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全新的发展理念提升河北教育改革发展水平
2016-08-18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刘教民
■ 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 刘教民
以全新的发展理念提升河北教育改革发展水平
■ 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 刘教民
2015年,全省教育系统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教育工作取得了新成就。一年来的工作,为“十二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工作划上了圆满的句号。教育改革和发展成就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社会关心支持的结果,是教育系统广大干部师生改革创新、不懈奋斗的结果。2016年和整个“十三五”期间,我们要以全新的发展理念,提升河北教育改革发展水平。
用“五大理念”引领“十三五”教育改革发展
“十三五”时期,是我省发展历史上重大机遇最为集中的时期,是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又好又快发展最为宝贵和有利的时期。当前,我省发展中最突出的矛盾是去产能、调结构、转方式任务艰巨繁重,创新驱动能力不足,人才短缺,缺乏核心竞争力,急需提升劳动者素质、优化劳动力结构、夯实创新驱动的根基。在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需要教育找准定位,发挥人才和智力密集的优势,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就教育自身而言,尽管取得了长足发展和显著成就,但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还在路上,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无论是教育结构还是培养模式,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式,相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巨大需求,相对于人民群众对更好的教育的期盼,都还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教育质量还不够高,优质教育资源还相对短缺,人民群众“入好园”、“上好学”的愿望还没有满足。职业教育办学水平还不高,高等教育总体呈现大而不强,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还没有实现突破性进展,河北是教育大省而非教育强省的格局仍然没有根本扭转。教育管理水平、服务意识不尽如人意,学校自主发展、自我约束的能力还不强。
“十三五”时期,教育能否承担好经济社会赋予我们的重大历史任务,能否适应人口结构变化,老龄化加快、全面二孩政策对教育供给、布局和结构提出的新要求,内因是根本,理念是关键。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是党的十八届五全会提出的引领中国深刻变革的先进理念。这五大理念,是当代中国新的发展观,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和战略指导意义。河北教育要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在五大发展理念的引领下,把握形势,谋划工作,综合施策,辩证施治,找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环节,做出有效的制度安排,最大限度地凝聚改革力量,实现教育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以创新发展为引领,全面激发教育发展活力。创新是引领教育发展的第一动力。解决教育领域长期存在的体制机制、发展活力等根本问题,需要我们打破惯性思维,克服因循守旧,把创新精神贯穿教育发展始终。要以思维创新谋划教育发展,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对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要求,坚持开门编制规划,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科学编制教育“十三五”规划。要以理念创新引领学生成长,倡导有教无类、尊重个性差异,促进学生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统一。要以思路创新厚植发展优势,充分利用好京津冀协同发展、“一路一带”、“沿海地区经济合作区”、“创新驱动发展”等国家战略机遇,实现教育良好发展。要以体制机制创新释放教育活力,把学校、老师、学生从不适宜的管理制度和评价导向中解放出来,让一切创新潜能和创造活力竞相迸发。
以协调发展为引领,不断优化教育结构。协调是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长期以来,在效率优先、重点建设的政策导向下,我们的教育发展存在着明显的不协调。城乡、区域、校际之间办学条件和整体水平差距较大。一些边远地区薄弱学校办学条件仍亟需改善,办学质量有待提高,教师队伍存在结构性短缺。不同类型的教育发展不协调,民办教育、职业教育在教育资源配置上待遇不高,家庭教育、特殊教育等没有得到应有重视。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对接融合不够,人才培养类型和结构相对单一,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教育投入在软硬件上比例不匹配,注重盖大楼、搞基建、买设备、上项目,不注重教师培训培养。“十三五”期间,要用协调发展的理念,统筹解决上述问题。在城乡区域教育发展上,要把农村教育作为重中之重,探索形成以城带乡、城乡一体的区域教育发展新格局。在各级各类教育发展上,要加快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鼓励民办教育发展,注重家庭教育和特殊教育。在教育与经济社会关系上,要推进学校布局结构、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层次类型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在软硬件投入上,要把更多资金用到教师培训培养上,用到课程建设、课题研究和学生成长发展上。
以绿色发展为引领,树立教育发展新风尚。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以人为本,重视生命,是教育的出发点。让人的生命更完善、更幸福、更有尊严,是教育使命所在。但在高考指挥棒下,应试教育固疾难除,素质教育步履艰难。一些学校和家长只看学生分数多少不看人格发展,只看成绩排名不看能力品行。在教育发展中,粗放型投入、政绩工程、豪华学校建设等做法,缴纳了不少惨痛的学费。彻底改变这种教育模式,必须用绿色发展理念引领,让教育立足于生命的原点,真正尊重、切实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按规律办学、按规律育人,帮助学生成长为最好的自己。要培养学生绿色生态理念,积极引导学生养成爱护自然环境的生态意识和行为规范,反对奢侈浪费,崇尚勤俭节约,推进生态文明进步,建设美丽河北。
以开放发展为引领,不断拓展教育资源。开放是教育内外联动、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推动教育开放,意味着教育内部开放共享,校校协同、城乡统筹、大中小学有机衔接;意味着对市场开放,让民办教育活起来;意味着对社会开放,把各界精英请进来;意味着国际交流合作,“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目前,在教育开放和资源拓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比如,教育内部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还没有最终形成,职普教育通道还没有完全打通。在民办教育发展上,政府扶持不够、鼓励政策不多,民办教育自身发展滞后、活力不足。在高层次人才引进上,一些体制机制上的障碍还没有完全扫除。在教育国际合作上,实现合作共赢的平台、机制、项目还有待提高。这就需要教育进一步以开放发展理念为引领,进一步整合教育内部资源,实现各级各类互联共通;进一步主动对接社会,深化与社会联系,形成公办民办教育共同发展、学校社会协同发展的良好教育生态;进一步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增强河北教育自身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办出河北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
以共享发展为引领,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当前,一些贫困地区教育发展还面临着很大困难,“读书无用论”观点也有所蔓延,不少贫困家庭子女受教育程度同普通家庭差距在扩大。教育公平和教育扶贫是管长远的,必须下大气力抓好。十三五”期间,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留守儿童和残障儿童,是我们教育体系中应该特别关注的三个重要群体。要用心、用情、用力关心关注这些群体孩子的成长发展,千方百计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关爱和帮助。脱贫攻坚期内,职业教育培训要重点做好,新型农民培养工作要重点做好。要更加重视发展继续教育,为进城定居农民工、现代职业农民、现代产业工人和退役军人等提供方便、灵活、个性的继续培训教育。
全力做好2016年教育改革发展重点工作
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教育工作十分重要。要认真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省委八届十二次全会、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教育发展理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优化教育结构,促进教育公平,推进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为实现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宏伟目标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各级各类教育的使命所在。要用德育高尚其灵魂,用体育强健其体魄,用美育丰富其精神,使学生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贯彻到教育始终,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持续增强广大师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育全过程。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一步发挥课堂教学阵地作用,大力宣传师德典型,不断推进全员育人工作。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开展“书法名家进校园”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身心健康和人文素养。制定落实“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实施意见,开齐上好体育课,加大校园足球等体育项目发展力度,培养学生运动兴趣。要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关注学生情感需求,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帮助学生塑造健全人格。继续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和全省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大力提升教育质量。质量,是当前教育工作的核心和主线,要贯穿各级各类教育始终。更新办学理念,培育学生成长成才能力。要以学生为中心,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不断深化教学改革。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协调发展。加强学校管理,提升学校综合办学实力。遵循办学治校的内在规律,更新办学理念,提升管理水平,特别是要抓好学校校长队伍建设和培训。均衡优质教育资源,提高薄弱校办学能力。大力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快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确保完成教育部与省政府备忘录、以及省政府与各市政府签订的责任书中明确的年度任务。深化农村学区建设,在城镇深入推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四种模式”,提升薄弱学校办学水平,开展市域内区县对口支援,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继续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与应用,加强偏远农村中小学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组织建设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完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平台互联互通、资源共建共享。要坚持应用驱动,持续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实施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提高教育质量,教师是关键。为解决当前我省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河北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办法》。2016年是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的关键一年,各地各学校要切实把好事办好。科学制定市、县(区)具体实施办法。要突出问题导向,聚焦统一城乡教师编制、建立乡村教师公开招聘补充机制等最关键领域,精准设计好每一项政策举措。要把握务实原则,敢于打破旧有的条条框框,出实招、出硬招。突出重点工作。要以乡村教师培养补充和骨干教师校长交流为重点,通过实施地方“特岗教师计划”、小学全科教师免费培养计划等措施,有效解决乡村教师短缺问题。落实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把师德教育渗透到教师职前培养、资格准入、日常管理和职后培训的全过程。通过实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制度、职称(职务)评聘向乡村学校倾斜等措施,切实提高乡村教师地位,不断改善乡村教师的工作生活条件。
切实抓好落实。各地教育部门要把实施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主动沟通发展、财政、编办等有关部门,为政策实施争取多方面支持。要广泛宣传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的重大意义,把支持政策讲透彻,把工作要求讲具体,使广大乡村教师和社会各界对我们的工作给予最大的理解、认同和支持。
做好教育扶贫工作。中央已经把“发展教育脱贫一批”作为扶贫工作的重要举措。年初,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等五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推进教育脱贫行动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地各学校要按照《通知》要求扎实开展工作。大力改善贫困地区办学条件。合理布局农村中小学校,稳妥推进初中向重点乡镇集中,普通高中和职业学校向县城或产业园区集中。全面改善贫困地区基本办学条件,深入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继续实施山区教育扶贫工程,继续加大寄宿制学校建设力度。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继续实施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精准帮扶困难群体。逐步对贫困生实行建档立卡管理,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顺利学习、成长成才。从2016年秋季学期开始,对就读于省内公办普通高中、中职学校、普通高校(不含独立学院)的我省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行免学费、免住宿费、免费提供教科书、享受国家助学金等政策。继续在连片特困地区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保障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公平接受义务教育,符合条件的能顺利在流入地参加各类升学考试。要加大对留守儿童关爱力度,改善贫困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实施高等教育定向招生,支持贫困大学生就业。继续实施国家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和省属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专项计划。省属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专项计划要达到本科一批招生规模的3%。要认真做好贫困地区学生的就业创业帮扶工作,实行“一生一策”动态管理。高校要设立贫困地区家庭困难和就业困难毕业生就业创业帮扶资金,每年帮助1.2万名贫困大学生实现就业创业。
(本文为刘教民同志在2016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2015年河北教育改革发展取得新成就
1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持续强化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启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加强高校干部队伍建设,强力推动高校“两个责任”落实。
2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取得新突破
出台《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等文件,稳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扩大高职单招范围,2015年我省实施单独考试招生的高职院校扩大到66所。
3各级各类教育发展取得新成绩
基础教育制发了贫困地区儿童发展规划,深化“四种模式”,取消公办普通高中择校招生。职业教育半工半读、订单培养比率高达70%。稳步推进“3+4”中职与本科贯通培养。探索制定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工作实施方案。高等教育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进一步落实。确定首批10所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试点转型,首批协同创新中心获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平台38个。
4教师队伍建设得到加强
研究制定《河北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办法》。继续实施国培、省培计划和省内师范生免费培训试点工作,启动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免费培养试点工作。实施“河北省未来教育家培养工程”。深化高校职称评聘制度改革,实现了比例结构与业绩条件双控。
5推动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取得较好进展
签署了《京冀两地教育协同发展对话与协作机制框架协议》,成立了京津冀协同创新联盟等创新共同体,协同创新中心中吸纳京津两地的高校有18所、科研院所26个,全省中职与京津两地签订协同发展协议133项。
6教育保障水平大幅提高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在公办学校就读比例达到89%。出台了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成功举办首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高考本科录取率首次突破50%。建立了中小学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制度,实现全省中小学挂牌督导全覆盖。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深化,学校美育体育工作得到加强。全年学校安全工作形势保持平稳。
“十二五”期间河北教育取得显著成绩
1教育普及程度快速提高
学前三年毛入园率78%,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5.94%,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0.5%,超额完成规划纲要目标。
2教育公平得到有力保障
投入188亿元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全省111个县达到了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的标准,超额完成3个县。建立了完整的学生资助体系,实现从学前到研究生教育阶段资助全覆盖。下发各类资助资金197亿元,资助各级各类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837万人次。
3教育发展质量显著提高
实施两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4年基础教育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范学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100%。省部共建高校11所,省重点建设骨干高校12所。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92个。在超硬材料、法医DNA鉴定、枣全基因组测序等方面取得一批标志性重大自主创新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励13项。两院院士达到5人,国家千人计划9人,长江学者12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高校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124个。省级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践基地52个。全省高校年均承担科研课题9200余项,转让科技成果1800余项。
4教育改革有序展开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启动。加大行政审批事项清理规范力度,取消56项,保留11项。对32所高校章程进行了核准。在12个国家建立孔子学院12所,孔子课堂20个。
5教育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2015年全省教育经费预计达到1145亿元,比2010年增长近6成。小学生均经费达到685元,初中生均885元,本科高校生均12000元,专科高校生均6000元。共计招收免费师范生906人。先后派出9支工作队参与基层建设年、美丽乡村建设、驻村帮扶等活动。全省一、二、三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已全面完成。
河北教育近期工作重点
1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
进一步发挥课堂教学阵地作用,引领校园文化活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教育工作。大力宣传师德典型,不断强化班主任队伍,扎实推进全员育人工作,引导广大教育工作者坚持以德施教、以德立身。深入开展“蒲公英行动计划”和“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等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师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校外教育工作,提升家庭教育质量,推进心理健康教育,提高网络德育管理水平。
2加强学校体育美育工作
制定落实“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实施意见。组织校园足球师资培训和四级联赛,大力推进学校体育工作。对《河北省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三年行动计划》落实情况专项督导检查。组织实施《国际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上报及复核工作。举办河北省第十八届中学生运动会、第十九届大学生运动会等各项活动。建立河北省学生体质与健康监测网络,举办全省学校疾病预防与艾滋病预防知识培训。深入推进《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实施意见》贯彻落实,继续推进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实验和农村学校艺术教育试验县工作。继续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和全省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创建活动,制定高校公共艺术工作评估要求。推进学校体育卫生国防教育工作的进步与提高。
3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全面落实《河北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办法》。启动实施优秀退休教师乡村支教讲学计划。扩大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改革工作试点范围。统一编制标准,调配乡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推动寄宿制学校全部配置生活老师。出台《河北省优秀乡村教师评选表彰办法》,启动首批评选工作。推进中小学职称制度改革,落实职称评聘向乡村教师倾斜政策。启动实施教育家型校长培养工程,启动实施边远困难地区农村中小学校长素养提升工程。加强教师管理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加强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鼓励高校积极出台优惠政策,吸引高层次人才来冀工作。加快推进京津冀人才协作发展,选派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到京津高校作访问学者。构建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开展师德专项治理工作,整体推进师德建设。以中学和小学全科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实施为契机,探索中小学教师培养模式改革。深入开展“国培计划”和省级项目培训,全面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深化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工作。
4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
完成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支撑服务平台的上线运行。启动各级各类学校办学资产数据库建设。完成教育数据同城灾备和异地灾备全国试点工作。建设全省教育CA认证中心、国家教育公共管理服务呼叫中心河北分中心。做好全省数字化教育资源的研发、升级和应用。加快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完成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支撑服务平台的上线运行。运行河北教育网。升级河北远程教育网。成立河北省数字化教育资源审定委员会,建立全省数字化教育资源审定准入机制。组织好2015-2016年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推动基础教育信息化教学常态化应用。
5积极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
全面完成《河北省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研究制订第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完善普惠性幼儿园发展机制,建立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努力解决进城务工子女入园问题。加大各级政府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与政策支持,吸引京津冀优质资源开展跨区域合作。
6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
继续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大力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深化农村学区建设,在城镇深入推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四种模式”,开展市域内区县对口支援,统筹推进各地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工作。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进一步优化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制定城镇中小学、幼儿园布局专项规划。确保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做好全国中小学生学籍管理信息系统录入、培训、运行维护等工作。
7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出台《促进我省普通高中教育健康发展的意见》及配套文件。出台《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试行)》、《河北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试行)》。完成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电子平台研制工作。指导普通高中学校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做好“走班制”教学管理准备。努力推进普通高中评价办法改革。完成修订普通高中分类分级管理办法和相关评估标准,启动按照新办法新标准开展普通高中评估工作。完善加强普通高中招生的监督和管理,切实维护好全省普通高中招生秩序。
8制定实施教育“十三五”规划
做好教育“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明确“十三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重大政策举措,着重在提高教育普及水平、完善现代教育体系、建立健全教育标准、促进教育协调发展等方面提出明确思路和举措。组织开展规划发布后的宣传和解读,推进规划实施监测工作。
9推进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工作
加强与教育部的沟通联系以及同京津两市的协调衔接,积极争取国家在政策、资金等方面对河北给予更大的支持。争取将部分驻京津的优质教育资源以名校入驻或开办分校、联合办学等多种方式引入河北。积极落实各项协议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干部教师交流、资源共享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合作并建立长效机制。在教育规划编制、招生制度改革、招生计划安排、高校毕业就业等方面建立对话和协商机制。继续做好教育系统协同发展的统筹协调工作。
10支持民办教育分类改革
研究制定我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教育的实施办法,进一步优化民办教育发展环境。切实加大对民办学校的监管力度,及时查处各种违法办学行为。建立完善民办专修学院有序进入和退出机制。对民办学校2015年的办学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和综合评估。推动调整独立学院收费标准。
11着力提高教育经费保障与管理水平
积极落实新《教育法》规定的教育经费“两个提高”、“三个增长”要求,以建立健全各级教育生均拨款制度为抓手,加快形成保证财政教育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制定出台我省完善城乡义务教育保障机制的实施意见。继续实施统一的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推动制定普通高中生均财政拨款标准。研究制定高校学分制收费改革意见。适应拉开“211”工程高校、省属重点骨干大学与一般高校学费的价差及不同专业类别学费标准价差。推动调整公办普通高校以及独立学院学费标准。大力提高省属高校高职生均拨款水平,确保2016年达到生均8000元。进一步加强高校经费管理。落实高校财务管理责任,严肃财经纪律。
12强化教育督导
持续开展对县级政府教育工作的综合督导,确保48个县(市、区)评估任务顺利完成。做好迎接国家对我省30个县(市、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评估认定工作,确保完成对26个县(市、区)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省级督导评估。进行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评估验收,对通过普高验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进行复查。开展省级素质教育示范学校的评选认定工作。建立健全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制度,开展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县(市、区)创建活动,做好国家级创新县的遴选推荐工作。开展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估工作。开展涵盖各级各类学校专项督导工作。加强教育督导队伍建设。
13大力推进依法治教
继续做好《河北省民办教育条例》的调研和修订工作,力争将其列入2017年立法计划。继续开展行政审批改革,继续精简行政审批项目,优化行政审批流程,创新行政审批机制,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推进依法行政。制定我省教育系统“七五”普法规划,推动教育行政部门干部学法用法和依法行政。深化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活动。继续推进学校章程建设,确保2016年底全部完成高校章程建设任务,指导和推动各地加强中小学章程制定和核准工作。加强普法骨干队伍建设。组织开展法治宣传活动。
14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着力解决农村义务教育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继续实施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项目规划。实施山区教育扶贫工程。营养改善计划确保“资金和食品”两个安全。加快推进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图书馆(室)和各类功能教室建设,强化学生阅读能力和实践环节教学,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高考制度改革奠定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撑。
15努力实现学生资助全覆盖
健全和完善学生资助政策措施,落实赴边远贫困地区基层单位就业的高校毕业生资助政策。加大学前教育资助力度,全面落实好义务教育阶段免学费、免费提供教科书政策和农村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政策。认真落实好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普通本科高校和高等职业院校、研究生国家奖助学金资助政策和建档立卡家庭贫困学生免学费、住宿费,免费提供教科书等政策。做好高校学生服义务兵役国家资助、退役士兵教育资助工作。进一步推进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
16保障特殊群体平等接受教育
全面落实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特殊教育学校和随班就读残疾学生按每生每年6000元标准补助公用经费。继续落实好农村地区不足100人的规模较小学校按100人核定公用经费和北方地区取暖费等政策。对寄宿制学校按照寄宿生年生均200元标准增加公用经费补助。进一步推动落实“两为主、两纳入”政策,为随迁子女入学提供便利条件。加强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提高留守儿童教育关爱水平。
17维护学校和谐安全稳定
加强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推进常规性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进课表,开展消防安全进校园活动。深化中国教育学会安全教育试验区工作,推动河北省学校安全教育公益平台的使用。出台河北省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工作考评细则。集中组织安全培训。全面推进学校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常态化。深化“平安校园”建设,努力推进学校“三防”建设。探索制定《民办学校安全管理规范》。切实推进学校维稳工作,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加大对重点人员的管控力度,重要时期重点部署,及时化解校园不稳定因素。继续推进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