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日企业绿色物流发展比较分析

2016-08-16陈尾云

台湾农业探索 2016年3期
关键词:绿色包装逆向物流绿色物流

陈尾云

(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中日企业绿色物流发展比较分析

陈尾云

(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福建福州350002)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支撑经济发展的物流行业也迅猛发展起来,与此同时物流对于环境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日本企业一向重视物流对环境的影响,中国与日本的绿色物流发展存在较大差距,有必要借鉴日本经验,提高政府和企业对绿色物流的认识,提高运输工具效率,实现绿色运输方式的转变,实施绿色物流技术,加强企业上下游的供应链合作,实现逆向物流的畅通,以发展对环境有利的物流。

关键词:绿色物流;碳排放量;绿色仓储;绿色包装;逆向物流

作为“第三利润源泉”的物流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但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各种物流活动(如运输、配送、包装等)的频繁开展,也给社会环境带来了一系列负面的问题,如雾霾、资源浪费、交通拥挤等,这违背了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因此,“绿色物流”的概念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和重视。在日本,不管是政府还是企业都为发展过程中那些能够减轻环境负荷的绿色物流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而在我国,由于物流业起步较慢,且与环境相结合的“绿色物流”的概念也才刚开始盛行,故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的企业往往忽视物流对环境的影响。因此,借鉴日本绿色物流的实施经验,有利于促进我国绿色环保物流的发展。

1 绿色物流的概念

绿色物流,是指在物流活动开展过程中控制物流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1];也就是将环境保护的思想融入到所有的物流活动中,采用各种科技手段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对环境的影响,特别是碳排放,形成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设计、生产、运输、配送交付和生命周期支持的整个绿色物流体系,从而形成以低碳为特征的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态产业体系[2]。

2 日本绿色物流的实施与特点

2.1政府的政策扶持与法律约束

为了解决因物流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日本政府从政策和法律方面出台了许多措施。2005年10月1日日本政府通过了《物流综合效率法》,旨在提高企业综合物流效率以降低物流成本和减轻环境负担。该效率法支持企业合理选择地址以便和相关产业进行互动,提高物流效率以促进能源的节约。2006年日本修改并实施了《省能源法》,用以规范合理使用和计算能源消费量。该法要求所有物流企业在运输过程中履行节能责任并如实上报实际耗能情况,对于年运输里程达到3000万km以上的物流从业者,将被作为特定业主加以对待。2010年日本环境省又制定了《变暖对策税》,对所有化石燃料(如汽油、煤炭、燃气、柴油、航空燃料等)进行课税,这是应对CO2排放量及能源消耗量负担的一种强制性举措;同时还制定了具体的税率,以CO2的吨位为单位统一税率课税,汽油课税率则参照欧盟的税率浮动,不低于欧盟的最低税率[3]。2013年6月日本内阁会议审议并通过了第5次新制定的《综合物流实施大纲》,从减少物流对环境压力的影响着手,采取积极引进有利于自然和社会环境的运输车辆等措施,提出要解决“浪费、非效率、非均等化”等问题,以提高整个物流和社会环境的质量。此外,日本政府还大力推动各种绿色环保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减少货车及其他运输工具等的污染物质排放量,通过强制措施普及各种环保车,并支持建设低公害燃料供给设施。

2.2企业的实施特点

2.2.1企业联合实施共同配送为节约物流配送成本和快速满足客户的需求,日本企业在资源共享的基础上联合起来实施共同配送。一旦实现共同配送,企业便能够集中管理,并节省各种人力、物力和财力,提高车辆的有效利用率。此外,日本企业还整合其供应链上下游的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等,完善其销售渠道,维护公平竞争的环境[4]。最重要的是通过实施共同配送,有效削减交通流量,并降低CO2的排放量,实现企业及政府所制定的CO2排放量目标。例如,2013年日本三井仓库物流株式会社与日本两大电子巨头富士通株式会社和夏普株式会社在福冈地区进行合作,共同引入EDI数据交换系统,集中将他们的家电产品运往各个家电量贩中心,实现了大规模的共同配送,使CO2排放量与2012年相比削减了22.9 t,排放量削减率达到40.6%。

2.2.2选择使用低排放运输工具日本国土交通省2013年汽车运输统计年报、铁路运输统计年报、内航船舶运输统计年报及日本环境省2013年温室效应废气排放量吸收目录等数据显示(图1),相比于货车、卡车等运输工具,铁路货运和沿海航运能够大大降低能源的消耗。因此,在铁路运输方面,需要提高主要铁路干线的运输能力,缩短整个配送时间,提高装载、卸运等各个环节的效率。在海上运输方面,充分利用日本有关部门制定的船舶共建制度,大量使用可以转换运输方式的船舶,且能够利用轮船和铁路运输的货物就不再使用货车运输[5]。

图1 不同运输工具的CO2排出量比较

2.2.3实施绿色物流技术现代物流信息技术在日本企业中应用得比较广泛,日本的很多企业都具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处理物流信息的能力,他们重视利用通讯及计算机技术、管理软件等来进行数据处理及沟通。在企业之间,由于存在大量的数据信息交换,他们愿意加大对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DI)的投入和建设力度,以实现企业间的数据共享。同时,在企业内部通过开发并使用射频识别技术(RFID),企业可以精确地跟踪零部件或小样产品的实时物流状态。新技术和新软件的应用,一方面大大提高物流跟踪效率,缩短订货到交货的前置时间,另一方面也有效减少资源的浪费[6]。

2.2.4采用绿色仓储与绿色包装技术日本企业在选择仓储地址时,通常会考虑到合理布局的因素,尽量减少周边配送的次数,这样在提高运输效率、降低空载率的同时,也减少了资源的消耗。而在建设仓库前,先对其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充分考虑仓库建成之后可能会对周边环境带来的影响。他们还积极采用集装箱、集装袋、托盘等绿色包装方式,以减少单位包装、节约材料和费用。同时,注重运输包装节约化,防止因包装过剩、废弃物增多而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注重包装材料绿色化,尽量采用简化的、可降解的材料制成包装,并尽量进行回收再利用,这样有利于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系统,有效减少资源浪费,避免环境污染[7]。

2.2.5重视逆向物流管理在涉及到产品退回、资源回收、废弃物处理、物品利用和再利用等逆向物流活动时,日本企业一向都很重视改善和加强其与上下游合作伙伴的关系,以加快对逆向物流的管理。召回和退回过程中的各个活动都必须公开化和透明化,针对那些状态稍好的回流产品,经过加工后再进行销售;那些无法再加工的产品将被进行分解,循环利用其零部件;而没有办法处理的产品则将进行报废,且在废弃物处理过程中分开处理危险品和普通品。总体而言,就是循环利用,加强回流产品的综合利用,以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和减少对环境的负荷[8]。

3 中国企业绿色物流的实施状况

3.1运输工具能耗大,共同配送水平低

近几年在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环境下,运输包裹急剧增加,大量新兴的快递物流公司迅速崛起,导致卡车运货频率增高,特别是在进入城镇中心后进行包裹配送的最后一公里,出现包裹严重重复投递的现象,造成城镇交通拥堵、噪音和车辆废气污染。同时,多家物流快递配送企业间的竞争使得资源无法得到合理分配和利用,且物流信息系统跟不上,因而很难实现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更不用说实现共同配送。

3.2绿色物流技术水平不足

相比于日本企业在物流信息系统的投入和应用,中国仍较为欠缺。一方面是由于先进的物流信息技术开发应用比较滞后,另一方面是由于这些信息系统使用的前期投入成本很大,实现效益所需的周期较长,很多中小型企业对于这些技术如EDI、RFID等在未来能否带来更高的效益持怀疑态度,仍然采用传统的方式处理信息和沟通,无法与其他关联企业进行系统整合、实现资源共享,企业间缺乏有效沟通,这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延长了订货到供应商的交货时间。

3.3仓储布局不合理,包装浪费

目前中国大大小小的仓储很多,但很多都较为分散,布局不合理,管理水平落后,同时自动化、智能化的仓储与搬运等技术、设备较为落后,且立体仓库的普及率不广,占地面积较大,在中国昂贵的土地成本环境下,土地购置费用在仓储中的占比相当高。此外,在电商盛行的环境下,层层包装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很多企业使用的包装材料不可分解,纸箱没有进行回收利用,散放丢弃的纸箱不仅占用空间,还严重影响了环境。

3.4忽视逆向物流,造成资源严重浪费

目前中国很多企业只重视由正常的客户订单配送货物引起的正向物流,愿意对此投入大量资金;而对由不满意产品的退货、生产过剩、残次品召回、包装品的循环利用、废弃物处理及有害物品的回收等引起的逆向物流并没有重视,因为企业认为这些会给企业带来消极影响。但恰恰在处理这些问题时,企业也是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以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需求,因而该过程中反而需要投入更高的成本。

4 日本企业绿色物流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4.1政府应加大政策扶持与实施环境立法,提高企业对绿色物流的认识

日本企业能够积极推动并有效执行各种绿色物流战略,少不了当地政府在政策上的大力支持和法律法规上的约束。因此,我国政府可采取相应的奖惩制度,对于那些实施各种绿色低碳排放措施的企业或者积极采用先进环保设备、清洁能源的企业给予各种奖励和税收优惠政策。而对于那些对环境污染严重的、在物流运输仓储等各活动环节不注重绿色环保的企业给予惩罚,收取相应的排污或者碳排放量费用,通过环境立法来约束企业的行为。同时,要加强企业对绿色物流的认识,树立起绿色物流的理念,让其认识到实现绿色运输、绿色包装、绿色仓储等实质上是可以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的,还可以切实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客户服务满意度。

4.2推进物流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提高绿色物流技术水平

企业不仅要认识到绿色物流对保护环境有促进作用,还需要依靠完善物流信息系统提高物流技术水平等来促进绿色物流的发展。因此,企业要积极投入开发和使用物流信息系统软件,包括电子数据交换、射频识别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等技术。

4.3降低运输、仓储及包装等各个物流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中国企业应向日本企业学习并合理利用不同的运输方式,优先考虑铁路、海运等低碳排放量的运输工具,以节约能源、减少废气排放量。提高车辆装载效率,减少空载现象,实现共同配送,以整合各种物流资源来降低物流运输对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同时,在仓储方面要合理选择地址并进行布局,减少运输里程和燃料使用,节约运输成本。在包装方面也要尽量简化,避免过多重复包装,尽量使用可分解的、可循环利用的包装材料,以实现包装绿色化。

4.4树立逆向物流观念,学习逆向物流知识

在绿色环保盛行的社会环境下,中国企业要正确认识逆向物流,了解其能够为企业节约资源、降低成本、塑造环保形象,并在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上具有积极效果。同时,应学习建立退货、残次品召回、物料循环使用、报废品和有害品回收处理等逆向系统,提高逆向物流业务水平,实现4R(即减少废物数量、废物再利用、废物循环和废物回收),尽量减少产品或商品的回流量,以提高顾客服务满意度和忠诚度。

5 结语

目前,中国绿色环保意识越来越强,企业对于绿色物流的认识水平也越来越高,但与日本相比,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我们国家的企业一定要借鉴他们的经验,引入新的绿色物流技术、实现共同配送,利用低碳排放量的交通运输、绿色仓储、绿色包装及进行逆向物流管理,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 何衡. 绿色物流实施类型及其效果研究[J]. 物流技术,2009(2):11-13.

[2] 赵洁琼. 浅析我国低碳物流的发展现状[J]. 青春岁月,2013(10):431.

[3] 昕安. 日本低碳物流业崛起之动因分析[J]. 北方环境,2012(2):12-13.

[4] 张晶晶,姜天. 电子商务共同配送研究综述[J]. 中国市场,2013(34):87-90.

[5] 翁心刚,姜旭. 日本绿色物流发展的状况及启示[J]. 中国流通经济,2011(1):16-20.

[6] 汪建,王群智,骆强,等. 中日制造业物流的发展分析(上)——日本制造业物流的发展现状[J]. 物流技术应用,2011(10):140-141.

[7] 段春媚,袁荣. 国际绿色物流模式探讨[J]. 科技咨询导报,2007(7):207.

[8] 李本辉. 绿色壁垒下国内企业绿色物流管理方案研究[J]. 改革与战略,2009(7):58-61.

收稿日期:2015-12-31

作者简介:陈尾云(1983-),女,讲师,研究方向:绿色物流. E-mail:416111008@qq.com

基金项目: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青年教师科研项目(020249)

doi:10.16006/j.cnki.twnt.2016.03.013

中图分类号:F259.2;F2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37-5617(2016)03-0065-04

Analysis on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Logistics Between Chinese and Japanese Enterprises

CHEN Wei-yun

(JinshanCollege,FujianAgricultureandForestryUniversity,Fuzhou,Fujian350002,China)

Abstract: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he logistics industry that supports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developed rapidly. Meanwhile, the effects of logistics on the environment have been a rising concern, and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negative effects. However, Japanese enterprises always pay attention to the effects of logistics on the environment. There are some gaps in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logistics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for China to learn from Japanese experience to develop the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logistics, including raising the awareness of the government and enterprises on green logistics,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transportation, making the transition of green transportation mode, implementing green logistics technology, strengthening the cooperation of supply chain in upstream and downstream enterprises, and achieving the smooth reverse logistics.

Key words:green logistics; carbon emission; green storage; green package; reverse logistics

猜你喜欢

绿色包装逆向物流绿色物流
绿色包装设计探讨
绿色物流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地位与对策
RFID技术在电子产品逆向物流系统中的应用
混合式教学在《绿色包装》课程中的应用
我国企业绿色物流的发展对策浅析
我国废旧家电逆向物流现状分析
现代绿色物流管理及其对策分析
浅析宁镇扬绿色物流业发展及对策
绿色包装提高产品竞争力
电子废旧产品逆向物流运营新模式的经济性选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