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尝试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2016-08-16王宗彦
■王宗彦
浅谈尝试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王宗彦
怎样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尝试教育教学思想呢?下面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实验,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给学生提供尝试的学习氛围
罗杰斯说过,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作为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就是要建立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的氛围中受到激励和鼓舞,得到指导和建议。所以教师要给学生创造一种自由、轻松的课堂学习气氛,以自己的真诚与情感与学生交流,从而有利于学生的尝试学习。
二、教师要创设学生能够尝试学习的问题情境
教师要创设一个比较现实的、有趣的或者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相关联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这一问题情境中能积累丰富的事实材料,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从而通过独立思考、尝试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解决问题,并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进行有效的自主尝试学习。如教学《对称》时,我是这样创设情境的:首先用课件出示,教科书情境图中对称图案中对称轴左边的一半,并提出问题:“根据图中一半的图形,你能尝试着画出图形的另一半吗?”学生在大胆尝试的基础上,画出来图形的另一半。
这样的情境导入先出示图案的左边一半,让学生尝试画出图形的另一半,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直接揭示了这节课的教学主题,还为课堂的进一步展开做好了铺垫。
三、创造性使用教材,给学生提供尝试平台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是为教学服务的。我们可以在充分理解课标和教参的基础上大胆尝试创新,对教材进行二次处理,使教材更加切合学生的实际,为学生的尝试创新服务。例如,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时”时,我没有用教材中提供的情境,而是设计了如下的题目:
这样的改动有什么好处呢?这样的改动可以拓宽学生思维的途径,可以把这个新问题利用不同的方法转化为学过的知识,然后再解决。而原例题只适用通分和画图方式来解决,不利于学生的尝试探究,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正是由于我精心的设计,学生在尝试探究环节中出现了多种不同的解法。
教材例题给出的数据没有单位,不能通过转化单位变成整数。我重新设计后,学生尝试解决问题的思路变得更加多样化。同时,学生在经历了这样的尝试探究后,不仅仅解决了问题,还领悟到转化思想在数学中的运用。
四、精心设计活动,引导尝试学习
出示例题:植物园内有一块长方形花圃。扩建时将花圃的宽增加3米,长不变,这样花圃变成一个正方形,面积增加了24平方米。原来花圃的周长是多少米?学生虽然已经掌握了长方形的长、宽和面积之间的关系,能解决一些常规问题,但是这个题目信息较复杂,长、宽和面积之间的关系较隐蔽,大多数学生无法直接运用已有经验来解决,思维空白无法尝试。为此,我在学生一筹莫展、束手无策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想一想,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们清楚地看出花圃扩建的情况呢?这时,学生很快就想到了画图。接下来,我就设计了“尝试画图,观察体验”的教学活动。
总之,只要我们真正理解了尝试教育的真谛,教学时就能时时把尝试教育教学思想渗透到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中,进而促进学生尝试学习、尝试创新。
山东省冠县实验小学,山东聊城25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