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资 讯Information

2016-08-17

国防科技工业 2016年7期
关键词:科工国防科技国防

关 注

资 讯Information

国防科工局召开庆祝建党95周年暨2016年上半年工作总结会

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之际,国防科工局召开会议,庆祝党的生日,表彰先进典型,总结部署工作。国防科工局党组书记、局长许达哲号召全体党员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弘扬优良传统,强化使命担当,把中央赋予国防科工局的职能履行好,把党的建设各方面工作做好,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建设中国特色先进国防科技工业体系、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许达哲指出,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历程和辉煌成就表明,必须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必须始终坚持以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为着眼点,以自力更生、自主创新为战略基点;必须始终坚持军民融合发展,将国防科技工业植根于国家科技和工业基础;必须始终坚持文化引领,传承“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和军工精神,弘扬“国家利益至上”“把一切献给党”的军工价值理念。

许达哲强调,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就是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一以贯之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以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支撑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发展。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严守“六项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切实做到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担责、为党尽责;要抓实抓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打牢“学”这个基础,抓住“做”这个关键,推动党的建设常态化;要切实抓好专项巡视全面整改工作,各部门各单位要对照整改台账,细化责任分工,确保按时全面完成整改任务,各级党组织要强化责任担当,坚持问题导向,履行主体责任,推动管党治党从局部宽松软走向全面严紧硬。

会议总结了2016年上半年工作,对下半年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张克俭主持会议。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毅韧、张建华、徐占斌,局总工程师龙红山出席会议。局党组成员、直属机关党委书记王承文宣读《关于表彰直属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先进党小组、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的决定》,通报直属机关“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知识竞赛获奖情况。

探月与高分工程“两总”,局机关全体人员、局属各中心领导班子成员,局管有关社团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国防科工局多措并举加快推进国防科技工业协同创新

为提升国防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增强国防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先进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国防科工局近日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协同创新的意见》及实施方案,对构建协同高效的国防科研体系、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完善国防科技协同创新机制、营造良好的协同创新环境等进行全面部署。

《意见》提出,将按照建立“小核心、大协作、专业化、开放型”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的要求,构建完整高效、开放融合的国防科研体系,推动各类创新主体各尽其责、协同合作,激发创新活力。谋划设立若干国防领域国家实验室,持续优化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布局。打造一批国防科技工业创新中心。支持工信部所属高校和共建高校开展“双一流”特别是一流学科建设。组建国防关键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技术研发、专利共享和成果转化推广的平台及机制。

在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方面,《意见》明确,将遵循科技创新规律,聚焦科技创新活动的薄弱环节,加强总体部署和系统攻关,促进创新链条各环节均衡发展、有序衔接。全面实施国防科技工业强基工程,聚焦长期制约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和武器装备建设的深层次共性基础性问题,重点在基础工艺与高端装备、关键材料、军工行业标准计量与质量等领域,加强科研、条件、人才、政策一体化设计和协同攻关,集中突破一批需求紧迫、制约严重、关系长远发展的关键技术。

为充分发挥政策、制度引导作用和市场基础性作用,促进知识成果、设备设施等科技资源的开放共享,《意见》对完善国防科技协同创新机制进行了具体部署,将抓紧建立规划衔接和信息共享机制、需求对接和成果转化机制、军工特需人才培养和应用基础研究创新机制、率先行动计划支持机制、计量标准协调发展机制。同时,将充分发挥民口科研力量和科技资源优势,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或独立承担军工科研任务;制定国防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管理办法,发布开放目录清单,建立国防科技创新平台和科研设备设施开放共享的长效机制。

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首飞圆满成功

6月25日20时整,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为发射货运飞船而全新研制的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成功。6月26日15时41分,由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搭载升空的多用途飞船缩比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西南戈壁区安全着陆。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首飞,是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飞行任务的开局之战,实现了“成功首飞”的预定目标,为后续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次发射,旨在验证长征七号运载火箭设计正确性和各项性能指标,考核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系统执行任务能力,检验工程相关系统间的协调性和匹配性。同时,长征七号火箭搭载多用途飞船缩比返回舱等载荷,将开展相关技术试验。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30次飞行。

长征七号运载火箭为两级结构,捆绑四枚助推器,全长53.1米,起飞质量597吨,近地轨道运载能力13.5吨,采用了液氧煤油发动机等新技术,是绿色、无毒、无污染的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将有效提升我国进出空间的能力。

第十三届空间人工智能、机器人和自动化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

6月20日,中国国家航天局在京组织召开了第十三届空间人工智能、机器人和自动化国际研讨会。来自美国、德国、日本、加拿大等10余个国家的航空航天机构官员、学者,围绕空间人工智能发展现状、未来思路等进行了深入的交流研讨。

会议介绍,中国国家航天局根据我国航天发展需要,制定了未来的空间机器人发展路线图。空间机器人在航天在轨服务、空间探索、深空探测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空间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将进一步推动中国航天可持续发展,促进技术领域创新、法律政策完善和国际合作的开展,满足经济建设、科技发展等方面需求。未来,我国将在空间在轨服务机器人、月球与深空探测机器人等领域开展一系列共性和专业关键技术攻关,使我国空间机器人技术与应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与会代表分别就行星探测机器人、协调操作机器人、空间导航、空间机械手设计、在轨服务技术、行星表面地形评估、行星表面路径规划、空间作业调度、探测机器人机构设计等议题,进行了交流发言。

本次会议由哈尔滨工业大学承办,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协办。

猜你喜欢

科工国防科技国防
美国国防科技集成创新初探
国防科技工业自然环境试验研究中心
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二〇一所
全民国防 筑梦国防
国防小课堂
中国航天科工预警监视安防体系多型新品亮相航展
区域国防科技创新生态系统的构成与培育
国防小课堂
知国防 爱国防 等
热烈庆祝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二部成立57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