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乡镇政府治理能力:挑战、问题及对策
2016-08-19冉泽炳
冉泽炳
摘 要 新常态下,乡镇政府在提升治理能力上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也存在一些问题。对此,本文认为一要强化沟通,提升协作能力;二要着力培育,提升引导能力;三要实施干预,提升疏导能力,为提升乡镇政府治理能力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乡镇政府 治理能力 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D625 文献标识码:A
乡镇政府作为国家政权的基础,是农村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前沿阵地,其治理能力的强弱,不仅关系着本辖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也影响着整个治理体系的构建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大意义。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步入新常态,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特别是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大背景下,乡镇政府如何进一步提升治理角色的有效性,并与上级政府治理实现统筹协调,是当前乡镇政府治理能力建设面临的新课题。
1提升乡镇政府治理能力面临的挑战
在新常态下,经济社会的复杂性、多样性与乡镇政府组织有限容量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为此,乡镇政府治理能力主要面临以下三方面挑战:
(1)政府职能转变。一是政府由重经济建设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转变,导致乡镇政府要更加注重社会民生建设、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正义;二是经济发展由要素驱动逐步向创新驱动转变,政府由重管理到重服务的转变,乡镇政府要切实用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引擎,着力建设服务型政府;三是政府由重要素增长到重结构调整的转变,推动经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调整,乡镇政府要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并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的关系。
(2)社会结构转型。一是民众对食品安全、生态环境、消费质量等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迫使乡镇政府更加关注公共权力运行的多维度和治理能力的提升;二是随着第三产业比重的快速上升,新“中产阶层”带来了职业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变动,占据社会绝对比例的利益诉求表达成为乡镇政府治理必须关注的核心领域;三是随着新型城镇化的逐步推进,人口流动的更加频繁,给乡镇政府适应“新常态”的发展,提出更多要求。
(3)网络信息传播。一是乡镇政府必须适应互联网传播速度快、受众广、限制少等突出特点,利用好网络平台,整合民众思想,维持社会秩序与社会稳定;二是网络问政特别是网络反腐的兴起,要求乡镇政府必须通过推进“阳光政府”建设,充分保障群众的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三是乡镇政府既要发挥互联网优势改进治理方式,又要有效地处理舆论信息,保持社会稳定。
2当前乡镇政府治理能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乡镇政府治理能力建设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1)沟通及协作意识不强。当前,对公共事务的处理已经不局限于政府机构,客观上许多的社会团体包括非营利组织、私人机构等逐渐参与进来,形成政府与其他部门甚至是个人合作共治的协同治理格局。在协同治理的框架中,政府与其他部门甚至个人之间要有良好的互动和沟通关系,避免由于缺乏良性的沟通机制,各利益团体之间发生矛盾甚至是一些突发性事件,减少乡镇政府有效治理可能存在的变数。
(2)核心价值观培育不力。在治理环节中,乡镇政府面临两个方面的困境:一是政府机关公职人员思想转变的问题。人治逻辑和法制建设滞后及其产生的“官本位”思想浓重,直接影响着政府同社会和谐关系的构建,阻碍政府机关公职人员由管制者到管理者再到服务者的角色转变和思想转变;二是民众思想的碎片化问题。民众多元化的价值观和利益诉求之间的相互冲突乃至对立也给乡镇政府治理能力提升和治理体系构建造成了一定的障碍。两个困境集中反映出乡镇政府缺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认同,存在核心价值观培育不力的问题。
(3)社会心理干预及疏导不足。新时期的社会转型往往与社会心理失衡相伴随。特别是市场经济发育的不完全、法治建设的落后性和政府职能转变的不彻底等,使当前我国社会心理的过渡期艰难而曲折。乡镇政府的治理主体和治理环节上的诸多困境,严重制约着乡镇政府对当地社会心理的干预能力和实际效果。尽管乡镇政府竭力整合社会民众心理,但民众行为的边缘化需要体制性的解决措施。而乡镇政府在治理能力建设的同时,对体制性的矛盾仍显现出乏力状态。此外,制度化渠道建设的匮乏,乡镇政府缺乏足够有效的疏导能力,使负面化的社会心理无法通过合理、合法的机制得到疏解,进而寻求非理性表达,一些群体性事件的发生皆根源于此。
3提升乡镇政府治理能力的对策建议
“多一些治理,少一些统治”是当今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变革的重要特征,乡镇政府必须把提升治理能力放在最为重要的地位,才能更好地履行政府职能,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1)强化协作,提升共治能力。一要改善公共行政环境。乡镇政府要实行职能转变,坚持还政于民,加强法治政府和法制建设,建立健全“政务超市”,通过“一窗式受理、一站式办结、一条龙服务”,营造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二要增强服务群众能力。加快政府改革,理顺管理体制,增加财(下转第191页)(上接第185页)政权、人事权,加强基层行政人员队伍建设,为基层治理提供财力支持,切实保障协作共治的良性运转;三要畅通群众利益诉求渠道。按照“依据、信息和决定三公开”的原则,进一步完善政务公开制度,构建民主透明的公共决策机制,引导基层群众积极参与公共决策,通过合法渠道合理表达民意;四要完善约束与激励机制。进一步加强乡镇人大监督的法律程序建设,发动社会力量,重构举报、奖惩、绩效评估等机制,加大监督问责力度;五要开展跨区域合作治理。要充分发挥各地的不同优势,整合资源、取长补短,建立互惠互利的合作机制。
(2)着力培育,提升引导能力。一方面,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有利于整合多元化的利益诉求,形成区域形象特色,既有利于本地发展目标的实现,也能很好地建构乡镇的特色名片;另一方面,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能够形成政府主导、民众参与的治理格局,有利于夯实乡镇政府行为的合法性基础,也有助于加强乡镇政府治理能力建设。为此,一要促进乡镇政府公职人员思想转变,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党员教育、干部党性修养、基层党组织建设之中,契合政府在治理体系中的主导地位,端正其公共服务者的角色和态度,使核心价值观获得足够的社会认同;二要整合社会多元价值观,构建地方特色价值文化,将“中国梦”等思想的普遍性社会转型动员,与乡镇特色和传统充分结合,以农村民风建设和环境卫生整治为重点,打造区域特色文化品牌;三要在保持体制、道路、理论自信的同时,适度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使其在逐步探索中上升为制度建设,使核心价值观在千家万户口口相传、人人接力。
(3)实施干预,提升疏导能力。针对社会心理失衡多元因素,乡镇政府必须依赖体制性的利剑,借助社会资源,以强有力的行政介入,戳破社会心理构成的网络体系。同时,要强调依法治国,推进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有效地干预和重塑既有的社会心理和带有一定政治动机的社会意识。在这个过程中,乡镇政府要规范自身权力的行使,由内而外地贯彻法治思想,公开权力的运行,建立权力清单制度,规范政府及其公职人员的行为,拓宽民众了解政府权责的渠道,以民众对法治政府的了解,会更加深入地影响社会心理,促进社会形态的重塑。针对既定的社会心理,乡镇政府要加强利益诉求表达渠道的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方式。在网络信息传播中,乡镇政府要着力利用好互联网平台,进一步整合自身权力的输入渠道。通过电子政府、网络问政等形式,创新民众的利益诉求表达渠道,使其能够针对民众需求的多样性及复杂的社会心理提供必要及时的回应,及时疏导不良社会心理,努力形成良性互动关系,从而构建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 俞可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J].前线,2014(01).
[2] 齐建国.中国经济“新常态”的语境解析[J].西部论坛,2015(01).
[3] 范和生,唐惠敏.论转型期中国社会心理的重构[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