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味读尽方觉甜
2016-08-13李岳安
☉李岳安
苦味读尽方觉甜
·学习成才·
☉李岳安
大学毕业以前,我从未完整阅读过一本课外书,大学毕业之后,因为工作中常常挨批评,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开始逼迫自己读书。当时的动机只想告诉领导,工作中我也尽心尽力了,仍不能让您满意,那是因为自己能力素质不够,但我在抓紧点滴时间学习提高,我这么用心地工作和学习,领导就不要老批评我了。从此以后,我就以一种“苦行僧”般的读书方式,开启了我“笨鸟后飞”的追赶旅程。
古人讲:“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语言无味。”毛主席则讲一日不读书,便觉三餐无味。其实,这都是在养成读书习惯、尝到读书甜头后才能体悟得到的,否则很难体会个中滋味。读书一般要经历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是经历“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茫然和忍受“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孤寂;第二重境界是具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执着和追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静;第三重境界是达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的彻悟和具备“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豁达。第一重境界最茫然、最孤寂、最痛苦,读书若是跳出了这一境界,也就成功了一半。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一开始满怀信心,买了一大堆书,下定决心发奋学习,结果三分钟热度,终究没能跳出这一境界。
回想当初逼迫自己读书时的味道,真像打翻的五味瓶,个中滋味至今记忆犹新。一开始读书,总是走神,读着读着就找不着地方。很容易犯困,读着读着就像鸡啄米一样,直到书本掉到身上才突然惊醒。时常健忘,读到后面不记得前面讲了什么,一本书读完后就像没读过一样,一点印象也没有。经常看不懂,读完一遍不知其所以然。刚读书时,听别人介绍说《毛泽东选集》很有思想,于是就买来阅读,4本书硬是逼着自己读完了,却发现索然无味、一无所获,没见半点思想。今年我又重新通读了一遍,我被毛主席精炼概括经验、准确预判形势、恰当处置问题的能力深深折服,或许这就是毛泽东思想的精华。经常茫然,不知道要读什么书,总希望能读一两本有用的书,能让自己能力素质瞬间提高,结果在一些所谓的“心灵鸡汤”“教你几招”等速成书上浪费了不少时间。不见效果,坚持读了一年半载的书,总感觉读与不读一个样,竟找不到半点成就感,加之工作上仍然没能打开局面,身边难免出现“天天呆在房间读书,也不见有什么长进,只知道读死书,都快成了书呆子”等议论。那时的我,对读书毫无信心和兴趣,真想放弃。后来,我无意中读到这么一句话,“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万雄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深受感动。我将其摘抄下来,贴在房间的玻璃上,一旦有打退堂鼓的念头,就对着镜子默念这句话。后来我把这句话摘抄在读书笔记上,目前我有6个读书笔记本,每次更换新本,我都会在第一时间把这句话工工整整地抄上去。正是这句话,一路陪伴我走出苦闷、枯燥、茫然的第一境界。
如今,读书已成了我最大的兴趣和爱好,周末假日一个人躲在房间里读书亦不觉寂寞,看到他人呼朋唤友、交际应酬时亦不觉羡慕,听到别人再说我“书呆子”亦不觉得生气。8年多的读书生涯里,我已经完成人生价值观的重塑、品行心性的打磨和知识的初步原始积累。为了有更多的时间读书,我把朋友圈压缩到最小,基本上不参加交际应酬和娱乐活动,每天除了花点时间运动,我把能利用的时间都花在了读书学习上。在领导和同事那里,我的“书呆子”外号随之变成了“异人”。后来,我开始写读书体会,写政研文章,陆续在各类刊物上发表了几十篇文章,于是别人又给我起了个“纯理论家”的称呼。
不管别人叫我“书呆子”也好,“异人”也好,“纯理论家”也好,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但我坚信“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在我这个“异人”还不被大家接受,在我这个“纯理论家”还无力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实践的时候,我要不断地积蓄自己。
【作者系海军南海舰队纪检处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