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秦文君文学创作的女性情怀

2016-08-15马楠中国海洋大学山东青岛266100

名作欣赏 2016年30期
关键词:母性淑女儿童文学

⊙马楠[中国海洋大学,山东 青岛 266100]

秦文君文学创作的女性情怀

⊙马楠[中国海洋大学,山东 青岛 266100]

在当代儿童文学的创作洪流中,秦文君是一位不可忽视的经典作家。在三十余年的儿童文学创作中,秦文君的作品带给了几代人深刻的童年记忆。秦文君的笔触之下总有温情流出,总有温暖陪伴,许多的人物刻画都镌刻着浓郁的女性情怀,这种女性情怀带有历史沉淀的底蕴,寄托了秦文君对少男少女成长的期盼,也构成了秦文君文学创作的重要特征。

淑女情结 母性关怀 责任感

在谈到中国儿童文学创作时,无论作家研究,或是作品研究,秦文君都是不得不提到的一位经典作家。作为一名女性作家,秦文君的性别特征鲜明地贯穿在每一部文学作品中。在秦文君的作品中,女性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纯洁、包容、善良、正直等美好情感流淌在每一个文字背后。“淑女情结”寄托了秦文君对少女们成长的希冀,也成就了其作品中独树一帜的美学风格。

儿童文学是特殊性质的文学,因其特殊的、尚不成熟的、易被深刻影响的儿童读者群,更需要作家在创作之时注意价值引导的正面性。然而,如果过分重视作品的教育意味,而缺乏与小读者们的精神共鸣,又会使作品沦为枯燥无味的教育工具,被孩子们束之高阁。“中国的成人对儿童几乎只有两种态度,一是‘教’孩子,一是‘哄’孩子,这两种态度与儿童文学的创作是格格不入的。教育意识在中国更多地表现为一种道德意识,实际上,在道德的领域里,在心灵的状态上,任何一个成年人也无法同童年相比。这种道德教化的意识一旦在儿童文学中出现就显得十分可笑。”①真正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应该饱含情感,将作者的情思与读者的心绪完美交织在一起,从而升华出美的体验。女性作家具有得天独厚的创作优势,敏感多思,睿智通达,这样的情感特征犹如母爱般地呵护着小读者的心灵。秦文君的作品正是对这种女性情怀最好的诠释。

一、“淑女情结”指引个性成长

“淑女情结”中的淑女是女性柔和之美的完美化身。这种柔和之美与男性的阳刚之美相呼应,构成了女性的独特魅力。具有“淑女情结”的作品多是由女性作家书写,在女性作家的作品中,主人公大多是女孩,“小淑女”是女孩作品中的经典形象。在西方的儿童文学经典作品中,“小淑女”的形象屡见不鲜。《秘密花园》(1909)的主人公玛丽.伦罗克斯,《红头发安妮》(1904)中的安妮,《阿尔卑斯山山女海蒂》(1905)中的海蒂以及《小公主》(1905)中的萨拉,都是儿童文学历史上经典的淑女形象代表。这些小主人公有着共同的特点,童年经历诸多磨难,例如失去父母,背井离乡,贫困度日等等,但是她们幼小的心灵却从未被困难打倒,自始至终保持着乐观自信、乐于助人的品格。这些作品创作的年代大多集中在20世纪初期,由于工业革命的冲击,拜金主义在西方盛行,人们在利欲熏心的社会浪潮中迷失自我。正确的价值观如何重回社会正轨,纯真善良的人性如何归位,女性儿童文学作家们在喧嚣的社会浪潮中独辟蹊径,用人性之美化身的淑女形象引导纸醉金迷的人们返璞归真,找回人性中最根本的真善美。一个美好的“小淑女”胜过一万本道德书籍,传统价值典范对成长的引导作用可见一斑。

尽管中西方之间存在着文化差异,但是“淑女”的定义却有诸多相似之处。秦文君笔下的淑女形象,大多纯洁天真,品行端正,尽管涉世未深却心怀善意,尽管历经困难却正直坚韧。秦文君对淑女品格的书写并非无意为之,她在有意识地强调淑女品格在女孩儿成长中的重要性。“在学校里经常看到女孩子拿着东西追着男孩子跑,直到男孩子躲到男厕所为止,我始终认为,女孩子应该有女孩子的样儿,她们在内心深处应该是温柔的。”②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儿童成长的多元化特征更加突出,成长过程中遭遇的困难也愈发复杂,个性发展不再按照性别特征单向发展,性别交叉成为新的个性特点。这一特点增加了个体自我认知的难度。儿童的成长如一根简单的粗线条交叉整合成一个错综复杂的有机体,在整合过程中,优良因子需要被大量注入,才能使得最终的有机体成为一个健康完整的社会个体。秦文君深知儿童成长的不易,有意识地在作品中塑造大量兼具时代特征与传统美德的“淑女形象”,以期对儿童个性成长产生有益的助力和引导。

《一个女孩的心灵史》是秦文君对珍爱的女儿成长历程的真实记录,“女孩出生时,迎接她的是炽热的阳光”。秦文君在女儿身上寄托了最真挚的期盼。莘莘本应该生活在阳光下,但是随着成长的脚步一步步前进,稚嫩的躯体却被或重或轻的“枷锁”缠得越来越紧。尽管莘莘感到无助困惑,也常常被老师、朋友伤害,以至于发出“我要做坏孩子”的呼声,但是她终究克服了这些灰暗影响,依靠内心的声音找寻到了自己真正想要的一切,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小淑女”。莘莘依旧是原来的莘莘,愿意原谅、帮助伤害过自己的朋友,并从中感受到真实的快乐。秦文君用“小孩拯救大人”作为第一章的标题,可见她对孩子的美好感情与期冀。《孤女俱乐部》中的洁岚、《十六岁少女》中的“我”,这些少女都在成长过程中遭遇磨难,但是她们依靠强大的内心消解了困难,找到了真正的自我。这种具有榜样意义的“淑女”形象,体现了秦文君强大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二、宽容的母性视角

现实生活中的秦文君是一位慈爱的母亲,“母性”与“童心”交叉在一起,构成了秦文君文学作品独特的母性视角。作品的语言总是温情款款、波澜不惊,像是一位母亲轻哄孩子的细语,即使是悲伤的叙事也总是满怀深情。在秦文君构筑的文学世界里,她自觉地以一个母亲角色出现在文字中,关爱每位读者,为他们的成长困境寻找出路。在秦文君的笔下,善恶之分是模糊的,虽有十分恶的言行,但是没有绝对恶的小孩,看似邪恶的人的背后往往有着令人怜悯的悲伤,秦文君从不唾弃他们,始终坚信“人之初,性本善”的信条,发自内心地同情他们,帮助他们。

何桑因为失去母亲,而又缺少父爱,总是像男孩子一样蛮横,强装成凶恶的外表,不愿与人亲近;《女生贾梅》中的简亚萍失去母亲,父亲又被关进监狱,她在同学们的冷眼相对中,把自己包裹成一只刺猬,与人疏离;因为被拥有错误价值观的母亲过分溺爱,丁南南变得像妈妈一样自私、跋扈;庄文深处你争我夺的生长环境,也变得与人格格不入、自私暴戾。这些看似恶小孩的个体背后都有着不健全的成长环境,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对于儿童成长至关重要。在某一教育缺失或者失衡的情况下,秦文君呼吁家庭、社会、学校都能以包容的胸怀去关爱儿童。借助儿童文学作家的特殊身份,秦文君将母性关怀的呼吁广发至社会的各个角落,为儿童的健康成长构筑尽可能广阔的空间,秦文君身体力行地呵护着小读者们的身心成长,不放弃、不轻视认识一个孩子,这种深沉的情感都是发自秦文君本身的母性。

儿童文学作家既是教育家,又是孩子的守护者。每个孩子都会在成长过程中遭受挫折与痛苦,在他们难以自愈的情况下,急切地需要像母亲一样能给与他们拥抱的守护者。秦文君具有这样温暖宽厚的肩膀。秦文君在作品当中从不回避成长中的痛苦磨难,也从不说教批评,她用浪漫主义的叙述口吻来描绘真实的现实,用叙述者的直观视角表达对人对事的情思,读者们在平静流畅的言语中既能真切地看到现实生活,又能从作者带有情思的话语中判断是非曲直。《孤女俱乐部》是一部描写知青子女返乡生活的作品,从遥远的他乡返回大城市上海生活的几个个性鲜明的女孩子尝过了所有的酸甜苦辣,哪怕困难来得措手不及、超乎想象,她们也从不害怕,坚持,坚持,再坚持,打败恶魔。生性害羞善良的郑洁岚努力学习,在一次大考中,她如愿以偿地考了全年级第三;生性坚强的郭顺妹不幸患上了白血病,去医院治疗时,她还担心医药费怎么办。在治疗期间,她积极配合,不怕病痛,最终战胜了病魔。

三、结语

在秦文君的作品中,面对各种困难的主人公总能找到出路,看到希望。阅读这样的作品,就像孩子走投无路时求助于母亲,总能从母亲那里获得亲切的安抚和有益的办法。梅子涵这样评论秦文君:“秦文君不是一位很现实的作家,而是一个浪漫和想象的情绪浓厚、走在现实的泥泞,总想能够飞翔一下,让青春的生命故事不是表现在年龄上,而是表现在精神上的作家。”③这样独特的浪漫主义情怀正是源自秦文君的母性光辉。

女性具备天生的母性,儿童对母亲有天生的依赖,两者天然契合。女性儿童文学作家在创作儿童文学作品时,会将这种关爱儿童成长的母性情怀投射于作品中,因此使得作品更易于被儿童读者接受。秦文君在作品中不仅关注读者现实的困难,而且更深层次地关爱他们的内心世界,追求“一要健康,二要快乐”④的原则。揭示现实困难,树立理想榜样,给予温暖关怀,在秦文君构筑的文学世界中,读者们得到了全方位的自由与快乐,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沟通方式来源于秦文君对儿童的关怀,对文学的勤思,对责任的坚守。

①王富仁:《把儿童的世界还给儿童》,《读书》2001年第6期。

②秦文君:《秦文君文学创作概况》,接力出版社2005年版,第284页。

③梅子涵:《秦文君的80年代和90年代上海五十年文学批评——作家论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79页。

④周晓波:《少年长篇小说创作热现象思考》,《中国图书评论》2000年第8期。

作者:马楠,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编辑:郭子君E-mail:guozijun0823@163.com

猜你喜欢

母性淑女儿童文学
孩子与母亲
孩子与母亲
第四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祝你新年快乐
毕飞宇小说对“母性”的探究
第三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唯童年不可辜负
——两岸儿童文学之春天的对话
“追寻”与“回归”——论女性电影中“母性”秩序的构建
“原生态”与儿童文学
文艺小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