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烈火金钢》作者刘流还是位戏剧家

2016-08-16王德彰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6年8期

王德彰

许多读者都知道刘流是著名作家,他于1958年出版的长篇评书体小说《烈火金钢》轰动一时,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已印行上百万册,还出版了连环画。当时,读者除了看这部小说外,还热衷听广播,不论大街小巷,还是穷乡僻壤,凡是有收音机或大喇叭的地方,人们都侧着耳朵听“肖飞进城买药”、“史更新出生入死”、“丁尚武耍大刀”……进入新时期,小说已累计发行250多万册。1991年在建党70周年时,《烈火金钢》拍成电影,后又拍成电视连续剧,进一步扩大了影响。

小说《烈火金钢》以1942年日本侵略军在冀中进行大“扫荡”和我军民英勇反“扫荡”为背景,真实地反映了冀中军民所进行的艰苦卓绝、惊心动魄的抗日斗争,表现了中国共产党对抗日战争的坚强领导和中国人民的英雄气概。作品充满了革命激情,故事情节惊险曲折,所写人物如史更新、肖飞、丁尚武等带有传奇色彩,颇为引人入胜;“猪头小队长”、“何大拿”、“解老转”也都写得活灵活现。小说中的故事和人物,大都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因为刘流有这种切身的战斗经历。

刘流生于1914年,河北省河间县(今河间市)尊祖庄乡后念祖村人。少年时读过3年私塾,后在山东烟台上过一年中学。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赴东北参加抗日义勇军。1937年23岁时参加革命,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担任晋察冀军区第5支队侦察科长、军区司令部参谋等职,参加过多次战斗。还担任过晋察冀军政学校的区队长、军区政治部军事教官、军区白求恩学校军事教官和政治教官、大队长等职。

对于为什么能写出《烈士金钢》这部文学巨制,首先与刘流的战斗经历有关。他不仅经历了战场上生与死的考验,亲历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而且目睹了日军侵华的种种暴行,他的家乡更为惨烈。1942年日本侵略军进行“五一”大“扫荡”,他老家河间县后念祖村炮楼密布,碉堡林立,农历六月二十八这天发生了惨案。八路军站在房上与日军展开激战,因寡不敌众,八路军撤出村庄后,日军进行烧杀掳抢,把老百姓召集到村北据点,搜查谁是八路军。日军挨着个儿看老百姓的手,谁手上没有茧子就把谁当成八路军(手上没茧子说明没干过农活儿)。当年刘流的一个亲叔伯哥哥才20多岁,因手上没有茧子,被日军当场挑死。这些惨状,刘流终生难忘。同时,更多的素材来源于一次边区群英会。

刘流在他的《〈烈火金钢〉写作中的几点情况和问题》中说道:1943年,晋察冀边区召开第二届群英会,“当时我在大会上服务,和英雄们在一起。由于对英雄们的敬爱,所以他们的光辉事迹和英雄性格,深深地感动着我,吸引着我。……这就好像一粒创作的种子,播在我的心田里。”他说,“我要通过这部书让后人知道,曾经有过那样一场残酷的战争,有那样英雄的人民,那样伟大的党!”“我没有办法抑制自己的感情,非写不可。”

关于书名《烈火金钢》,常见有些书报刊上写成“烈火金刚”,这是不对的。“金刚”本佛教中密宗术语,也形容坚强、刚毅,如金刚力士;但刘流书名的寓意,却有自己的解释,他说,书中的“那些英雄就是在烈火中锤炼出来的‘金与‘钢”。

作为著名作家的刘流,抗战时还写过不少短篇,在根据地也有不小的影响。尤其是他1958年出版《烈火金钢》后,就构思另一部长篇《红芽》,并开始创作。这部小说也是以他亲身经历为素材,写共产党领导的一支革命武装诞生、成长、壮大的过程,写了几种不同类型的青年参加革命的曲折经历。在1959年至1961年严重的3年困难时期,刘流以顽强的毅力克服疾病的痛苦折磨,写出了《红芽》第一部,约20万字,自1964年下半年起在河北省文联主办的《河北文学》杂志上连载。但此书未及最后定稿,“文化大革命”就开始了,他的创作被迫中断,这部小说的底稿除已发表的章节外,其他部分不知去向。

文革开始后,《烈火金钢》遭受批判,不久刘流进入干校。文革后期,他念念不忘要写《烈火金钢》第二部,还要写完《红芽》,但命运不给他时间了。1977年春节前,刘流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画上了句号,年仅63岁。

就凭一部《烈火金钢》,刘流作为当代著名作家当之不愧,《烈火金钢》也显赫地载入了当代文学史册。但并不广为人知的是,刘流也是一位著名的戏剧家,能写戏,更能演戏。

这也与刘流的经历有关。他的家乡河间县是西河大鼓的发祥地,戏班也多。他在《我为什么把〈烈火金钢〉写成评书》一文中说,他在儿童时代,我就经常看野台子戏,听大鼓书,看了听了以后就模仿。他童年时就爱看“闲书”,“就是在农村中流传很广的戏本、唱本、鼓词、章回小说、评书之类”。

抗日战争期间,1939年刘流被调到晋察冀军区抗敌剧社任演员,后在白求恩学校做军事教官和政治教官时,他在有数千名师生的学校中,广泛开展文艺活动,不仅编演小型节目,而且还排大型京剧剧目。

1942年秋,刘流第二次被调回抗敌剧社工作(这中间还曾在火线剧社工作过一个时期,主要是做音乐教员)。回抗敌剧社后,他的主要工作是研究和编演实验性质的新京剧,进行旧剧改革,参加编演了京剧《史可法》、《苏州城》、《李自成》、《将相和》、《空城计》等,同时还参加了话剧《前线》、《俄罗斯商人》、《子弟兵和老百姓》等的演出。当年的抗敌剧社,就像一所艺术学院,刘流在这里认真学习毛泽东文艺思想,阅读了大量中外文学名著,并在报刊上发表作品,如在《子弟兵报》上发表的小说、鼓词《民兵李长发》、《大练兵》,就很受官兵欢迎。

本文前边提到的1943年刘流参加晋察冀边区第二届群英大会时英雄们对他的感动,成为后来他的名著《烈火金钢》的原型,同时也成为他编演戏剧的素材。在这次会议期间,他就以采访到的英雄们可歌可泣的战斗事迹为素材,编创了一出多幕话剧,让英雄们自己演出,获得巨大成功。“自己演自己”,这在我国戏剧史上,也是一种创新之举。

在刘流创作、演出的大量戏剧剧目中,影响最大的是新编历史剧《李自成》。

那是1944年6月,驻太行山区河北省阜平县史家寨的晋察冀中央局党校开始整风。刘流随抗敌剧社到阜平参加了整风,作家梁斌也从冀中平原赶赴参加。6月20日《晋察冀日报》增刊第四期刊登了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甲申三百年祭”与“前线”的通知》,并全文转载了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并作为整风的学习文件。《甲申三百年祭》主要写的是李自成起义及大顺朝的成功与失败,告诫人们在革命成功之后,要保持纪律性和艰苦作风,绝不能忘乎所以。到7月初,为纪念建党23周年和七七事变抗战7周年,有人提出将《甲申三百年祭》改编为京剧,由抗敌剧社和党校联合演出。剧本改编是集体创作,邓拓是主笔。剧本完成后抓紧排练,不久即上演了。

在剧中,刘流扮演李自成,梁斌扮演牛金星,王焕如扮演李岩,蔡维心扮演刘宗敏,丁一岚扮演红娘子,路一扮演宋县令……再加上配角、龙套,上场的有几十人,行当齐全,有文有武,阵容壮观。

第一次演出是在抗敌剧社的帐棚里,晋察冀中央局负责同志、各机关的同志、党校的几个队以及附近的驻军和农民都来观看,产生了轰动效益。

刘流扮演的李自成,在剧中属一号人物,文武老生应工,戏份很重。演出中,表现了刘流的多方面表演才能,他既唱京剧,又唱昆曲。如在第四场“礼贤下士虎帐谈兵”开场,李自成先在幕后唱〔二黄导板〕“军营鼓角报二更”,待校尉甲持红灯引他上场后,接唱〔回龙〕“李自成佩长剑夤夜巡营。”再转〔原版〕:“望长空银河转夜深人静,一勾月陪衬着点点疏星。想当年在关中起义聚众,平天下讨昏君搭救苍生。不料想在梓潼一场恶战,我被那洪承畴孙传庭团团围住,怎奈我寡不敌众损将折兵,只剩下十八骑逃得性命。投献忠险遭他害却残生,走河南民心附军威再振,我准备招军马杀奔燕京。”唱得字正腔圆,朴实大方,韵味醇厚,酣畅淋漓。而他在最后一场“悔失策夤夜突重围”中唱的昆曲“大业付东流,英雄一旦休。泽龙泉尚在手,难道说此是尽头……”又是那么腔满调实,雄浑大气。

抗战胜利后,抗敌剧社随军区机关移驻张家口,刘流被派协助新新剧院筹建张家口市旧剧联合会第三分会。接受任务后,他团结戏曲艺人,配合政治形势编演了《日寇离张记》、《欢庆中秋节》、《戒毒强国》等现代戏。

新中国成立后,刘流任河北省委宣传部文艺干事、河北省文联《戏剧战线》杂志编辑部主任。在此其间,他还创作了鼓词《打过鸭绿江》、话剧《命根子》、《爱国公约》等。

我在河北省直文艺界工作多年,与刘流也有一些缘分。他任编辑部主任的《戏剧战线》,于1958年7月创刊,是河北省唯一一份戏剧理论刊物,1961年2月停刊。1963年11月复刊后,更名为《河北文学·戏剧增刊》。1965年7月我从大学毕业后,也分配到这个杂志社当编辑。此时的刘流,已是河北省文联的专业作家了。

文革期间,从1968年10月起,我们一起从保定到石家庄参加“学习班”,翌年进“五七干校”。记得1969年冬在河北隆尧县唐庄干校时,他与梁斌、田间、刘真等作家,作为“黑帮”被强制劳动,主要是干农活儿,没有农活儿时就挑水、垒墙,什么活儿都干。有一天下大雪,天气非常寒冷,工宣队让我领着这些作家劳动。刘流当年虽只有55岁,但身体非常不好,说话大喘气。他上气不接下气地对我说:“老王(那年我31岁),我今天身体实在不行,不能去劳动了。”我说:“你赶快回屋休息吧!如果有人问,就说是我让你休息的!”

(选自《文史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