累计考核76次。县区级疾控按季度对属地全部基层医疗机构进行基本公共卫生考核,每年4次。

3 讨论

某市传染病网络直报医疗机构均已建立了相对完善的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制度,绝大多数能够按照要求开展传染病自检自查工作和网络直报工作。从总体上看,各地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的传染病报告质量参差不齐,基层医疗机构人员工作任务重,流动性大,导致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被压缩,工作人员重视程度低,整体工作延续性差。人员、经费充足的机构的传染病登记、报告情况要好于身兼数职的机构,实行网络直报的机构要好于不实行网络直报的机构,人员稳定的机构要好于人员流动性大的机构。

传染病管理工作任务繁重,时间长,没有充分的工作激励机制,导致疫情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传染病报告是一项长期、连续的工作,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全年均有病例报告,县区级疾控需要每日对辖区报告卡片进行审核,有些机构只有1人负责此项工作,他们常年没有节假日,无法得到正常的休息,也得不到经济上的补偿,常常出现“吃力不讨好”的情况,因此疫情管理人员对工作没有热情。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本、检验登记本、影像登记本项目设置及填写不规范现象较突出。主要是门诊日志填写不全,字迹潦草,不在规定项目处填写规定内容;检验(影像)登记本不填写检查结果,对于异常结果没有阳性结果反馈。

传染病报告卡填写不规范现象较多。传染病报告卡填写不规范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必填项目漏填(报卡类别、病人属于、疾病分类)、填写存在逻辑问题(慢性病例诊断时间)、疾病名称未在指定区域选择或填写、初报卡片填写订正病名、非传染病填写传染病报告卡等。网络直报信息与传染病报告卡、门诊日志及传染病登记本不一致现象仍较突出,主要集中发生在“年龄”“职业”、“发病日期”“诊断日期”、“疾病分类”等项目。传染病网络直报技术培训工作有待提高。大部分医疗机构在本年度开展了《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重点传染病防控、传染病诊断标准等传染病技术院内培训,但培训内容仍有不足之处,《传染病防治法》培训往往一带而过,部分医疗机构本年度未开展相关培训。现行传染病诊断标准培训仍然不足,门诊医生未形成充分的传染病标准诊断报告意识。

大型综合医疗机构在医院管理工作中均实行了信息化,但目前医院HIS系统版本与来源多不一致,而且大多数医疗耐克电子病历系统、传染病报告系统弱化,不能满足传染病报告信息化的要求。个别地区无应急的无线上网设备,电脑设备陈旧,网络故障问题频出导致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下降。shy区疾控中心因网线被高空落砖砸断,导致出现2张迟审卡片,其他各县市区也出现过因疫情网络延迟、无法登陆而导致的迟审情况。

4 建议

4.1高度重视,落实职责

各级疾控中心、网络直报机构的领导要高度重视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工作,要充分认识到传染病网络直报是长期的、连续性的工作,任何的停顿或疏忽都有可能会造成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质量的下降。要切实落实好传染病网络直报各个环节工作人员的责任,加强网络信息化建设,做好网络直报的硬件、软件维护,确保传染病网络直报能够工作稳定、连续开展。要从政策上、经济上争取保障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能够持续、稳定的开展,对于需要在节假日期间工作的疫情直报人员给予适当的经济补助,制定激励机制提高疫情直报人员工作热情。

4.2做好日常工作,定期分析评价

指定专人负责传染病疫情管理,明确责任,每天四次按规定审核、查重属地的传染病疫情报告卡(节假日和双休日每天要早、晚2次),做到日常工作保质保量完成,节假日放假不放松,要从管理环节上保证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质量。疾病防控业务主管部门将按各时间段不定期抽查,抽查结果将纳入年度考核。每月要对区域内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质量自检、自查,发现问题要查明原因,撰写评价报告,总结问题,改进工作[6]。

4.3加强医院管理,落实工作要求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将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纳入工作考核范围,严格落实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制度,加强传染病自检自查工作,进一步强化奖惩制度的执行。医疗机构内部要开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2015年版》、传染病诊断标准培训,确保传染病责任报告人切实知晓传染病报告新要求,按照国家标准对传染病进行诊断和报告。《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2015年版》对传染病报告的新要求,报卡时要求必须填报患者的“有效证件号码”,同时“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平台将把“有效证件号码填写完整率”纳入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评价考核指标中,届时综合率评价方法将改为“综合率=及时报告率×0.2+及时审核率×0.2+有效证件完整率×0.2+机构网络正常运行率×0.2+(1-重卡率)× 0.2”,有效推进落实传染病报告病例的有效证件号码填写工作,是我们工作中的新任务[7]。

5.4加强培训和督导

疾控机构要继续加强对医疗机构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工作技术指导和督导,加强对传染病报告管理人员的培训,规范传染病报告卡审核工作,推行审核痕迹保留制度,做好日常审核查重工作记录。督促医疗机构切实落实好《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2015年版》工作要求,要做好辖区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管理人员疫情网络账号备份工作,切实保证疫情网络账号实名制落实到实处,如发现医疗机构更换管理人员要及时停用原有账号,新进人员按照程序进行新账号启用和授权[8]。

5.5落实传染病监测信息平台账户实名制,保障传染病网络直报信息安全

加强网络信息化建设工作,县级及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必须使用专网或虚拟专网进行网络报告,并逐步覆盖辖区内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各级医疗机构要加强传染病疫情管理人员账号管理工作,不得泄露给他人,如因账号信息泄露而导致民事、刑事案件发生,其相关责任由泄露信息的账号注册人承担。

传染病网络直报是掌握传染病疫情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对疫情报告的分析,能有效掌握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并及时发出预警,发现重大疫情,制定出有针对性的防控方案,采取有效措施降低传染病的发病率,防止其蔓延。

[1]张晓丽.探讨传染病疫情报告方式对报告质量的影响[J].疾病监测,2007,22(2):140-142.

[2]王梅,吴喜萍,姜文国.2011年济宁市传染病疫情报告赛虹桥时效性分析与综合质量评价[J].现代预防医学,2014,41 (3):477-480.

[3]刘东升,罗智江.影响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的因素和对策[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9,25(1):29-30.

[4]俞玉梅,黄荔红,黄德华,等.提高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的措施及效果评价[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 (17):3663-3664.

[5]付芳.医院传染病的漏报调查与报卡质量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6):13-14.

[6]陈伟,赵晓静,张杰,等.河南省2012年机构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14,41(11):2008-2011.

[7]刘定昌,岳太科,罗启松,等.德宏州2013年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分析[J].医学动物防制,2015,31(1):89-90.

[8]高嫘,陈宇.强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在传染病防控工作中的实践探索[J].中国卫生产业,2015,25(10):21-23.

Analysis Report of Network Direct Reporting Quality Status of Notifiable Disease in Some City in 2015

WANG Yong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of ChangyiDistrict,Jilin,Jilin Province,132001 China

R181

A

1672-5654(2016)06(a)-0075-04

10.16659/j.cnki.1672-5654.2016.16.075

王勇(1967.5-),男,本科,吉林省吉林市人,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工作。

猜你喜欢

直报传染病医疗机构
《传染病信息》简介
传染病的预防
3种传染病出没 春天要格外提防
岚山区2018年死因网络直报工作报告
浅析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卫生计生统计直报工作
医生集团为什么不是医疗机构?
医疗机构面临“二孩”生育高峰大考
江西省抚州市2012年非结核病防治机构网络直报肺结核患者转诊追踪情况分析
基层医疗机构到底啥问题?
天津:促进医疗机构改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