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提高写作素养的途径

2016-08-12孙益民

教师·中 2016年7期
关键词:写作素养写作能力途径

孙益民

摘 要:提高写作能力的前提是提高写作素养。写作素养是写作主体思想意识、文化水平、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积累的综合反映。要提高生活素养,就得深入生活,洞察生活本质,丰富生活积累;要提高学识素养,就得博采各类知识,抓住重要知识,吸收新知识,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巩固已有的知识;要提高思想素养,就得提高思想品格,更新思想观念,强化社会意识;要提高审美素养,就得学习美学理论,培养审美情趣。

关键词:写作素养;写作能力;途径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20X(2016)20-0022-02

从写作的生成和传播系统来看,写作活动是由写作主体、写作客体、写作载体和写作受体等因素构成。主体是写作活动的实施者,客体是写作的基础和本源,载体是写作的成品,受体是写作成品的接受对象。其中,主体在写作活动中始终起统摄、主导作用,是其他因素合而为一的归宿。写作素养是写作主体思想意识、文化水平、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积累的综合反映。笔者将分别探讨提高这些素养的途径。

一、生活素养

各种体裁的文章都是社会生活在写作主体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说明文中介绍的事物是生活中属于自然物或产品物的部分,应用文直接涉及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和问题,议论文所阐述的是生活中的社会道理,新闻报道的是生活中新近发生的事件,文学作品则是生活的艺术化反映。王蒙在《谈短篇小说的创作技巧》一文中指出,要使自己的写作畅通无阻、左右逢源,就必须具备“丰厚的生活积累、思想积累、感情积累”。离开了社会生活,一切写作都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离开了社会生活的积累,不论是文学大师还是科学巨人,都无法写出新的作品和论著。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提高自己的生活素养:

一是热爱生活,做生活的主人。一个人如果对人类的祸福、国家的安危、人们的苦乐及各种社会活动漠然视之,冷眼旁观,必定写不出感动人心的作品。古往今来,在写作中有成就的人,无不热爱生活,深入生活。司马迁能写出不朽的巨著《史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到处游历,足迹踏遍了半个中国,广泛收集了各方面的史料。

二是熟悉生活,洞察生活本质。深入生活不只意味着到生活中去,还要细心地、反复地考究生活,洞察生活的本质。司马迁游历山川名胜的时候,不是单纯的观光,不是无所用心的游玩,不是猎奇式的攫取,而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当然,人们面对复杂的生活,有个逐步深入的过程。先认识表面的、偶然的事物,后认识本质的、必然的事物。王充在《论衡·别通》中说:“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甚者观蛟龙。”只有一步一步地深入考究生活,才能挖掘藏在生活深处的“蛟龙”。

三是记录生活,丰富生活积累。茅盾在《创作的准备》一书中写道:“在开始写作的时候或写作之前,就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铅笔和一本草簿,无论到哪里,你要竖起耳朵,睁开眼睛,像哨兵似的警觉,把你所见所闻随时记下来,你要和你的生活圈子以外的人做朋友,和他们多谈,记录他们的谈话,写下你随时地对他们的观察的所得。”

二、学识素养

丰厚的学识是任何类型的文章写作所必备的基础。从写作的角度看,学识有两种类型:一是一般知识,多来源于学校教育和对报纸、大众化杂志、通俗书籍等的广泛阅读。二是专业知识,如学术论文、科研报告、学科专著等都属于专业写作。不仅学术性文章需要专业知识,纪实性文章也往往需要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专业知识来源于专家学者的传授和对学术期刊、学术专著的潜心研读。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提高自己的学识素养:

一是兼收并蓄,博采各种类型的知识。尽管不同类型的文章对相应层面的知识的要求有所侧重,但从总体的知识结构看,一般知识和专业知识都不能偏废,要全方位地展开,全面采集。知识量太小,视野必然窄小,作品的境界就受到限制;知识面广,写起来得心应手,挥洒自如,作品就会开阔宏大。秦牧认为:“积累大量知识,对提高写作水平关系也很重大。直接知识和间接知识都要大量吸取……只有直接知识和间接知识都很丰富,写起东西来,才能得心应手,触类旁通。”秦牧的散文具有开阔宏大的境界,主要得益于他平时广泛涉猎知识。

二是提纲挈领,抓住所需的重要知识。我们在积累知识的时候,要围绕自己的专业、特长、爱好以及即时的写作目的去抓关键性的、急需的知识。韩愈在《进学解》中说:“万山磅礴,必有主峰,龙衮九章,但挚一领。”抓住了关键性的重要知识,就等于画山水画出了主峰,穿衣服提起了领袖。

三是与时俱进,吸收刚涌现的新知识。当前社会日新月异,随着高科技的不断更新和社会节奏的不断加快,知识的更新也日益加快。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有时代的敏感性,要及时吸收新知识、新概念、新思想、新理论,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四是精心梳理,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人们在积累知识的过程中,必须自主地梳理、分析、消化,及时地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从而构建自己独特的知识体系。袁枚说:“熊掌豹胎,食之至珍贵者也,生吞活剥,不如一蔬一笋矣。”这说明对各种知识都应当通过自己的胃口去过滤,去消化。一味地机械吸收、生吞活剥,只能弄巧成拙,写出文理不通的文章。

五是勤于写作,巩固已经拥有的知识。写作是一种手脑并用的创造性活动,不仅能用到知识,还能起到进一步理解知识、巩固知识的作用。当前,社会文化持续普及,社会信息不断更新,社会交往日益频繁,这些为我们从事写作开辟了广阔的天地。在写作活动中,写作主体不但运用了自己积累的知识,还进一步巩固了已经拥有的知识。

三、思想素养

思想素养是个人相对稳定的精神心态和行为风范的整体素质与修养。写作是一种思想的表达和交流,是一种精神文化的创造性活动,自始至终受到写作主体思想素养的支配和制约。正如王国维所说:“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章者,殆未之有也。”思想素养对写作的影响,一方面在于它决定文章的选材和立意。写作主体总是按自己的价值标准选取材料,按照自己的价值标准安排文章的主题。另一方面在于它决定文章的格调和价值。李白能写出气壮山河的篇章,在于他有“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的开阔胸襟;杜甫能写出关心民间疾苦的“史诗”,在于他有胸怀天下的思想情怀。要提高作品的格调,就得从思想素养的修炼上下功夫。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提高自己的思想素养:

一是提高思想品格。思想品格是社会范畴和人文范畴的问题,主要依靠后天的熏陶、教育、学习和修养而得到提高。《易·乾·文言》中说:“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这里把道德情操同言论表达结合起来,认为品德高尚的人说出的话真诚自然,发自肺腑,充满正义,包含情感,有实实在在的内容。古今中外的大量写作实践证明,伟大的文章来自伟大的思想和人格。屈原有高尚的人格,《离骚》才有忠贞的思想;陆游有爱国的情怀,他的诗篇才渗透浓烈的爱国热情。

二是更新思想观念。当今社会发展很快,现代意识此起彼伏,如果不及时更新思想观念,就会在时代大潮中落伍。写作主体应该积极参与各种改革、变新活动,从中受到感染和影响,使思想充满新的活力和朝气。这样必将有助于开拓思路、翻新形式、剔除陈言,从而写出富有时代气息和具有实效价值的文章。

三是强化社会意识。写作主体的人格品位和文章的思想意义必将在文章的社会影响和社会功能中得到反映和验证。文章的积极的社会影响和社会功能只有在符合或不损害人民大众的利益的前提下才有可能获得。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和文论家在这个问题上有着详细的论述。王充认为:“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用者,一篇无补。”顾炎武强调文章必须“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李渔指出:“文章者,天下之公器,非我之所能私。”他们所强调的正是文章的积极的社会功用。

四、审美素养

审美素养是人所具备的审美经验、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和审美理想等各种因素的总和,它既体现为对美的接收和欣赏的能力,又转化为对审美文化的鉴别能力和审美文化的创造能力。写作是一种精神文化的创造行为,这就使得从事写作的人,除了需要具备一定的生活素养、知识素养、思想素养外,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审美素养。审美素养对写作的影响一方面体现在文章要有美的内涵。许多文章都直接或间接地体现着美的内涵或美的对象。例如,文学作品是审美文体,以形象美、情感美、意境美、理趣美为追求的目标和构成的内容。通讯反映特定的人和事,同样也反映出美的生活内容。议论文对正义的传播,本身就是对美的传播。说明文介绍的事物,也包含着美的属性和美的价值。另一方面体现在文章要呈现美的形式。例如,文学作品直接通过表现手法、结构技巧和修辞手法去实现美的形式。实用文章也可以突出相应的美的形式,如标题的清楚美观、结构的条理分明、语言的通畅和谐和逻辑的严密合理等。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提高自己的审美素养:

一是学习美学理论。美学理论是从大量的审美现象中总结出来的系统知识,既包括有关审美的概念、原则,也包括美学史常识、艺术名作常识和作品鉴赏常识等。学习审美理论有助于了解和掌握审美活动的规律和特点,有助于认识、理解美的本质及表现,从而增强审美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写作主体懂得了有关美学原理和常识,不论是欣赏作品还是撰写文章,都能开阔思路,丰富、填补有关材料,从而进入一个较高的艺术境界。

二是培养审美情趣。大自然中存在着天然的美。自然风光、天生珍奇、山河名胜、花木草果之中,深含着美的情趣,可以钟灵毓秀,陶冶情怀,启迪人们对美的追求。社会活动中存在着生活的美。讲话文明,待人接物有礼节,是一种美;助人为乐,团结友善更是一种美。一个人如果老是觉得周围的一切很平常或太无聊的话,那么只怪他自己缺乏发现美的眼睛。写作主体要想提高审美素养,就得热爱大自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在日常生活中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审美情趣。

猜你喜欢

写作素养写作能力途径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智能手机互动式作文评改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