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实践与思考——以杭州市江干区教育“新共同体”模式为例

2016-08-15赵欣浩

杭州 2016年1期
关键词:江干区教育资源优质

文 赵欣浩



关于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实践与思考——以杭州市江干区教育“新共同体”模式为例

文 赵欣浩

江干区是杭州市中心城区,同时也是城市化快速推进、产业化迅速转型升级的新兴城区。近年来,江干教育以打造“活力校园·幸福教育”品牌为目标,致力于满足教育需求,致力于促进教育公平,致力于提高教育质量,初步实现“三大跨越”:从扩大覆盖向优质均衡跨越、从规范办学向品牌办学跨越、从区域影响向中心辐射跨越,全区教育发展水平已进入省、市前列。

公平教育与优质教育始终是基础教育发展的两个核心元素。一直以来,江干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从2001年开始,在实施“名校集团化”战略的基础上,以现代教育理念引领,协同多方力量,整合多种资源,创新办学机制,优化管理过程,开展了教育“新共同体”的实践与研究。该模式是基于江干城市发展以及教育资源分布特点而逐步探索形成的,并以优质教育资源的开放性引入和培育为引导、以因地制宜实现各板块教育水平整体提升为依托、以共同体内外办学主体间良性共生的伙伴关系为组织内核,实现对原名校集团化办学、校际合作帮扶等模式的超越。

教育“新共同体”构建立体化、复合式办学图景

整合优质资源,促进新校、弱校快速成长。名校与弱校之间、高校与新校之间、不同特色校之间“点对点”的连线,是构成教育“新共同体”的起点。江干区区域内有大量新办的学校,以及原本底子薄弱的“农村学校”“弱校”。对于这些学校而言,快速提升其教学质量最有利的途径就是通过“连线”式的帮扶,对口承接优质教学资源,促进教学水平快速追赶、超越。这种“点对点”的扶持与帮助,既是江干教育“新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待新校、弱校成长到一定阶段后将其纳入新形式“共同体”的前提。区别于传统的“支教”“交流”等合作模式,新共同体内部优质教育资源的注入,是在被帮扶学校和优质资源注入主体之间形成了一种互助共生关系,并辅之以制度化的运作与考核流程,使资源的注入成为一种可持续运作的循环系统。

依托区域特色,实现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江干区内各个区块城市化进程、城市功能定位以及教育基础、学源条件都具有非常大的差异。根据各个区块的现状与特点,因地制宜采取针对性引导策略,推动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与提升,就成为教育“新共同体”建设的重要方式。在全区统一规划设计下,区政府先后在九堡街道、凯旋街道、城东新城等区块构建了多个区域教育“新共同体”,通过这种方式把区块内具有相似发展境遇和一致利益或价值诉求的学校有机连接起来,实现区域学校协同发展、整体提升。区域资源共建共享网络的建设,是以外部优质教学资源注入为契机,构建同一区域内多所学校形成资源共享、教学互促的“区域网络”,并使之成为整合各方面办学资源、优化共同体内部资源配置的交互网络,这是教育“新共同体”模式在“点对点”式教育帮扶基础上的提升。

引导“伙伴关系”,构建良性共生治理机制。外部优质教育资源的引入以及区域办学资源的整合为教育“新共同体”提供了资源保障,而各主体间良性共生的“伙伴关系”则是“新共同体”得以成功运作的内在组织内核和理念内核。引导共同体内部各主体间生成协作互助、主动交流的伙伴关系,是教育“新共同体”区别于以往合作办学、联合办学模式的重要特质。这种良性共生的“伙伴关系”既体现在区域联盟型教育“新共同体”中,也体现在“点对点”的帮教型新共同体中。无论是已经集团化运作的东城教育集团、凯旋教育集团,还是处于“准集团化”办学过程中的教师研训联盟共同体,共同体所属的各个学校都是独立的法人。而作为集团引入的外部教学资源主体,杭师大、华东师范大学等单位在与共同体所属各个学校开展交往时也是根据每个学校的具体需要配置人员、安排工作。作为集团最高决策机构的理事长会议,其议题的选择和工作的安排都会在最大程度上考虑各个学校的发展需要,解决每个学校面临的具体问题。

彰显办学特色,培育特色优质教育资源。依托共同体内部的资源互通与外部的力量引入,共同体内部的各所学校在整体质量规范化提升的基础上,进一步凸显每个学校的特色与优势,使得共同体内部各个学校之间形成高水平上的错位优势,进而也为共同体内部资源打造、优势互补不断生成新的资源。随着新共同体自我运转机制的成熟,能够带动的外部资源越来越多,综合辐射效应日益彰显,成为能够源源不断产出优质教育资源的生产者。基于这种路径,教育“新共同体”模式中的各个学校都在固化发展既有成效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与拓展。各教学主体间通过充分利用共同体资源平台凝练特色、凸显优势,逐步完善优质教学资源的内生成长机制,使既有的共同体从“资源引入”型逐步迈向“资源供给主体”,成为新共同体的扩容与扩展的重要支点,最终实现公共基础教育水平的总体提升,达成“让优质教育资源普惠每一个孩子”的目标。

有效提升教育治理现代化的三点启示

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就是以构建政府、学校、社会新型关系为核心,以达到教育共治的结果。实现教育治理现代化,其本质就是对教育改革目的、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培养意义及其条件需求的尊重,就是规范公共权力运行,赋予教育系统更多的自治空间与自治权力,建立权力清单与责任清单,进而实现以法治为保障、以共治为路径、以善治为目标的治理。教育“新共同体”模式体现了江干致力于教育体制机制创新的不断努力,推动了基础教育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的实践探索。

从治理主体角度讲,有效的治理,突出强调社会公共事务的多方合作治理。教育“新共同体”的网络组织结构,体现了多元利益关系角色和多个主体共同参与治理的特征,强调了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和权力的多中心化。在这样的组织中,政府履行公共服务提供和治理政策制定的责任,企业承担起教育经费支持义务并进行经费使用的监督和绩效评估,理事会、各专业委员会、专家智库、成员学校在各自的权力范畴中相对独立开展专题研究和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理事会在其中协调与解决学校共同面对的教育教学问题。让社会各个主体都能参与到教育治理中来,实现教育“新共同体”的自我治理,正是推动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突破点。

从权力运行角度讲,有效的政府治理,必须合理定位政府职能。原来政府承担了其他主体的许多职能,现在要通过简政放权,放权于市场、放权于企业、放权于社会,明确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权力的边界范围。教育“新共同体”多中心、网格化的组织形态改变了以往以政府为中心的格局,使教育分权成为一种可能,并进而实现了教育权力在政府、社会、企业、学校、公民之间更大范围的转移,通过转变和让渡职能,调整政府管理边界,实现权力在不同主体之间的合理分配。

从组织结构角度讲,有效的治理,必须以科学合理的政府组织结构为基础。教育“新共同体”厘清了政府、学校、第三方社会组织(包括高校、企业、家长和社区)所代表的不同主体的功能与责任定位;形成了理事会、专业委员会、专业智库等多主体参与的组织网络,体现了多元利益关系并存和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治理的特征;建立了以“六联”为主要特征的运行机制(特色联建、资源联享,教师联聘、学生联招,活动联合、中小学联动),开始走向政校分离、自主办学的治理之路,形成了管办评分离与联动的初步形态。

(作者系杭州市江干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猜你喜欢

江干区教育资源优质
可爱的马
重视城乡教育资源调整 保护农民家庭发展希望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优质父母”不能靠培训速成
春晖社区举办夏日游园会
育见未来共创美好——2019未来学校行业年会暨教育资源交流会圆满落幕
江干区全市首创减负新举措
优质冬枣周年管理工作历
“多校划片”:治标还需治本
江干区:扩大街道人大监督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