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生态文学发展脉络研究
2016-08-13梁艳
梁 艳
中国当代生态文学发展脉络研究
梁艳
摘要:生态文学研究(生态批评)最早兴起于美国,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成为一种全球性的文学现象。当前国际生态批评理论不断丰富和深化,由最初的“浅层生态学”发展到“深层生态学”;从批判“人类中心主义”到提出 “生态中心主义”;从“自我实现说”上升到“宇宙共生说”。我国生态文学研究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逐渐升温并形成研究热点。生态文学创作日渐繁荣,生态报告文学、生态小说、生态散文、生态诗歌等优秀文学作品不断涌现。生态批评理论建构越发深入和全面,研究力量日益壮大并形成地域性研究重镇,研究向度呈现出地域性、跨学科等特点。
关键词:生态文学研究; 生态批评; 研究向度; 地域性
一、中国生态文学研究概况
中国的生态文学创作和生态文学研究起步较晚,在世界文学视域内,中国生态文学创作和生态文学研究明显受到西方的影响。
生态文学在西方起源甚早。进入近现代之后,西方文学不断对工业革命和技术进步带来的生态问题进行反思,但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文学研究(生态批评)则缘起于美国,其直接动因是进入20世纪之后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1962年,美国女作家蕾切尔·卡森(Rachel Carson)《寂静的春天》引起轰动,开启了美国的生态运动。生态文学研究(生态批评)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中发展起来的。生态文学研究突破“人类中心主义”(anthropocentrism)的研究基点,建立了以“生态中心主义”(ecocentrism)为原则、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的新的研究范式。生态文学研究的思想基础是生态哲学的发展。1978年,美国学者鲁克尔特“首次提出‘生态批评’(ecocriticism)术语,明确提倡‘将文学与生态学结合起来’”*胡志红:《西方生态批评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8页。。此后,美国生态文学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从研究文学如何再现自然与环境,到挖掘美国“自然书写”(Nature writing )作品的历史、发展与成就,如今进入到更深层次的研究,强调生态系统的观念,出现了“环境伦理说”(environmental ethics)、“环境哲学”(environmental philosophy)、“生物中心论”(biocentrism)和“深层生态学”(deep ecology)等新理论。美国学者斯莱梅克惊叹:“生态批评如此迅速地成为当今文学研究的显学。‘从八九十年代开始,环境文学和生态批评逐渐成为一种全球性的文学现象’。”*胡志红:《西方生态批评研究》,2006年,第11页。
中国生态文学源于1980年代。国外生态思想和生态文学的引介,伴随着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催生了中国的生态文学创作。1986年沙青《北京失去平衡》,1988年徐刚《伐木者,醒来!》,在当时引起极大反响。生态文学研究(生态批评)应运而生。中国第一篇以“生态文学”命名的论文出现在1987年,许贤绪《当代苏联生态文学》(刊于《中国俄语教学》)对人和自然的传统观念提出质疑。此后,生态文学逐渐进入研究者的视野。生态文学受到广泛关注则是21世纪之后的事情,研究专著和论文数量不断增多,内容更加深入广泛,生态文学研究在文学、文化和哲学研究领域蔚为大观。需要特别指出的是,21世纪以来,国内学界在生态文学理论建构方面成绩显著。曾繁仁提出的“生态美学”为生态文学研究提供了哲学层面的理论支撑;鲁枢元提出用“精神生态学”,对“人与自然”的元问题、“文学艺术在地球生态系统中的序位”*鲁枢元:《文学的跨界研究——文学与生态学》,上海:学林出版社,2011年,第3页。等具体问题进行阐述,引领生态文学研究深入到人的精神层面。在生态文学研究的前沿问题上,王诺和唐梅花论文《追问深层生态学》,对西方生态批评界的核心思想与核心术语如“深层生态学”、“生态中心主义”提出质疑,认为这些概念本身的命名具有太大的随意性,缺乏学术的严谨和准确*王诺、唐梅花:《追问深层生态学》,《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此外,他们还对挪威学者阿伦·奈斯(Arne Naess)提出的“自我实现”和“宇宙共生”说提出批评,认为奈斯用 “自我实现”而不用“自然实现”、“生态实现”或者“万物共生”,“是深层生态学的倡导者还不愿意彻底摒弃人类中心主义”*王诺、唐梅花:《追问深层生态学》,《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这些探讨,意味着中国学者在学科前沿领域具备一定的学术实力。
二、生态文学研究日益成为学术热点,地域性研究重镇逐步形成
表1
生态文学研究升温的原因,主要是中国30年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生态危机,残酷的现实让国人警醒和反思。生态文学不但唤起了人们的环保意识,更是“‘拯救’文学的一个途径——它可使文学摆脱由批评理论的结构主义革命造成的读者远离文本,文本远离世界的状况”*陈豪:《从生态批评看文学功能的转向》,《探索与争鸣》2013年第10期。。它是文学在大众文化时代走出困境的一个出路,也是文学对社会的一种责任担当。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后,有一批学者跟进撰文探讨生态文学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如崔朝晖《论生态文学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崔朝晖:《论生态文学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学术探索》2012年第10期。,丁明秀《中国生态文学的现实价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丁明秀:《中国生态文学的现实价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等。文章结合当今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环境,讨论生态文学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
2.生态文学研究的学科集中,中国文学占比最重。在1127篇生态文学期刊论文中,生态文学论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世界文学、文艺理论三个学科。具体如下表所示:
表2
如表中所示,中国生态文学的研究论文篇目最多,也是本文论及的重点。世界文学领域对生态文学研究出现了有影响力的学术著作,如2001年程虹的《寻归荒野》是国内第一部系统介绍和评述美国生态文学的著作;2003年王诺的《欧美生态文学》对欧美生态文学作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尤其是对生态文学概念的界定具有学理性,引用频率很高;2005年朱新福的博士学位论文《美国生态文学研究》,2011年江山的《德语生态文学》、2013年杨晓辉的博士学位论文《日本当代生态文学研究》等,都是中国学者对世界生态文学研究的重要著作。
3.生态批评理论全面建构,地域性研究重镇形成。文艺学开展的生态批评为生态文学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构建了生态文学的理论体系。生态批评是当代生态危机在文学批评中的客观反映,是文学与理论研究者面对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将生态责任与文学、文艺学相结合的一种探索。鲁枢元2000年的《生态文艺学》、2006年的《生态批评的空间》,对“生态时代的美学原则和艺术走向”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他认为,“生态批评继后殖民批评、女性批评的兴起,意味着基于‘人类文明知识系统’大转移之上的‘文学批评的时代性转移’”*鲁枢元:《生态批评的空间》,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26页。。生态批评从此成为文学批评的一种新范式。曾永成《文艺的绿色之思:文艺生态学引论》、徐恒醇的《生态美学》、胡志红《西方生态批评研究》均是生态批评的重要著作。论文方面如厦门大学王诺的《生态批评:发展与渊源》引用频数高达323,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的聂珍钊《关于文学伦理学批评》引用频数达274。引用的高频数意味着整体研究的热度。
从论文研究机构分析,厦门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占据前三位,如表三所示。从作者发表论文数量来看,刘文良、吴景明、汪树东被检索到的生态文学研究论文均超过10篇。
表3
综上,生态文学研究已经形成一些地域性研究重镇。苏州大学鲁枢元、厦门大学王诺、兰州交通大学刘青汉、东北师范大学吴景明、哈尔滨师范大学汪树东等人,各自建立了生态文学和生态批评的研究团队,推动了生态文学研究的进程。
三、中国生态文学研究的几个向度
在中国生态文学研究的热潮中,涌现出了众多学术论文和著作,学者们的研究角度愈趋多元,如后殖民生态批评、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生态维度等。从研究的范围和体例来看,有两个显著的变化:其一,生态文学家族不断壮大。以生态文学单独一类体裁进行研究的论著越来越多,如生态报告文学研究、生态诗歌研究、生态小说研究、生态散文研究等。其二,有些论著对作家进行个案研究,挖掘其作品中的生态思想,甚至直接称其为“生态作家”。这些作家有郭雪波、徐刚、苇岸、叶广岑等。此外,还有一些研究向度是深刻的并值得探讨的。
1.地域性生态文学研究凸显。地域性的生态文学研究成为一种向度。甘肃、四川、广西、东北等地域性生态文学研究论文不断涌现。
刘青汉在《当代甘肃生态文学》一文中,对甘肃的生态文学作品进行了分析。“饥饿”、“贫困”、“草原”、“沙漠”是甘肃生态文学的几个关键词。哲夫的《黄河追踪》,朱幼棣的《后望书》,雪漠的《白虎关》、《大漠祭》、《猎原》,铁穆尔的《星光下的乌拉金》等作品都带有浓浓的甘肃地理人文特质。“沙漠”是甘肃生态文学的一个主题。雪漠的作品关注的是沙漠边缘的生态状况及生命延续,是对现在半干旱半沙漠地区人的生存状态的记录和思考。与沙漠相比,草原会给人带来更美好的空间想象。“裕固族作家铁穆尔笔下的草原的《星光下的乌拉金》是甘肃草原生态文学清新美好的别一风景。”*刘青汉:《当代甘肃生态文学论》,《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3年第5期。铁穆尔写出了尧熬尔人敬畏自然、珍惜生命的精神内涵,也正是因为他们尊重草原的生命、顺从自然的规律,才能在草原上幸福生活。
如果说甘肃的生态文学作品是“红色的”,是生态恶化的警告,反映了人类的焦灼和挣扎,那么广西生态文学作品可能会给我们带来一些清新的绿色。宋坚在《论广西生态文学及其审美批评》一文中,对广西生态文学创作及生态批评进行了梳理。“崛起的广西当代文学蕴涵着南疆的地域色彩、和谐的人性关怀、绚丽多姿的样式,彰显出广西文化的特色,即南北交汇、多元包容、开放进取的文化特征,也显示了广西文学独有的魅力。”*宋坚:《论广西生态文学及其审美批评》,《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广西生态诗歌创作非常活跃。李忠、汤松波、吉小吉等人的诗歌作品,对生态环境十分关注。这主要体现在两个主题,一是对现代文明破坏自然环境的控诉,二是对传统牧歌式的田园生活一去不复返的忧虑和惆怅。生态小说创作方面,“广西三剑客”(东西、鬼子和李冯)的作品引人注目。其中,鬼子的《被雨淋湿的河》荣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
四川的生态文学研究也有成绩。四川人多地少,生存压力使巴蜀人性格中带有“与天斗与人斗”的“斗争哲学”,其生态文学也带有巴蜀文化特点。强智霞硕士学位论文《新时期四川生态报告文学创作研究》,以王治安和李林樱的作品为例,分析了四川生态报告文学的特点。王治安的作品对土地有着深深的眷恋和反思,1992年他的第一部长篇报告文学《啊,国土》引起很大反响,近期作品《三峡大移民》将笔触指向“移民”话题。移民离开故土,远离文化环境,意味着人与自然、人与土地的关系都将发生变化,这些作品具有很强的生态意识。李林樱长篇报告文学《生存与毁灭》,关注四川少数民族的生态观念,具有独特价值。四川少数民族聚居,作家希望从少数民族的自然观、生态观中找到可以抑制生态恶化的办法。
东北地区生态文学带有明显的地域特色。自然辽阔雄劲,充满阳刚之气。任林举《玉米大地》是新世纪以来生态散文创作的重要作品。他为读者带来了北国广袤无垠的泥土芬芳和茂密生长的玉米气息。“任林举的作品透漏了天地万物浑然一体的大而化之的哲学理念,在这种哲学理念里,人与自然和谐平等,天地精神呼吸吐纳圆融通透。”*葛红兵:《忧患、信仰与拯救——当代生态文学的三个向度》,《社会科学》2010年第8期袁美玲对东北作家迟子建、郭雪波、乌热尔图、萨娜等的作品进行分析,发现这些作家受到萨满教的影响。作家们将萨满教万物有灵、自然崇拜等观念融入到生态文学创作中,“作出了《峡谷》、《我的光》、《额尔古纳河右岸》、《乌妮格家族》、《达勒玛的神树》、《你让我顺水漂流》一系列融合宗教文化与环保意识的作品”*袁美玲:《萨满文化与当代东北作家的生态文学写作》,《文教资料》2013年第32期。。
2.叙事类型的研究向度。研究生态文学的叙事角度也是较有新意的,主要有两个视角:一是动物叙事,二是神秘叙事。在生态文学作品中,动物经常是作家笔下的主角。动物小说被称为“生态文学的先行者,生态美学的践行者”*孙悦:《动物小说——人类的绿色凝思》,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博士学位论文“论文摘要”。,因为动物小说表现动物的生存之美,歌颂生命之美,这正是生态文学所秉持的精神。在浅层生态文学作品中,动物和自然界的各种资源一样,是为人所用的“物”,动物自身没有被赋予道德身份和内在价值。随着生态文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类中心主义”受到批判,动物“生命主体”地位被承认,他们和人类一样有生命尊严,应该得到人的尊重和敬畏。“在动物叙事中动物形象从工具性的‘象征符号’进化到伦理主体的‘生命主体’。”*唐克龙:《论当代文学中的动物叙事》,南开大学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这些动物小说真正地将动物放在主体地位,表达动物的独立精神,高扬动物的生命意识,让动物与人成为整体生态体系中平等的主体。“作家们已经开始注重描画动物的本真性情,这些动物小说犹如一面奇妙的镜子,烛照出人类的另一面。”*刘亚利:《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山东大学2010年博士学位论文。
神秘叙事是生态文学作品广泛应用的一种叙事方法。生态文学描写的场景往往远离人群,在深山、森林、雪原、沙漠、无人区等罕无人迹的地方,这正是神秘叙事最常用的场所。“在生态文学文本的叙述逻辑中,神秘叙事不以超验主义的形态孤立存在,它基本上成为‘人’和‘世界’之间相联系的环节,更多地承载着人对自然的认知以及情绪。”*陈舒劼:《尴尬的诉求:当代生态文学中的神秘叙事》,《东南学术》2010年第4期。《狼图腾》中的毕利格老人是“老蒙古”的代表,它信仰“腾格里”,遵守“腾格里”定下的“规矩”。他们认为,“腾格里”就在天上看着草原上发生的一切,人对草原的种种巧取豪夺终究会受到“腾格里”的惩罚。这是草原朴素的生态思想,带着浓厚的神秘色彩。
3.跨学科的研究向度。生态文学的跨学科研究独具特色,以美学与传播学最具代表性。山东大学曾繁仁于2002年发表论文《试论生态美学》,提出生态美学是“人与自然、社会达到动态平衡、和谐一致的处于生态审美状态的存在观,是一种理想的审美的人生”*曾繁仁:《试论生态美学》,《文艺研究》2002年第5期。。这对后来研究者影响很大,中国知网统计中引用频数是185*笔者以“生态批评”为词条进行“关键词”的检索,检索范围是中国知网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统计时间是2015年4月14号。。《生态美学:后现代语境下崭新的生态存在论美学观》(2002)、《当代生态文明视野中的生态美学观》(2005),引用频数也都过百。2003年出版论著《生态存在论美学论稿》。这些著述对生态美学和生态批评的基本范畴和基本问题进行了分析和阐述,“通过对人的价值和自然价值的双重肯定,传达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感召现代人不断走向审美化的生态性生存”*吴承笃:《自然的复魅之维与生态审美》,《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15年第6期。,成为生态文学理论研究的一种美学借鉴。
从传播学视角研究生态文学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讨论生态文学传播的社会功能,二是探讨生态文学传播的渠道和面临的困境。传播理论认为,大众传媒的首要传播功能是“环境监测功能”。生态文学作品为读者展现的生态危机恰恰是对环境的监测和预警,而且较之于报纸上的环境新闻报道,生态文学具有更高的审美追求和哲学思考。生态文学起到监测环境的作用,构造了生态环境的想象空间,这与“拟态环境”十分相似。胡志红指出,经典生态作品《寂静的春天》是一种“灾难意象的建构——生命网转化成死亡网”*胡志红:《环境启示录书写:生态文学的预警工程——生态批评对环境想像的探讨》,《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生态文学作品为读者创造了“虚拟的生态环境”,而这种虚拟又恰恰是对真实的生态环境艺术的再现。
生态文学如何借助现代传媒引起读者的关注,特别是如何开辟互联网等新媒体传播平台,值得探讨。生态文学不仅面临传播渠道的问题,在传播者、受众接受方面都存在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陈秀云在《生态文学的绿色传播困境》中谈到生态文学传播者的问题:“当下生态文学创作队伍主要由有过传媒实践经历的作家构成。这就决定了生态文学作品以纪实文学为主的状况。”*陈秀云:《生态文学的绿色传播困境》,《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生态文学要向“深绿色”发展,出现审美层次高、艺术价值高的文学作品,就需要更多的作家自觉地加入到生态文学的创作行列。
四、生态文学研究存在的问题
首先,中国生态文学研究存在薄弱之处。作品所涉及的自然元素,以内陆为主,如土地、森林、草原、山川、动物、植物,对水世界的生态状况却关注甚少,尤其是海洋。张岚在《呼唤中国海洋文学的生态责任》中写道:“所谓海洋生态意识缺乏,是指在生态文学创作和批评中,大量的是以‘大地关怀’为主题的‘绿色文学’和‘绿色批评’,关怀海洋的‘蓝色文学’和‘蓝色批评’极少。……5千年的农业文化使得中国作家在描写辽阔的黄土文明时激情澎湃、文采飞扬,但是在面对蓝色海洋时却大多失语,显得颇为尴尬,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现象。”*张岚:《呼唤中国海洋文学的生态责任》,《中国海洋报》2014年10月23日第3版。
其次,面对人类精神层面的生态危机研究也比较薄弱。鲁枢元在“自然生态”之上提出“社会生态”、“精神生态”的命题,主张对人类社会及其精神生活层面的生态关系进行分析。王克俭响应鲁枢元的观点,“当把这种文学命名为‘生态文学’之时,我们的视野就可以提升到自然文学与精神生态的高度,注视一切生命的自然状态与精神状态,在自然生态与精神生态的高度作出审美关照”*王克俭:《生态文艺学:现代性与前瞻性》,《文艺报》2004年4月25日第3版。。对于精神生态的关注必要而紧迫,需要心理学、生态学、文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的对接,研究空间有待开拓,学术成果值得期待。
[责任编辑:以沫]
收稿日期:2015-04-30
作者简介:梁艳,山东大学(威海)文化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山东大学(威海)文化传播学院讲师(威海264209)。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Ecological Literature in China
LIANG Yan
(School of Cultural and Communication, Shandong University,Weihai,Weihai 264209, P.R.China)
Abstract:The eco-literature research started from the USA, becoming a global phenomenon of literature in the1980s and 1990s. The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ecological criticism is being constantly enriched and deepened, from the original “shallow ecology” to “deep ecology”, from criticizing “anthropocentrism” to putting forward “ecocentrism”, and from “self-realization” to “universe symbiosis”. Since the 1980s the study of ecological literature in China has continued to heat up, research hotspots coming into being continuously. The creation of eco-literature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rosperous, with documentary report, fiction, prose, poetry and other ecological literature works continuing to emerge.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riticism theories is more in-depth and comprehensive, the research on ecological literature is becoming stronger and stronger, with regional research centers coming into being, and the research tendency is becoming characterized as regional and interdisciplinary.
Keywords:Eco-literature research; Ecological criticism; Research tendency; Regio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