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到巨人的肩膀上
——《数字出版案例研究》书评
2016-08-12文/张峻康扬
文/张 峻 康 扬
站到巨人的肩膀上
——《数字出版案例研究》书评
文/张 峻 康 扬
这个世界上永远不乏巨人,但巨人没有一个不是曾经的众人。
当出版这一“老老实实,规规矩矩”的书香门第也走进互联网和大数据的狂欢宴会,他那隐藏许久的、积淀深厚的自尊心终于喷薄欲出。闪亮的外衣展现其品位,不俗的谈吐彰显其资本,更加令人称赞的,是其独一无二的新名字。他也喜欢被人问到这个问题,如果你正好得到了这样的机会,就会听到其极为自然的回答:“嗨,我叫数字出版,交个朋友怎么样?”运气好的话,还可以去看看其拥有的不可计数的数字图书、数字媒体、网站和数据库,如同置身在浩瀚的知识海洋。每当你回头看时,总能看到其一脸的朝气和其丰富的仓库储备,那真让人激动!不过你可能感到困惑:他这么做究竟是为了什么?他是怎么做到的?
以上是笔者翻开《数字出版案例研究》这本书之前所能联想到的数字出版的形象。数字化、新潮、海量、吸引人等所有对知识和新媒体的渴求几乎都被数字出版所囊括,这是一个正在转型中的出版工厂,它能把几乎所有纸质的和非纸质的文字、知识、数据等全部做成通过流水线生成的产品,由你精挑细选,并对技术和界面赞叹不已。而《数字出版案例研究》中涵盖的是41个这样的“出版工厂”,它们有着不同的出版领域——大众出版、教育出版、专业出版、集成商/技术商和渠道商,每一个领域都有其引以为傲的出版巨人作代表。也许你不熟悉Slate网络杂志,但一定知道兰登书屋或是盛大文学;或许你对培生不太感冒,但你一定正在或曾经读过人教社的课本;爱思唯尔是学者的殿堂,但每个有坚持的人依然把维基当作知识库;知网是学霸的选择,移动手机阅读却是装机必备;不是每个人都用App Store,但我们都是当当和亚马逊的“铁粉”!所以你一定可以找得到那些正陪伴你、影响着你消费行为和精神寄托的出版商。
《数字出版案例研究》正是通过这41个数字出版案例,使读者感受一股新的思潮,让读者了解科技和想象的力量是怎样推动着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的转变,使读者能从中获益。
《数字出版案例研究》是凝聚了很多资料搜集和总结过程的经验研究的成果。书中对每个领域的不同案例做了详尽的有最新数据支撑的研究和论证,作者们搜集了每个企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时间表、精准可靠的数据(来自官网与其他权威统计)和产品、平台以及界面截图,为读者提供了清晰和科学的认识。
这是一本重点突出、代表性强的行业案例研究。本书对选取的41个成功的国内外数字出版企业案例进行剖析,分别是代表不同领域、不同风格的优秀企业,各个案例着重对其数字出版转型与数字化战略进行深入分析,为读者学习其转型的经验和精神提供借鉴与参考。
书 名:数字出版案例研究作 者:刘锦宏主编,徐丽芳,湛青副主编出 版 社: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日期:2013年9月
这还是一本集多人多手集萃而成的作品。不同的视角、不同的见解,为我们呈现了不同的思想与观点,在这种思想碰撞的过程中,使读者见识到了不同的企业故事,我们手捧41种经验,犹如摘取41种成熟的果实,获得了丰富的经验和表达方式,这绝对是无与伦比的阅读体验。
再完美的事物都有缺憾,这本书也是一样。首先,本书是按照数字出版的不同领域做了分类,每个分类中至少选取5家企业,然而这些企业之间的联系是怎样的,为何选取它们,书中并未对此间的关系做出更为详细的陈述,也没有过渡性的说明,看上去每一篇都很精彩的独立作品却因缺少内在的逻辑关系说明而显得欠缺一体性和整体感。
其次,每个个案均按照严谨的科学研究方法写作,是非常难得的认真态度,不过对于每种不同的数字出版企业,应该可以针对其不同的风格采用更加丰富的写作手法,也许会更贴近企业的灵魂。
最后,对案例的研究最重要的是给人以启示,这里所说并非是本书的不足,而是一种反思:我们与这些“巨人”企业的差距究竟在哪里?如火如荼的数字出版好似一场广场舞,带进去很多人,却不知最好的舞者都在跳华尔兹。每个闪光点十足的案例中,其经验也许大部分是行业所共知,真正有过思考的读者也许会有更深入的问题:这些企业究竟其经历了怎样的内在驱动和革新,才会产生颠覆性的创新和坚持?从每个案例的小结中其实可以看到一些启示,但相关内容略显单薄,而对更多人来说,这才是一本书最核心的价值,也是读者希望可以从中学习到的内容。
总之,正如这本书前言中所说:“我之所以看得很远,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这句名言用在这本书中是非常经典而适合的。这本在市场上极为难得的集结国内外成功数字出版企业的案例研究,让我们看到这些数字出版企业在其受众定位、市场与读者细分、资源整合、内容质量控制、与读者的互动、与互联网技术企业的合作以及对未来数字出版方向的把握等方面的大胆探索和积极运营,相信会使读者受益匪浅。同时,这本书让我们更深切地感受到,网络和技术拉开了数字出版的帷幕,但归根结底的原因,仍然是人类那一颗永不满足和勇往直前的进取心、好奇心。
一本书看完合上的那一刻会实现最重要的自我提升,而知识的再造即源于此。作者们总结好了企业的经验,而作为读者的我们呢,也准备好了去认真聆听他们之间的对话,最重要的是,带着笔和大脑,永远别忘了最重要的两件事——做笔记和思考。下一步,我们该怎么做?
作者张峻系电子工业出版社高级工程师
康扬系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出版科学系出版发行学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