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苍穹“芯”耀太空下神州服务百姓
——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九院772所所长赵元富及其团队
2016-08-16
本刊记者 吴 彪
上苍穹“芯”耀太空下神州服务百姓
——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九院772所所长赵元富及其团队
本刊记者 吴 彪
在青海湖上
大千宇宙浩瀚长空,当长征、神舟、嫦娥、北斗等一系列“中国智造”的航天器飞翔在太空;当中国航天科技工作者不断用汗水书写飞天的壮歌时,有多少人关注到,中国航天技术已“放下身段”,服务和影响着百姓的生活。
融入在中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潮流中,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九院772所(以下简称772所)所长赵元富及其团队是中国航天技术“上天落地”的坚实推动者。
“航天微电子技术在建设新型航天工业体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与此同时,航天微电子又是军民应用结合得非常紧密的一个行业……”与很多其他媒体记者所感觉的一样,记者初见赵元富,立马就能感觉到他确实是个不太善谈自己,相反在谈到专业和团队的时候却总能娓娓道来的这么一个人。
三十多年的沉淀与磨练,三十多年的默默耕耘,就是这么一个骨子里透着科研学者特有的谦逊和实在的人,带领772所上苍穹智造了“中国芯”;下神州服务于一方百姓——
自主自强——从追赶到超越打造中国“满天芯”
如果您留意2015年7月的各大报刊,就会发现,“北斗中国芯”让很多中国人振奋和自豪。这是我国卫星首次全部使用国产CPU芯片,是航天772所历时10年研制的,圆了航天人的“中国芯”之梦。为了这满天闪耀的“中国芯”,赵元富和他的团队可谓是“十年磨一剑”。而“中国芯”之梦,在赵元富心间埋藏了三十余年。
什么是中国“芯”?进入赵元富所描述的航天微电子世界,你会发现这是一个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
说到微电子,很多人都知道它是信息产业的先导和基石,被誉为现代电子工业的“心脏”和高科技的原动力。由于微电子的重要战略地位,西方发达国家至今仍对我国实施严格禁运,遏制我国电子信息的快速发展。长期无“芯”成为国人心中挥之不去的痛。
百姓日常使用的手机等电子产品被称为“电子行业”,而航天器上使用的芯片要经受太空严酷环境的考验,因其特殊需求被称为“行业电子”。这个被喻为“卫星大脑和心脏的家伙”,体现了中国航天的核心基础技术能力。然而,空间是个极为复杂的环境,大量的空间粒子辐射会导致卫星电路性能退化甚至功能失效,从而对卫星造成“致命”打击。为卫星芯片制造抗辐射的“铠甲”,就是赵元富及其团队要解决的重要难题之一。
但在相关领域,我国的基础十分薄弱,导致宇航集成电路长期依赖进口,严重制约了我国宇航型号的研制和发展,成为我国从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的基础性、关键性障碍。
早在我国航天事业启动之始,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就已经对航天微电子投以极大的关注,且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地指出要坚定走自主研制的道路。“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正是怀抱这样的信念和使命感,赵元富及其团队才一步一步完成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强,从追赶到超越的成功蜕变。
赵元富1962年11月生于江西省进贤县。还是放牛娃时,他就对半导体收音机是如何能发出响声感到好奇,展露出乐于研究的潜质。1979年,他考入浙江大学半导体物理与器件专业攻读学士学位,并于1983年慕名前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在恩师——我国著名航天微电子技术专家黄敞先生的悉心指导下,开始从事抗辐射技术的研究。从此一脚跨入航天的大门,再没有离开。1986年,赵元富继续跟随黄敞教授,在771所主攻计算机设备与器件专业微电子学与微计算机方向博士学位。
风风雨雨三十余年,赵元富见证和亲历了中国航天微电子,特别是抗辐射加固技术的发展历程。难忘研究初期,老一辈科学家在无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摸着石头过河,一点一点地积累经验。
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年轻的赵元富凭借扎实的功底和努力的工作,完成了多项重大研究课题,开始崭露头角。从1986年到1995年,在771所9年时间里,他的研究领域一直围绕集成电路抗辐射加固技术,这项技术对提高空间飞行器中电子元器件的抗辐射加固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功夫不负有心人,1992年,赵元富研究的硅栅CMOS集成电路总剂量辐射加固技术,获得航空航天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这些研究成果为我国相关领域技术发展带来了活力,为我国的集成电路抗辐射加固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机遇总是喜欢垂青有所准备的人”这句话用在赵元富身上再合适不过。出色的工作表现为他赢得了一次又一次人生难得的机会。1995年,他被调到刚成立的772所。不久就有机会到美国斯坦福大学和范德比大学进行为期两年的访问交流。跨出国门,深入接触世界科技前沿,包括研究新器件、新结构和新材料的辐射性能等,让他的知识积累和视野都跃上了一个大台阶。
依靠一贯的扎实和努力,在海外国际科学研究殿堂,赵元富脱颖而出: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相关论文4篇,在IEEE期刊上发表论文4篇。其出色的研究成果和良好的合作精神,得到了国外同行的一致好评。访问结束时,国外的导师希望他可以留下来。
对留美还是回国,赵元富坦言经历过一番心理挣扎,一面是通往学术云端更高层的阶梯;一面是国家、原单位对相关人才的渴求和期盼,还有报效祖国的成就感。最终,赵元富的心理天平倾向了后者。大洋彼岸的祖国有太多让他割舍不下的情怀。
赵元富陪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董事长雷凡培到772所检查指导
赵元富在亚欧博览会上向孙家栋院士介绍772所产品
距离天安门13公里处,北京中轴线边上的一处院子,梧桐树绿意荫荫,让人的心平和而淡然。772所就处在这样一个闹中取静的地方。从1994年成立之始,赵元富回到772所后,基于原本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多年在外收获的居于国际前沿的学术思想,带领团队开启了他们的漫漫攻坚路——
集成电路抗辐射加固是宇航核心技术。要让太空中的芯片抗辐射,以往有个笨办法——给电路穿上厚厚的“外衣”,但这将使器件重量大幅增加;此外,还可以改变制造工艺,但这样投入巨大。如何低成本地研制出抗辐射芯片,成为困扰世界各国科学家的难题。
我国抗辐射加固集成电路研制早年主要以工艺加固为主,由于抗辐射加固集成电路军用生产线制造水平远低于商用生产线,我国核心抗辐射加固集成电路的研制一直未能突破。赵元富及其团队于1998年在国内率先提出了“设计加固”的技术路线,即利用商用集成电路制造生产线,在不改变工艺流程和规范的情况下,通过集成电路设计加固技术,研制抗辐射加固集成电路。如此一来,为制造低成本抗辐射芯片打开了方便之门。但也因为这样抗辐射难度就全部转移到了芯片设计上。而抗辐射芯片设计交叉融合多个学科,同样是个世界性难题。这一项目技术难度高,工作量大。
一路走来,一路付出,要让“中国芯”在太空闪耀,赵元富和他的团队首先选取了“王冠上的钻石”——抗辐射中央处理器作为技术应用的核心攻关产品。还记得2003年,团队下决心自主研发国际新一代宇航用CPU。这个航天元器件看起来只有拇指甲大小,却有着与大脑一样的复杂和精细。研发初期,当时国际上新一代的宇航用CPU并没有实际产品,只有大致的思路和概念。一样的无经验借鉴,一样地摸着石头过河。他们一步一个脚印,走得坚定而扎实。
经过十年的努力和付出,这款“王冠上的钻石”,终于成为我国首款高性能抗辐射加固微处理器,整体处于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难忘的是,为打造高可靠的“中国芯”,他们坚持抗辐射芯片都要经过地面模拟太空辐射环境下的试验验证与评估;
难忘的是,为完成更多产品的辐射试验,团队成员需要尽快进入密封辐射罐中,更换刚刚辐射完的试验样品,再准备下一轮试验。而每次辐射试验一般至少需要24小时,甚至几天不间断进行;
难忘的是,为了使试验实现“无缝对接”,团队成员常常饿了吃泡面,困了打地铺,连续紧盯几十个小时,成了家常便饭。
就是凭着这样的努力和坚持,团队先后攻克了集成电路的单粒子加固、总剂量加固、辐射性能评估、高可靠封装等多项技术难题,构建了抗辐射加固集成电路研制平台。
经过十余年的努力,赵元富及其团队先后研制成功230余种抗辐射芯片产品,构建了宇航集成电路产品体系,涵盖了微处理器、FPGA、总线、存储器、转换器等关键宇航集成电路的全部种类,对航天工程的自主可控和创新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2015年发射的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选用了团队研制的CPU、1553B芯片、转换器、存储器等30余款产品,单颗卫星使用电路超过1000只,这是我国卫星首次成体系、批量使用国产芯片,实现了重大型号宇航集成电路的自主可控。目前,宇航集成电路抗辐射加固技术已应用于北斗导航、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等30余个宇航型号。
从核心技术突破到典型产品的研制,再到现在形成一个产品体系。走到今天这一步,再回望来时的路,赵元富有一种“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无悔感,对当初坚定要走独立自主自强的道路也更加笃定。“如果当初我们选择进口的产品也许当时会很轻松,但那只是一时的轻松而已。”
令赵元富更感到欣慰的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航天从过去的遥不可及,到现在的某些方面可以与其并驾齐驱,甚至展现出“后来者居上”的态势。
2014年11月,在第十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772所研制的宇航用抗辐射加固集成电路喜获国外订单。目前,772所已发展成为我国宇航用抗辐射加固集成电路最主要的供应商,2014年实现出口,包括抗辐射加固FPGA、高速转换器、接口电路等20余款产品。这是我国抗辐射加固集成电路首次进入国际市场,标志从被禁运到出口的重大转折。2015年10月12日,《莫斯科时报》报道,“俄罗斯副总理罗戈津表示:俄罗斯准备与中国签订火箭发动机出售协议,以便从中国获取它建造航天器所需的电子元器件”,这彰显了航天元器件的重要意义。
从原来“引进来”到现在“走出去”,赵元富说这是一个重要跨越。“证明我们的技术得到了国外的认可,就某些单项技术,我们已经走在了前列。”早年间起就经常往来于国内外交流的赵元富对此有深刻的体会:“过去我们出国只是学习、考察,而现在因为我们在这领域所获的进展,我们有了平等的话语权!”
虽然完全实现跨越,中国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但赵元富对此并不怀疑:“我们独立自主的体系平台已经搭建完成,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将其扩展、延伸,就像在一尘不染的静谧星空中,一颗一颗地点上我们期待的美丽星星。”对满天闪耀着中国芯,赵元富充满信心。
创新创造——从天上到地下飞入寻常百姓家
如果说赵元富及其团队在“航天芯”上的描绘让人有种仰望星空的“高大”感;而他们在军民融合,即民品领域所做的贡献则让人有种脚踏实地的亲切感。“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成了他们团队的又一个努力方向。
“最近我到内蒙古去调研,有一个企业用北斗放牛,给牛带项圈,还用上了WiFi,牛吃什么草,在什么地方都知道,如果一旦过界,牧民派个无人机把它给撵回来。”2016年3月,在举国瞩目的我国两会上,科技部部长万钢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提到了两个将科技成果成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高科技重大专项与民生密切相关的例子。一个是北斗,一个是资源卫星。“北斗放牛”因此成为百姓关注的热点,它是772所、北京时代民芯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相关企业所做的“北斗数字牧场项目”。
为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走军民融合的发展道路。2005年11月,中国航天电子技术研究院整合航天微电子设计资源成立“时代民芯”,赵元富任公司总经理。
“我们一直说航天很重要的作用就是社会效益明显,但老百姓会疑惑,它到底是怎么转化到民用领域的,它在国民经济中发挥怎样的作用?而航天微电子其实是与军民结合得很紧密的一个领域。”作为一扇‘窗’,从某种程度上讲,作为航天高科技企业,“时代民芯”肩负着将航天微电子技术走出深闺,服务寻常百姓的重任。
为更好地完成这一任务,他们“用芯制造,精芯服务”,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到国际一流航天微电子企业建设的整个进程和各个方面,谱写了军民融合之歌。在十余年的卫星导航芯片研制和应用历程中,“时代民芯”创造了中国多个第一,一直处于国内北斗导航芯片研制和产业化应用的第一梯队。
2006年,第一家完成北斗通信芯片研制并实现产业化,应用于各类北斗用户机;
2007年,研制成功我国首款、也是国内唯一提供量产销售北斗一代基带芯片,为建设我国北斗应用系统作出了重要贡献。
与导师黄敞先生在一起
2012年,北斗通信模块应用于国家北斗示范工程;
2012年,研制并应用多款北斗核心芯片,在北斗组网之际,作为核心技术突破的例证。
进入赵元富所展现的“时代民芯”航天技术应用产业,你会发现这是一个“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的”奇妙航天微电子世界:
基于自主核心北斗芯片产品,充分发挥北斗短报文通信特有功能,他们打造出一个多应用、可复制、易移植、多网融合的卫星导航服务平台。除了上文提到的“数字牧场”,这一服务平台还成功应用于“藏羚羊跟踪”“大熊猫保护”等保护珍稀野生动物示范项目,引来社会的广泛关注。
2013年,他们研发的“北斗定位项圈”用于研究藏羚羊的迁徙,目前已有15套项圈套在藏羚羊的脖子上,正常工作超600天,发回了大量位置消息。动物学家由此得知藏羚羊迁徙的时间起始点、精确路径,以及藏羚羊的大体活动范围。中央电视台对此进行了持续跟踪报道,透过电视直播镜头,全国观众共同见证了科考队员的艰辛。
2015年,他们又联合动物专家根据大熊猫的活动习性及生活环境,研制出新一代、完全自主的北斗卫星定位项圈,为放归大熊猫佩戴。该项圈采用低功耗、全芯片方案,并创新性地采用了双天线设计,大大提高了在密林环境下的定位成功率。这款升级版北斗项圈工作时间长达两年,可远程设置定位频度,并可设定定时脱落或者远程控制脱落。
在智能医疗电子领域,他们采用自主知识产权的芯片和多年积累的人体体征测量算法,为客户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包括设计研制出电子体温计、蓝牙血压计,蓝牙体温计、便携式心电测试仪、智能体脂秤、医疗血糖仪等;通过Android、IOS手机APP等设备软件,透过“健康云”服务,随时随地为客户提供完整的个人健康分析报告,随时随地关爱家人健康等。
除此之外,他们还通过自主研发的MCU智能控温技术及宇航级碳纤维材料技术,开发出可理疗发热的衣服、眼罩、暖宫带、脊椎带等;还有为交警、高空等特种行业服务的特种服装;可加热的车载座椅;家居用的移动地暖、多功能披毯、沙发坐垫等。
在物联网产业领域,他们以传感器技术为核心,进行声、光、热、电等各类信息的感知,以高速度、高精度的数字/模拟信号转换技术等,并结合各类网络传输技术,实现物联网中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链接,实现对物品和过程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
聚焦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布局北斗技术应用、医疗电子及物联网三大产业,赵元富所带领的时代民芯,其产品已经广泛深入卫星导航、物联网、医疗电子、汽车电子、仪器仪表、安防监控、通讯、消费电子等各行各业。
赵元富和他的团队有一个关于航天“芯”的“中国梦”,他们希望通过团队的不懈努力,有朝一日,神州大地普通的老百姓都能深切体会到航天微电子不再是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奢侈品”,而是飞下云端,来到了大众的身边,变成了触手可及、随处可见的“生活品”。为这个梦想,他们还会继续努力。
破茧成蝶——从技术到管理构建创新学习“芯”团队
从1995年至今,赵元富进入772所工作已经整整有20年的时间。20载风雨兼程,20载栉风沐雨,他把自己人生中最美好的年华都奉献给了772所,奉献给了“中国航天芯”。而他,也一步步从一名普通的工程师成为研究员;从一名普通的技术人员成长为研究所所长、总经理。
在摸爬滚打的过程中,赵元富完成了角色转变。但当领导这么多年,他潜意识里还是学者型的技术专家,他笑着说这并不矛盾,在以技术为核心竞争力的单位和企业,唯有以技术为导向,与时俱进,创新图强,才能创造奇迹。
正因为有此意识,他所带领的团队,潜移默化也具备同样的品质。
1999年至今,任772所所长十几年时间以来,赵元富一直在努力构建一个具有“开放、创新、协同”氛围的学习型团队。“氛围很重要,我经常对年轻人说,我们现在做的事业没人做过,即使国外有,我们也无处知道,只有自力更生不断去学习,总结创新,才能有所获。但又因为我们所做的是要用到工程实践上去的,在学术创新的同时,一定要在产品上严谨细致地去保质保量。创新与严谨结合,是工程型研究人员最应该要坚持的品格。”赵元富说。
为保证项目和工程的顺利推进,772所在他的领导下建立了一套严格、完备的产品化流程管理体系,就像一张动态交错的网,连接起各个科研项目的各个部门,既能保证组织管理又能灵活机动,提高效率。在产品研制和预先研究中,科学的管理方法帮助772所攻克和储备了一大批关键技术,为他们产品体系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而严格的流程管理体系,过硬的产品质量,也为他们在业内打响了名声。
赵元富知道什么时候该“抓”,什么时候该“放”,合理调配人力,放年轻人去奋力拼搏。
“时代民芯”,是一个以年轻人为主力的队伍,公司青年人占比高达89%。而赵元富作为他们的领头雁,充分发挥年轻人的特点,引领他们前行。
在“时代民芯”,他经常鼓励青年人用创新方法、技术打造出一件件质量过硬的明星产品,促进了我国宇航型号和武器装备配套能力发展;他非常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和人才培养手段的创新,如研究生参加国际会议,和国际顶尖专家学者进行技术交流……
特别是在塑造学习文化的过程中,“时代民芯”在赵元富的带领下,以学习型团队建设为核心,积极构建学习型组织,先后命名七届38个学习型团队,其中研发型团队26个、管理型团队10个、生产型团队2个。涌现出1个航天金牌班组、5个九院金牌班组标兵,8个九院金牌班组……
“赵总非常能够关心和理解我们年轻科研人的想法和需求”“站在全面客观的角度去处理问题,有深厚的技术底蕴”“他头脑灵活,勇于创新,能够虚心听取年轻人的意见”“跟他在一起很亲切”……团队成员眼中,赵元富就是这么一个丰富立体的人。
“我一直觉得团队有一个和谐的氛围,大家比较能够开心地工作和生活。我们的工作经常是时间紧任务重,但是如果我们能够调整好状态,把工作当成兴趣爱好去开心应对,就会显得轻松很多。其实就是看待事物角度的问题,如果你每天都看到自己的进步,哪怕只是一点点,起码我们能够看到光明,走得有信心。”永远乐观充满信心,是赵元富的“攻坚“秘诀。而他信心的来源,建立在他和团队精益求精的磨砺之上。他言辞恳切地说:“这么多年我们已经形成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为打造中国航天芯,再苦再累都值得。在我的内心深处,我非常感谢这些与我有共同理想、志同道合的同事,也因为有国家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给予我们的广阔平台,有科研前辈的引领,也有后一辈的拓展,我相信我们的中国梦,航天芯一定能够上苍穹芯耀太空,下神州服务百姓。”
赵元富参加所培研究生毕业典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