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届体操队不行别扣“锦标主义”高帽

2016-08-17

环球时报 2016-08-17
关键词:体操队女队强项

苗可

中国传统强项体操在本届奥运会上成绩相当不理想,截至16日晚未收一金,仅获得两枚团体奖牌,个人项目连一枚奖牌也未获得。

对于中国体操队此番折戟里约,外界众说纷纭。有认为“运气不好”的,指出体操队赛前接连因伤换将,赛中又碰上主力强项落马等意外,成绩不理想情有可原;有认为“对手太强”的,指出美国女队整体实力达到“恐怖”级别,日本男队也发挥稳定;也有人将责任归咎于“黑哨”,认为是裁判“蓄意压分”才坑了这届中国队。

这些因素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却绝非主要原因。对本届中国体操队的成绩,专业人士早在赛前就并不看好,原因主要是自身问题。包括长期独生子女政策导致选材面变窄,不但基数变小且许多家庭不愿让孩子从事这项艰苦运动;基层选拔培训机制受到动摇。中国体操训练似乎被外媒妖魔化了。里约周期备战期间也是对体操基层选拔机制“锦标主义”“摧残儿童”等抨击最激烈的时段,有关方面在“维护现有体制”和“纳入学校体育范畴”间摇摆不定。

不过,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关于“摧残儿童”和“锦标主义”的讨论在许多方面显得偏激、片面。如片面强调“发达国家将体操归于校园运动”,这固然是事实,但在欧美,学校常规体育课程“以玩为主”,类似体操这样高技术、高难度的专业性项目,是需要另外付钱上“课后班”,在“俱乐部”接受训练的,而传统强国美国和体操新贵英国等,其精英的选拔、培养,同样是国家掏钱。英国体操正是受惠于“英国体育”团队自2006年起发放“伦敦奥运周期资助”,在总数高达3.12亿英镑的“资助池子”中给予体操特殊地位,才异军突起并一直火暴到今天的。因为体操一如田径、游泳,属于很难商业化、职业化的项目,没有庞大完整的专业化基层体系,没有持续稳定的投入,是既难普及,也难提高的。

再说说“摧残儿童”。一些基层体操训练机构的确存在不科学、靠“蛮力”的问题,但倘在“救救孩子”的口号下把对小运动员的严格要求、艰苦训练也抛弃,就变成因噎废食了。体操项目对“童子功”要求苛刻,对小运动员实行特别的、艰苦的、大运动量的训练是普遍现象。以美国女队为例,最近三届的领军人物大多为16岁的小将(如2008年肖恩·约翰逊、2012年道格拉斯),本届领军的西蒙·拜尔斯虽然已经19岁,但她4年前就已被公认为美国女子体操实力最强的选手。这些孩子从接受专业训练到出成绩,尤其被选拔接受“精英训练”后,都无一例外地要忍受艰苦、枯燥的训练。“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道理,是古今中外皆准的。对不合理的成分进行反思、加以变革是应该的,但“泼脏洗澡水却连孩子都倒掉”的事,还是少做为宜。▲

猜你喜欢

体操队女队强项
体操队留影
疯狂编辑部之一目十行
强项
强项大于优势
“强项令”董宣
真人CS PK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