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不泯寿自高
2016-08-19张雨
张雨
人的一生是短暂的,60岁以后便步入了老年。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来对待自己的老年?
哲学大师康德说得好:“老年时要像青年时一样的高高兴兴,要把夕阳变朝阳。”快乐的人生不言老,不怕人老,但怕心老。因为永葆童心,就能去掉暮气,保持一个永远年轻的精神世界,乐而忘忧。
因此始终保持着一颗不泯的“童心”,对于养生自然有着积极的意义。常言道:“老有少年心,疾病去七分”,“童心常在养天年”。老年人“常留童心,常存童趣”便是健康长寿的重要精神因素。纵观古今,白发苍苍而童心未泯的老人还真不少。
105岁的辛亥老人喻育之,特别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他常问幼儿园的孩子:“你几岁了?”孩子们回答五或六岁时,他总是一本正经地说:“我才四岁,是你们的弟弟。”他说,与小朋友在一起,可以显示出自己的童心,心理也年轻、快乐了。这就是他养生的经验之谈。
著名诗人臧克家为人心胸宽广、谦恭幽默、平易温和,一生喜欢孩子,永葆一颗童心。繁忙工作之余,会抽空和孩子们玩游戏、背古诗、唱童谣,和孩子们一起捉迷藏等。尤其是晚年,更是和孩子们在一起为乐。他居住的胡同里有两所幼儿园,那是他常去的地方。他同孩子在一起,有说有笑。孩子们成为臧老的感情寄托,是好心情的精神支柱。臧老享年98岁。
书法泰斗启功先生,幽默风趣,晚年更是以一颗童心面对世事沧桑。
他非常喜欢孩子们,常跟孩子们一起玩,自己也变成了一个大名鼎鼎的“老顽童”。不是摸摸孩子的头,就是抱起孩子亲亲,再就是弹一下小脑壳。他说:“听小孩哭或笑,就是听一首诗,一首歌,这是最美的音乐。”此外,他还喜欢毛绒玩具,他家里有很多玩具,像小兔呀,小熊呀,还有穿着民族服饰的小人,有一橱柜之多。或许正是时时保持一颗赤诚的童心,使得一生经历太多风雨的他得享94岁的高龄。
北大中文系教授、诗人林庚先生,晚年也有一颗不泯的童心。晚年的林先生喜欢看小人书,有人笑侃他:“大教授喜欢看小人书。”不仅如此,他也喜欢玩玩具。
林庚非常喜欢孩子们送给他的玩偶“悟空”和“八戒”,特意挂在床前,只要一碰,两个玩具便手脚乱动。看到这一幕,他的脸上就布满了笑容。在“悟空”和“八戒”的相伴下,他笑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是一颗永不泯灭的童心,使得一代大师以96岁高龄无疾而终。北大教授钱理群回忆说:“他纯真、率真、赤诚,就像一个真正的孩子,而这是做一个大师最大的特点。”
童心是一颗弥足珍贵的不老丹,童心不老,就能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保持童心,能使人心理年轻,精神健康,生活愉快;保持童心,可以让金秋更美,让夕阳更红,让温馨的老年生活更灿烂、更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