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相关思考

2016-08-13冯桂茹

经营管理者·下旬刊 2016年6期
关键词:内部会计管理控制事业单位

冯桂茹

摘 要: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事业单位发挥了重要的功能性作用,它承担了国家教育、卫生、科学及社会文化等社会服务的责任。事业单位相关管理工作能否有效执行,直接关系到事业单位的运营效率,会对民生问题产生直接影响。为推动事业单位廉政建设,加强事业单位公共服务职能,各事业单位對内部会计控制工作愈来愈重视。通过完善内部会计控制,积极推动内部管理,以实现事业单位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对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进行了综合性阐述,并提出了相关完善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事业单位 内部会计 管理控制

一、内部会计控制概述

目前,对于内部会计控制存在两种理解,一者是指对会计本身的控制,具体表现为会计信息生成及披露控制,以此来提升会计信息质量,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有效性;另一者主要是指在会计活动中要充分发挥会计控制的职能性作用,利用真实、客观对会计信息,为资产保护提供支持,属于典型的企业内部控制环节。上述两种理解均反映了会计内部控制在企业或单位日常运营过程中发挥了比不可或缺的作用,通过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行为,为会计信息真实性、客观性、准确性提供了保障。内部会计控制所涉及的内容较多,包括了货币资金、筹资、销售、采购、成本等多个项目,这使得内部会计控制成为了一把“双刃剑”,若其充分发挥作用,则能够为企业日常运营创造出稳定的环境;若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缺陷,则可能影响多个环节,导致部分负面问题产生。因此,必须充分重视并落实好内部会计控制相关工作。

二、内部会计相关控制方法分析

针对于不同类型的项目,需要采取差异化的内部会计控制方法,才能满足实际需要,常见的内部会计控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预算控制。预算控制是最为常见也是最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方法之一。预算控制贯穿了事业单位经营活动的全过程,通过预算编制、分析、执行、考核等手段清晰地反映出预算项目实际情况,并形成预算标准,为预算工作提供基础。通常情况下,预算内资金主要是通过责任人限额审批,资金超出部门则采取集体审批,保证相关资金支出得到严格控制。(2)风险管理。风险管理与内部会计控制密切相关,利用风险管理对风险控制点进行针对性控制,可有效降低事业单位面临的财务风险与经营风险,为事业单位稳定盈利创造条件,并可从一定程度上消除事业单位盈利的不确定性。(3)电子信息系统控制。电子信息系统是信息化时代的产物,利用该系统为内部会计控制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并消除了人为操纵因素,为内部会计控制提供了一个公正的环境。(4)职务分离控制。该控制方法主要遵循了“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的原则,通过明确岗位职责、权限,形成相互制约机制,以杜绝会计舞弊行为,充分发挥相互监督作用,为内部会计控制创造出一个有效的内部监督环境。(5)授权控制。授权控制是指在开展各项会计业务时,必须经过授权批准才能执行相关业务。通过这种方法能够对会计业务行为产生一定的约束作用,相关人员只能在授权范围内执行或办理业务,未授权者不得调用资产,为资产安全提供了保障。

三、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1)货币资金问题。货币资金控制问题是中小型事业单位最常见的问题之一。通常情况下,这些中小型事业单位会将一般性规章制度替换内控制度中的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导致在实际会计管理过程中,只能规定财政资金大致使用方向,无法首先细致化管理,影响了单位资金的安全性。部分单位还会将资金流动印章归于一人保管,导致记账会计无法充分发挥监督作用,最终造成事业经费超出预算。对于差额拨款、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由于现金往来较多,但相关制度不够完善,造成预算外收入挂在账外,形成“小金库”。另外,部分会计及出纳无法做到定期账目核实,导致出现各种货币资金收入截留。情况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收入流失,造成单位资金出现缺口,并引起腐败问题。(2)固定资产问题。很多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核算不够重视,未能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盘点,造成监督虚位,可能会引起固定资产丢失。(3)监督机制不够健全。由于事业单位内部监督机制不够健全,导致会计控制制度流于形式,无法发挥实质性作用。很多事业单位过于应付财政、审计等部门的外部检查,导致内部监督工作有所缺失。外部监督上,由于政府监督未形成统一标准、缺乏横向沟通,导致未能形成切实的外部监督合力。另外,社会监督也未能充分发挥作用,进一步削弱了监督制度的作用。

四、完善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策略分析

1.加强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在事业单位相关工作实施过程中具有导向性作用,通过加强内部控制度建设,可保证相关行为规范执行,以获取一个硬性的会计内控环境。根据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的原则,明确规定单位各部门权责。设立授权批准、会计记录、财务保管、业务主办等职务,让会计核算与资产保管分离、会计责任与经营责权分离、执行与授权分离,避免权责出现冲突矛盾。同时要明确控制标准,并实施定期考核制度,相关人员根据标准对业务进行有效处理,以实现预期目标。将收入、成本及现金流作为内部会计控制的重点内容,并大力推行全面预算管理,让预算差异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单位内部还要建立风险防范机制,结合风险预警、评估、分析等手段对潜在风险因素进行有效控制,尽可能规避财务风险。制度主要由财务处制定,但要求各部门共同协调,形成一个完整、健全的内部制度。对于违反制度者,应按照制度规定进行惩罚,以保证制度的执行力与约束力,使其充分发挥作用。

2.完善预算管理。作为内部会计控制的基础,事业单位领导必须充分重视预算管理。相关人员要更新观念,认识到预算管理贯穿于内部会计控制全过程的事实。事业单位内部应建立独立的预算编制小组,对支出需求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文件做好统筹安排,为内部会计控制工作指明方向。预算编制需要充裕的时间,才能保证其质量。因此,事业单位应提前启动预算编制工作,将实际需求充分反映出来,为财政规划提供支持。另外,要狠抓基础工作,制定合理的定额标准,明确定额对象,以单位各年度财务决算数据为根据,并通过专项调查进一步丰富数据资料。

3.加强会计核算。会计核算也是内部会计控制的关键环节之一,通过有效的核算工作能够深入、细致地了解单位实际财务状况及预算情况,为经济决策提供有力参考,以保证事业单位实现社会化管理。以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为导向,对当前会计核算工作进行完善,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可靠。会计核算期间,保证经济业务是真实发生的[6]。根据会计信息的及时性特征,对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按时核算,不得推迟或提前。另外,要保持会计政策清晰化,不同性质的会计业务采取不同类型的会计政策,当会计政策确定后,则不能轻易变更。

4.提升监督执行力 。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应做到恪尽职守,依法履行相关职责。对违反《会计法》及相关规定的会计事项,会计人员可拒绝办理或利用职权进行纠正。通过建立账簿、款项和实物核查制度,保证“账账相符、账款相符、账实相符、账表相符”。若发现账目与实际情况出现偏差,应及时进行处理,以发挥会计监督作用,确保会计资料的真实可靠,为单位财产提供安全保障。

五、结语

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落实直接关系到单位能否正常运营,对单位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完善制度、核算、预算等工作为内部会计控制提供一个良性的基础环境,使其充分发挥作用,以促进事业单位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吕会珍.新时期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创新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16:119-120.

[2]王卫龙.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架构完善思考[J].财会通讯,2013,29:75-76.

[3]陈琳.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与监管的思考[J].时代金融,2011,21:21-23.

[4]胡秋铭.对加强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建设的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14:67-68.

猜你喜欢

内部会计管理控制事业单位
地铁车辆段场安全行车组织与施工管理控制分析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企业货币资金管理问题分析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