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吡酯治疗小儿癫痫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2016-08-19黄柳丹
黄柳丹
【摘要】 目的 分析托吡酯治疗小儿癫痫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72例小儿癫痫患儿进行分组研究, 按照计算机数字法分为参照组(给予丙戍酸钠治疗)和研究组(给予托吡酯治疗), 每组36例。对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4%, 明显优于参照组的63.9%,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9.4%, 明显低于参照组的44.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托吡酯治疗小儿癫痫疗效确切, 安全性高, 具有积极的临床使用和推广价值。
【关键词】 小儿癫痫;托吡酯;不良反应;治疗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1.092
癫痫是临床比较常见的一种神经系统疾病, 儿童时期发病的患者≥50%, 其会在很大程度上引起脑损伤, 严重影响患儿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临床针对癫痫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就是长期维持性的服用抗癫痫药。托吡酯是一种新型氨基磺酸酯抗癫痫药物, 尽管其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 但探讨其效能和最佳剂量的相关研究一直没有停止[1]。为分析这种治疗药物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本文选取本院收治的72例小儿癫痫患儿进行分组研究, 现进行以下总结与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6月~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72例小儿癫痫患儿进行研究, 所有患儿均符合国际抗癫痫联盟制定的原发性癫痫诊断标准[2]。排出标准:①肾上腺素、性激素服用史;②其他精神疾病或严重器官性疾病。按照计算机数字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 每组36例。参照组男20例, 女16例, 年龄1~13岁, 平均年龄(7.5±2.4)岁, 病程4个月~2年, 平均病程(8.5±2.1)个月;研究组男17例, 女19例, 年龄8个月~12岁, 平均年龄(6.8±2.5)岁, 病程5个月~1年, 平均病程(7.9±1.8)个月。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可进行比较。
1. 2 方法 研究组给予托吡酯(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20556)初始计量为0.5~1.0 mg/(kg·d)治疗, 1次/d, 晚间服用, 之后1周增加1次用药剂量(与初始计量相同), 2次/d, 早晚各1次, 最大剂量为4~9 mg/(kg·d)。参照组给予丙戍酸钠治疗, 初始计量为5~15 mg/(kg·d), 2~3次/d, 后期维持剂量为20~40 mg/(kg·d), 2~3次/d。
1. 3 疗效评价标准[3] 12个月内未见癫痫发作表示完全控制;与治疗前相比, 12个月内癫痫发作次数减少≥50%表示好转;与治疗前相比, 12个月内癫痫发作次数未见减少甚至有所增加为无效。总有效率=完全控制率+好转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 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组完全控制20例(55.6%), 好转14例(38.9%), 无效2例(5.6%), 治疗总有效率为94.4%;参照组完全控制11例(30.6%), 好转12例(33.3%), 无效13例(36.1%), 治疗总有效率为63.9%, 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4%, 其中嗜睡2例, 腹泻、皮疹各1例, 食欲减退3例;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4%, 其中记忆力减退5例, 体重下降、腹泻各2例, 体温升高4例, 皮疹3例,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据临床相关资料统计, 我国小儿癫痫患者的患病数量逐渐增多, 此病的主要特点为时间长、反复发作等, 对患儿正常生长发育、社会适应能力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 降低其生活质量。因此, 及时有效的治疗非常重要。
癫痫属于一过性和突发性的脑功能障碍, 主要是因为大脑神经元反复性异常放电导致的。丙戍酸钠是临床常用的一种传统抗癫痫一线药物, 整体质量效果良好, 但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托吡酯是近年来临床新推广使用的新型抗癫痫药, 其不仅具有广谱适应症, 且同时具备多重作用机制, 而主要作用机制在于:对电压依赖型钠通道进行及时、高效控制, 可有效防止神经元放电现象持续或重复;直接多氨基丁酸受体发挥作用, 以便切实提高神经抑制活性。除此之外, 其对红细胞碳酸酶同功酶可进行轻度抑制, 避免神经受到伤害。相关文献证实[4], 应用托吡酯治疗小儿癫痫过程中, 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体重减轻、食欲减退、注意力障碍、疲乏、嗜睡等, 但多表现出剂量依赖性或一过性。认知障碍是最应该值得儿科医师高度重视的其概况, 因此, 开始治疗时应该以小剂量为主, 适当增加药量, 以便对不良反应现象进行有效控制。
由本组实验结果可知,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与国内相关学者研究报道得相似[5]。
综上所述, 托吡酯治疗小儿癫痫疾病疗效确切, 安全性高, 具有积极的临床使用和推广价值。鉴于本组实验选择的患儿病例较少, 托吡酯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还有待临床进一步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 王明光. 苯巴比妥、托吡酯片、丙戊酸钠治疗小儿癫痫的疗效分析. 中国医药导刊, 2013, 20(12):2081-2082.
[2] 阮学东, 陈啸洪. 托吡酯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研究.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3, 29(11):821-822, 825.
[3] 吕稳莲. 托吡酯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疗效分析. 中外医疗, 2013, 32(6):123, 125.
[4] 李彬, 王超群. 探讨小剂量托吡酯联合奥卡西平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效果.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 17(24):107-108.
[5] 邹华芳. 托吡酯与丙戊酸钠治疗小儿癫痫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中国处方药, 2013, 53(4):49-50.
[收稿日期:2016-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