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传统体育对高校体育文化的影响分析
2016-08-15孙其超
孙其超
民族传统体育对高校体育文化的影响分析
孙其超
高校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民族传统体育体现了民族的智慧、民族的精神力量以及民族的性格。二者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文章在阐述民族传统体育和高校体育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并对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体育文化中的作用进行剖析,旨在为高校体育教学者在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方面提供具体的思路。
民族传统体育;高校体育;体育文化;影响分析
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源,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丰富、完善和促进我国文化的多元发展。另外,民族传统体育也是高校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对高校体育文化开展具有现实意义,高校作为民族传统体育推广的重要阵地,其优越的条件资源能够将民族传统体育内涵和精神融入到高校体育文化中,促进高校体育文化发展。为此,高校有关体育教育工作中需要不断加强对民族 体育和高校 体育发展之间的研究。
1. 民族传统体育内涵
民族传统体育主要指的是近代以前的体育竞技娱乐活动,是民族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和延续了各个民族体育活动方式。民族传统体育也可以指特定民族在一定范围内开展的一种具有影响力的个体竞技活动项目,是在民族范围内开展的具有民族文化特点的体育活动。现阶段,高校开展的民族传统体育一般有武术、秋千、跳绳、拔河等。
2. 高校体育文化内涵
高校体育文化指的是在学校范围内开展的体育文化,是师生在体育实践中创造的一种校园体育精神。广义上的高校体育文化指的是全校师生在体育教育教学、运动竞技以及健身活动中产生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总和。狭义上的高校体育文化是指师生展现的一种体育意识和观念。
3. 民族传统体育和高校体育文化之间的关系
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发展背景下,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体育多元化中的一种体现。高校体育文化一般由民族体育文化和校园竞技体育文化组成,具有不同的体育文化属性,受校方和学生两方面力量的主导。但是长期受竞技体育发展思想的影响,高校的体育文化发展形成了以竞技体育发展为主的格局,比如篮球、足球等。高校体育教育的开展也以竞技为主,导致高校体育活动的开展受到了局限。民族传统体育大多来自于民间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同时在作为体育活动项目时能够向人们渗透相关的生产、生活技能,因此,和竞技体育相比,民族传统体育更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且具有自然、贴近生活、操作简单的特点。另外,民族传统体育对体育活动器材的要求性不高,体育活动形式大多灵活多样,能够弥补高校开展体育活动时因为设施器材不足的问题,进而提升师生之间锻炼的积极性。
民族传统体育作为高校体育运动形式中重要的一部分,和高校的体育文化发展存在密切的关联,是对高校竞技体育发展的一种补充。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发展,需要增强青少年的体魄,提升青少年的身体素质,要加强中国民族传统体育事业的发展。为此,高校的体育文化发展需要不断加强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挖掘和应用。
4.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对大学体育文化发展的意义
4.1能够提升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
高校体育教育发展一般具有丰富的师生资源、信息资源等,能够促进高校民族体育活动的开展。同时,民族传统体育能够完善高校体育的内容和教学形式,提升大学体育开展的特色,在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2能够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
民族传统体育中一种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内涵,对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另外,民族体育文化教育具有竞技体育没有的趣味性和教育性,且具有灵活的展现形式,符合学生对 体育学习的需要。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民族体育内容进行学习,从而提升自己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
4.3能够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精神
民族传统体育能够将体育文化精神进行生动的展现。民族体育运动中蕴含的体育精神表现为: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在掌握了基本的体育精神之后,能够加强自身和他人之间的交流合作,实现自己合作精神和培养。
5. 在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发展中融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具体策略
5.1加强高校体育文化事业建设中的物质文化建设
为了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充分融入到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发展中,有关教育者需要加强高校体育物质文化建设,比如加强高校体育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对运动场和体育馆的建设。这些硬件设施是高校体育文化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同时能够创造一种体育文化氛围浓厚的校园文化,加强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另外,有关教育者还要对高校体育锻炼场馆的优化布局,拉近体育文化馆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方便学生的体育活动锻炼。
5.2实现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继承和发展
由上文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介绍可以指导,它是中国民族优秀文化的一种传承,对于优秀的民族文化,不能将其和西方竞技体育文化等同。为此,要求高校体育者根据不同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民族体育文化活动,在充分吸收民族体育文化精神的同时实现对本身校园优势的发挥。另外,高校要特别注意选择一些具有本地文化 特色的民族体育活动项目,将体育运动的娱乐性和民族文化的传承性进行有效结合,并以一种师生容易接受的方式来传播,在加强学生对民族体育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提升他们对本民族发展的认同。
5.3完善校园民族传统体育人才队伍建设
完善校园民族传统体育人才队伍建设的根本在于加强学生对传统体育文化理论的学习,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出民族文化的应用性作用。同时,高校也要不断扩宽民族体育文化和高校竞技体育文化之间的界限,即要求在高校中开设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另外,高校还可以通过定期举办各种补习班、培训班等提升现阶段体育教师的理论和实际技术水平。不仅如此,高校有关领导者还要加强对体育科研工作的重视,完善体育学科评估体系,帮助体育教育工作者完成体育工作的理论创新,促进体育教师师资队伍建设的改革和调整。
5.4结合高校实际,建立健全高校体育教育事业发展的规章制度
高校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需要完善的体育规章制度来维护,因此,需要有关教育者建立健全高校体育教育事业发展的规章制度。在制度的建立下,能够促进体育教学任务的实现,提升学生体育运动锻炼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运动锻炼的同时充分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6. 总结
综上所述,民族体育文化对高校体育文化的开展具有多方面的影响,能够丰富和完善高校体育精神文化建设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并在高校形成一种和体育文化有关的价值观念。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加强民族体育文化在高中体育文化中国的传播和应用。
[1] 史晨. 民族传统体育对构建山西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作用研究[J]. 搏击(体育论坛),2013,01:92-94.
[2] 蒲西安,莫儒强. 四川省普通高校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因素分析[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3,04:108-111+24.
[3] 金平. 浅析民族传统体育对大学体育文化的影响[A]. 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第四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2016:1.
孙其超(1989.8- ),男,汉族,山东泰安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学,助教,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10.16730/j.cnki.61-1019/g8.2016.07.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