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媒介形象的批判性话语分析
——从《人民日报》微博谈起
2016-08-18石坤
石 坤
农民工媒介形象的批判性话语分析
——从《人民日报》微博谈起
石 坤
媒体对社会群体媒介形象的构建影响着社会对该群体的整体认知与公共情感。本文从批判性话语分析的视角,以主流媒体《人民日报》在新浪微博上关于农民工群体的微博文本及图片为研究对象,进行农民工的媒介形象的分析,并揭示话语背后隐含的权力与意识形态。
农民工;媒介形象;批判性话语分析
一、农民工媒介形象浅析
农民工在当今社会中仍被认为是“弱势群体”,而这一群体的社会认知与媒体建构的媒介形象有很大关联。“媒体作为‘社会之公器’和建构‘公共空间’的主要承担者,总在自觉不自觉地再现着农民工在世人面前的形象,有力地建构着农民工的身份形象。”[1]一直以来,媒体对农民工媒介形象的建构都存在刻板化、模式化等特征,在叙事上也呈现出类型化的特点。常见的叙事类型有:受难叙事、负面行为叙事、英雄/正面行为叙事、受爱护叙事和中立叙事。[2]其中,《人民日报》在其官方微博上对农民工群体的报道多采用受难叙事和受爱护叙事。在受难叙事中,农民工以遭受苦难的主体形象被“再现”,在受爱护叙事中,农民工以“沐恩者”形象出现,接受党和政府的关怀与帮助。而这两种叙事类型的背后不可避免地带有意识形态主导下的片面性,使得社会群众对农民工群体的刻板印象加深。
二、批判性话语分析理论浅析
批判性话语分析作为一种语篇分析方法,不仅“描绘了话语实践”,而且“揭示了话语如何由权力和意识形态的关系所构成,揭示了话语对于社会身份、社会关系以及知识和信仰体系的建构性作用”。[3]费尔克拉夫(Fairclough)所提出的三维分析模型主要从文本、话语实践、社会实践三个方面进行话语分析。[4]无论是文本的形式还是话语实践本身,都不可避免地带有意识形态成分的介入。荷兰语言学家梵•迪克(Van Dijk)认为新闻文本包括三个层面的话语结构:微观语言结构(lingustic microstructure)、宏观主题结构(thematic macrostructure)以及超宏观组织结构(organizational superstructure)。[5]其中,微观语言结构包括词语的使用、语序及句式;宏观结构主要涉及主题;超宏观组织结构包括标题及整体架构。本次研究从这三个层面来解读《人民日报》官方微博有关农民工群体的相关文本,旨在揭示出文本背后隐含的社会意识形态和政治动因。由于微博文字数量少,内容简洁明了,具有高度概括性,故本次研究不涉及分析微博文本的超宏观组织结构。
三、《人民日报》官方微博文本分析
(一)样本选择
本研究选取《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是因为《人民日报》是我国最具权威性的官方媒体之一,具有很强的舆论引导作用。而《人民日报》微博作为官方认证的《人民日报》的法人微博,其权威性也毋庸置疑。为了对2015年《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对农民工群体媒介形象的建构有全面的认知,本次研究将数据收集的时间段定为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月1日。在《人民日报》的微博主页上共搜索到39条有关农民工的微博,剔除掉相关性较弱以及重复性的内容,共计27条。
(二)主题分析
通过对27条有关农民工的微博的阅读,把对农民工群体的报道分为政府行为、权益维护、劳动就业、春运、生存状况、市民待遇、贡献进取、两会报道这8个大类,[6]其中,涉及到政府行为的报道有6条,所占比重为22.22%;涉及到权益维护的有8条,所占比重为29.63%;涉及到劳动就业的有1条,所占比重为3.70%;涉及春运的有3条,所占比重为11.11%;涉及到生存状况的有1条,所占比重为3.70%;涉及到市民待遇的有1条,所占比重为3.70%;涉及到贡献进取的有3条,所占比重为11.11%;涉及到两会的有4条,所占比重为14.81%(表1)。在所有报道中,涉及到权益维护的占比最多,而此类报道的内容包括农民工讨薪、农民工没有获得高温补贴、农民工被城管殴打等,多为受难叙事报道,突显了农民工这一群体的弱势地位。此外,涉及到政府行为的报道也占据了很大比重,此类报道主要包括与农民工相关的国家政策的出台与实施、国务院总理下基层关心农民工的行为以及地方政府出资建设可供农民工低价入住的公寓。它们的落脚点在于政府对农民工群体的深切关怀与帮助,在这种关怀与受爱护叙事中,农民工被建构为“沐恩者”的形象。
(三)词语分析
27条微博的语言可以根据政治色彩是否浓厚分为两类:政治性和非政治性。在政治性较强的微博文本之中,多使用具有中国特色的专有名词,政治与意识形态色彩浓厚,如“‘十三五’规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一百年目标”“二孩”“国家层面”“国家理念”等,这些词语都有鲜明的中国烙印和时代烙印,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及中国对集体主义精神的推崇。在这种精神的指导之下,个人利益应当让步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此外,政治性较强的微博在动词的使用上也颇为讲究,尤其喜欢使用能够表现方针政策的实施的动词,如“落实”“加大”“强化”“完善”“统筹”等等,而这些词语能够突出全局意识以及国家领导人、政府部门对于国家宏观层面的良好把控。
表1 不同主题的农民工报道
在非政治性的微博文本之中,情感色彩极为浓厚。在受爱护叙事的模式之下,《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善于利用情感动员,呼吁大众关注农民工这一弱势群体。“支持请转!”“请帮农民工挺直腰杆”“帮他们订张回家票吧!”“帮帮他们好吗?”这些语句情感色彩强烈,并且“帮”这个字的使用体现出《人民日报》已将农民工群体定位为弱势群体,需要社会大众给予足够的关怀与帮助,而这也在无形中强化了农民工在大众认知中的刻板印象。《人民日报》站在国家层面上表现出对农民工群体的关注,并对社会公众进行行动上的号召,体现的是对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贯彻落实,契合了其中共中央机关报的身份。此外,在一条主题涉及市民待遇的微博中,《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将“农民工”称为“兄弟”,突出强调了地位的平等性,表现了国家对社会公平的关注,对弱势群体的关心。
(四)句式分析
在这27条微博中,较常见的一类句子结构为:动作发出者(政策、领导人、机构等)+动词+动作接受者(农民工),如“《人民日报》为农民工发声”“户籍改革要让农民工在城镇扎根”“总理特别关心这些农民工是否融入了城市”“总理为过年返乡进城务工人员冲泡方便面”等等。在这些句子的表达之中动作的发出者处于主动地位,而动作的接受者农民工处于被动地位。这样的表达方式有利于建构国家领导人、政府部门的亲民利民形象,同时也把农民工放在了“沐恩者”的位置上,通过二者之间关系的建构来体现国家方针政策的合理性及体制的优越性。
(五)图片分析
《人民日报》官方微博的相关配图表现了不同情景中农民工群体的形象,大体可划分为三类:第一类为农民工的受难者或艰辛形象,如讨薪时被殴打、在城市地铁上不愿坐在干净的座位上、高温天气下辛苦工作、挥汗如雨以及春运时背着沉重的行李踏上回家之路等;第二类着重刻画农民工受到党和国家的关怀与帮助的形象,如得到工作机会外出工作时的喜悦、在政府出资的农民工公寓中幸福居住的场景、总理下基层时听总理讲话的激动与兴奋;第三类主要表现了农民工群体的“好人”形象,如农民工捡到巨额现金归还失主的情景等。在这三类配图中,第一、二类配图所占比重最多。可以发现,微博图片的选择在体制意识主导下带有一定的片面性。这些配图一方面表现了农民工群体的弱势地位,引起公众的同情,另一方面强调了在国家和政府关心与帮助下的“沐恩者”形象。值得一提的是,在主题为贡献进取的报道中,刻画了农民工正义、乐于助人的的形象,这有利于改变社会公众对农民工群体的刻板印象。
结语
“媒介是人物形象的‘加工厂’,人们对某一群体的了解,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媒体的形象再现”。[7]对于农民工这一群体而言,公众长久以来对他们存在一些刻板印象,如不讲卫生、行为邋遢、文化素养较差、弱势群体等等,这种将农民工脸谱化的刻板印象不利于这一群体在社会中获得平等对待。作为中国第一大报的官方认证微博,《人民日报》官微在农民工媒介形象建构上虽然有所努力,通过刻画他们在社会中积极正面的群体形象,以破除社会公众对其的一些偏见,但它仍然没有摆脱传统党报媒体的受难叙事型以及“救星”式关怀和爱护叙事型两种叙事类型,[7]而在这两种叙事类型背后,体现的是国家的意识形态和政治意图。当农民工群体作为“沐恩者”的形象出现在媒介平台上时,才能突出强调国家政策的合理性以及国家领导人关切广大劳动人民的亲民形象,从而达到宣传的目的。
[1]朱丹.主流文化视角下农民工媒介形象建构的实证分析——以《人民日报》为例[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12(4).
[2]李艳红.一个“差异人群”的群体素描与社会身份建构:当代城市报纸对“农民工”新闻报道的叙事分析[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6(2).
[3]诺曼•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M].殷晓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4]Fairclough N.Analysing Discourse:Textual Analysis for Social Research[M].London:Roufl edge,2003.
[5]van Dijk TA.News as Discourse[J].Hillsdale,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6]董小玉,胡杨.新生代农民工的大众媒介形象建构[J].新闻界,2011(2).
[7]苏林森.被再现的他者:中国工人群体的媒介形象[J].国际新闻界,2013(8).
(作者系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学生)
G206.2
A
CN61-1487-(2016)08-2-004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