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啦啦操对青少年素养养成研究

2016-08-15郭玉铸刘松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身体素质时期队员

郭玉铸 刘松



啦啦操对青少年素养养成研究

郭玉铸刘松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重要的转折期,此时期的青少年在生理成长和心理发展方面均有特殊的需求。啦啦操是一种时尚的体育运动,在我国迅速传播,特别引起广大青少年的热情追求,它不仅是一种体育运动,更彰显一种人生态度。啦啦操以其独特的功能与特点,对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心理调节和审美激发方面能够发挥积极的影响,满足青少年的需求。

啦啦操;青少年素养;身体素质;心理健康

啦啦操兴起于美国,近年传入我国,并得到迅速的传播与发展,现已成为全国性乃至于国际性的独立赛事。啦啦操不仅是一种有氧运动,更是一种态度,人们参与到团体并互动的一种态度,是一种积极的价值取向,是人们社交、向陌生人展现自己的方式,是一个人对于生活的心态和方式。啦啦操有很强的计划性和创新性、规则性,竞赛团队必须制定一个方案,方案的基本内容包括注重力量,克服缺点,和吸引人们。从实践可知,啦啦操的特点与功能和青少年的成长成才诉求具有很强的契合性,能够被青少年广泛认同与接受,从而对青少年产生积极影响,发挥教育作用。

1. 啦啦操的特点与功能

啦啦啦操以运动、跳跃、翻滚、特技为基础动作,不仅有常规动作,还要有独特的舞步及队伍的着装统一,轻松的韵律、明快的节奏、精炼干净、朝气活泼的青春气息构成了啦啦操的基本表现形式。

啦啦操对身体素质的要求主要体现在毅力、力量、灵活性、协调。啦啦操是一项艰苦的运动,要求啦啦操队员在高声呐喊的同时,没有任何停顿连贯完成托举、跳跃、动作和技巧等连续动作的表演。在比赛中啦啦操队员一刻都不能休息,动作必须一气呵成,协调连贯。这正式啦啦操能够得到人们认同,吸引群众并在竞赛中获胜的关键。托举、跳跃、技巧作为啦啦操的基本动作,是每位啦啦操队员必须练就的基本技能,这些动作需要在短时间内耗费大量的力气,加之啦啦操运动动作的连贯性,啦啦操运动员必须具有较强的毅力和耐力。灵活性对于啦啦操美学方面非常重要。啦啦操队员当他们将一系列动作游刃有余地灵活展现出来时,将更加引人入胜,取得更好的效果和成绩。灵活性对于技巧啦啦操尤为重要,因为他们所表演的身体动作大部分需要他们能够扭曲自己的身体,只有身体柔韧性好的人才能完成。为了在竞赛中胜出,啦啦操队员将动作和音乐融合在一起,全体成员协调一致,如果一个人掉队了,将极为明显和让一个很好干净利落的团体表演看起来草率和无法复审。

啦啦操对性格的要求主要体现在热情、快乐、合作、奉献、职业道德、尊重。啦啦操队员需要不断尝试新事物,和新的朋友共处,与陌生人互动,还有在比赛中赢得注意力。为了成功完成所有这些事情,一个啦啦操队员必须对啦啦操满怀热情,一个冷漠、怯懦的人将不敢尝试新事物和融入人群,因此,热情是啦啦操的必要条件。

啦啦操这项运动就是振奋人心,给人们带来愉快轻松的心情,朝气蓬勃的青春气息。因此,啦啦操队员必须时常面带微笑和保持愉快。啦啦操是一项团体运动,个体是无法完成的,每一环节要求啦啦操队员共同努力去完成目标。不能和其他人或团队融洽相处的人是不能成为啦啦操队员的,否则将影响这个团队的成功与目标实现,这意味着考虑参加啦啦操的每一个人必须有和团队其他成员很好相处的能力,尝试着理解他人、聆听对他人、尊重他人和他人的意见,关心他人的问题和对人有耐心。啦啦操成员是一个团队,为了团队的胜利,啦啦操的每一环节,从转化到托举,需每个成员的努力。如果团队中一人没有正常训练或决定放弃,将会影响团队发挥的效果。少了一个人就需要换一个队形或者是形成新的托举组,这将会影响团队自然流动。对于一个有潜力的啦啦操队员有个奉献的性格是很重要的。啦啦操队员必须努力工作,全身投入练习,因此,一个好的职业道德对啦啦操队员很重要。啦啦操是一项非常危险的运动,有抛人和托举动作。如果托举组的一人没有好的职业道德,托举将会摔倒或者错误着地,这都将会导致严重受伤。

一名合格的啦啦操队员不是天生就产生的,需要后天的训练,训练的基本目标也是要达到上述要求。从对啦啦操队员身体素质和性格要求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作为一种体育运动,啦啦操具备基本的身体锻炼功能。啦啦操是一种态度,具有心理调节功能。此外,啦啦操作为一种新兴的体育运动,之所以能够迅速传播与发展,其原因主要是符合人们的心理需求,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因此,它具有很强的审美激发功能。

2. 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

青少年时期是人一生中身心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期,是一个独具特点的年龄阶段。

2.1生理发育的第二高峰期。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生理发育要经历两个高峰期,青少年时期是第二个高峰期,主要体现为身体外部形态的变化和机体器官机能的健全。[1]青少年骨骼的增长使身高的增长极为迅速,随着骨骼的生长,肌肉的长度和重量也相应地发展,男生的肌肉组织变得紧密而结实,女生的肌肉组织内脂肪增加,男生体态的壮美和女生体态的丰满逐渐显露出来,形成青少年健美的人体线条。但是在此时期,大肌肉在长度和重量方面快速增长,小肌肉和肌腱、韧带的生长并不能与大肌肉的生长完全同一,需要适当加强锻炼,才能使其同一协调,提高肌肉的弹性和力量,从而达到身体运动的协调。由于肌肉骨骼系统的迅速发展,青少年学生表现为活泼好动,喜欢大运动量活动,而此时恰恰他们都在忙碌于中高考的紧张备考。青少年时期,青少年心肺明显增大,心脏、血管的容积以及血压、脉搏、体温、肺活量逐渐达到成人的指标,生长激素的分泌,促进了青少年全身器官组织的迅速发展,趋于成熟。因此,青少年迫切需要开展更加有效的,与其身体生理机能相匹配的,对身心发展大有裨益的活动。

2.2心理发展的重要转折期。青少年生理发育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对心理发展有重要影响。青少年时期是个体从从幼稚走向成熟,是独立地走向社会的准备时期,其心理发展呈现出明显的过渡性、闭锁性、社会性。[2]在青少年时期,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闭锁性是尤为突出的,他们似乎总有什么秘密不喜欢让别人知道,同父母长辈的交流减少,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即所谓的“代沟”,但他们又非常热衷于和同龄人,特别是同学、朋友敞开心扉。这就迫切需要寻找一种活动或教育载体和路径,以引导和调节青少年在此特定时期的心理。

2.3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青少年时期,青少年的世界观开始萌芽、形成,由于知识的深化和扩展,他们能够从个人的社会立场、思想感情和生活态度等方面看待世界,对人生有了初步的了解,很愿意在生活中思考与实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人的一生有重要的影响,青少年时期是萌芽和形成的重要时期,积极正确的引导是非常必要的,对于人生发展也是非常关键的。

身心健康不仅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基础,而且直接影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殊时期,必然需要更加契合的运动教育方式,而啦啦操运动的特点与功能恰恰能够反映出其能够满足青少年的需求。

3. 啦啦操对青少年基本素养的养成与提高

素养是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技巧或能力。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综合素养养成的重要时期,啦啦操以其自身的特点,能够帮助青少年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心理健康、审美情趣等人的基本素养。

3.1帮助青少年提高身体素质。

啦啦操对身体素质的要求是比较严格而全面的,全身器官都能调动起来。啦啦操不仅能够增强青少年的心肺功能,而且能够促进小肌肉和肌腱、韧带的生长,增加身体柔韧性。啦啦操基本动作翻滚、跳跃、技巧等可以使小肌肉和肌腱、韧带与快速生长的大肌肉生长协调,提高关节的灵活程度,强化心血管功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功能,促进青少年身体运动的协调性,提高平衡度。身体锻炼功能是啦啦操作为一种体育运动的基本功能,啦啦操无疑会增强青少年的身体素养。

3.2促使青少年心理健康,养成基本道德素养。

青少年情绪情感的敏感性和心理的闭锁性导致内心矛盾与冲突,如果不能给予及时正确的引导,极易出现消极心理与行为,从而产生错误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啦啦操具有心理调节功能。啦啦操作为一种以呐喊助威加油为目的原型的运动,能够让啦啦操运动员主体本身感受到自身价值的存在,树立正确的幸福观、生命观,同时在训练与竞赛中根据啦啦操的性格要求进行努力,逐渐建立健康的心理,养成良好的生活态度。啦啦操的团体性与奉献性融入在训练和竞赛中,使青少年在实践中逐渐锻炼和提高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在实践中调整自己的情绪情感,调节心理状态,养成对他人宽容、理解、尊重的基本道德素养。

3.3激发青少年审美情趣。

审美是一种积极主动的价值取向活动,是人的精神需要。一个人具有审美情趣,便有了发现美的眼睛,对事物和生活会乐观面对,产生积极的心理状态。“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升华审美情趣,实现审美理想,是青少年美育方面的主要任务,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3]啦啦操是一种造型艺术,是一种表演艺术,本身就具有艺术美。啦啦操运动员柔美的身体线条、徇丽多彩的服饰、明快的运动节奏、团队整齐划一的步骤、灵活多变的队形,甚至啦啦操运动的目标与奉献精神都让人有美的享受,心情舒畅,这也是啦啦操之所以能够得到迅速推广并深深得到青少年喜爱的重要原因。每个人都不会拒绝美的享受和美的追求,啦啦操从不同方面表现美,极大地激发青少年的审美情趣,并且在锻炼中得到强化与升华。

啦啦操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对青少年这一特殊阶段群体的身心特点具有很高的契合性,对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心理健康、道德修养与审美素养都能够产生积极而重要的影响。

[1] 刘志宏主编.现代心理学导读[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2. 45.

[2] 刘志宏主编.现代心理学导读[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2. 47.

[3] 陈丽丽. 合肥市高校公共体育课开设啦啦操课程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18.

郭玉铸(1967- ),男,汉族,辽宁大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人才培养、校园文化、体育专业拓展,教授,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

10.16730/j.cnki.61-1019/g8.2016.07.019

刘松(1988- ),女,汉族,辽宁大连人,研究方向:啦啦操健美操专项运动,国家一级裁判员,大连市啦啦操推广委员会、大连市啦啦操运动协会、大连理工大学附属学校。

猜你喜欢

身体素质时期队员
以“一刻钟”导航队员“一辈子”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队员
文艺复兴时期的发明家
开心一刻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致敬:风雪中的人大扶贫工作队员
新时期的向善向上
体育教学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研究
“十三五”时期的国企改革
水下考古队员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