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题汇总(四)

2016-08-12

作文周刊·七年级读写版 2016年8期
关键词:校名选材文体

1.“点赞”,起源于各大社交网站的“赞”的功能。即网民对网络上的一个帖子、一篇文章或者一条微博的内容表示赞同、欣赏、支持或声援,可以点击一下帖子下面的“赞”图标。现在,“点赞”已流行开来,表示肯定、喜爱、赞美这一类意思。

阅读上述材料,请以“点赞”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思路点拨:本题属于话题作文,只规定话题的范围,而不限定作文的主旨。也就是说,同学们在题目、选材、文体、想象空间上具有极大的自由性和自主性,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题目自由,即所给的话题可以不作题目,大家可以自拟,但所拟之题最好能体现文体的特点。(2)选材自由。只要是选择与话题相关的内容即可。(3)文体自由。除诗歌外,大家可自由选择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或戏剧等文体。(4)想象自由。话题作文在题目、选材、文体等所赋予同学们广泛的自由度也使大家有了更广阔的想象空间,但要注意想象的深度。总之,话题作文为同学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余地和想象空间,大家可以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长处,写出自己的个性。

如本题,在阅读材料后我们可以得知这样一个结论:“点赞”即无声的掌声,换句话说,也就是生活中需要掌声和鼓励;然后从众多的生活素材中把最易于驾驭、最具有真情实感的材料选择出来,完成写作,但要注意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的合理运用。

2.同学们,你有没有过这样的发现:当穿上爸爸妈妈在新一年里为我们买的衣服时,我们突然发现自己原来的衣服变小了;当信手翻阅已经泛黄的日记本时,不经意间,我们发现自己曾那么青涩且幼稚;当六年级的学弟学妹们以一种近乎敬畏的可爱眼神窥探我们的课堂时,我们才猛然惊觉:我们长大了,肩上的担子变得更重了!

请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以“就这样慢慢长大”为题目写一篇作文。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3)不少于600字;(4)书写正确、规范、美观。

思路点拨:文题中的关键词是“长大”,“慢慢”即长大的过程。成长,就是变化,大家要把这种变化的过程或变化的原因写出来。若写成记叙文,选材可从三方面进行考虑:一是生活,“不再依赖父母”,这是生活能力的变化;二是学习能力的变化;三是“懂得关心他人”“有了责任感”,这是精神思想上的变化,是身心的成长。写作时,大家可以记叙一件或几件事,具体地展示自己“慢慢长大”的过程,把自己在此事件中的行为写详细;也可以用夹叙夹议的方式谈谈自己的感受,突出事件的诱导作用、影响作用、教育作用,把“成长”的话题“议论”出来,表达出来,让读者感受到你的成长。

3.“出错”会发生在每个人身上:自己会出错,别人会出错,社会也会出错;有的是没做好,有的是没注意,有的是主观犯了错,有的是别人犯了错,有的是突发事件,有的是必然事件……

请以“出错”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思路点拨:出错,是不经意间出了错误,不等同于犯错。那么,谁出错?出了什么错?因什么原因出错?(是有意出错还是无意出错?是主观出错还是客观出错?是必然出错还是偶然出错……)出错会带来怎样的结果?给我们以怎样的教训或启迪?这道作文题的命题意图就是引导同学们正视“出错”,并用辩证的眼光来反思“出错”,从中汲取成长的力量。

要想文章出彩,在构思、行文的时候,应注意:A.细数生活选素材,耳目一新增亮点。写作时,要选取富有时代新鲜感的、有表现力的材料,作文才有耳目一新之感。B.不落窠臼挖新意,扶摇直上升价值。“千古文章意为本”,文章立意深刻,才更有竞争力。同学们要注意将“出错”事件进行由果到因、由表及里、以小见大的反思,写出对人生的独特感悟。

猜你喜欢

校名选材文体
《现代特殊教育》杂志理事会(按校名音序排名)
《现代特殊教育》杂志理事会(按校名音序排名)
本刊荣获“广西高校名刊”
考场作文选材如何“闯关”
轻松掌握“冷门”文体
文从字顺,紧扣文体
记叙文的选材与主旨
若干教研文体与其相关对象的比较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更改英文刊名的启事
作文选材中的要与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