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郑州老人遭汽车压脚拒绝去医院:咱不讹人

2016-08-18

作文评点报·高中版 2016年23期
关键词:讹人信任危机纽带

【素材呈现】

前不久,郑州市街头发生了温情的一幕:一辆汽车左转时,车轮压住了一位老人的脚,紧急时刻,车主和市民合力抬起车轮,老人成功脱困。

2月24日16时30分许,一辆从郑州市东明路左转至红专路的机动车,停在马路中间。在车辆的左右轮处站了一位手推自行车的老人,面部表情十分痛苦。老人的左脚被压在车轮之下。事故发生后,私家车上立刻下来两位男士。当两人发现老人左脚被压住后,迅速站至车轮两侧,试图抬起车轮,解救老人。第一次尝试并不成功,但令人感动的是周围过马路的市民,都在第一时间伸出了援手。

老人被救后,车主第一时间打开车门,打算将老人抱到车上就医。但是老人要求先到旁边的路牙上休息一下,车主则俯身将老人背到了旁边的路牙上。

据了解,老人姓陈,今年60多岁。老人准备通过马路时,发现信号灯有变,就站在路旁等待,没想到会被左转的车辆压住脚。在路边休息了5分钟左右,车主坚持要将老人送医检查。但老人搓着自己被压的左脚背,婉言谢绝。“没事儿,我觉得骨头没事,就是有点疼。”据了解,车胎是斜压在老人左脚外缘部分。随后,老人起身推着自行车准备回家,车主多次询问老人无碍后,从兜里掏出200元钱。老人却拒收,称“我不能收你的钱,弄得跟我讹人哩。”最后,车主强行将200元钱放到老人的车篓,并给老人留下自己的电话:“你回去之后,有啥不舒服的,随时给我打电话。”

后来老人回忆说,当时左脚背正在车胎下面,无论车辆前进还是后退,都会对他造成二次伤害。因此,两位小伙子决定抬车救人,“车太重了,两人第一次没抬起来。” 后来,车主喊了一句:赶快来帮忙救人。不少市民“呼啦”一下围了上来。为什么会拒绝去医院检查,也不愿意收车主的钱?老人说:“咱都不是那种喜欢讹人的人,大家都挺不容易,只要没伤到骨头,我能走就行。”遭遇意外车祸,老人想到的是别人的不易,车主勇于担责、敢于担当,热心市民则是无私伸出援手,一场小小的意外,无意间成就了一个温暖的故事。

【多维解读】

1.朴素的道德感

“咱都不是那种喜欢讹人的人,大家都挺不容易”是老人以自己的善良来呼唤道德的回归,呼吁信任纽带的缝合、公共意识的涵养。照出了一个普通人朴素且可贵的道德感!人世间不能缺少温暖,不能缺少友爱,若人心生杂草、道德全荒芜、万事先算计,那我们活得该有多累,呼吸该有多困难!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相互理解,多些包容,既快乐自己,也快乐他人。道德、信任、友爱让世界变得简单、美好,如此而言,这次事件,既是意外,也不是“意外”。

2.融化市井冷漠

在国人的传统意识中,向来是“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越是谦让越能赢得人们的尊重和理解,反过来,越是得理不让人、越是斤斤计较,对方也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不难想象,如果陈姓老伯是那种“喜欢讹人的人”,他完全可以此为由倒地不起,甚至向车主狮子大开口要求赔偿,这样做的结果不但会招来周围人的嗤之以鼻,车主也不可能会诚心实意嘘长问短,溜之唯恐不及,更不会主动给老人留下电话号码。老人的宽厚善良不但赢得了车主的真诚敬重和周围人的感动赞誉,更在一瞬间融化了市井冷漠。陈老伯一句“咱不讹人”不但瞬间“激活”了人性原本的朴实善良,更给我们很多人一个温馨的提醒:当你主动谦恭真诚,社会无处不是“六尺巷”。

3.社会信任之痛

极端个例的辐射性远远大于正能量的传播,从个体的迷茫到群体的担忧,最终导致社会信任纽带的断裂。人们拿着“彭宇案”来自我告诫,作为“他人有难,不敢伸手”的挡箭牌,在信任危机让道德迷失的时代,“咱不讹人”呼唤的是信任的回归。一边是善良,一边是老人的通情达理,这足以是修补社会信任纽带的力量。作为社会的个体,面对老人这样的道德“自白”,“咱不讹人”让我们五味杂陈的同时,也该从自我做起,用善良汇聚社会正义的洪流,用善良撑起信任的蓝天。

4.践行社会契约

面对城市中来来往往的陌生人,除了法律的监控之外,我们需要以涵盖公民素质、公民精神等在内的契约精神来维持与他人、与社会的交往,履行社会责任。“咱不讹人”呼唤的是信任而不是道德,不敢伸手的道德恐惧正是一种社会信任危机的阵痛,对此进行泛泛的道德倡导于事无补,当务之急是如何让公民精神尽快成长起来,修补起社会信任的纽带,才能实现根本上的道德救赎。

【适用话题】

契约;温暖;谦让;救赎;信任危机;道德回归;敢于担当;人性善良……

猜你喜欢

讹人信任危机纽带
洁白的哈达是万物的纽带
小学班主任如何发挥纽带作用
灵动的词串,写话的纽带
巧用字母当“纽带”
汽车售后市场怎样才能摆脱“信任危机”
“脱媒”时代下媒体信任危机探究
网络募捐遭遇“信任危机”的背后
天津爆炸事件后中国爆发信任危机
年度睡姿大盘点(下)
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