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体》跳票背后的中国科幻片隐忧

2016-08-19文予

出版人 2016年8期
关键词:跳票科幻片刘慈欣

文予

如果中国现阶段确实无法很好地呈现《三体》原著所描述的宏大场面,我们何必心急,耐心地等个十五年又何妨?

《三体》电影宣告无限期延迟上映,这在科幻迷圈里掀起不小的波澜。不少粉丝“喜大普奔”,认为按照中国电影产业现有水平,还不足以把原著搬上荧幕。而另一部粉丝则认为,不管电影最终拍成什么样,中国电影行业迟早要迈出这一步。

科幻片难拍,难在科学的普及、幻想的合理和技术的实现。不是所有精彩的科幻作品都能被改编为成功的科幻电影,但是成功的科幻电影背后一定有一个意志坚定、主导力强、知识储备丰富的导演和一支有科研和创新能力、能坚持到底的制作团队。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距离这个要求或许还有着不小的距离。

为何跳票?

坊间流传多种跳票原因,基本都无视孔二狗的官方解释,各路人马齐上阵,八卦内容从人事纠纷、缺钱缺经验、特效跟不上,到导演的水平、电影审查和分级制度、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现状等不一而足,每每提起恨不得捶胸顿足。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拍什么不好非拍以硬科幻见长的《三体》,这是现阶段能拿来随便玩的东西吗?

可《三体》这个大IP实在太吸睛,在小白领和文艺青年(也是电影的重要消费群体)聚集的豆瓣上,评分居高不下,粉丝众多。更重要的是,它版权费便宜啊!买下来的时候只花了十几万,2015年第一部获雨果奖之后,其虚拟价值又翻了好几倍。每次宣传只要打出刘慈欣这张牌,几乎肯定有粉丝买账。在媒体对电影的早期报道中,刘慈欣本人对于《三体》改编成电影十分支持,大有“现在不拍更待何时”之意,虽称此举“处境险恶风险大”,但“对电影信心十足,票房会很好”。这些消息孰真孰假未知,现在看来啪啪打脸。于是又有媒体称刘慈欣“不清楚电影进度”。电影未成而舆论哗然,如果单论炒作,这一招实在是又损又有效。

就在粉丝们庆幸又略带失望时,一部昔日的微电影《水滴》悄然被推至台前。去年十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建筑系的在读研究生王壬以个人之力,很好地展现了《三体》第二部中非常微小的片段——甚至谈不上片段,只能说一个点。刘慈欣描述三体人科技发达程度远超地球人,放出看似柔弱无害、实则摧毁力巨大的战舰,外形如水滴,拥有“外表绝对光滑的全反射镜面”。按照王壬的说法,最初想制作水滴摧毁人类战舰的大场面,最后放弃,转而巧妙体现“外表绝对光滑的全反射镜面”这一个点,因而对制作资金和硬件设备的要求有所降低。没想到最终效果不错,还得到刘慈欣的肯定,认为“这就是我心目中的《三体》电影”。

由此部微电影引申出的讨论认为,“以中国电影业现有水平,应该开发这种以意境取胜的软科幻电影”。同为走出国门,与雨果奖接轨的作品,《三体》(尤其是第三部)就属于硬科幻,内含无数科学技术的细节描写,如果不先对自己进行科普,恐怕难读懂;而《北京折叠》则属于软科幻,有科技背景,重点却在描写人物、社会,以寓意取胜。更有人以形式特殊的独立电影《这个男人来自地球》为例,证明成功的科幻电影完全可以跳脱出“激光加金属”的传统科幻片的固有套路。

不过,就连刘慈欣对《水滴》的评价都实属溢美。微电影毕竟不是电影,时长有限,要表现的内容可以避重就轻。《水滴》包含科学原理(虽然有硬伤),以意境取胜,却不能用这种方式来运作整部商业电影。微电影可以是艺术品,但电影多数还是商品,它没可能用整整十四分多的时间由微观至宏观逐层拉镜头来表现水滴的全反射镜面,绝大多数看不懂的观众早就不耐烦了。《这个男人来自地球》更是极端例子,它看似简单,对技术要求降到最低,却对导演、编剧和演员表演功力的要求极高,甚至可能超过那些纯粹炫耀技巧的“激光加金属”科幻片。美国商业片历史淬炼出一大波“激光加金属”科幻片是有存在理由的,普通观众拿着爆米花和可乐走进影院,谁能指望他们深入思考?先有感官视觉刺激再谈艺术内涵,毕竟大家钱都掏了,你就光给观众看那个?之前《百鸟朝凤》制作人下跪都没能挽回票房的惨淡,不能简单地把理由归至院线太势利、观众太肤浅。

不少看过《三体》原著的人,无论是不是科幻爱好者,脑补的书中场面还是无限接近美国科幻大片。毕竟中国观众从上个世纪《星球大战》开始,就深受美式科幻片的“熏陶”,心目中的科幻片标杆树得相当刻板、相当高。这次《三体》电影跳票,就有“把《三体》交给美国人拍”的声音。《三体》作者刘慈欣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科幻片对于其他不少国家来说都未必是长项,美国只是表现得较好而已。美国人自己就有不少优秀的科幻作品,但能够被改编成经典科幻片的屈指可数。可见,科幻从已有文学作品变为画面有多难。

在多方困境下,《三体》电影跳票实属意料之中的事。

不省心的科幻片

与其它类型片相比,科幻片实在不让人省心。要符合科学原理,要顾虑观众看不看得懂,要考虑用什么手段展现现实世界不存在或者肉眼看不见的东西……纵观中国电影史,科幻片一直都是短板,这或许与中国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重文轻理有关。中国人喜欢国外的科幻故事由来已久,从十九世纪梁启超翻译引进科幻小说《80天环游地球》就已开始。到现在这种状况并没有太大改变,反映到科幻电影上,就是一提科幻大片,言必称《星球大战》、《人工智能》、《阿凡达》、《星际穿越》;一提著名科幻导演,必然拉出乔治·卢卡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詹姆斯·卡梅隆、克里斯托弗·诺兰等一系列长名单。认为他们一接手,《三体》电影必成经典。

刘慈欣对记者说过,把《三体》拿给美国某导演看过,人家“不感兴趣”。而以上那些大导演喜欢自己玩科幻,不受原著束缚。毕竟原著越成功,改编成电影的难度和压力就越大。 自己编剧本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能择其所长,让整个故事偏软还是偏硬,都由自己说了算。斯皮尔伯格就偏爱借科学外皮来反映个人思想,表露充沛的情感。而卢卡斯、卡梅隆和诺兰都拥有天赋异禀的理工头脑,提笔就能写科幻剧本,偏爱用各种手段展示科技狂想。在这群导演聘用的制作团队中,往往都有幕后高手——工程师或科学顾问,卢卡斯拍《星球大战》找的是计算机科学家埃德·卡特穆尔;诺兰拍《星际穿越》找的是物理学家基普·索恩。

是否可以由此推断,要想拍好科幻大片,导演本身应该具备理工科基础,如果没有,可以请顾问,虽然可能会造成鸡同鸭讲的尴尬局面,但毕竟科幻的前提是科学,然后才是幻想,谁也不想看到科幻片最后生生变成奇幻片。从这点来看,《三体》电影制作组并没显示出理工背景,除了请刘慈欣当监制之外,也没有请任何科学上的外援,而刘慈欣在电影跳票之后,被媒体描述为“不清楚电影进度”。除了说制作组相当“自信”,没有更好的理由。

由此还牵涉到另一个重要环节——特效制作。对于其他跳票因素,人们都有争议,但唯独“特效不行”是众口一词。制作方曾信心满满地说,邀请了参与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阿凡达》等大片后期制作的特效公司VHQ,而VHQ这个名字在特效圈里相当陌生,不排除它在层层分包的特效制作环节里参与过这两部大片的“修边角、擦灰尘”工作。但显然,让这样的团队做《三体》里描述的场面,导演也是勇气惊人。确定跳票之后,制作方申明“对后期的要求超过以往,预算在增加”,事实上,根据现在人们拍商业科幻片固有的套路,大投入是确定一定以及肯定的,但预算差这么远以至于跳票也不多见。

《三体》电影制作方让人诟病的地方还在于,前期和后期似乎呈现两张皮的状态,所有的宣传除了流出几张剧照、海报和模型(群众甚至挖出模型都是“抄袭”国外概念设计)之外,其他特效制作内容一概未知。电影跳票之后又将问题推到后期制作身上,闭口不提前期的问题。好大一口锅,扣在特效公司身上。

虽然特效往往冠以“后期特效”的名头,但特效团队其实从前期拍摄就必须进组,按照导演需求,确定未来将在哪一幕、哪一个镜头,做出何种画面。他们事先需要观看概念设计图、做好活动故事板、了解演员的表演,这种工作会一直持续到最后。其他类型的电影如果需要特效,让导演和艺术家尽情发挥想象力就好。而科幻片需要特效,则要反复和科学顾问核对科学细节。《三体》电影的前期看不到任何这方面的内容,信息不透明招来粉丝的疑虑,再结合中国近年来所谓的特效电影所表现出的画面效果,从而得出特效肯定不行的结论,实在怪不得热心的吃瓜群众。

或许,中国电影行业确实还不具备科幻大片生存发展的土壤,但也不必悲观。回想当年的卡梅隆,心中早有《阿凡达》故事大纲,却苦于当时的技术水平无法实现心中的画面,就耐心地等了十五年。如果中国现阶段确实无法很好地呈现《三体》原著所描述的宏大场面,我们何必心急,耐心地等个十五年又何妨?

猜你喜欢

跳票科幻片刘慈欣
刘慈欣文学院揭牌仪式
刘慈欣:如果有可能,我会不惜一切代价去未来
lIU CIXIN, CHINA’S SCI-FI MA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