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产业化推广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6-08-13李彬彬郭宗逵
李彬彬 郭宗逵
摘 要:住宅产业化这一概念从20世纪60年代诞生以来,便受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成为我国乃至全球所关注的热点问题。然而,我国住宅产业化的发展速度却跟不上国际脚步,问题凸显。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结合目前现有的政策文件,找出产业化住宅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推广建议对策。
关键词:住宅产业化 政策 措施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策和经济的变革一直是众多专家学者关注的热点,因此,这两个方面的相关研究层出不穷。同时,住宅产业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进入国内以来,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近年来,随着住宅产业改革力度的加大,我国的房地产逐步走向市场化,老百姓的住房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城市中人们的平均居住面积有了大幅的增长。随着人均居住面积的增加,住宅建筑的规划设计、建筑质量、居住环境、周边配套以及室内空间设计等都有了显著的提高。政府对住宅产业建设的支持力度可谓是一年比一年增长,这些支持主要表现在相关政策的颁布上,包括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但是住宅产业化的政策的出台也反射出一些问题。虽然我国自上世纪末期引入住宅产业化的发展理念,政府也通过自身角色的定位,对政策的颁布与实施花足了力气,但是一段时间后发展速度却相对变缓。伴随着政策的颁布,我国住宅产业化的发展却没有出现预期的繁荣景象,现代产业化住宅建设的效果不够理想,多个地区甚至出现停滞不前的情况。目前我国的相关政策更多的是表面的一种生搬硬套,很难形成自己的风格,更别说能够符合自己的特殊需求了。另外,政策在颁布前未进行有效的调查取证,造成了一些尴尬的局面,比如说虽有政策却不切实际。还有缺乏政策的一种长期的监管,政府并不能准确的获悉实施进展,很多项目缺乏有效的引导,国家为形成一套产业化住宅的生产标准。最后,政府不知道政策难以得到激励对象支持的深层次因素,未从对象的角度得出影响激励效果的症结,制定的机制效果大打折扣。总的来说,我国推广住宅产业化的决心还是好的,但是在方法上还需更好的统筹。
二、我国住宅产业化发展存在问题
1.政府激励政策尚需完善。政策在总的文件制定上说的较多,缺少具体微观的实施细则。在具体激励措施的规定方面也较为宽泛,相关的政策不到位。现有的激励政策更加重视能在短期内获得效益的商品房,却忽视了保障房项目中推广住宅产业化的潜力,这样难免会让开发企业对政策产生疑虑。另一方面,政府颁布的政策多在较大城市,三、四线城市有效政策不多。
2.已出台的政策落实不到位。政策的落实没有相关部门的督促执行,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没有形成一种有效的制衡,相互之间的联系不紧密。此外,各地政府对企业的正激励措施方面主要表现为建筑面积、增量成本计价等等方面,政策大多处于宏观层面,具体实施细则不够详细,缺乏具体的实施流程。
3.产业化住宅研发成本无着落。如今,我国产业化技术标准在运用层面的开展效果不佳,建设产能还没有达到一定的规模,致使工厂PC等部品生产还没有形成应有的产量效益,加上产业化技术研发的成本费用,与老方式的差距只会进一步的拉大。政府的支持很难弥补这一部分的费用,原本的新型产业化企业有可能走回头路,造成推广效应的畸形发展。
三、推广住宅产业化的对策建议
1.健全和完善住宅产业化法律和规范体系。现今的我国住宅产业化推广的问题比较突出,主要集中在地方政府部门对住宅产业化推广的理解不够深入,相关政策不够完善,还没有形成一定的体系。因此,要推进住宅产业发展,就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法律和规范体系。如下图所示:
(1)在新建项目开工前,率先审批那些采用产业化生产技术施工的住宅用土地,保持住宅产业化发展的一个良好氛围,到住宅产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相对成熟时,国家可在土地政策方面给予产业化住宅以方便,比如说用地补偿等,以助推住宅产业化推广。(2)可以设定住宅产业化率这一指标,在住宅开发单位拿地报批阶段激励它们选择产业化住宅生产模式,当然,这要有政策方面的支持。对符合住宅产业化标准,低于合理比率标准的,给予用地奖励或者容积率方面的放宽政策,提高相关企业的参与热情。(3)对产业化生产优势企业实行技术和产品认证,纳入国家住宅部品库中,以形成一个完整的产品体系。将进入产品库的企业实行定期的产品研发资金补贴,保证这部分企业的权益,促使他们产出更多的创新产品。适当的时候,还可以在这些企业申请专利时提供支持,促进其在行业中起到带头作用,以实现他们更好的发展。
2.鼓励企业建立住宅产业化示范基地,发挥龙头企业转型带头作用。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是依托于行业内采用产业化生产模式的的施工企业的技术优势,建立产业化住宅的生产体系,以促进住宅生产方式的根本性转变的一种住宅示范样本。从2012 年开始,我國产生了一批住宅产业化优秀企业,以长沙远大为例,仅在当年,PC 构件产能便已达 500 万 m2。随着新企业的引入和产能的扩大,住宅产业化优势企业在建筑市场中的地位将日益明显,这些都无疑给传统建筑企业带来巨大冲击和压力,迫使必须尽快转型升级。
3.增强校企合作,注重专业人才培养。(1)推动高等学校与研究所的学者到企业提供服务。现在我国高等院校在专业的设置上,缺乏专门的新型施工工业化专业门类,或者说虽有相关专业,但是具体在课程设置上并没有体现出这种新的施工模式的特点,学生能够真正学到的相关知识更是少之又少。当然,要想做好之间的合作,还需要发挥政府的作用。企业总是要追求自身的利益的,如果他们无利可图,这种合作的积极性就得不到保证。(2)开办企业课题,传播新的住宅产业化知识。施工企业的职责是进行房屋建设施工,它们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他们需要学者的新的理论补充。而研究机构的专家们则恰巧掌握这一部分信息,施工企业可以邀请专家去企业开办课堂,进行员工培训交流,将有助于企业在技术和管理上的进步。
四、结语
住宅产业化是住宅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符合我国乃至全球建筑业施工中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整体要求。现阶段,产业化住宅建设在我国遇到了一些困难,本文针对这些困难提出了一些改善措施,以期达到住宅产业的健康发展,提高住宅的整体质量,从而推动住宅产业化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董良峰. 推进我国住宅产业化政策框架体系的构建及措施研究[D]. 南京: 南京林业大学, 2006.
[2]王玲, 刘美霞. 住宅产业化进程中的政府行为研究[J].建筑经济, 2012(1): 73- 76.
[3]刘禹.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的障碍与路径问题研究[J].建筑经济,2007(4):20-24.
作者简介:李彬彬,男,汉,江苏淮安人,硕士在读生,南京工业大学,研究方向为房地产开发与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