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探索
2016-08-12王爱文张丹萍黄静静
王爱文+张丹萍+黄静静
摘 要:结合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我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实践课程的教学现状,阐述了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重要性。以我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现状为背景,探索如何建立长期稳定、高质量的校外实习基地并使之不断发展的新思路。
关键词:信息与计算科学;实习基地;实践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20X(2016)20-0110-02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以信息技术与计算技术的数学基础为研究对象的理科类专业,其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素养和数学思维能力,掌握信息与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具有较强的算法分析、设计和软件开发能力的专门技术人才[1]。我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自2001年开始招生,从各届毕业生情况来讲,90%的学生将在本科毕业后直接就业,而在就业的学生中,90%的学生直接从事与信息有关的行业。
一、我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实践课教学现状
顺应国家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结合目前我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就业现状,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立足点,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人才为目标,加大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实践环节。为此,在课程设置方面,除与计算机相关课程配套的课内实验外,其独立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如下。
下图所示独立实践环节,除必修课程设计外,学生需在其他课程设计中选修3学分。这些课程都是在理学院的理综实验室或学校的计算中心进行实践的,其内容一般参考相关课程竞赛的题目或自拟类似实际问题的题目等,由我校年轻的老师校内实践指导。由于大多数校内实践指导老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必要的实践锻炼环节,没有把理论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去的经验,课程设计内容往往只能满足对课程认识的需要,但与社会所需最前沿的软件环境或技术有一定的脱节,这也是全国信息相关教育类行业共同存在的问题[2]。另外,学校能够开展实践教学的资源有限,无法为大学生提供一个与企业一模一样的实习环境,这就无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系统性、综合性的实践训练,无法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得学校教育与企业所需脱节。
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重要性
作为了解社会和企业,接触实践的桥梁[3]——校外实践、实习基地,可以有效地弥补高校实践教学环节中存在的不足。通过校外实习,学生能够将课堂所学的专业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从而有效地运用到实践工作中去。同时,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提供了更为真实的环境,缩小了学校与企业、社会之间的差距。实习期间,还可以使学生树立市场意识与竞争意识,提前了解用人单位的需要和要求,认知社会生活中的优胜劣汰法则,为毕业后的就业打下扎实的基础。另外,通过校外实习,还可以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及时调整教学方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充分发挥其在教学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因此,校外实习在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校企合作”也是我国高等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发展的大趋势。
三、我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现状
自2009年,我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充分利用北京信息行业强大的优势,由专业教师的人脉关系建设了诸如“清华同方、今日在线集团、清华紫光、华夏明科”等多个校外实习基地,学院领导出面,签署合作协议并进行挂牌,报学院备案。目前的校外实习有三种形式:①邀请大型公司的高级工程师利用周末或晚上时间对最前沿的技术授课,面向对象是大三、大四学生;②经过教师推荐,企业面试选拔后进行全日制工作有偿实习,面向对象是每届的大四毕业生;③东软集团的“订单式”培养,面向对象是大三、大四学生。
近五年,通过校外实习,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学生,有的学生毕业时直接在实习的公司就业,目前已成为业务骨干。在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中我们摸索了一些经验,也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1.实习经费不足,校外实习基地不稳定
因为学生实习不仅不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而且实习企业担心学生妨碍正常运营,降低企业效率,泄露商业机密,70%的大型企业不愿意接受实习生[4]。因此,平时邀请公司的高级工程师以模拟项目的形式给学生讲座,但因经费不足,不能开展系列性知识讲座。
“订单式”培养可直接与就业挂钩,但所需费用太多,需要学校统筹安排。目前无法继续开展。
校外实习基地都是通过教师的人脉信息达成合作意向,吸纳学生实习。实习基地让学生接触到实际业务,本着真正能让学生学到实际的本领来进行培养,并给学生带薪实习,付出了大量的人力与物力。而学校平时联系较少,缺乏沟通,尽管学院领导利用专业建设经费进行定期维护,但与企业付出的技术与管理成本相比,这些实习经费往往也是杯水车薪。
校外实习多数安排在大四下学期,部分学生担心不能留在实习单位或是想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择业的环节中去,不能安心实习,影响实习基地的正常工作流程。
2.实习基地规模有限,缺乏有效化管理
中小型企业在接纳实习生方面相对更加灵活一些,对实习学生的水平要求相对低一些。受空间和实习岗位的限制,每个实习基地最多容纳3~4人,目前,我们有6个实习基地,每届学生约50人,有一大批人无法进行实习。另外,目前的实习基地仅注重于签约阶段,而对实习计划、实习内容和实习岗位等缺乏沟通和有效的管理。
3.学生好高骛远,对自己的定位不够
学生希望实习的公司“高大上”,经过企业筛选后,也希望实习的岗位“高大上”。
而企业一般先安排学生做一些画图、写报告等基础性工作来考查学生的耐性,经过一段时间后,再由技术人员指导一些实质性的技术工作。但实习初期阶段,有些学生看到公司的办公室不气派就打退堂鼓,有的学生画了两天图就坚持不住了。
综上,针对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在我校现有的条件下,建立长期稳定、高质量的校外实习基地并使之不断发展;加强对实习基地的有效管理,改变学生潜在的实习意识,扩大学生的受益面,保障学生的实习质量;
探索有效建设稳定、高质量的校外实习基地的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我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校外实习基地的探索
为了让校外实习基地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建设。
1.开展产学研合作研究,达到“校企双赢”[5]
利用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教师团队在算法与数据分析方面的研究优势,与企业开展合作,进行新产品或软件技术的研制,以科研力量来稳定住企业的长期合作。同时,把企业项目带到学校,借此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科研能力。
2.培养“双师型”教师,加强与基地的联系
配备实习指导老师,利用企业的环境对指导教师进行培养。实习指导老师在了解企业现状和实习岗位的基础上,先期给学生普及理论知识、公司文化等,学生进入企业后,由企业师资具体指导实习过程,校内指导老师跟踪学生的动态,对实习不认真的学生定期进行思想工作。
加强与基地的联系。学校可以考虑每年定期召开实习基地联谊会,组织实习基地单位负责人座谈,听取他们对实习基地建设的意见,感谢他们的支持。
3.合理安排实习时间,规范实习基地的管理
根据理论教学进度适时安排实习,在大一到大三之间的教学时间结束后进行实习,利用寒暑假实习等。把校外实习与专业实习以及毕业设计相结合。
注重实习基地资料的建设,规范实习基地的管理。
与实习基地单位共同制订符合教学计划要求的各种校外实习计划资料,比如:实习的要求、时间安排、实习内容、实习注意事项等,使学生明确了解实习的目的和要求,从而促进其在实习过程中有意识地加以思考。同时,还要根据历年的实习体会和经验不断地修改和完善实习计划的内容,编制难度适中的实习指导书等。
4.讨论基地建设规划,扩大学生的受益面,确保学生在实习中受益
与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负责人讨论基地建设规划。发动教师的力量,开拓发展更多高质量的专业实习基地,扩大学生的受益面,确保实习质量。通过实习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从事相关专业技术工作及管理工作所必需的各种基本技能和实际动手能力。通过实习培养学生踏实肯干、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团结协作的素养。
在上述探索机制下,我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老师利用自己的科研优势与校外实习基地开展了两项项目合作,部分实习基地已趋于稳定化。总之, 如何建立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实现校企互赢,真正发挥校外实习基地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 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课题。
参考文献: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教学规范.大学数学,2003,(1).
孟婷婷.对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几点认识.文教资料,2008,(15):165—166.
杨水根.对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几点思考.湖南商学院学报,2006,(1):108—109.
薄匠男,孙 梅.会计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思考.江苏商论,2014,(11):56—58.
蔡敬民,董 强,余国江.高等院校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新思考.中国大学教学,2009,(2):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