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兰坪乌骨绵羊的保种和饲养管理

2016-08-15和忠良

农业与技术 2016年23期
关键词:兰坪兰坪县保种

和忠良

(云南省怒江州兰坪县通甸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 怒江 671402)

浅谈兰坪乌骨绵羊的保种和饲养管理

和忠良

(云南省怒江州兰坪县通甸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 怒江 671402)

兰坪乌骨绵羊于1998年首次在兰坪县通甸镇境内发现,其特征是屠宰后呈四黑,即血黑、骨黑、肉黑和气管黑。肉质细嫩鲜美,且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滋补祛显之功效,极具开发价值,已采取保护发展措施。随着现代畜牧业的高速发展,世界各国对畜禽遗传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均给予高度的重视。乌骨绵羊是在我国发现的唯一呈现乌骨、乌肉特征的喃乳动物,是十分珍稀的遗传资源,对丰富家畜品种多样性,畜产品的多样化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兰坪乌骨绵羊;保种;饲养

1 基本情况

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西北部,隶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处于N2606′,E9858′之间,全县国土面积43.25km2,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91.6%,是一个山区农业县。最高海拔4435.4m,最低海拔1360m,全年平均气温13.7℃(河谷地区16.2℃),不同海拔区域气候不同,形成典型的垂直气候带,属亚热带山地高原气候带,年平均降雨量1002.4mm,年均日照2005h,无霜期190d。兰坪县辖4镇4乡,104个村民委员会,801个村民小组。全县20万人口,其中还有58892人处于绝对贫困线以下,占总数的31.8%,属全省73个贫困县之一。

通甸镇位于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东部,东与玉龙、剑川两县接壤,南与剑川县的老君山镇和兰坪县的金顶两乡镇相邻,西与石登、啦井二乡接壤,北与河西乡相邻。地处N2634′~2650′,E9920′~9938′之间,东西最大横距32.2km,南北了大纵距约29km,总面积521.7km。镇政府所在地通甸街距兰坪县城32km。西至州府六库224km,东南至省会昆明560km。境内最高海拔3668m,最低海拔是2237m。镇人民政府所在地海拔2400m,地处低纬度高原,南北两端纬度仅差12分。热量分布受纬度影响较少,大部地区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年平均气温10.7℃,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部分区域因地形垂直高差较大,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特征,全镇属西南季风区,降水季节变化较大,干季和湿季明显,每年的6—10月为雨季。全镇辖区13个村委会123个村民小组5983户23720多人,是一个集民族、贫困、山区为一体的农业乡。境内有丰富的矿产、森林、水能、热能等资源,年畜牧业收入占农民总收入的26%以上,2015年全镇生猪存栏26490多头,大牲畜存栏7890多匹(头)。山(绵)羊存栏26780多只,土鸡年存栏40990多只(羽),年出栏商品(肉)猪19710多头次,山(绵)羊出栏10180多只次,大牲畜出栏1500多条次,禽出栏58500多只次。畜牧业人均收入达1500多元,畜牧业产值达3569万多元。截止2016年通甸镇境内已建设了2个乌骨绵羊原种扩繁场。核心群已达9个,目前,兰坪县乌骨绵羊存栏达4210多只。

2 品种简介

2.1 产地分布

兰坪乌骨绵羊于2009年6月云南省农业厅2009年第 15 号公告列入《云南省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2009年7月经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羊专业委员会鉴定通过,2010年1月15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第1325号发布了公告。2011年录入《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羊志》。兰坪乌骨羊中心产区仅为云南省怒江州兰坪县通甸镇的龙潭和弩弓2个村委会,主要分布于兰坪县通甸镇的南起金顶镇干竹河104林场,北落河西乡联合村委会,南北绵延一百多里、东西相距约15km、山巅海拔3820m、山脚海拔2580m的山脉一带。在这一范围内,居住着包括彝族、傈僳族、白族、普米族等民族村寨。整个山峰南北相连,东西延伸。2016年兰坪乌骨绵羊存栏为4210头(只)。其中母羊存栏3289头(只)次,公羊134头(只)次。

2.2 品种特性

兰坪乌骨羊,体格中等。体躯丰满, 全身毛色呈黑色、白色和其他颜色,被毛粗短富有光泽。仔细观察可视粘膜色泽、肘窝、肛周肤色、门齿等呈泛红、青紫样着色深浅等外观表现。结合剖检,皮肤、骨膜、胃网膜、气管环等组织的青紫样着色深浅进行比较,探索性总结出乌骨羊的外貌特征及外貌鉴定方法。额宽,鼻直,耳小而不下垂。绝大部分有角,多为倒八字形。胸部宽、深而稍长,背腰平直,耆甲高而宽。四肢结实,蹄坚实,呈黑色。尾短而细。

成年体重公羊约为50kg左右、母羊为42.0 kg;屠宰率成年公羊为43%、母羊为41%;性成熟早,0.8~1.5岁初配;产羔率为98%左右;羔羊成活率为96%,初生重为2.1~2.9kg;114日龄断奶重为114~18kg;兰坪乌骨羊对多变的高原山地气候适应性强,善于攀食灌木嫩叶枝芽,耐粗饲,发病少,抗逆性强。

2.3 保种现状

兰坪乌骨绵羊于2009年6月云南省农业厅2009年第 15 号公告列入《云南省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2009年7月经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羊专业委员会鉴定通过,2010年1月15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第1325号发布了公告。2011年录入《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羊志》。属地方保护品种,建立了保种户,加强了本品种选育,种群体质和生产性能有明显提高。尚未建立扩繁场和保种场。

3 保种原则与方法

3.1 保种原则

减缓保种群近交系数增量;保持保种目标性状不丢失、不下降。

3.2 扩繁场保种方法

3.2.1 组建保种群及家系

保种群应包括该品种的主要性状;有不同类型的,应分类型组建保种群;保种群公母比例为1∶10,且彼此无血缘关系;保种群建立了7个家系以上,且5代之内无亲缘关系。世代间隔为5~6。

3.2.2 采用不同血统公羊逐代轮换交配的方法进行配种

3.2.3 采用家系等量留种法留种,即“一公留一子,一母留一女”后代为主

3.2.4 测定相关性能指标

体重:应测定初生重、断奶重、6~10月龄体重、周岁体重、1.5岁羊体重。

母羊繁殖性状:初配月龄、妊娠时间、产羔数、羔羊初生重、断奶重;初生羔羊成活率、60日龄断奶羊成活率等。

3.2.5 保种场建立连续完整的原始记录档案,有效开展种羊登记,建立健全系谱档案

3.3 保护区保种方法

在中心产区建立保护区,范围界限明确;把中心产区的怒江州兰坪县通甸镇龙潭和弩弓2个村委会划为乌骨绵羊重点保种选育保护区。保护区内以保种选育为主,禁止引进外种进行杂交改良。保护区内应有8个以上保种群,保种群之间的距离不少于3km;开展保种场和保护区联合保种,并有计划有组织地交换血统。

3.4 实施多点保种

一个羊种资源应建立至少1个以上保种场或保护区。

4 开发利用

兰坪乌骨绵羊是世界唯一具有乌骨性状的珍稀畜禽遗传资源,其血、肌肉、骨、结缔组织中富含黑色素,有护肤、养颜及祛风除湿的药膳之功。兰坪属低纬高原,资源丰富,立体气候明显,是一个以养殖业为主的农业县,具有丰富的草山,为发展草食畜提供了基本的物质保障。兰坪乌骨绵羊是当地绵羊分化而来的一个类群,以肉、骨膜等乌色为特征,且研究证明该羊中的黑色素与乌骨鸡的黑色素相同,具有较高的抗氧化能力,是十分珍稀的遗传资源。也是兰坪独有的种质资源。该扩繁场是兰坪乌骨羊的真正原产地,生态条件适宜于乌骨羊的生长繁殖。该扩繁场通过运用现代先进的育种技术,对原有乌骨羊进行复壮提纯,加强本品种选育,建立核心群、扩繁群,扩大种源数量,将兰坪乌骨羊打造成兰坪地方优势品牌。

5 饲养规程

为了切实搞好扩繁场的饲养管理工作,提高种羊种质,根据种羊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不同的生理特性,不同性别及各时期的营养需要进行分段的科学管理和合理饲养,提高饲养水平,特制定以下饲养规程。

5.1 种公羊的饲养管理

种公羊对提高整个羊群的生产力起重要作用,必须重视种公羊的饲养,总体要求种公羊体质结实,保持中上等膘情,性欲旺盛,精液品质好。日粮中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品质好、易消化、体积小的饲料。为避免乱交乱配和回交,单独组群饲养,要保证充分的运动量。

5.1.1 种公羊配种期的饲养管理

配种期保证补给一定量的精料,日补精料量在0.5~0.75kg左右,日补骨粉(钙)5~10g,食盐10g左右,配种量在时,适量补给3~5个鸡蛋及适量的红糖。

5.1.2 和公羊非配种期间的饲养管理

饲喂足够的干草和青贮饲料,日补精料0.3~0.4kg。常年补骨粉和石盐。

5.2 繁殖母羊的饲养管理

繁殖母羊要有良好的饲养管理,是完成配种、妊娠、哺乳和提高生产性能的重要保证,繁殖母羊的饲养管理分空怀、妊娠和喃乳期3个阶段。

5.2.1 空怀期的饲养管理

空怀期主要的任务是恢复体质,为下一次的妊娠作准备。此阶段的日粮组成为牧草日补给2kg左右,同时补给骨粉和食盐,注意该种群不宜过肥,以免影响日后的配种工作。

5.2.2 妊娠期的饲养管理

妊娠前期(前3个月),此阶段的饲养与空怀期的饲养基本一致。后2个月要满足其营养物质的需要是保证胎儿正常生长发育,是提高产仔成活率的关键,此阶段应补给充足的干草和青贮饲料,日补精料0.3~0.5㎏左右,禁喂发霉、变质饲料。驱赶时慢、不打、不惊吓、出入圈不拥挤,饲喂清洁饮水。防止人为机械性流产。

5.2.3 哺乳期的饲养管理

哺乳期(产后前2个月),日补精料0.4kg,同时补给矿物质和一定量的干草,补充热饮水。

5.3 羔羊的饲养管理

羔羊出生后,由人工帮助尽量吃到初乳,初乳对增加羔羊体质,抵抗疾病和排出胎粪具有重要的作用。羔羊日龄在10~15d左右日补精料50~100g。1~2月龄日补精料150g。3~4月龄日补200g。精料中加入2%的食盐和3%~5%的骨粉。羔羊20日龄后随母一起放牧。4月龄断奶,同时进编号和分组。

5.4 后备种羊的饲养管理

后备种羊是指从断奶到性成熟这个阶段的幼龄羊。此阶段要满足营养物质的需求,促进和长发育和日后正常发挥生产能力打一基础,此阶段要供给足够的干草、青贮饲料、适当补精料、食盐和骨粉。同时要进行外貌鉴定,严格淘汰不合格的后备种畜。

[1]周非帆.犊牛饲养管理技术要点[J].中国畜牧业,2016(18).

[2]林玉梅.夏季肉仔鸡的饲养管理工作重点[J].现代畜牧科技,2016(10).

[3]常晓龙.夏季奶牛饲养管理的调整策略[J].现代畜牧科技,2016(10).

[4]赵彤华.饲养管理不当引发母牛流产及其保胎措施[J].现代畜牧科技,2016(10).

S826

A

10.11974/nyyjs.20161232051

猜你喜欢

兰坪兰坪县保种
“川山×蜀水”原种保种技术及效果
辉煌三十年 魅力新兰坪
卢国伟:矢志不渝,痴心保种
兰坪县藏系羊规模养殖效益提成的综合措施探讨
罗非鱼保种越冬三个方式
200万元保种选育里岔黑猪
云南兰坪县李子铜多金属矿成矿地质条件
兰坪县猪人工授精技术推广现状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