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恶不去善
——不以个人好恶去评价他人

2016-08-16大梁如姬文小毛象动漫

金色少年(美绘小文学) 2016年7期
关键词:范氏赵氏卫国

大梁如姬/文小毛象动漫/图

玩转历史

恶不去善
——不以个人好恶去评价他人

大梁如姬/文
小毛象动漫/图

恶不去善,意思是:即使你很讨厌一个人,也不能否定他还有其他可取的优点。引申为做人要公正,不能

因为一己好恶而将他人说得一无是处。

说起这个成语,就要说到春秋末期的晋国最为热闹的一件事——六卿互咬。恶不去善就产生自那个混乱的故事中。

不想上交给国家

春秋末期,注定是个不安定的时代。

晋国作为国际警察和诸侯带头大哥的时代已经结束,取而代之的是后起之秀吴国,晋国此时已是强弩之末。

一个强盛的国家走向衰弱,必有其腐朽之处。春秋末期,晋国内部腐败,官员贪污敛财、各自为政,对待那些为自己鞍前马后的小弟国也极其不厚道,于是,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晋国的霸主之位在日渐糜烂之下宣布破产,所有的小弟国都开始重新立灶,不再拜晋国这个山头。有两个中原国家甚至蠢蠢欲动,准备向晋国开战。它们就是齐国和卫国。

齐国也曾经当过中原诸侯的大哥,齐桓公当年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事迹在齐国被编为小学生必读课文,因此,齐国自始至终都不甘心臣服于晋国。现在见晋国辉煌不再,齐国决定要去教训它,并且拉上了卫国。卫国为什么要打晋国呢?因为晋国太欺负人了,经常羞辱卫国,卫国人早憋着要出一口恶气,所以两国一拍即合。

然而,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晋定公只派出了晋国六卿之一的赵氏前去迎战。赵氏家族的族长赵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来到了卫国——战斗中总结出的经验,先打弱的,再从心理上击溃强的,卫国就是两国之中的弱者。卫国果然是个软柿子,在赵鞅的军队到来不久,卫灵公便迅速投降,并提出拿出五百户人口作为谢罪。

赵鞅接受了五百户人口的投降条件,但他忽然又犯愁了。这五百户人口是战利品,按规矩是应该上交给国家的,可此时的晋国国君早已沦落为空气,人们虽然表面上需要留着他签签字,下达下达最高命令,但他基本已是透明的存在。所以,赵鞅并不想将人口上交。他打算私吞这些人口扩大赵氏,于是暂时将五百户人口悉数迁移到了同族的邯郸氏的领土上。邯郸氏先祖赵穿,是赵氏先祖赵盾的堂弟,因有功被封在邯郸,久而久之,就以邯郸为氏了。

对此,晋定公没有任何办法,因为他早已经是空气了。

过了一两年时间,赵鞅向邯郸氏族长邯郸午索要五百户人口,预备将人口放到赵氏的地盘晋阳。人口放进邯郸的时候,赵鞅就已言明那是暂放,所以邯郸午没有任何不乐意,直接答应了赵鞅的索求。可是,邯郸午回到邯郸后,家里的兄弟叔伯们个个起了贪念,也想私吞这些人口。大家商量来商量去,最后终于想出了一个“万全之策”——去招惹齐国人来攻打自己,以此为由说没有时间移交人口。在众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情况下,邯郸午终于下定决心也当一回贪心鬼。

赵鞅一听大怒:“竟敢学我?侵权,气死宝宝了!”赵鞅以赵氏大长老的身份召见邯郸午,邯郸午不得不来,谁想到,一到晋阳,自己就变成了阶下囚。

赵鞅派人对邯郸氏的人说:“我准备杀了赵午这小子,你们几个自己再找个合适的人当你们的领导吧!”于是,邯郸午因一时的贪念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赵鞅心知肚明,邯郸午本是老实孩子,他之所以反悔,必定是因为一些叔伯的怂恿,所以,索要是不可能了,直接来硬的吧!赵鞅派遣赵氏亲兵围困邯郸,虽然邯郸城内十分团结,但以赵家的势力,邯郸城被攻破只是时间问题。

这个时候,晋国内部有人不满意了。不满意的人是晋国六卿之一的中行寅,因为被杀掉的邯郸午是他的亲外甥。中行寅不满后,去找了另外一个卿范吉射,中行氏与范氏向来交好,世代联姻,范吉射就是中行寅的亲家。当中行寅将自己想灭了赵氏,瓜分土地的想法告诉范吉射时,范吉射爽快地同意了,打土豪分土地是他这辈子最乐意干的。于是,中行氏和范氏两家出兵扑向邯郸。这是晋国六卿中最强大的两家,他们联手,赵氏眼看着要遭受灭顶之灾。为了五百户人口,值吗?

内战变成世界大战

得到消息的赵鞅很紧张,手下的谋士董安于劝他先下手为强,但赵鞅坚决不同意:“不行不行,我们晋国的法律言明,谁先主动发起内部战争,谁就要受到法律制裁。”赵鞅是怕法律的人吗?怕鬼还差不多,晋国的法律就是他刻在大鼎上的,法律内容也基本由他编纂。他这么做的原因只是不想败坏名声,届时中行氏和范氏两家打过去,他再进行自卫式抵抗,人心就在他这边了。

于是,赵鞅退回了赵氏的革命根据地晋阳,中行氏和范氏又跟着追到了晋阳。

晋国不是有六卿吗?现在只有三家卿露了面,其他人呢?别急,智氏家族的族长智跞早就想出来跟大家碰面了。

智跞有个好朋友叫梁婴父,一直想坐卿的位子,但无奈坑少萝卜多,六卿早已人满为患。因此,智跞决定进行拔萝卜活动。首先,中行氏和范氏是目前晋国最强大的两家,如果他们打败了赵氏,那将会变得前所未有的强大,谁能保证自己不会是他们下一个“分土地”的对象呢?所以,这两家不能留。决定了这个中心思想,智跞就去找剩下的两家卿。

韩氏和魏氏的族长韩不信与魏侈听了智氏的话,三人一拍即合,找到晋定公,让他下旨出兵攻打中行氏和范氏。晋定公此时没有任何主见,即使有主见也得不到实施,只能同意。于是,智、韩、魏三家也不正面与中行家和范家冲突,直接将军队开到他们在晋国首都的宅子处,准备端了他们的老窝。中行寅和范吉射只得赶紧回撤援救家里人。

现在这种局面,六卿全出动了,中行寅和范吉射很生气,想来想去都怪晋定公,要不是晋定公同意他们三家出兵,怎么会演变成这样?于是,两人一合计,先不理这三家,把晋定公赶下台再说。届时再扶个听话的国君,驱逐这三家即可。

听说国君有危险,不仅智、韩、魏三家人赶去救,晋国的百姓也都拿起锄头和扁担赶去救,就这样,中行氏和范氏终究寡不敌众,失败后去了中行氏的封地朝歌。

智、韩、魏三家将赵鞅又请回了晋国,四家决定斩草除根,一起让中行氏和范氏彻底消失。于是,他们决定前去朝歌攻城。

在四家准备出动的时候,国际上也炸了窝。齐国、宋国、卫国、郑国、鲁国很开心,晋国内乱越久,对他们的发展越好,乱得越严重,大家越喜滋滋。为了让晋国的内乱更持久,诸侯国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帮助中行氏和范氏对抗智、韩、魏、赵四家,至少得让他们的势力持平。

于是,当四家围困朝歌半年之久时,其他几个小国开始攻打赵氏的地盘扰乱军心。齐国则准备了一千辆车的粮食,让郑国护送进朝歌。无奈四家力量太强,郑国不是对手,粮食白给了四家做军粮。

再后来,朝歌终于被攻破,中行氏和范氏再一次做了“长跑冠军”,逃亡到了鲜虞国。此时,晋国内乱已经演变成国际混战,为了保护中行寅和范吉射,齐国、卫国分兵出动,一面迎接二人,一面派人攻打晋国的地盘,在齐国国君的带领下,晋国包括柏人在内的多个地方都被拿下。中行寅和范吉射被送去了柏人躲避。

人生应该俯仰无愧

好了,说了这么久,说出这句成语的主人公终于要出场了!

跟着范吉射的家臣王生忽然推荐主公任用张柳朔作为柏人的地方官,范吉射有点惊讶,因为据他所知,王生个人是很讨厌张柳朔的,他为啥推荐张柳朔呢?难道有什么阴谋?范吉射问:“这人不是你的仇人吗?”

王生不慌不忙地说:“私仇不及公,好不废过,恶不去善,义之经也。臣敢违之?”

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公事上不能加入自己的私心,我喜欢一个人,但不能掩盖他曾经做过的错事,我厌恶一个人,也不能否认他也有自己的可取之处,这是君子的道德,我哪里敢违背呢?

张柳朔因此做了柏人的地方官。

但智、韩、赵、魏四家并没有放弃追捕中行寅和范吉射,当他们的大军来到时,张柳朔已洞悉了一切,安排两人悄悄出逃去了齐国。张柳朔留下来死守柏人,拖延时间,中行寅和范吉射终于顺利逃到了齐国。因为王生恶不去善的君子作风,张柳朔决定不辜负他的信任,以“士为知己者死”的方式光荣战死。在义重如山的年代,也算求仁得仁。

这场由五百户人口引发的国际大战终于结束,晋国的六卿变成了四卿,没多久,智氏被除,又缩为了三卿,最后,三卿瓜分了晋国,史称三家分晋,中国历史自此进入了更为残酷、激荡的战国时代!

从这则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无论在何时何地,都不能因厌恶某人而否定他的优点。对待他人要公正,即便永远收不到良好的回报,我们也无愧于天地,无愧于心,不是吗?

猜你喜欢

范氏赵氏卫国
按兵不动
等压最大值情况下范氏气体可过度到理想气体
等压最大值情况下范氏气体可过度到理想气体
《赵氏孤儿》的改编与创新——从元杂剧到电影
A new species of the Southeast Asian genus Opisthotropis (Serpentes: Colubridae: Natricinae) from western Hunan, China
赵氏孤儿
赵氏的祖先造父
掩耳盗铃
Torque Ripple Suppression Control Strategy for Brushless Integrated Starter/Generator Wound-Field Synchronous Motor
论四明雕版印刷及范氏天一阁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