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西域女装研究及对当代女装设计的思考
——以新疆出土文物为例
2016-08-13闫文君
徐 红, 闫文君
(新疆大学 纺织与服装学院,乌鲁木齐830046)
唐代西域女装研究及对当代女装设计的思考
——以新疆出土文物为例
徐红, 闫文君
(新疆大学 纺织与服装学院,乌鲁木齐830046)
摘要:研究具有代表性的一些唐代西域女子服饰,以新疆出土的唐代彩绘俑、绢画、壁画上绘制的服饰为线索,探讨当时西域的服饰文化特色。通过对唐代女装造型款式、色彩、图案纹样的分析,发现由于当时西域特殊的地理气候和多民族文化的融合,形成了女性多戴帽,汉服与胡服兼容并收的服装风格,且女扮男装甚是盛行。襦裙装款式修身,高腰、阔领、多褶裥,回鹘装翻领、腰间系带。女子服装色彩艳丽,尤爱红色和对比色,图案多为花、草、虫、鱼等自然事物图。依据这些特征,提出了对现代女装设计与开发的一些思考及启示。
关键词:彩俑;绢画;女子服饰;西域;服装设计;唐代;新疆
新疆地区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物资源。吐鲁番市的阿斯塔那和吐峪沟墓出土了大量的唐代彩绘俑和绢画,它们制作精美,将人物形象表现得活灵活现。在新疆伯孜克里克也发现了石窟壁画,人物服装风格与阿斯塔那的相仿。这些文物为探讨唐代西域的风土民情和服饰文化提供了丰富的资料。目前,一些专家学者对于文物修复、艺术风格、制作工艺等有了阶段性的研究。2009年6月,王志炜[1]对阿斯塔那出土的骑马女俑的塑形、色彩、材质和艺术风格做了探析;同年,孙广明[2]针对阿斯塔那墓出土的残缺断损的彩绘俑文物做了原态分析,分别采用了不同材料针对已糟朽的彩绘俑文物的骨架实施替代和加固;2013年5月,郑会平等[3]采用显微激光拉曼光谱等科技手段对出土的彩塑制作工艺和彩绘颜料做了分析;同年9月,姚书文[4]从出土的彩绘俑的造型、色彩和艺术风格等方面进行研究;2014年6月,高愚民[5]依据出土的文物造型探究了唐代西域女子的发式艺术。然而就目前研究成果来看,国内专家学者对于新疆出土的文物上绘制的服饰研究较少。本文主要研究其中的女子服饰,从而探索唐代西域女装特色,并依据其色彩、款式、纹样等特点提出了对当代女装设计的启示,对于唐代文化的探究与传承有一定意义,且为现代女装设计提供参考。
1 女子服饰
唐代女子服饰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况,可谓中国服装史上最精彩的篇章,其冠服之纷繁华丽令人目不暇接。在西域,女子喜爱着襦裙装和胡服,由于西域地区风沙多、昼夜温差大,女子多戴帽,着半臂,且女扮男装是当时西域的流行风尚。
1.1女帽
1.1.1风帽
唐罗虬在《比红儿诗》中描写道:“若使红儿风帽戴,直使瑶池会上看。”阿斯塔那187号墓出土了唐代头戴黑色风帽的骑马女俑,如图1(a)所示。风帽是用黑色布帛或黑缎制作的,为女子出行时防风御寒的一种帽饰,帽分左右两片,于头顶中缝缀而成,帽后片长于前片,戴时帽顶遮至前额,侧兜两颊,左右有带可系于颏下,将头及脖子包裹住,露出面部。其起源于西北少数民族,供西域女子躲避风沙护面之用。
1.1.2帷帽
图1 女帽Fig.1 Female headgears
1.2女装
1.2.1襦裙装
襦裙装是唐代女子最流行的服装,《旧唐书》中“上自宫掖,下至匹庶,递相仿救,贵贱无别”的描述准确地反映了襦裙装在当时的流行潮流。襦裙装属中原服饰,在西域地区也广泛流行。它由襦、裙两件构成,即女子上穿短襦,下着长裙,襦的下摆系在裙腰中。阿斯塔那206号墓出土的三尊唐女俑,如图2(a)所示,一尊上身穿红色窄袖直领短襦,下身穿红黄相间的间色条纹齐胸长裙;另一尊上身穿绿色窄袖对襟联珠纹短襦,下身穿红黄条间色高腰长裙;还有一尊上身着蓝绿色长袖短襦,下身穿黄褐色长裙。此外,戴帷帽的骑马仕女俑,上身穿绘有绿色花草纹样的浅色长袖短襦,下身穿有黑色树叶纹图案的绿色高腰曳地长裙,如图1(b)所示。短襦、长裙的合理搭配,上衣短小而裙长曳地,使体态更显苗条与修长,且色彩上遥相呼应,给人以协调的美感。
1.2.1.1短襦
襦是唐代女子的常服,一般很短,长度至腰,紧身。短襦不仅能凸显年轻女性窈窕的身姿,而且穿着起来活动便利。在款式上,短襦袖口有窄袖和宽袖之分,民间下层妇女经常劳作,为了方便多穿窄袖,上层贵仕则是窄袖与宽袖并存,随着初唐至晚唐审美的变化,短襦袖口呈现增宽趋势。初唐时期的襦较为保守,领口多为直领和交领。直领襦衣左右对称,于腰部正中收束,衣领中间露出里衣或抹胸。交领襦领口似“y”字形,右襟在内,左襟在外,且左襟于右腰处收紧。盛唐时期思想开放,流行袒领襦,在当时,只有有身份的人才能穿开胸领。在唐彩俑中,直领的襦衣较多。短襦的颜色和纹样也是缤纷多彩的,女子喜欢鲜艳的色彩,加以花草动物纹样修饰,美不可言。
1.2.1.2长裙
孟浩然的《春情》中这样描写唐代女子的长裙,“坐时衣带萦纤草,行时裙据扫落梅”,出土的女俑大都长裙曳地,不露腿足,予人体态修长之感。女子的裙装大都丝织品制成。高腰裙(齐胸裙)是当时最流行的款式,其是将裙带系在腰线以上,胸线附近,这种款式无论身材消瘦或丰腴都适合,且唐代裙装多褶裥。初唐时期长裙紧身窄小,到盛唐以后,裙摆逐渐变宽,上窄下宽,下垂至地,不施边缘。长裙色彩艳丽,红、紫、黄、绿争妍斗艳,兼有两种及以上颜色相互间隔和排列的色彩,有红绿、红黄、黄白等多种。唐代的年轻女子最喜欢穿“石榴裙”,即用石榴皮染制的裙子,古诗云“眉黛夺得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
1.2.2帔帛
《中华古今注》一书有云“女人披帛,古无其制”。帔帛是从西域民族和国外服饰中演变过来的。阿斯塔那墓出土的三尊着襦裙装的彩俑皆身披帔帛,将其环绕与臂膀之间。帔帛是一种环绕于肩上的装饰物,又名帔子,其色彩鲜艳,有红、绿、蓝色,女子用它来表达自身的窈窕与柔美。帔帛一端围在腰带内,另一端绕与臂膀之上,尾部悬垂至膝盖处。西域女子用的披帛通常以轻薄的纱罗制成,长度在2 m以上,色彩多种多样,上印图案[7],既轻盈又华丽。
1.2.3半臂
《新唐书·车服志》中记载道“半袖、裙、襦者,女史常供奉之服也”,半臂常与襦裙装搭配穿着。阿斯塔那206号墓出土的唐女俑,身着青蓝色半臂,为“V”领对襟,如图2(b)所示。半臂是一种两袖及人臂之半的短袖紧对襟身衣,没有纽带,只在胸前用衣襟上的带系住,穿时底摆掩于裙腰内,或围于裙腰外[8]。其通常采用质地较好的锦缎制作,花纹也十分讲究。这种服装是由于西域地区较大的昼夜温差而产生的。
1.2.4圆领袍
阿斯塔那梳丫髻的侍女立俑,上穿绿色圆领袍,袍长至膝盖以下,圆领,窄袖,下穿白色长裤,如图2(c)所示。圆领袍又名团领袍衫,前后身都是直线裁剪的,圆领袍是唐朝男子上下通服,却同样为女子所穿,该女俑的装束反映出了唐代西域女扮男装的流行风尚。《洛阳伽蓝记》记载:“其俗妇人袴衫束带乘马驰走,与丈夫无异。”
关于唐朝前期女着男装的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多种推测:首先,唐朝前期社会开放,并不像其他时代那样排斥女性,妇女参加社会活动较多,想要出头露面的女性,往往要以男装的形象示人;其次,唐朝民族交流广泛,且唐朝统治者有胡人血统,女着男装也是受胡服的影响,胡人尚武,男装穿着方便。到了唐朝中晚期,女扮男装的妇女形象便销声匿迹了。总之,女着男装这种现象是由于唐朝本土文化,外来文化与宗教思想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的结果[9],使当时的女性敢于冲破旧观念的束缚,大胆接受新事物。
1.2.5胡服
在唐代,由于民族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紧密,中原地区的风俗民情受到了外来民族的影响,服饰也不例外。且当时的朝廷中有胡人的血统,善于骑马习武,便于活动的胡服便满足了当时的需求。因此,在唐代,胡服进入中原达到了空前的规模,且风靡一时。《新唐书·车服志》中对这一现象记载道“天宝初,贵族及士民好为胡服胡帽”。唐代妇女们常身穿胡装,腰间系革带作装饰,足登小皮靴。
图2 女子服装Fig.2 Female dress
在新疆文物中,有穿回鹘装的女子形象。回鹘装是当时西域女子很流行的一种胡服装扮。回鹘是维吾尔族的祖先,其与汉族自古以来就保持着亲密的友好关系。吐鲁番市吐峪沟出土的绢画中一名梳交心髻的女子,穿红色回鹘装;新疆伯孜克里克石窟壁画中两名女子为回鹘王族供养人,她们穿暖色回鹘装,如图2(d)所示。从绢画上可以看出,回鹘装长度及地,衣服的上半身较为宽大,翻领,窄袖,在腰间系带。回鹘装的色彩以暖色为主,多为红色,翻出的领子及袖口处都绣有宽阔的织金锦花边[10]。由于当时西域舞蹈的传入与普及,回鹘装不仅穿着美丽且能舞出刚劲有力的感觉,因此深受当时唐代宫廷与贵族人士的喜爱。
2 西域女装特色及产生原因
2.1色彩特色
西域女装皆色彩艳丽明亮、纯净清爽,女子襦裙装中,红、黄、蓝、绿争奇斗艳,尤其是女性的长裙,更是鲜艳亮丽,回鹘装以暖色为主,唐代西域女子尤爱红色及对比色,靓丽的色彩在荒凉的西域给人们带来生机和希望。
2.2款式特色
西域女子为遮蔽风沙,戴帽遮面。她们喜欢展现自己的柔美曲线,服装以紧身长款为主。襦裙服系的款式修身紧致,领口较大,腰高裙长,褶裥较多;圆领袍为女着男装服饰,袍长至膝盖以下,多采用直线型裁剪;回鹘装裙长曳地,翻领窄袖,腰间系带。唐代西域女子的服饰款式,既传承了汉服的经典,又吸收了胡服的特色。
2.3图案特色
唐代西域女装在图案素材选择上多为花、草、虫、鱼等自然事物[11]。如戴帷帽骑马女子的黑色树叶纹图案的长裙,女俑的对襟联珠纹短襦及领口袖口处绣有花纹的回鹘装。唐代西域服饰图案多具有自由、雅致、丰满的艺术特色。
2.4特色产生原因
唐代西域服饰色彩艳丽,款式上汉胡服并行,着装更偏向实用,女着男装,以及采用多种传统图案和工艺的特点。对于唐代西域服饰产生这些特色的原因,笔者分析认为,丰富多彩的唐代西域服饰是在以下的环境中产生的:
第一,唐代统治者注重各民族之间的交流,采取政治开放政策,对西北游牧的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兼收并蓄,使得不同的文化发生了碰撞,既而产生了纷繁多样的服饰种类,发生了唐代西域汉服与胡服并行的现象。胡服盛行的原因:一方面是它没有严格的政治地位区分属性[12];另一方面是其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第二,由于西域风沙多,昼夜温差大这种独特的地理气候,使得当时的服饰在美观的同时兼具了御寒防沙等实用性能。且西域地理环境寂寥荒凉,使得人们偏爱具有生机和希望的艳丽色彩。
第三,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这个时期的人民物质充裕,在满足日常生活需求的同时,更加注重对于着装美感和舒适感的追求。加之纺织业到了唐代有了长足的进步,印染技术也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使这时期的服装成为当时世人推崇的美丽时尚。
第四,唐代服饰在设计和制作上擅于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如对传统图案纹样的传承,从而造就了当时丰富多彩的服饰。
第五,唐代女子地位上升,妇女参加社会活动较多,且女着男装方便,因此出现了女扮男装的时尚潮流。
3 对当代女装设计的思考
中国风愈来愈受到国际时装界的宠爱,中国元素也开始与国际潮流接轨,并在多个秀场上崭露头角,尤其是丰富多彩的唐代服饰元素。对此,笔者以国际时装周秀场中的部分运用中国元素的作品为例,分析唐代服饰元素在现代服饰上的应用,并探讨对于当代女装设计的启示。
3.1色彩设计
唐朝女装色彩浓艳大胆,多采用红色及对比色。目前红色被广泛认为是中国传统的色彩,并活跃于各个国际T台上。对比色是色相对比中的一种,能产生强烈的视觉对比感[13]。依照唐代女子裙装间色的搭配,可将红黄、红绿、黑白等强烈对比色彩做撞色拼接处理运用在女装设计中,以此来彰显青春与潮流气息。在巴黎时装周中,Balmain 2015年秋冬系列(图3)就大胆地运用了对比色和冷暖色的间色搭配,如黑红、黑绿、蓝红、黑蓝等撞色处理,并在裤装上巧妙地结合了条纹元素,打造出靓丽奇幻的风格,十分抢眼。
图3 色彩设计实例Fig.3 Color design example
3.2款式设计
唐代女子戴帽遮面、襦裙装的高腰线与坦领、裙子的褶裥、女着男装,以及回鹘装的翻领造型都可为当今女装设计所用。
3.2.1帷帽元素的应用
可借用帷帽遮面的效果打造出女性神秘奢华的贵族气质。在现代女子头饰设计中,可采用蕾丝面纱半遮面,或者将蕾丝装饰于礼帽帽檐上,此种头饰与晚礼服搭配相得益彰。在Dior 2005秋冬巴黎时尚定制中,有多款头饰采用了帷帽元素的设计发式,将轻薄的黑色蕾丝点缀于环形帽檐上,帽檐微微倾斜低垂,遮住女子的半边面庞,营造出了女子优雅高贵的气质,如图4(a)所示。
3.2.2长裙高腰元素的应用
高腰裙将腰线上提,在视觉上不仅可以拉伸下肢长度,丰满胸部线条,而且可以修饰腰部曲线,尤其对于腹部突出的女性有很好的修饰效果。最近几年,复古风潮风靡全球,美观且实用的高腰裙及高腰裤便可打造新一轮的时尚复古潮流。Mango 2010秋冬发布主打高腰系列,通过下装腰身上移和腰带系出高腰效果的形式来提高腰线,使女性展现出较好的身材比例,如图4(b)所示。
3.2.3短襦坦领元素的应用
坦领造型可以很好修饰颈部线条,使颈部曲线柔美且修长,且可露出迷人锁骨。Dior 2012春夏高级定制中便运用了坦领的元素,宽阔的领口露出女性修长纤细的颈部,以及几乎整个肩部,使女性更添一丝轻盈与娇美,如图4(c)所示。抹胸是在坦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领型,它可以将让人们的视线转移到脖子、肩部与胸部,使女性散发出优雅高贵的气质。如今,抹胸是礼服与婚纱设计的首选领部造型。
3.2.4褶裥裙元素的应用
褶裥裙是唐代女装的又一特色,褶裥可忽略女性的曲线,在视觉效果上,使服装更具立体感,且不同面料的褶裥可创造出不同的效果。日本著名的服装设计师三宅一生将褶裥的应用推向了高潮,多褶的波西米亚风格长裙给人以飘逸与神秘感,特别适合身材高挑修长的人穿着。
3.2.5女扮男装元素的应用
男装女穿的风潮一直是时尚界的宠儿,伊夫圣洛朗的Le smoking装及香奈儿的中性装至今仍对时尚界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这些可用在女性的职业装与休闲装的设计中,踮起肩部,放大廓形,强调裤装的重要性。将中性服装与高跟鞋搭配可显现出别样的自信与魅力。Chanel 2013秋冬高级订制会成功地打造出了香奈儿的中性风尚,在面料的选择上,采用硬挺的面料来增加服装的挺阔感;在款式设计上,更加注重线条的硬挺度;在色彩上,选用了单一的藏青蓝色,该款服装将女性的自信与洒脱毫无保留地彰显出来,如图4(d)所示。
图4 款式设计实例Fig.4 Style design examples
3.2.6回鹘装中的翻领元素应用
在服装设计中,采用大翻领结构,能彰显女性独立干练的气质。还可以在翻领的大小廓形及面料纹样上做些许创新与处理,以营造出不同的风格。翻领成了女装领型的新风向,近年来,多种服装品牌在设计中都选择了这一元素。
3.3制作工艺
可以采用唐代女性圆领袍的直线裁剪的特点,制作出直筒型舒适的服装。通过不同的方式,如镶、嵌、滚、盘、绣等制作工艺进行修饰[14]。
3.4图案设计
图5 图案设计实例Fig.5 Pattern design examples
可以将花草动物纹样,如宝相花、团花、折枝花、联珠纹、唐草纹、动物纹样等应用于女装设计中[15],分布在多个部位以展现出不同的艺术效果。借助于各种刺绣、印花、扎染等工艺手法将传统图案镶嵌在服饰中,传统纹样的古为今用极大地丰富了现代女装的设计。首先,在上半身,前衣片为图案装饰的重点部位,可以沿用唐代短襦的图案设计,采用对称图案形式,如对称的联珠纹图案等。其次,在下半身,可效仿戴帷帽的骑马女子裙装,宜在裙摆两侧装饰花草树叶纹图案作点缀,也可整体沿用唐装的满身花图案设计风格,如图5(a)所示Dior 2012春夏高级定制系列,在白色轻盈的裙摆上绣有黑色花纹,增加了服装的典雅感,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再次,可借用在回鹘装在翻领及袖口上装饰花纹的风格,在领口袖口处做些许图案修饰,但限于衣领袖口面积较小,图案的设计可采用二方连续花草图案或角隅图案;最后,可沿用在帔帛上的装饰纹样,在服装的配饰上做连续花草虫鱼纹样修饰,如图5(b)所示Burberry 2014秋冬秀场,就运用了披肩作装饰,披肩上印有花、叶子等图案,并沿用了唐代披帛的围法,披肩束于腰带内,且一端较长垂于膝盖下方。
4 结 语
唐代是中国封建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当时的人们对于美有着独特的追求。由新疆出土的文物可以看出,唐代西域服饰纷繁多姿,别具一格。本文为唐代服饰文化特色的探究提供了资料,也为现代女装的潮流设计提供参考。
志谢:图1、图2由新疆博物馆提供,在此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1]王志炜.吐鲁番出土彩绘泥俑的艺术风格:以骑马女俑造型为例[J].艺术百家,2009(6):212-216.
WANG Zhiwei. Artistic styles of color-painting earthen figurines excavated in Turban:with hore-riding female figurines as an example[J]. Hundred Schools in Arts,2009(6):212-216.
[2]孙广明.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出土的彩绘泥塑文物的修复与保护[C]//陆寿麟.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6次学术年会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122-127.
SUN Guangming. Protection and repairmen of the painted clay unearthed in Astana tomb of Turpan[C]// LU Shoulin. The 6th Academic Essays of China Association of Technology for the Protection of Cultural Relics. Beijing:Science Press,2009:122-127.
[3]郑会平,何秋菊,姚书文,等.新疆阿斯塔那唐墓出土彩塑的制作工艺和颜料分析[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3,25(2):31-38.
ZHENG Huiping, HE Qiuju, YAO Shuwen, et al. The analysis of production process and pigment of the painted clay unearthed in Astana tomb of Turpan[J]. Sciences of Conservation and Archaeology,2013,25(2):31-38.
[4]姚书文.吐鲁番出土泥塑文物的造型与色彩艺术探析[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13,11(9):18-24.
YAO Shuwen. Artistic analysis on the shape and color of the caly figurines unearthed in Turpan[J]. Journal of Xinjiang Arts Institute,2013,11(9)):18-24.
[5]高愚民.从阿斯塔那出土文物看唐代西域女子发式艺术[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14,12(2):20-23.
GAO Yumin. From some heritage of Astana to see female hair style art in the Tang dynasty[J]. Journal of Xinjiang Arts Institute,2014,12(2):20-23.
[5]尚衍斌.唐代西域服饰考略[J].新疆大学学报,1989(1):20-29.
SHANG Yanbin. Research of western dress in Tang dynasty[J]. Journal of Xinjiang University,1989(1):20-29.
[6]刘永东.论唐朝服饰对现代服饰的影响[J].山东纺织科技,2002(5):37-39.
LIU Yongdong. The influence of Tang danasty attire on modern adornment[J]. Shandong Textile Science & Technology,2002(5):37-39.
[7]孙机.唐代妇女的服装与化妆[J].文物,1984(4):57-69.
SUN Ji. Females’ dress and make up in Tang dynasty[J]. Cultural Relics,1984(4):57-69.
[8]刘文娜.唐代妇女服饰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1:21-24.
LIU Wenna. Research of Women’s Dress in Tang Dynasty[D]. Nanjing: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2011:21-24.
[9]海琛.唐代妇女服装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08:9-11.
HAI Chen. Research of Women’s Dress in Tang Dynasty[D]. Kunming:Yunnan Normal University,2008:9-11.
[10]韦霞,秦岁明.浅谈唐朝服饰中传统图案的设计[J].艺术与设计,2007(4):143-145.
WEI Xia, QIN Suiming. Introduction of traditional pattern design in the Tang dynasty dress[J]. Art and Design,2007(4):143-145.
[12]邵晨霞.浅析外来文化对唐朝服饰的影响[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3):85-88.
SHAO Chenxia. Analyses of the influence of foreign culture on the Tang dynasty costumes[J]. Journal of Jiangsu Teacher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2006(3):85-88.
[13]亓玉杰.盛唐时期宫廷女装元素在现代女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西安:西安工程大学,2012:36-37.
QI Yujie. Research of the Application of Palace Ladies’ Clothing Elements in Tang Dynasty in the Modern Women’s Clothing Design[D]. Xi’an:Xi’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2012:36-37.
[14]王增成,赵芳华.唐朝服饰元素剖析及其在现代晚礼服设计中的应用思考[J].当代艺术观察,2014(12):123-125.
WANG Zengcheng, ZHAO Fanghua. Analysis of clothing elements in Tang dynasty and revelations to the design of modern evening dress[J]. Observation of Contemporary Art,2014(12):123-125.
[15]任春美,张星.唐朝服饰设计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艺术科技,2014(12):80.
REN Chunmei, ZHANG Xing. Analysis of application of Tang dynasty clothing elements in the modern clothing design[J]. A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4(12):80.
DOI:10.3969/j.issn.1001-7003.2016.06.011
收稿日期:2015-10-22; 修回日期: 2016-05-09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3&ZD145);新疆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3ASH021)
作者简介:徐红(1960—),女,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纺织与服装工程的教学与科研。
中图分类号:TS941.717;K892.2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1-7003(2016)06-0058-07引用页码: 061203
Study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emale dress in the western religion of Tang dynasty and the enlightenment on contemporary women’s wear design: case study of cultural relics unearthed from Xinjiang
XU Hong, YAN Wenjun
(College of Textiles and Clothing, Xinjiang University, Urumqi 830046, China)
Abstract:Aiming at the costume painted on the Tang dynasty tomb figures, silk paintings and murals unearthed from Xinjiang, some of the representative female costumes and the dress culture features of the western regions at that time are studie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ir styles, colors and patterns, it is found that the special geographical climate and fusion of multi-national culture lead to the unique clothing characteristics of western religions at that time. The female dress of western religion in Tang dynasty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as follows: the female are always wearing headgear; Han dress has much in common with Hu dress, and it is very popular for women to disguise as men. Ruqun dress is of slim fit, high waist, flat-fitting collar and multiple pleating. Hu dress is of lapel, and waist belted. Female dress is beautiful in color and the patterns mainly include natural things such as flowers, grass, insects and fish. According to these characteristic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thoughts and enlightenment of th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modern female dress.
Key words:tombfigures; silk painting; female dress; western religion; dress design; Tang dynasty; Xinj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