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鲸》为教学案例探究“研学后教”模式
2016-08-11彭玉芳
彭玉芳
【摘 要】以《鲸》为教学案例,从内容分析、原理阐述、创新程度、研学目标、研学路线图以及案例研究价值这六方面进行探究,以摸索出一般课堂的教学规律,建立起合适的课堂模式。
【关键词】《鲸》;“研学后教”
在“研学后教”课题的背景下,本人选择了《鲸》作为案例进行研究,目的是想摸索出一般课堂的教学规律,建立合适的课堂模式。
一、内容分析
从小学阶段来说,说明文的体例少,学生学习的课文大多是记叙文,写得最多的也是记叙文。正因为这样,所以许多学生头脑中对这两类截然不同的文章的认识是模糊的。有的同学甚至读到六年级,练笔写说明文时仍出现跑题现象,他们要么来个借物抒情,要么来个故事大比拼,有的甚至来个科幻篇。三年级下学期时,学生曾经接触过一些说明性的文章,比如《太阳》《月球之迷》等。到五年级上学期时,教材在第三单元再次安排了《鲸》《松鼠》《新型玻璃》和《假如没有灰尘》这四篇说明性文章。如果说中年段的学习只是一个初步的感知和兴趣的培养,那么到了五年级,则是学生不断巩固所学知识、不断提高自身学习能力的过程。再次执教说明性文章时,就应着重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了解此类课文常用的说明方法,同时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在这个单元的语文园地中,编者安排了用说明文的方法介绍一样物品,写作也安排了一致的内容。但从五年级下册起,一直到六年级,再没有这样的说明文作为一单元集中出现,这意味着,在五年级上册,说明文是一个教学重点。
二、原理阐述
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布鲁纳(J.S.Braner)认为,教学的根本目标在于使学生尽可能牢固掌握科学内容,尽可能使学生成为自主且主动的思想家,使其日后能独立地向前迈进。为实现这一目标,学生必须积极主动地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亲自探索或“发现”应得出的结论或规律性知识,并发展他们发现学习的能力。作为“研学后教”的课例研究,《鲸》这篇课文,大部分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都能通过学生的自学和小组交流达到,具有以学生为主体的研学课堂模式的基础,并且有发现新知识、获取新知识的切入点,从而构建新的知识层次。
三、创新程度
有两个“后教”创新点:1. “假设”这个说明方法学生比较少接触到,需要教师设计比较的方法,用容易混淆的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与之相比较,学生自然发现与打比方不同,再找关健词“要是”,得出这是一种新的说明方法——假设,学生获得这个新的知识点就会水到渠成。2. 学生练笔环节,对于说明文写作方法的技能,几乎都能模仿列数字的方法来说明介绍一样物品,有少数学生能模仿打比方的方法,几乎没有同学能模仿举例子、假设的方法,更不会以自述或拟人的方式来介绍物品,这种迁移能力都需要教师在学生之前研学,做好“后教”的准备:准备短小精悍的说明文片段,与学生的练笔作品相比较,让学生直观感受——原来可以这样写,让学生的写作方法丰富起来。
四、研学目标
教师研学:1. 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学生的研学案,让学生能够根据这个研学案达到本课大部分教学目标。2. 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和已经进行过的课例,充分估计学生学习的难点,预设可能出现的“困难”情境,设计几种可行的教学方法。3.对初次的课堂实例,认真观察、分析、反思,作出科学的调整。4.充分保证学生独立研学的时间。5.合理安排小组成员,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设计激励小组成员积极参与讨论交流的机制。6.严格控制无效语言,控制讲解的时间,做到语言精准。
学生研学:《鲸》是一篇科普性说明文。课文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知识。因此,我们把学生研学的目标定为:1. 认识本课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2. 了解鲸的形体、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3. 认识列举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4. 学会用这些说明方法“抓住事物特点,将身边的事物写具体”。5. 热爱大自然,从此有了探索大海生物的兴趣。要较好地达成教学目标,就需要认真设计研学线路图和研学案,让研学线路图给学生一个较好的指引,让学生在研学案的指导下完成学习任务。
五、研学路线图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以学生自主研学为主体,教师“后教”定位精准,方法得当,学生学而有获,构建了新的知识层次。
六、案例研究价值
1. 摸索课堂教学规律,建立课堂模式。
2. 理念:学生为本,生生互动。
3. 结构:自主研学→小组交流→汇报展示→集中解疑→教师点拨→随堂检测。
4. 重点:编写高质量研学案、培养小组合作学习习惯。
5. 课堂特点:精讲多练。
6. 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小组释疑。endprint