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收版权费的音乐家

2016-08-13张冬娈

政工学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殡仪馆使用费音乐家

☉张冬娈

不收版权费的音乐家

☉张冬娈

·人 物·

2015年7月11日,音乐家罗浪因病救治无效,在北京逝世。在新闻报道后,大家这才知道使用了半个多世纪的《哀乐》是他编创的。为什么这首乐曲如此出名,而它的作者却一直默默无闻呢?因为罗浪拒绝收取版权费。

罗浪在哀悼乐曲的编创中留下了开创性的一笔,开辟出一种“哀而不伤、悲而壮美”的崭新境界。1949年9月30日下午,《哀乐》在国家典礼仪式上被采用。后来,毛主席、周恩来、邓小平等去世举行葬礼时用的,都是这首乐曲。这首《哀乐》也因此在民间传播开来,被殡仪馆频繁使用至今,不但不用支付使用费用,甚至连编创者是谁都不清楚。

根据音乐著作权使用规定,各殡仪馆使用《哀乐》应支付每次一元的版权费,若按这个规定收取使用费,罗浪早就成了音乐界的富豪。可是,罗浪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他坚持认为,《哀乐》源自流传于华北地区的一只唢呐曲,是土生土长的民间音乐,谁也不能把名字挂在这样的作品上。他要做的是从民间发现这样的作品,记谱、编曲和推广,所以他也用不着收什么音乐使用费。尽管他编创的这首《哀乐》,早已跟那首民间唢呐曲风格迥异。

老艺术家罗浪一辈子拒绝收取版权费,不被金钱所诱惑,洁身自好,始终坚守自己的原则和底线,是多么可贵。

(摘自新浪网)

猜你喜欢

殡仪馆使用费音乐家
从默默无闻到遐迩闻名的音乐家
关于著作权使用费的说明
姚铜(音乐家)
去殡仪馆
上半年我国知识产权使用费进出口额快速增长
魂锁殡仪馆
今年前7个月我国知识产权使用费出口增长489.4%
《2016中国音乐产业发展报告》发布
殡仪馆里的笑声
殡仪馆生意兴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