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栽培基质对紫色马铃薯原原种产量的影响

2016-08-13桑有顺汤云川

四川农业科技 2016年7期
关键词:马铃薯基质

冯 焱,桑有顺,淳 俊,陈 涛,汤云川

(成都市农林科学院,成都 温江 611130)



栽培基质对紫色马铃薯原原种产量的影响

冯焱,桑有顺,淳俊,陈涛,汤云川

(成都市农林科学院,成都 温江 611130)

摘要:以紫色马铃薯新品种蓉紫芋5号脱毒试管苗为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设计,设计6种基质类型,分析了不同栽培基质对紫色马铃薯原原种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以“椰糠”作为栽培基质,可获得最佳的产量和效益,其次是“椰糠+营养土=1∶1”的基质。

关键词:马铃薯;原原种;基质;产量性状;经济参数

马铃薯是粮、菜、饲、加工兼用型作物,它适用性广,丰产性好,营养丰富,经济效益高,已成为全球第四大粮食作物。目前,四川省的马铃薯种植面积和总产均居国内第一位,马铃薯已成为四川省的优势特色作物之一。马铃薯种薯质量是影响马铃薯产量最重要的因素,也是提高生产水平的关键。国内外大量研究和生产实践证明,马铃薯脱毒种薯较未脱毒的退化种薯增加单产30 %以上。但脱毒种薯生产能力低、生产成本高已成为制约马铃薯产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利用茎尖脱毒、组织培养和基质栽培技术生产脱毒马铃薯原原种,是现阶段主要的繁育技术。当前四川省工厂化生产脱毒马铃薯原原种一般采用蛭石加珍珠岩等作为生产基质,但这些基质的取材成本均较高,限制了脱毒原原种在四川省的大面积推广应用。为此,笔者将资源丰富的营养土(属于优质低位泥炭土)、椰糠(椰子外壳纤维粉末)按一定比例配制成栽培基质,旨在筛选出适于脱毒苗生长、取材容易和低廉、产量高的基质,用于紫色马铃薯原原种的高效生产。

1 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和地点

选用紫色马铃薯新品种蓉紫芋5号的脱毒试管苗为试验材料,试验安排在位于成都市温江区的成都市农林科学院园区内的马铃薯专用隔离网室中。

1.2试验设计和方法

采用单因素随机设计,共设6种基质配方处理,(详见表1)。3次重复,小区面积1m2,扦插密度为784株/ m2,各小区基质体积用量相同。

表1 不同的基质配方

2015年3月7日按试验设计配制基质,并对苗床基质进行灭菌防虫处理。2015年3月9日将脱毒试管苗减去根部、洗净培养基及浸泡完生根液(NAA20PPM)后扦插入苗床。生育期间,从扦插苗生根开始,每隔7d喷1次营养液,同时防治各种病虫害,保证植株正常生长。在生长期不同阶段分别测定各小区扦插苗长势。2015年6月1日达到成熟,按小区收获,统计有效薯粒数、大薯粒数、大薯率和总产量。

1.3调查和测定项目

1.3.1扦插苗长势扦插后分别于15d、30d、45d、75d调查株高,观察扦插苗长势。

1.3.2有效薯产量(粒/m2)指单位面积上收获的大于1g的原原种粒数。

1.3.3大薯产量(粒/m2)指单位面积上收获的大于3g的原原种粒数。

1.3.4大薯率指单位面积上收获的大薯占总产量的百分比。

1.4数据处理

采用Excel 2007和DPS 7.55统计软件计算与分析试验数据。

2 结果与分析

2.1不同栽培基质对扦插苗长势的影响

马铃薯扦插苗长势受不同栽培基质的影响差异十分明显。从图1中可以看出,生长15d不同处理的扦插苗株高差异不明显,但随后差距逐渐拉大。生长30d后,采用不同栽培基质的株高由低到高依次为:“蛭石+珍珠岩=2∶1”(CK)、“蛭石+椰糠=2∶1”、“蛭石+椰糠=1∶1”、“营养土”、“椰糠+营养土=1∶1”和“椰糠”。生长期内不同栽培基质的株高一直保持这种差异,生长75d后,最高的植株为采用“椰糠“的基质(株高达30cm以上),最矮的植株为采用CK“蛭石+珍珠岩=2∶1”的基质(株高达15cm),差异十分显著。这可能是由于不同栽培基质的通风透气性不同,导致其保水保肥效果也不同。其中椰糠松软透气,利于根系生长和营养吸收,植株长势最好;营养土虽含一定营养,但其保水保肥性略有不足,易干易湿,对植株生长发育有一定的影响,植株长势次之;蛭石透气性相对差些,不利于植株生长,植株长势最差。

图1 不同栽培基质对株高的影响

2.2不同栽培基质对原原种产量的影响

采用不同栽培基质的马铃薯原原种产量结果如表2所示:总产量最低的是“蛭石+珍珠岩=2∶1”(CK)的基质(902.66粒/m2),最高的是采用“椰糠”的基质(1477.34粒/m2),除了“蛭石+珍珠岩=2∶1”(CK)和“蛭石+椰糠=2∶1”、“蛭石+椰糠=1∶1”和“营养土”间差异不显著外,其余各处理间差异都达极显著;各处理相较于“蛭石+珍珠岩=2∶1”(CK)原原种的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增产幅度从低到高为:“蛭石+椰糠=2∶1”(5.17%)、“蛭石+椰糠=1∶1” (14.03%)、“营养土”(18.16%)、“椰糠+营养土=1∶1”(38.7%)和“椰糠”(63.66%);各处理的大薯率也相对于对照有不同程度提高,大薯率从低到高为“蛭石+珍珠岩=2∶1”(CK,3.32%)、“蛭石+椰糠=2∶1”(7.53%)、“蛭石+椰糠=1∶1”(11.46%)、“营养土”(12.56%)、“椰糠+营养土=1∶1”(14.16%)和“椰糠” (15.79%)。这说明采用添加椰糠和营养土的栽培基质对马铃薯原原种产量和质量的效果都优于蛭石,其中椰糠的效果最佳。这可能是由于椰糠松软透气,利于根系生长和营养吸收,植株生长健壮且利于匍匐茎生长和块茎膨大,增产效果最佳;营养土虽含一定营养但其保水保肥性略有不足,易干易湿对植株生长发育和块茎膨大有一定的影响;蛭石透气性相对差些,不利于植株根系发育,植株生长偏弱,不利于结薯。

表2 不同栽培基质对产量性状的影响(粒/m2)

注:同列不同小写字母表0.05水平差异,大写字母表0.01水平差异。

3 讨论与结论

多年来,中国各种薯繁殖区域针对马铃薯脱毒苗的生长特性和当地资源情况,围绕生产基质的问题开展了广泛的筛选研究。多位学者研究了多种栽培基质,如蛭石、珍珠岩、草炭、砂子、菌渣、谷壳、秸秆、炉灰等,将多种基质单一或混合使用,筛选出了许多较好的基质配方,采用这些配方也取得了较高产量和一定的经济效益[1-9]。此外,还有研究将牛粪、羊粪等动物粪便添加到基质中,也都取得了良好效果。

本研究针对紫色马铃薯生长发育的特殊性,引入资源丰富、价格低廉、易于操作的椰糠和营养土作为新型栽培基质,用于紫色马铃薯原原种生产,由于椰糠松软透气利于根系生长、营养吸收、匍匐茎生长,营养土富含营养、具良好通透性,两种材料作为栽培基质植株生长势好,产量高,特别是采用“椰糠”的基质,比传统对照采用“蛭石+珍珠岩=2∶1”的基质,产量提高63.66%,差异达极显著水平。通过 “椰糠”基质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原原种产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因此,本试验表明采用“椰糠”作为基质用于紫色马铃薯原原种生产是最佳的选择,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勇.马铃薯脱毒苗在不同基质配比条件下生产原原种的产量性状和经济参数[J].中国马铃薯,2014,28(3):147-151.

[2]胡振兴,李薇,张玲,等.脱毒马铃薯试管苗栽培基质的优化比较试验[J].中国马铃薯,2007,21(4):219-220.

[3]李爽,侯杰,张婧颖,等.基质中添加适宜玉米秸秆促进马铃薯脱毒苗生长[J].农业工程学报,2015,31(19):195-200.

[4]白金达,何卫,李天,等.诸因素基质栽培对马铃薯种薯生长和产量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10,23(2):469-474.

[5]尚春华,杨仕栋,毕庆民,等.马铃薯原原种菌渣栽培基质配方筛选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5,21:69-70.

[6]闫刚,马宏国,马丙红,等.栽培基质重复利用对马铃薯原原种经济性状和效益的影响[J].蔬菜,2014,9:11-13.

[7]韦献雅,唐娅梅,周丹,等.四川地区影响脱毒马铃薯原原种单株产量因素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3,29(36):147-150.

[8]郝兴顺,吴玉红,刘勇,等.改良型新基质对彩色马铃薯脱毒微型薯繁育的影响[J].陕西农业科学,2015,61(12):14-16.

[9]刘凌云,包丽仙,卢丽丽,等.马铃薯脱毒原原种基质栽培研究概况[J].江苏农业科学,2013,4(11):89-91.

收稿日期:2016-6-08

基金项目: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成都综合试验站项目(CARS-10-ES17);国家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四川薯类创新团队项目

作者简介:冯焱(1981-),女,高级农艺师,硕士,主要从事马铃薯良种繁育工作,E-mail:cdkxgs@163.com。

猜你喜欢

马铃薯基质
机插秧育苗专用肥——机插水稻育苗基质
马铃薯有功劳
金银花扦插育苗基质复配及验证
初夏马铃薯 田间管理抓哪些
马铃薯种植中常见不良现象的发生原因及预防
春栽马铃薯种植技术
不同栽培基质对一品红扦插苗的影响
定边马铃薯
直干蓝桉容器育苗基质的选择
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