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现代文教学的问题及策略研究
2016-08-16■徐洁
■徐 洁
初中语文现代文教学的问题及策略研究
■徐洁
一、现代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教学形式有余,而实际效果不佳
表面上是学生在活动,实际上是老师越俎代庖。如,有的老师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这样的做法非常普遍,看似以问促学,实际上大多数问题的有效性是值得考量的。既浪费了时间又影响了学生对文本的自我感知能力培养。一次全国范围的大型学情调查结果显示,78.3%的学生认为老师经常在课堂上花大量时间让自己学习已经懂了的内容,53%的学生认为在课堂上自己的疑难问题很少能或不能得到解决。
(二)课堂预设大于生成,学生的主体性没有有效发挥
有的老师上课时忙着点击鼠标,沿着多媒体课件的思路前行,没有顾及学生的反应与有效生成。老师在多媒体上公布所谓的“完整的标准答案”,课堂缺乏民主性、开放性,忘记了学生才是课堂真正的主人。
这种情况时常可见。在《心声》一课的教学中,执教者提出问题:“文章表达了怎样的心声?”学生的讨论并不充分,老师就用多媒体全面地展示出李京京和作者的心声。可以看出,老师对“心声”内涵的解读全面而深刻,非常到位。可惜,处处是教师的精心设计,难见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其实“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这个观点自课改以来,反复地提,反复地讲,我们的老师并非不知道这一点的重要意义。只不过,在实际的课堂上,这方面总是难以真正落实。这背后的原因是复杂的,比如,应试教育、机械训练、急功近利的影响就是一个不可小觑的困素。
(三)教学内容、活动设计欠科学合理
内容琐碎、零散,缺少“主问题”设计。有的教师教学环节设计得过多。有一位老师在讲《端午的鸭蛋》时,拉拉杂杂设计了9个方面的内容,其实可以合并为“引导学生品析文中独特有味的语言”和“感受作者浓浓的乡情”2个方面就可以了,简练明晰,重点突出。
以上所谈到的三个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归结到教师备课不充分上。充分预设才能精彩生成,教师的备课要考虑如下几个方面的因素:课程目标、编者意图、文本特点、学生学情、教师风格。也就是说,教师自己先要做两个方面的研究,一方面是研究教材及已有的资料,备出教学设计;第二个方面是调查学生学情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调整到学生适合的水平。两者都非常重要,都不能忽略。“为学而教”,必须清楚“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才能做好“教什么”和“怎么教”。
二、现代文教学的策略
(一)深入分析学情,精选有用的教学内容
学情分析非常重要。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体。教师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审视自己的教学,分析、关注学生的需要。必须深入研读文本,探寻要教给学生的最紧要的内容。这些内容应该是非常有用而学生自学又不能学会的。这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学生对文本的阅读理解与文本本身的内涵之间存在着一定距离和落差。
教师的任务就是去引导学生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帮助他们尽可能地缩短两者之间的距离。阅读就是读者、文本和作者从表层到深层的同化过程,这要求教师对文本的研读必须是个性化的、有创意的。语文教师的看家本领就是能够读出文本的味道,读出深度、广度。这些直接影响着教学设计的质量。例如,陈从周先生的文章《说“屏”》,不少老师的讲课思路就是让学生找一找作者介绍了“屏”的哪些知识,体味作者对“屏”的感情。这是一种肤浅的设计,学生只需“偱章摘句”地从文章中找些相应的话就可以应付过去了。文本内容不应该作为语文教学的内容,即“关于屏的知识”并不是教学重点内容,文本形式“怎么写的”以及“为什么这样写”,才应该是教学的重点内容。不能停留在传统说明文的常规解读方式去把握文本关于“屏”的信息,而是根据文本关于“屏”的介绍去认识被介绍对象的根本性。为了提升学生的归纳梳理能力,可以把问题设计成“屏之为屏的根本特点是什么”。虽然这个问题与“介绍屏的哪些知识”的答案是相似的,却能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另外,有学者认为陈从周先生的《说“屏”》是有缺陷的,是违背说明文的准确性的。作者说“屏有室内外之别”,那么,设置于院子或天井中的“屏”,其实叫照壁,或者叫影壁;设置于寝室之内的“屏”,才叫“屏风”。因此,本文的题目应是《说“屏风”》才确切。如果不给学生指出这个问题,那么关于“介绍屏的哪些知识”的答案就可能是错误的。如果教师对文本有了如此深入的解读,就可引导学生区分“屏”与“屏风”的区别,结合原文进行修改,将会对学生的阅读与写作都有很大帮助。这就是本文学生自学不会的地方,是教师应该教给学生的内容。当然,这个内容教与不教还要视学生的理解水平而定。
(二)把握文体特征,凸显教学的学科特色
体裁,是文章的体制和格式,是一类文章的共性和规律的概括。既不能把文体看得僵化,也不能没有文体意识。即使是相同的文体,每一篇文章都是独特的“这一个”,必须涵泳体察,于细微处见功夫。同样是散文,教学设计也会有许多不同。如,《背影》作为一篇具有典型意义的散文,其独特之处是“回忆性散文”。回忆性散文的文体特征主要表现为:表达作者主观情感、自我个性鲜明、两重叙述视角、追求自我同一性。作品中有两个“我”出现,一个是当时的“我”,一个是写文章时的“我”。既然散文抒发的是作者的情感,那么,文中的两个“我”对父亲的感情是一种跨越时空的不同情感。当时的我“总觉得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写文章时,“我”认为:“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俨然对父亲的爱有所领悟,对自己的“自作聪明”充满悔恨。忽视这种体式的特点,就容易把这篇散文和其他类型的散文混淆。
(三)根据学生需要,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
语言鉴赏活动表现出语文课涵泳体察的特点,会营造出浓浓的“语文味”。品味语言有多种方法,如朗读、抓关键词、分析标点符号与“陌生化”语言现象等。还有一种方法叫“换调增删”。所谓“换”,就是用别的表达替换原有词句;“调”,调换次序;“增”,增加内容;“删”,删减原有的表达内容。改动之后与原文比较,以帮助更好地品词析句。
如,《端午的鸭蛋》作者用“平淡有味”的语言,表达了浓浓的乡情,体现出美学价值。文本中的“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删改后变为“端午早晨,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挑,蛋是可以挑选的”。这里的“一早”生活中的场景平空托出,“挑一个”写出了小孩子对鸭蛋的渴望,也写出了小孩子挑鸭蛋时可爱、稚气的神态。“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对话式的语言,让人感受到作者娓娓道来的喜悦与自豪。还有一个写作视角的问题。“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是从成人的视角写的,后面则是从孩子的视角写的。作者写着写着仿佛回到了童年时代。这种“视角矛盾”表现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深深怀念。
(四)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接受美学理论认为,阅读前,读者的大脑并非成“白板”状态,而是有一个“预成图示”,即阅读文学作品前先行具备的一种知识框架和理论结构,也即既定的先在视野。学生的阅读期待是需要教师去唤醒与激发的。老师要想方设法或用鼓励的言语,或创设特定的情境,或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调动学生积极主动读书的渴望和热情,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与真切的品味乐趣。不过,若问题繁杂则难以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课堂沉闷。要设计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又能激发学生浓厚兴趣的“主问题”。艺术地设计“主问题”的前提是认真阅读教材,寻找问题的突破口或切入点。
(五)听说读写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语文教学不能忘记语用能力的培养,语文教育语用观的根本指向是“语言文字运用”。语文课程的本质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只有通过对学生言语实践能力的培养,才能真正实现母语课程对学习者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的熏陶和培养。
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学生语用能力培养内容。如,青岛平度实验中学的赵倩倩老师在执教《猫》一课时,采取学生默读体会、小组讨论、展示回答的方式与学生共同研讨。她问道:“你最喜欢文中哪一处描写猫的语句,有感情地读一读,体会这样表达的妙处(提示:可以从修辞、用词、感情等方向来赏析)。”教师如此设计,使学生踊跃举手发言,纷纷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爱的语句,并进行体味分析。更进一步,教师提问:“参考作者描写猫的句子,他采用了哪些方法,我们在写作时可以运用?”师生共同总结出融入感情、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用词准确、抓住特征等。教师不失时机地安排了口头写作练习:假如你是文中的“我”,你想对第三只猫说什么?假如你是文中的第三只猫,你想对“我”说什么?使学生的“说”有了基础与保障,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语文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还要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与人文素养,因此,教学设计中一定要做到“言意兼得”。由于现在的教材多以单元组合,基本上是清一色的按人文主题(或话题)组元。这种组元方式有其积极的一面,比如,老师很容易把学生直接引入人文主题与人文精神,使阅读教学直奔主题,却会忽视学生的言语实践。这就使我们一定关注当前一个倾向性的问题:阅读教学往往“得意而忘言”。另一方面,有的老师在教学中滔滔不绝地讲解表达方法,或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总结几条写作方法等,一味灌输使学生缺少真情实感。另一个倾向性的问题则是“得言而忘意”。“轻言重意”与“轻意重言”都是片面的。
“言”“意”兼得应是语文教师在实施阅读教学时的目标追求。何谓“言意兼得”呢?“言”者,既是文本中的外在言语形式,是文本的结构,关涉构词、造句、成段、谋篇的框架模式,也是文本中的内在言语素材,词、句、段、篇中的值得学习借鉴的语言材料。
“得言”,就是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语言本身的魅力,体味语言的精妙,积累言语素材,学会语言表达。这是语文的本体性教学内容。本体性教学内容是语文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本质特征。这里所说的“意”,主要是指文本语言——文本中的字、词、句、段中所表现出来的内涵、思想、情感等。“得意”,就是引导学生披文入情,体验悟道,使学生经过阅读之后汲取文字的力量,受到人文内涵的影响。这强调了母语教育所承载的文化精神内涵与意蕴,关乎语文课堂的文化境界。这是语文教学中的非本体性教学内容。非本体性教学内容是各门课程承担的共性任务。
突出强调“为学而教”的目的是提醒我们的老师在备课与教学过程中,要多从学生的视角来思考问题,切实为学生提供学习、展示的平台,让课堂成为学堂,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构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语文学习天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使教学围绕着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生命素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展开。
齐鲁师范学院山东省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山东济南25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