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非替尼在肺癌治疗中的疗效分离现象
2016-08-19方晓瑞
方晓瑞
【摘要】 目的 观察吉非替尼在肺癌治疗中的疗效分离现象。方法 回顾分析9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患者均给予吉非替尼治疗, 观察患者治疗中的疗效分离现象。结果 90例患者发生分离现象12例, 占13.33%。5例出现部分病灶不均匀改变, 其中3例部分病灶缩小、1例部分病灶无变化、1例部分病灶扩大;4例发生肺癌原发病灶转移, 其中2例为骨转移、2例为淋巴转移。定期复查时发现新病灶, 及时有效治疗后病情控制;3例出现脑转移病灶扩大。结论 非小细胞癌患者行吉非替尼治疗, 其疗效分离现象具有常见性, 在日后研究中应关注吉非替尼在肺癌治疗中疗效分离现象的分子机制与治疗策略。
【关键词】 吉非替尼;肺癌;分离现象;疗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2.109
肺癌属性恶性肿瘤, 其具有常见性与多发性, 约80%为非小细胞肺癌。近几年, 此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严重影响着我国居民的身心健康, 但临床上早期诊断手段缺少有效性, 约70%肺癌患者在就诊时已经处于晚期, 丧失了治愈机会[1]。目前, 国内外学者均十分关注肺癌治疗药物的研究, 吉非替尼作为靶向治疗药物, 常见于非小细胞癌患者治疗, 经口服治疗呈现出了良好的肿瘤抑制效果。但根据临床实践可知, 此疗法的疗效分离现象频发, 影响了治疗效果, 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本文以本院收治的9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 给予吉非替尼治疗, 疗效分离现象发生率较高,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90例非小细胞癌患者, 男50例, 女40例, 年龄最小38岁、最大82岁, 平均年龄(50.4±10.5)岁, 初次放化疗65例、既往放化疗25例;有吸烟史者80例、无吸烟史者10例。
1. 2 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 统计患者的性别、年龄、治疗情况等。患者入院后, 行胸部CT扫描, 详细记录其扫描情况, 如:肺叶病变数量、大小、位置及周边情况等;经病理性活检, 明确癌组织类型, 经检查均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 给予药物及放化疗治疗, 口服吉非替尼250 mg/次, 1 次/d。在治疗1、3、6个月后复查, 经CT平扫, 检查肿瘤标记物的数量、大小及相关情况, 同时了解患者的饮食、活动、疼痛等情况。观察患者治疗分离发生情况及具体情况。
2 结果
90例患者发生分离现象12例, 占13.33%。5例出现部分病灶不均匀改变, 其中3例部分病灶缩小、1例部分病灶无变化、1例部分病灶扩大;4例发生肺癌原发病灶转移, 其中2例为骨转移、另2例为淋巴转移, 上述患者定期复查时发现新病灶, 给予及时与有效治疗后, 病情得以控制;3例出现脑转移病灶扩大。
3 讨论
据统计, 我国肺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造成此情况的原因较为复杂, 与空气污染、吸烟、运动、饮食等均有关。肺癌作为恶性肿瘤, 其具有常见性与多发性, 其分型中非小细胞肺癌所占比重最高, 相关数据显示其占70%~80%[2]。根据临床实践可知, 我国肺癌患者就诊时已经发展至中晚期, 基本丧失了最佳治疗时机, 此时的治疗仅为药物、放化疗等手段, 虽然维持了患者生命, 但其生存质量不断下降。为了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提高中晚期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 国内外学者以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 给予了靶向治疗药物, 经研究显示其治疗效果显著。
靶向治疗药物主要以恶性增值细胞为靶细胞, 对肿瘤细胞展开特异性抑制, 在此基础上阻断了肿瘤的增长, 实现了对正常细胞的保护。吉非替尼作为靶向治疗药物, 其常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经本文研究显示, 患者的临床疗效具有分离现象, 其发生率高达13.33%。疗效分离现象主要是指评价肿瘤治疗效果时, 发现患者病灶出现了不同的变化, 通常情况下为某一病灶缩小或周期病灶增大。
根据相关学者研究报道显示,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吉非替尼治疗, 其有效率为35%, 不仅抑制了非小细胞肺癌, 还抑制了骨转移与脑转移。国外学者以100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 给予了吉非替尼治疗, 有效率为38.00%, 在肿瘤缓释一段时间后, 其中6例出现疗效分离现象, 其发生率为15.79%, 其中2例为脑转移、4例为骨转移, 最短发生时间为治疗3个月后, 最长为治疗28个月后[3]。吉非替尼的选择性较为显著, 可对恶性增值细胞和正常细胞进行有效与准确的辨别, 通过对前者的靶向治疗, 以此阻断了其增值, 从而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但相关报道也指出, 吉非替尼的疗效分离现象时常发生, 此时出现了骨转移、脑转移等现象, 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影响了临床治疗的成效。根据相关报道显示[4], 约30%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后会出现骨转移, 此时患者的症状主要有骨痛、脊髓压迫症及病理性骨折等, 上述症状直接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
在患者治疗过程中, 由于疗程较长, 部分患者对口服药物可能产生了耐药性。同时, 吉非替尼用于治疗脑转移的效果欠佳, 主要是其不能通过血脑屏障, 在此情况下, 虽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原发病灶可以有效控制, 但新发的脑转移却难以及时与有效治疗, 随之便出现了疗效分离现象。
综上所述, 肺癌患者经药物与放化疗治疗后, 病情得到控制, 但一段时间后会出现疗效分离现象, 此情况的出现增加了治疗难度, 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吉非替尼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 其疗效显著, 但疗效分离现象不容忽视。因此, 在日后研究中仍需深入探讨靶向治疗药物的分子机制, 并且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 为其提供针对性与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以此进一步提高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 降低其病死率。
参考文献
[1] 张侠, 宋飞翔, 阮新建, 等.吉非替尼在肺癌治疗中的疗效分离现象.中国新药杂志, 2012, 18(14):1320-1323, 1327.
[2] 张剑.吉非替尼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疗效分离现象的特点及对策.中国实用医药, 2014, 9(23):42-44.
[3] 肖锋, 张为民, 张文颖. EMT和IGF-1R表达与吉非替尼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的关系.解放军医学杂志, 2011, 12(6):563-568.
[4] 李媛媛, 李莉, 吕恩君.厄洛替尼和吉非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疗效比较.中国临床研究, 2015, 14(10):1308-1311.
[收稿日期:2016-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