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文化建设:从传统祠堂到现代社区博物馆

2016-08-15曹兵武

杭州 2016年2期
关键词:遗产居民博物馆

文 曹兵武



社区文化建设:从传统祠堂到现代社区博物馆

文 曹兵武

社区博物馆是立足于社区,为了社区,以社区内的自然与人文遗产为主要资源,在社区居民主导下开展遗产保存、整理、研究、展示和传播,对内对外开展社教服务与交流的文化机构或工具,是博物馆大家庭中的一个特殊门类,是博物馆功能与社区需求的成功对接,是博物馆文化基因或种子在社区土壤上的落地和生成。在当下的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社区博物馆应该成为社群居民留住记忆、认知历史、面向现实与未来科学认知自己生存与发展的环境与进程,建构社群认同及获得可持续发展知识与能力的培力中心。

唤起故乡的记忆:应运而生的社区博物馆

近代以来的中国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否定和抛弃了许多自己的传统文化,也引进了不少西方的科技与文化,其中包括博物馆这种新兴文化机构,但是这种文化的引进较多的是自上而下的嫁接或自下而上的革命,往往缺乏有机的融合与整体性、基础性的构建,有现代化的教育,却没有现代性的教化,因此在文化的整体结构和价值观的建构等方面均有缺欠,在体制机制上也没有找到一种适于中国的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理想工具。因此,中国文化现代化、社区文化的现代化,其内容之一就是探索从祠堂等这种原本具有丰富的博物馆基因的传统机构向现代社区博物馆的转化并展开相关的社会文化建设实践。

曾经我们每个传统的村落或者社区里都有一个甚至多个祠堂,那么在今天的新农村里或者城镇的社区里是否也应该至少有一座社区博物馆?在政府部门和专家学者的参与和指导下,它由社区人自己建设,自己管理运营,既存放着我们关于故乡的记忆,也不断举办与社区历史环境及生产生活相关的各类展览,开展社会服务活动,向社区居民普及最新的科技知识,展开乡情区情的自我认知,并通过对外开放与外部世界沟通对话。它和一般的社区图书馆、文化馆不同,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而是从社区土壤、社区环境、社区历史中,由社区的人用博物馆惯常的历史、科学、艺术等视角与手法,去发现、提炼和重构对这块地方、这个社群的认识和认同,并开展各类公共活动以增加社区凝聚力,为社区居民和参观者提供更多更好的有利于社区和社会发展的服务。因此,社区博物馆应该是具有广阔前景的。

世界上首座冠以社区博物馆之名的,是1967年由美国斯密森尼博物院院长芮普莱倡议,由该博物院与社区合作在美国首府华盛顿贫穷的黑人社区用一座废弃的小影院改建的安纳考斯提亚社区博物馆。这个博物馆曾举办过一个关于贫民窟邻里环境中老鼠的重要作用的展览,对于普及科学知识、改善社区卫生环境等发挥了积极作用,产生了良好的反响。之后,作为回应社会变迁尤其是城市中社区居民对于认知自己生存与发展环境和社区历史、构建社区认同的重要的文化工具,社区博物馆的概念和实践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我国近年也出现了若干冠以社区博物馆之名的新型博物馆,或者以类似的形式开展以博物馆与社区遗产保护传承来促进社区建设的探索。比如,北京花市社区博物馆和南京石头城社区历史文化博物馆、福建福州市的三坊七巷生态博物馆社区、天津市和平区崇仁里社区的社区居委会博物馆和河西区秀峰里社区成立的“终身学习中心”。

从精英教化到公众自用:社区博物馆的建设要旨

社区博物馆尽管是博物馆形式向社会基层的下沉,却将极大地拓宽博物馆存在与行为的边界。

如果说传统博物馆是精英向大众的启蒙与知识普及手段——这点不论在西方博物馆诞生与发展的历程中,还是中国先贤引进和探索的过程中,均体现无遗,社区博物馆则是要将博物馆这个工具自身直接交予社区居民,变成他们借助于社区里的自然和人文遗产,开展自我保护传承、自主学习探索、寻求自我发展的工具。因此,社区博物馆受众和博物馆业务活动也应有相应的变化,概括地说,就是重心更加下移,边界更为模糊,彻底融入社区并直接促进基层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

其实,除了观众与遗产本体向度方面的区别,社区博物馆的基本功能和传统博物馆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其目的仍然是通过遗产的收藏、研究、保护、展示、宣传教育服务等博物馆业务活动来实现保存与传承、激励创新的目的。

但是,社区博物馆建设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在于社区的认同与参与,因为社区博物馆不像传统博物馆那样可以是由外来植入的“建筑+藏品+展览”这样的机构,可以空降于某地,高高在上地屏蔽在社区之外。它在某种程度上必须是从社区土壤中成长出来的。尽管概念和博物馆方法可以引进,种子可以借用,但是在社区博物馆建设中必须实现传统博物馆的基因片段与社区文化、社区生活的成功对接,并通过社区博物馆对社区里的文化遗产及其功能优化提升,对社区与遗产相关活动进行博物馆化改造,甚至渗透到社区的日常生活生产与交流之中,更加充分地体现博物馆的工具实质。

北京大学博物馆教研室主任宋向光先生认为,社区博物馆除了传统博物馆的基本职能之外,其构成要素中还包括社区成员、社区空间、社区遗产以及社区价值。因此,社区博物馆的建设,也应该有不同的规划和建设方案,应该有更符合社区精神的实施路径与运营模式。

比如,社区博物馆可以不必像传统博物馆那样建筑优先,它未必一定要新建高大的建筑,关键是其是否能够担负起博物馆基本功能和很好地发挥公共性精神文化空间的作用。它可以是新建,也可以是保存着历史记忆的社区内传统的公共空间比如祠堂在功能上的创造性转换。

社区博物馆的藏品与展品更多地应该记录社区历史,反映社区环境,体现社区特色。它既有传统地方史志性博物馆的特点,也更强调与社区居民社区生活的直接相关性,强调社区记忆。因此,社区博物馆应该有自己独特的藏品征集策略和使用方案。社区博物馆未必一定要有多么丰富、精美的馆藏,但是它应该可以通过众筹等方式将社区环境、社区生活、社区历史与现实等丰富地展示出来,将博物馆内外的社区遗产有效地关联起来,甚至引导社区自觉地进入一个博物馆化的生存状态。

社区博物馆的业务活动强调服务社区居民,因此,其展览展示活动以及社会教育、社会服务工作首先应该面向社区居民,成为他们认知社区的窗口,交流互动的平台,以及关于社区关注热点和发展论题的论坛。在展览与相关活动方案的策划中就应该有社区代表的参与,在运营和实施的过程中更不能离开社区的支持和参与。

因为社区博物馆里包括了社区居民,所以无论是博物馆的规划设计和建设运营中,都应该考虑到不同层次的政府、专家和博物馆人、社区及其居民等的关系,尤其是对于社区居民作为博物馆的设计者、管理者、运作者和使用者,应该有制度上的设计和保障。1974年,法国勃艮第省诞生了法国第一座生态和社区博物馆——克蕊苏·蒙特修人与工业博物馆,其中克蕊苏是一个美罗的军火工业城,蒙特修是与之相邻的废弃的矿业城,该博物馆的使命就是要在一个工业衰败的社区里重振人心,创造新的就业机会,谋求可持续发展,其管理和运营主体是一个名为博物馆协会的组织,会员分为团体(如地方政府)和个人(如专家和居民),其下又分使用者委员会、行政委员会、科学顾问委员会。政府管理部门和博物馆专业人员不再是唯一的权力核心,社区居民代表、义工和博物馆之友等,与专业人员形成一种伙伴关系,博物馆内部组织从传统的金字塔式转变为扁平式,并引进大量社区内外的人财物资源为博物馆和社区所用。

(本文由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供稿,作者系中国文物报社总编辑)

猜你喜欢

遗产居民博物馆
石器时代的居民
遗产怎么分
博物馆
千万遗产
露天博物馆
遗产之谜
遗产
高台居民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