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式剖宫产术后再次开腹手术的临床分析
2016-08-19刘春芳
刘春芳
【摘要】 目的 对改良式剖宫产术后再次开腹手术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方法 103例再次行开腹剖宫产产妇, 根据产妇首次剖宫产术式将其分为对照组(51例)与观察组(52例)。对照组行新式剖宫产, 观察组行改良式剖宫产。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结果 观察组开腹时间(8.53±2.04)min、开腹出血量(37.12±6.52)ml以及盆腔粘连发生率34.6%均优于对照组(18.39±4.75)min、(54.29±12.29)ml、54.9%(P<0.05)。结论 孕妇再次行开腹手术时采取改良式剖宫产术, 可明显缩短开腹时间, 减少出血量, 降低并发症率, 可推广。
【关键词】 改良式剖宫产;再次;开腹;并发症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1.075
近年来, 随着剖宫产率不断提高, 患者数量也越来越多。再次行剖宫产术难度与危险性不断提高。目前, 医院行剖宫产术时主要采取改良式剖宫产术或者新式改良剖宫产术, 能够缩短手术治疗时间, 简便操作, 并加快恢复[1]。本文通过对改良式剖宫产术后再次开腹手术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将本院妇产科2013年3月~2014年9月103例再次行开腹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 首次剖宫产术均由本院经验丰富的产科医师实施。剖宫产指征:巨大儿、妊高症、宫颈坚硬、骨盆狭窄、臀足位、头盆不称。年龄23~39岁, 平均年龄(32.2±2.0)岁, 产妇两次剖宫产术时间间隔1.5~6.0年, 平均间隔(2.2±0.8)年。根据产妇首次剖宫产术式将其分成观察组(52例)与对照组(51例)。
1. 2 方法
1. 2. 1 对照组 行新式剖宫产术治疗, 首先对孕妇实施硬膜外与蛛网膜下腔联合麻醉;以原手术瘢痕入路实施治疗, 在耻骨联合上两横指部位与耻骨联合上一道腹壁皱折位置切开适当大小的切口, 分离皮下脂肪、腹直肌, 分离后进入腹腔, 切口长度应控制在6~10 cm, 缝合子宫基层, 缝合时应选用1号线;同时利用相同缝线缝合腹直肌前鞘, 并利用4号线缝合皮下脂肪, 组织钳对皮5 min。
1. 2. 2 观察组 行改良新式剖宫产术治疗, 麻醉方式同对照组, 以原手术瘢痕入路实施治疗, 于耻骨联合上方3 cm部位切开适当大小的切口, 通常横直切口长度应控制在15 cm, 同时应横向切开筋膜层, 切口长度应控制为2 cm, 在切口正中部位将皮下脂肪切开, 切开长度为3 cm, 切开后钝性撕开脂肪;分离腹直肌, 将腹膜提起, 切开适当切口, 向上撕拉筋膜层、腹直肌、腹膜;于膀胱腹膜反折2 cm处对子宫下段进行横切, 切口长度为2 cm, 切口以弧形方式分别向两侧延长各10 cm;刺破胎膜, 将羊水完全吸出, 促进胎儿分娩;对子宫肌层注射缩宫素10 IU, 剥出胎盘后娩出;然后应用1号缝线对子宫肌层进行缝合, 缝到顶端后朝对侧对肌层进行缝合, 对第一层缝线进行包埋, 并清理宫腔内积血、积液等;然后用1号缝线缝合腹膜、筋膜层、腹直肌、皮下组织、皮肤等。
1. 3 观察指标及分级标准 对两组产妇的再次剖宫产开腹时间、开腹出血量以及腹腔粘连情况进行观察。其中, 腹腔粘连主要包括4个级别[2]:Ⅰ级:腹腔无粘连;Ⅱ级:腹膜和子宫呈轻度粘连, 腹壁和腹膜呈轻度粘连, 腹膜和部分网膜呈轻度粘连;Ⅲ级:子宫和膀胱、腹膜广泛粘连;Ⅳ级:子宫和肠管严重粘连, 子宫和膀胱严重粘连。其中, Ⅲ级与Ⅳ级属于重度粘连。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开腹时间与出血量比较 观察组开腹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开腹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盆腔粘连情况比较 观察组:34例Ⅰ级, 16例Ⅱ级, 2例Ⅲ级, 0例Ⅳ级, 共发生18例盆腔粘连, 发生率为34.6%;对照组:23例Ⅰ级, 12例Ⅱ级, 10例Ⅲ级, 6例Ⅳ级, 共发生28例盆腔粘连, 发生率为54.9%。观察组患者盆腔粘连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剖宫产术后再行开腹手术的难度较大, 其极易受延性感染、腹腔损伤、纤维组织沉积等因素的影响而引发盆腔粘连。如腹腔粘连程度严重, 会对再次手术带来较大困难[3]。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开腹时间、开腹出血量以及盆腔粘连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采取新式剖宫产术, 对腹膜进行钝性分离, 会使腹膜发生机械损伤, 进而导致盆腔粘连;另外, 受到前壁腹膜暂不缝合、膀胱腹膜反折等因素影响, 通常需对组织进行暴露, 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粘连发生率。随着剖宫产技术的改进及提升, 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该手术方式可有效的避免新式术式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并有以下特点[4]:①改良手术在将脂肪层死开后了对神经、血管等进行保留, 有利于减少术中出血量, 对预防盆腔粘连有重要作用;②改良术式可依次剪开腹白线、筋膜层、腹直肌、腹膜, 可避免层层撕拉所造成的肌纤维损伤等现象发生, 并可减少出血量;③对子宫肌层进行缝合后, 包埋缝线, 利于组织对位, 防止出现粘连;④对膀胱腹膜反折子宫切口进行缝合, 术后降低肠管粘连发生率, 且可促进覆膜愈合;⑤对最后对覆膜壁逐层缝合, 可大大减少损伤, 降低粘连程度。
总之, 孕妇再次行开腹手术时采取改良式剖宫产术, 可明显缩短开腹时间, 减少出血量, 降低并发症率, 可推广。
参考文献
[1] 杜心洁, 张丽君. 剖宫产术后行改良免气腹悬吊式单操作孔腹腔镜结扎术478例临床观察. 中国妇幼保健, 2015, 30(31):5510-5512.
[2] 朱晖, 周晓宇, 钟少平, 等. 改良子宫切口在入分娩室试产患者剖宫产术中的应用评估. 中国妇幼保健, 2015, 30(2):304-306.
[3] 乔爱琴, 李立红, 韩利红. 改良新式剖宫产术与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5, 37(1):87-89.
[4] 吴晓娟, 严园, 周晓. 改良式宫颈环扎术治疗前置胎盘子宫下段出血的临床研究. 重庆医学, 2015, 44(17):2374-2375.
[收稿日期:2016-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