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河道生态整治的必要性及意义

2016-08-18荣金升丹东市江河流域管理处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6年6期
关键词:河流河道断面

□荣金升(丹东市江河流域管理处)



中小河道生态整治的必要性及意义

□荣金升(丹东市江河流域管理处)

由于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加之城市污水处理能力的滞后,导致越来越多的生活及工业污水直接被排放到河流当中,河流本身的自净能力已经无法满足污水处理要求,由此造成河流生态系统被严重破坏,河流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加重。近年来,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逐步提升,对河道整治工作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不仅要求在河道整治过程中,增加相应的景观,还对河道水质提出了要求。因此,应当在对城市污水进行有效处理的同时,对河道环境进行生态治理。基于此点,文章中小河流生态整治的必要性及其意义。

城镇;河道;生态治理

1 中小河道生态整治的必要性分析

河流与城镇的建设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在中国几乎所有的河流沿线上都分布着具有悠久历史文化底蕴的城镇,河流作为自然资源的载体,其在为城市发展提供有利条件的同时,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对于自然生态环境而言,河道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不但能够对地下水给予适当的补充,而且还能通过水流的多样性实现水生物的多样化。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使得大量河流水系受到了过度的开发。为进一步提升河道本身的防洪能力,常常会采用堤、坝等混凝土工程措施,混凝土作为一种建筑材料,其最突出的特点为不透水性,它在河道防洪工程中的应用,使得河流的自然径流被阻断,由此减少了绿色空间,河流生态系统及周边景观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从河道工程学的角度上讲,工程的安全性及其造价是建设过程中最为关注的两个方面,由此导致水资源生态的考虑常常被忽视,从而造成了自然生态景观的破坏。河道整治作为一项工程措施,它的主要作用是保证河道本身的基本功能得以实现,改善流域的生态环境状况,逐步提升水环境的自净能力,为绿色河道建设提供条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使人们的生活水平获得了显著的提升,人们对河道整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建设人、水、自然相和谐的大环境,并在河流建设中,改变以往只重视防洪抗旱的观念,积极打造具有亲水性特点的生态河流,使河道的生态效益得以充分发挥,想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对河道的生态整治予以足够的重视,并在河道治理过程中,合理运用生态化技术措施,对景观生态进行修复。

2 城镇建设进程中小河道生态整治的关键技术措施

2.1污水治理技术

城镇化建设的加快,使得大量的生活污水被直接排入到河道当中,由于污水中含有一定的N、P元素,从而会对水环境造成污染。相关研究表明,城镇污水经初步处理后,便可达到排放标准。故此,可结合地方产业规模及居住条件,设置相应的氧化池或是化粪池,对城镇污水进行初步的净化处理,然后再排入至河道当中,由此能够满足水体自净能力的要求。

施工导流是污水处理较为常用的措施之一,但若是导流不当,则可能会对周围的农田及河流造成污染。所以,必须制定合理可行的施工导流方案,对施工段的长度进行科学安排,在充分考虑河流接受污水能力的基础上,对河网进行实时水质监测。同时,应当选择水质相近或是污染更加严重河流进行导入,不得导入周边水质较好的河道或是水塘、农田。

为了避免淤泥造成二次污染的情况发生,不得对河道污泥进行随意堆置,并在河道疏浚过程中,做好弃渣场周围的截排水工程,若是弃土方量较大,则应分层堆置,并在表面采取覆盖措施。

2.2河道生态治理技术

河流生态系统是一个极为庞大的系统,它由河岸生态系统、水生态系统及湿地等组成,其最为基本的作用是为城镇提供物质支持。在对河道环境进行治理的过程中,应当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并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对河道进行生态治理。

对河道断面进行多样化设计。在对河道断面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将河流作为一个整体系统,以实现工程效益和生态效益为目标,完善河道断面设计。同时,要对流域系统的构成情况予以充分考虑,打造出一个兼具防洪功能的综合生态系统。①矩形断面。这种断面形式具体是指,在常规以下采用干砌石砌筑为矩形,在超出常规水位的部分采用碎石堆砌成斜坡,它的主要作用是能够对堤防进行保护,并能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若是河岸本身的绿化带较为充裕,边坡比则应当控制在1:4以内,对于水流速度较快的河段,可增设重力式挡土墙,借此来减少水流的冲刷。②梯形断面。这是较为常见的河道断面形式,它最为突出的特点是施工简单、占地面积小,这种断面形式的河道护坡以浆砌石为主,由此能够起到增加美化效果和保护流域生态环境的目的。同时,可在护坡上布设亲水平台,并在其上种植草坪。③双层断面。这种断面形式常被用于地处城镇位置的河道,它的上层是一条明河,除具有休闲、观光等功能之外,还可以养殖鱼类。下面一层为暗河,发挥着河道的基本功能,可供水质较差的水流通过。

生态护坡与护岸技术。目前,在城镇河道整治工程中,生态护坡护岸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多,尤其是随着近年来材料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大量的新型生态材料和技术,并在河道整治工程中获得了广泛应用。①根系固土植物。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根系较为发达的植物具有良好的水土保持作用,在生态换中,应用根系发达的植物能够有效提升护岸的抗冲刷能力,有助于土壤的保护,从而达到水土保持的目的。各地区在进行河道整治工程中,可结合地区条件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②土工网垫土种植基。这是一种以高分子聚合物作为主要材料制作网垫,并辅以土壤、肥料及种子的生态化技术措施。经过相应的培育之后,种子会成长为草垫,其发达的根系能够将网垫、草及土壤有机结合到一起。

采用生态护岸技术时,必须对边坡的稳定性问题予以重视。可以采取实验的方法,对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首先,通过烘干法对试验地土样的干重度及自然含水率进行测定,按照下式对含水率进行计算:

上式当中,代表土壤含水率;和分别代表原土重和烘干土重。含水率的实验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含水率实验数据表

通过试验,得出土样的液、塑性限值的平均值,分别为7.10%和17.30%,将之带入到塑性指数的计算公式当中,可计算出该土样的塑性指数为10.20,查表后确定该试验土样为粉质粘土。依据边坡稳定性分析结果,可采用生态型边坡,通过内置石块、种植土石笼的方法,构建生态挡土墙,由此不但能够为绿色植物的生长提供所需的土壤,而且还能为水生动植物提供有利的生存空间。

生物生态治理技术:①生物膜技术。该技术具体是指借助纤维等合成材料,并辅以卵石,在表面形成一层特殊的生物膜,通过生物膜本身的自净原理,将卵石填入河道当中,借此来改变单一的水环境生态链结构。该技术具有投资成本低、操作简单方便、对周边环境影响小等优点,其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对河道生态系统进行修复。②生物浮床。由于城镇的河道断面相对较小,在水域景观设计中,可在局部搭配相应的水生植物,借助植物根系的吸收和吸附作用,对水体当中N、P等元素进行吸收,再以收割植物的方式,将N、P等元素从水体当中带出,由此可以达到净化水质、改善景观的目的。

滨水设施,在滨水景观当中,亲水设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具体设置的过程中,除了要结合地方特色之外,还要满足人们休闲、观赏的需要。如可在河道上建设亲水台阶、水榭长廊、喷泉、休闲公园等设施。

3 结论

综上所述,城镇河道的生态整治是一项较为复杂且系统的工程,在治理的过程中,应当遵循保护河流生态环境的原则,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大污水处理力度,降低对河流水体的污染,同时,运用河道生态治理技术,构建亲水、休闲、生态功能显著的滨水环境,使河道在城镇中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1]顾秋平,徐乃文,徐国强.生态护坡技术在生态河道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上海水务,2012(10):88-90.

[2]江红梅,王正中,张小朋.我国城市河流水环境综合规划治理探讨[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12(11):102-105.

[3]裴国霞,郝拉柱,郭非凡.河道水流特性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2(4):129-133.

[4]杨文和,许文宗.以人为本、回归自然,实践生态治河新理念[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3(1):123-125.

[5]张纵,施侠,徐晓清.城市河流景观整治中的类自然化形态探析[J].浙江林学院学报,2012(2):92-94.

[6]李小平,张利权.土壤生物工程在河道坡岸生态修复中应用与效果[J].应用生态学,2013(9):175-177.

(责任编辑:韦诗佳)

TU 984

B

1673-8853(2016)06-0009-02

荣金升(1982-),男,毕业院校: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工程师研究方向:水利水电工程施工。

2016-03-11

猜你喜欢

河流河道断面
파금과 염상섭 문학 비교연구의 한 단면(断面)
河流
关于广义纯正断面的一个注记*
河道里的垃圾
流放自己的河流
山溪性河道植物选择与应用
治理城市黑臭河道的方法
南京市鼓楼区黑臭河道的治理
当河流遇见海
国内首台全断面煤巷高效掘进机诞生并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