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科全书编纂的融合发展

2016-08-15

新媒体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百科全书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王 瑜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北京 100000



百科全书编纂的融合发展

王 瑜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北京 100000

摘 要在网络化的出版环境中,百科全书编纂如何实现融合发展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百科全编纂的融合发展体现在编纂思维、编纂方式、编纂内容三个方面,编纂思维和编纂方式决定和影响着编纂内容,但同时这三个方面又相互影响。百科全书编纂的融合发展能够打造全面的知识服务平台,并实现知识的生产、创造和增值。关键词 百科全书;融合发展;知识服务

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是党中央着眼巩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传统出版与新兴媒体出版融合发展已经成为出版业的发展趋势。2011年,《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由国务院立项,立项中对《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有一些明确的要求:“通过建立数字化编纂平台,编纂发布和出版网络版、纸质版”。“数字化编纂平台”“发布”“网络版”这些关键词显示有30多年的出版历史,已编纂出版第一版、第二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将走向与“网络”“数字”的融合发展之路。2012年3月13日,当世界知名的《不列颠百科全书》在历经244年的编纂出版后停止发行印刷版,将全面转向数字版时。世界范围内,百科全书编纂的融合发展已成为新的出版环境下不可逆转的趋势。百科全书编纂的融合发展应立足于以下三个方面。

1 编纂思维的融合发展

1)纸和网。从网络出版出现,“纸”和“网”的一直处于较量之中,从“纸”到“网”不仅是载体形态的改变,更需要编纂思维的变化。多媒体时代百科全书的编纂要“纸”与“网”融合发展,这种融合发展不是简单将纸质内容搬上网络,而是从百科全书编纂的初始就要贯穿“纸”“网”融合发展的编纂思维。这种思维要求在编纂中既要坚持“纸”的严谨、客观、精细化,维护百科全书的权威性和准确性,又要吸收“网”的多元、创新、开放、共享等特点,编纂网民易用、喜用的百科全书。编纂思维中纸与网融合发展的思想要体现于百科全书编纂的全过程,打造符合国家需要和人民需要的公共知识服务平台。

2)线下和线上。百科全书的编纂既要考虑“线下”的编纂流程,又要尊重“线上”的传播特点。脱离线下的专家调研、组建学科编委会、审定条目表等传统编纂百科全书的技术环节,脱离线下的大量学科间、条目间、作者间各种沟通、协调、整合工作,无法形成内容权威、体系科学、表述严谨的百科全书,而且容易造成重复撰稿、释文矛盾等问题。同时在编纂思维中如果忽视线上网络传播及时、互动、多维等特点,百科全书的编纂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做出符合广大受众需求的产品,也就不可能实现在更广阔的领域传播先进文化。

3)内容和技术。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正在使人类社会经历一场空前浩大的变革,新技术的发展是变革产生的动力源泉。百科全书的编纂也经历这场变革,这不仅是一场技术的变革,而是需要将内容和技术融会贯通的编纂思维。在百科全书的编纂中应坚持内容为本、为主,技术为用,为翼。用好新技术服务于百科全书的编纂、发布和传播,利用大数据技术充分了解受众心理,为受众提供精准服务;利用数据挖掘技术为受众提供所需的知识内容;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制造多样化的知识产品,服务于受众多元化需求。

2 编纂方式的融合发展

1)专家主导和公众参与。一直以来,纸质版百科全书知识生产主要依靠专家学者,《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仍以专家学者为核心组织百科全书专业版内容。同时在专业版内容相对成熟完善时,还将为公众开放渠道,邀请公众参与百科全书的编纂,逐步形成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大众版块。在未来的百科全书编纂中,专家和公众都参与其中,知识生产和组织方式发生变化。以专家为主要组成的知识精英团队为知识的准确、权威提供了保障,以网民为基础的大众团队则为知识的丰富和多元化提供了可能。专家可以告诉你橘子是哪个属科种,但是网民的参与会为条目带来更多新的元素,比如橘子皮的多种用途等等。

2)开放和封闭。国内用户最多的百度百科,其权威性和准确性一直以来颇受诟病。准确性低是由百度百科的知识生产方式决定的,截止2015年底百度百科有569万人编辑用户,贡献了1 300万词条。由网民贡献知识内容,机器和内部审核员完成对网民贡献知识内容的审核,但机器和内部审核员的审核都有局限性,特别是一些专业内容,更无法识别其可靠性、准确性,这会使一些内容轻易通过,从而产生错误的信息。网络百科全书开放和封闭相结合的编纂方式有利于保证内容的准确性,由掌握权威知识的专家学者形成百科全书的核心内容,其内容不求最多,但求最准。网民可对内容提出意见,但不可随意更改条目内容,所提意见经专业编辑过滤筛选后反馈专家,由专家判定是否采纳。增加条目的互动性,开放评论功能将原本束之高阁的专家知识深入群众之中,增加了读者和专家的互动性,也将有利于提升网络百科知识内容的准确性。

3)内容生产与知识服务。借助于网络和新媒体技术,百科全书的内容生产方式更加多样化,内容生产和知识服务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传统的编纂产生内容,内容服务用户,将借助编纂平台成为在一个平台上实现内容生产和知识服务的互联互通。内容生产不再是单一的条目编纂而是要建设一个服务于百科全书编纂的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知识服务平台。在数据的支持下对由特定需求的知识服务对象可以实现定制化的内容生产,进一步,也可以数据库为支撑让机器参与到跨学科条目的编纂中。未来百科全书的发展会将内容生产与知识服务相结合,在编纂方式上突破原有的学科、专业、条目、作者的局限,打造知识生产和服务共享平台。

3 编纂内容的融合发展

1)内容多维呈现。传统的纸版百科全书的内容编纂以文字为主、图片为辅,释文在解释知识的时候占据绝对优势位置,图片在百科全书的纸质出版中只是对释文的辅助性解释。网络百科全书在保证释文充分解释知识的同时,可以增加更多的图片、音频、视频、动画,多种知识表达方法综合利用,为知识的解释提供了便利性。受众可选择符合自我认知需求的知识表达方式,无论是阅读文字或者观看视频,浏览图片,都能够获得对知识内容的认知,表达也更适用于不同认知程度的受众。

2)内容多元开发。网络出版增加了对内容多元开发的机会,网络百科以数据库为运行后台,条目以数据形式入库,在内容的组织中以学科和主题为知识组织单位,各学科或主题知识体系完整,又因为知识之间的交叉产生各种联系。这些联系帮助网络百科将在纸质出版中看似毫无关联的知识内容组合,实现百科全书内容的多元开发。在有足够知识容量的数据库支持下,以关键词为搜索点,可以聚合相同或相关的知识主题。先网后纸,为纸质版的出版提供了多个方向,既可将网络版中为受众认可的精华内容集合出版为综合性百科全书,也可将满足于某个人的个性化需要的内容按需印刷,比如对1949年这个年代感兴趣的读者可以通过定制得到一本囊括1949年的相关知识的小型百科全书。

3)内容多次增值。内容多次增值是编纂内容融合发展重要表现,传统的百科全书以出版为最终的节点,以修订为补充完善的手段。网络版百科其内容可以随时更新,其修订可以随时进行,其内容可以随意组合。运用数据挖掘,网络百科可以实现内容的多次增值,专家学者编纂的专业版内容,不仅是展示和分享权威知识的平台,同时为不同学科知识流通,为创造新的知识内容提供了可能。促使我们以运动的观点看待相对稳定的知识体系。如同沃尔玛发现尿布与啤酒商品之间的商品关联性一样,借助数据挖掘技术对大量条目和结构进行挖掘分析则能够找到知识之间的关联性,从而实现内容的多次增值。

融合发展是资源与资本有效整合资源、是技术和内容的融会贯通、是传统出版和网络出版、新媒体出版等多种出版方式的取长补短、优势互补。作为人类知识宝库,凝结几代专家学者智慧的百科全书既要立足传统出版的内容优势也要运用先进的技术拓展知识生产的方法、丰富知识表述的形态,拓宽知识传播的渠道,将百科全书的权威性、影响力扩大和延伸。

参考文献

[1]蒋建国.加快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J].中国编辑,2015(1).

[2]孙革非.我国网络百科全书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完善措施[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4,32(4):125-128.

[3]阿德里安·范德韦尔.网络思维与数字出版[J].出版科学,2014(4):5-9.

[4]融合发展成为传统媒体发展主潮流[N].新华每日电讯,2014-7-23(005).

作者简介:王 瑜,编辑,研究方向为编辑学、网络出版。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360(2016)04-0079-02

猜你喜欢

百科全书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漫画少儿百科全书
构建图书馆知识服务理论体系的思考
嵌入心理契约的馆员知识服务能力建设研究
从西方国家保护消费者权益政策看用户信息消费的安全管理
经济新常态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与发展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传统媒体走出“融合发展”误区的理论与现实
特殊的“百科全书”
百科全书
为什么要有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