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动教学法对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影响研究

2016-08-15王芬

求知导刊 2016年19期
关键词:互动教学法学习动机

王芬

摘 要:本文通过对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2013、2014级涉外护理专业学生组成的三个组进行横向、纵向对比实验,考查不同的英语教学法对受试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互动教学法能明显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对激发高职高专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并使始终保持这一兴趣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互动教学法;高职高专学生;学习动机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6-03-21

作者简介:王 芬(1966—),女,湖南衡阳人,副教授,研究方向:文学翻译与英语教学研究。

一、 研究基础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职业院校招生数量猛增,学生整体素质下降,不少学生厌学情绪较浓,英语水平自然很低,英语水平低,使得他们的自卑心理严重,自我效能感差。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才竞争机制的日益完善,具备良好的外语素质已成为许多企业招聘的一大要求。因此,有必要设法提升高职高专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能力,而外语学习动机的激发和保持是第一步。

动机是学习过程中行为取向的内在驱动力,是“支配行为、产生导向”的一系列因素。学习动机是个人因素的重要变量之一,动机是制约学习者外语学习成绩的主要变量之一,在外语学习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长期以来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动机的激发和保持需要一定的内因和外因来支撑。我们希望通过使用互动教学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互动教学法主要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据。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互动”主要表现为:一是学习主体互动,即师生、生生、师师互动等;二是学习者与学习资源的互动,如人机互动、人网互动等。通过互动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基于任务的学习”中,从而实现建构主义所主张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模式及目的。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结合教学实验,试图解决以下问题:在教学活动中实施互动教学法能否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能否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能否使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维持下去并保持这一水平?

三、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2013、2014级专护理专业共188名学生参加了本项研究,其中2013级60名,2014级128名学生。

2.研究方法

实验组:教师运用互动教学法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师生之间通过真诚和谐地交往、沟通,相互作用、相互推动,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个体与教学环境间互动的教学局面,推动教学进程,提高教学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对照组:使用传统的教学法,进行正常的教学活动。

在教学实验中,我们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横向、纵向比较;横向比较是对2014级护理专业1班(传统教学方法)和2班(互动教学方法)的英语学习能力进行考核评价;纵向比较则是对2013级护理专业2班(传统教学方法)与2014级护理专业2班(互动教学方法)的英语教学效果进行考核评价。考核评价的内容包括调查前课堂教学形成性评价、教学实验过程中第一次测试与第二次测试课后训练任务完成性评价、实验后英语综合(包括听力、口语、阅读理解和写作)研究性课程考核评价。

3.实验步骤

(1)课堂教学形成性评价。为了保证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可比性,笔者对2014级护理专业两个班进行了摸底考试,考查了2014级两个班的初始英语水平,将考试成绩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两个班英语成绩没有统计学差异(t=0.041,P>0.05),见表1。随机地选择一个班为实验组,另一个班为对照组。

(2)课后训练评价。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研究,考查不同学习动机的受试学生在不同教学方法下的英语学习效果。本测试在对2014级护理专业两个班英语学习后的一周内进行第一次测试和一个月内进行第二次测试,目的是检验学生英语学习的主动性、学习兴趣维持的时间以及英语学习的综合效果。

(3)课程结束研究性评价。考核试卷共由四个部分组成:①听力;②口语;③阅读理解;④写作。每个部分占25分。

(4)统计分析工具。本研究用Excel软件对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在调查前课堂教学形成性评价、课后训练任务完成性评价、研究性课程考核评价比较、2014级与2013级两个班课程结束考核评价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每个学生英语学习的平均时间(小时/周)都采用成组设计的t-检验。

四、研究结果

为了考查三组对英语学习兴趣的维持和学习效果,我们对两次测试的数据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了横向、纵向比较;结果如下。

表2、表3显示,实验组第一、第二次测试中的平均成绩分别高于对照组,两个班成绩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25,P<0.05)(t=7.00,P<0.05)。表4显示,实验组口语与阅读理解学习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t=2.24,P<0.05;t=2.53,P<0.05)。表5显示,两个对照组在学习后效果差不多,说明传统教学法没有明显的教学效果。

五、分析与讨论

1.教学实验中发现的问题与对策

我们通过横向、纵向对比实验发现,英语学习较差的学生大多并不是智力水平低的学生,而是一些缺少兴趣、动机与信心的人。一些学生在刚刚接触英语时较为兴奋,外界的影响引起了他们一种低层次的学习动机;但是在经历几次考试失利后,他们逐渐对英语产生了恐惧和排斥心理,最后失去了学习兴趣。针对这些现象,我们因材施教,设法帮助学生克服缺乏学习动机的这些消极情感,努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积极情感,使教与学双方进行良性互动。

2.实验结论

(1)互动教学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在本次实验活动中,我们注重教法和学法相结合,通过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了解学生所掌握的旧知识与新知识的相关程度,充分准备导入,让学生复习与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建构好桥梁,并展示目标,让学生明确这节课应该学什么,师生双方都能做到有的放矢。

(2)互动式教学法增强了学生的各种学习能力。①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培养和增强。互动式教学法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多向交流”,并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在教师指导下充分发挥学习自主性,通过自学、实践、讨论等方式来获取新知识,形成语言技能。②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高和发展。通过横向、纵向对比实验,我们发现,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同程度地束缚着教师的手脚,也束缚了学生,使学生处于消极、被动的状态,压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我们通过实施互动教学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由学到做,由做到创,积极思考,重点讨论,理解知识,掌握技能,从而进行创造性学习。③学生的交际能力得到发展。合作的人际交往关系,是教学互动的一个必要条件,在教学实验中,我们采取师生合作、生生合作、个体与群体合作方式,还开展组与组之间的竞争,学生在合作、友爱、开放的环境中不但培养了合作精神,还使交际能力得到了提高。

总之,英语学习是一种十分复杂的心理和社会活动,也是一个复杂的认识过程。我们只是通过横向、纵向对比实验,了解互动教学法对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影响,教学实验中还存在一些不足,有待我们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温委娟.运用任务教学法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动机[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87-91.

[2]李世虬.英语互动式教学法[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6.

[3]张大均.教与学的策略[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互动教学法学习动机
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内外因素及其作用
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研究
Analysis on the motivation of students in English learning
Factors Influencing Language Learning Motivation for Non—English Majors
高中体育教学方法漫谈
论互动教学法在高校体育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互动教学法”在高中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小学音乐教学中互动教学法的有效运用
《边坡工程》教学中互动式案例教学法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