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施工阶段造价管理思路及具体做法分析

2016-08-16陈茜

大科技 2016年26期
关键词:承包方工程项目工程造价

陈茜

(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0019)

建筑工程施工阶段造价管理思路及具体做法分析

陈茜

(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0019)

工程造价是评价建设工程项目建设效益的重要指标之一,需通过合理的造价管理与控制,保障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效益的实现。本文从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入手,分析造价管理的基本思路,指出造价管理应当正确处理与施工进度以及施工质量的关系,然后对工程造价管理的具体做法进行分析,望能够进一步提高造价管理水平,提高工程效益。

建筑工程;施工阶段;造价管理

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对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是一项非常复杂且极具系统性的工作内容。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影响到建筑工程各个环节的施工质量与水平,对建筑工程项目预期效益的实现有直接影响。因此,施工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对造价的控制,在准确把握造价管理基本思路的前提下,合理运用造价管理相关策略,以确保造价管理水平的理想与稳定。

1 建筑工程施工阶段造价管理基本思路

简单来说,工程造价是建筑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所涉及到各种费用开支的综合。工程造价会随着管理手段的进步、社会分工的细化、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等因素而不断完善。对建筑工程进行造价管理与控制,是实现建筑工程项目预期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重要路径。为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水平,首先需要正确处理工程造价与施工工期间的对应关系,以施工质量的稳定为基本前提,通过控制并缩减施工工期的方式,使建筑工程总体造价水平得到有效控制。反之,若施工工期有所延长,则会导致建筑工程施工资源大量浪费,影响建筑工程投资效益的实现。其次则需要处理好工程造价与施工质量之间的对应关系。以严格遵循建筑行业相关质量规定为前提,使建筑工程项目充分契合设计意图,不得以工程质量的折扣为代价来降低施工成本,杜绝施工项目返工问题的产生,从而避免人力、物力、财力等相关资源大量浪费,造成不良的后果。

2 建筑工程施工阶段造价管理具体做法

2.1 造价成本控制

施工阶段是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全程中成本支出所占比重最大的一个阶段,是影响工程造价控制效果的直接因素之一,成本关系如图1所示。具体来说,为有效控制成本造价,应采取如下几个方面的策略:①施工管理人员必须组织学习,深入了解建筑工程施工图纸的设计工作,重点掌握影响造价成本波动的主要环节,积极与施工图纸设计部门进行磋商探讨,以保障造价的可控性;②造价控制人员必须在施工期间根据施工进度全面跟踪了解施工进展以及质量情况,在第一时间掌握各个阶段的预算数据,以确保对成本管控的“成竹在胸”;③针对造价成本较高的分项、分部工程,应当汇同监理方、施工方、设计方等责任人员进行现场认证核实,做好技术交流工作,确认无误后方可展开实践施工。现场施工期间,应加强对施工流程以及造价成本发生项目的记录,杜绝造价意外超额问题的产生。

图1 成本关系示意图

2.2 工程索赔管理

承包方需要以合同约定时间为期限,向发包方提交索赔通知。发包方则需要根据约定时间进行确认并回复。但在合同中没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工程索赔需要按照如下方式进行办理:①承包方必须在施工现场索赔事件发生后的28d内有效期内发出索赔通知。若超过该期限,则承包方无权获得追加付款,也不得因索赔事件的产生导致施工进度减慢;②在承包方确认索赔事件后42d的有效时间内,承包方必须拟定详细的索赔报告,并递交至发包方,资料中应当包括工程索赔的依据以及追加付款的相关资料;③若施工现场索赔事件的产生对施工进度、质量有连续性影响,则承包方必须以月度为单位递交动态中间索赔报告,并对累计索赔金额进行反应。对于承包方而言,在索赔事件对施工所产生影响结束后的28d有效期内应提交最终索赔报告,发包方则在受到索赔报告后的28d内回应,表明意见或直接认可。

在工程索赔的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对因多方因素所致共同延误的问题,需要深入分析。首先,判断导致延误发生的直接原因,判定“初始延误”的责任归属,并由相应责任人直接为工期延误所负责。在初始延误的作用期间内,其他并发性延误者无需承担相应责任。若最终判断发包方为初始延误者,则应采取经济补偿或延长工期的措施对承包方进行补偿。若最终判断初始延误为客观原因,则因通过延长工期的方式补偿承包方。具体索赔标准如图2 所示。

图2 工程索赔标准示意图

2.3 加强工程变更管理

对施工阶段工程变更项目的管理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的内容:①针对“量”的管理,主要内容是有关工程量的现场签证及签证确认工作。②针对“价”的管理,主要内容是对项目单价新增部分的确认工作。为有效控制工程变更,加强对工程变更问题的管理,关键在于以下几个方面:①重视对施工前期的图纸会审工作,尽可能的将施工图纸中的未尽事项在施工前加以解决,避免因图纸问题造成工程变更而增加投资水平;②对施工条件变更问题进行严格限制。仅针对施工中实际现场条件与招投标文件中现场条件存在本质性差异的项目进行变更,如施工现场水文条件、地质条件与招投标文件记录条件不符合的情况。

3 结束语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阶段是资金支付发生的最主要阶段,是影响建筑工程造价管控整体水平的重要时期。把握造价管理的基本思路,加强对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完善工程索赔管理,加强工程变更管理,对提高施工阶段造价管理整体水平有重要意义,也是实现建筑工程项目总体目标的重要路径所在。

[1]晁月霞.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15(2):33,34.

[2]吕君萍.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和成本控制研究[J].价值工程,2011,30(32):71.

[3]苏红燕.试分析如何加强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J].价值工程,2013,20(28):78~79.

[4]黄卫东.建筑工程中的成本控制和造价管理实践思路略述[J].价值工程,2015,36(24):8~10.

TU723.3

A

1004-7344(2016)26-0240-02

2016-8-27

陈茜(1981-),女,汉族,工程师,本科,2006年毕业于安徽建筑工业学院,研究方向为房产项目造价、房地产项目招投标及采购。

猜你喜欢

承包方工程项目工程造价
EPC总承包模式下建筑工程管理创新研究
如何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
文化旅游综合体总承包方设计管理案例分析
工程项目造价控制中常见问题的探讨
论建设工程优先权的行使
工程造价之旅
承包方能请求返还弃耕抛荒的承包地吗
加强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有效途径
对工程造价进行审计的几点思考
成套集团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实践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